故乡的桑葚树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dejing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宝,你这是咋了?有人打你了,还是胡吃什么东西中毒了?”六七岁的我,一进门便看见了妈妈五官错位的表情上,写满了疼爱、惊慌与害怕。
  “没有人打我,也没有胡吃什么呀!我只是吃了些桑葚啊!”我边回答,边挣脱妈妈的拥抱,跑到镜子前一照,我的姥姥呀!怪不得妈妈会惊慌失色,你看镜子里的这位“妖怪”多么瘆人呀!嘴唇是紫色的,腮帮子是紫色的,牙齿是紫色的,小手是紫色的......如果在嘴唇两边夹两条有着獠牙效果的白纸条的话,我保证可以出去吓得女孩子们花容失色、失声尖叫、步态踉跄,以为自己大白天遇上《西游记》里孙悟空没有赶尽杀绝的妖怪了。
  照罢镜子,我走到妈妈跟前,摊开了自己紧紧攥着的一只小手,里边的桑葚,已经惨不忍睹了,“妈妈,这是我给你摘的桑葚!”妈妈抱住我,悄悄哭了。
  桑葚树在我所居住的煤城,是很平民化的乔木之一。它们站在山坡上,夹在岩缝里,立在山路旁,窝在山沟里,不择土壤之肥瘦,不挑地理位置之优劣,如同一位位老农民,不要待遇,不要名分,只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大自然挤出自己的血汗来,滋润美女的红颜,强壮男人的身体,喂饱一代代孩子爱吃零食的日子。
  在我的眼睛里,桑葚树结出的果实,既是营养丰富、可以让人大快朵颐的果实,又是小家碧玉、芳香扑鼻的花朵。真的,我没有见过桑葚的花朵,我想,那一串串汁液饱满的果实,应该就是它的花朵;那一只只落在枝条上唱歌的小鸟,应该就是它的花朵;那一只只围着果实辛勤采蜜的蜜蜂,应该就是它的花朵;那一条条吃着桑葚树叶长大的蚕宝宝,应该就是它的花朵;诗人们为桑葚樹写过的一首首诗歌,应该就是它的花朵。
  故乡老宅子的不远处,生长着一株桑葚树。树干的直径有20多厘米,树冠的直径在10米以上。这棵桑葚树曾为爸爸干瘪的童年增加了营养和乐趣,也为我的童年留下了紫色的记忆。
  夏天的时候,爷爷经常抱着儿时的我,在桑葚树下乘凉。在这棵桑葚树下,爷爷为我讲煤矿工人的酸甜苦辣咸,讲抗战时候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讲小鸡和老狐狸斗智斗勇的传说,等等。那些故事如同另一种乳汁哺育了我,成为了现在我创作小说的鲜活素材。长大以后,我偶尔坐在桑葚树下,不由就会想起去世多年的爷爷来,心里便晴转多云,有了几丝伤感。
  印象最深的是桑葚树的顶部,住着黑白版的喜鹊全家。那只用树枝搭建起来的草窝,看上去摇摇晃晃、摇摇欲坠的,但是无论面对多大的风、多大的雨、多么强烈的闪电与雷霆,喜鹊窝都安然无恙、稳如泰山。喜鹊窝不像我们居住的建筑,稍有地质灾害就墙倒屋塌的吓人。喜鹊这种鸟儿很奇怪,它好像也是村子里的一位村民,和村民们都成了老相识、老邻居。平时喜鹊一家住在桑葚树上,以中音的节奏叽叽喳喳说些瓜果桃李、家长里短。只有村子里来了陌生的客人后,站得高望得远的喜鹊,率先发现了客人后,才会启动高音功能一路凯歌、沿着客人的行进方向一路报喜。有一次, 爷爷正陪我在桑葚树下数蚂蚁,外出的喜鹊突然归来,对着我们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爷爷说,喜鹊叫,贵客到,宝贝咱回去看看谁来了。我和爷爷回去一看,家里还真来了客人——妈妈的一位老同学来了。 2014年冬天,我正在桑葚树下散步,喜鹊忽然冲我直叫。我回去一看,果然是贵客——山西诗人霍虎勇和高晓东兄,风尘仆仆从太原来煤城做客了。
  在我所就读的师专学校,也有一棵桑葚树,悄悄地生长在食堂背后。除了我们几个馋嘴的学生和喜欢在这里与心爱的人约会的学生,鲜有其他人知道学校还有这样一棵蓄满乡愁的树木。
  前些时候,我和星星草文学社的几位文友看见食堂背后不断有成群的小鸟飞去又飞来,跑过去一看,才发现树上早已经结满了鲜嫩红润的桑葚。我步步为营,小心翼翼走着,地上落着的那层桑葚,让人不忍下足。我想,桑葚的命运,应该就是古代红颜的命运吧。那些颜值较高的桑葚,可能是有点成熟得太早,稍微有风一吹,便立马掉在了地上,成为了蚂蚁们的美食。
  那些飞来飞去的小鸟,原来是来这里聚餐的。
  我蓦地想起了老宅子附近的桑葚树,赶紧打电话问爸爸。爸爸的语气里多了几丝伤感。他说:“臭宝呀!咱家附近那棵桑葚树春天的时候,就已经被开发商锋利的牙齿咬碎了。”父亲是一位诗人,他的表达方式总是独特而形象,容易让人记住。
  我家的老宅子属于城中村,自从拆迁工作开始以后,村子里的树木就伴随着房屋的拆迁,开始一天天减少。莫说是一棵碗口粗的桑葚树,面对许多有着数百年岁数的老槐树,开发商都没有丝毫心慈手软的迹象。他的目标就是拔掉大地上所有凸出来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栽种上可以为他结下人民币与骄傲表情的楼房。
  双休日我赶回老宅,看见刻录着祖先呼吸的老宅子,除了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的几间房屋尚在外,其它的屋子已经全部铲平。我看到桑葚树裸露着盘根错节的血脉在地上倒着,不由得双目发酸。我不知道,那几只曾经居住在桑葚树上的喜鹊,如果看到我泪流满面,会不会也会掉几滴眼泪,用眼泪来祭奠自己的青春往事。
  我看见喜鹊窝掉在了地上,几只白色的蛋壳,若破碎的老宅子发不出一声疼痛的呼喊。家乡的桑葚树就如同这鸟蛋一样,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像,一段模糊的记忆,深深地埋葬到了我的心底。
  我捡到一颗半干的桑葚,轻轻咬了一口,好像听见桑葚一声惨叫!故乡一声惨叫!
其他文献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再没有这样两个汉字,越出口腔就自然化作酒气。李白,再没这样一个文人,活的一生就是一首长诗。  碎叶,这充满诗意的地名曾无数次撩动我的心湖,承载着李白的第一声啼哭,也暗示着李白一生的不羁与浪漫;青莲,简单的一个别号,蕴涵着李白生命独有的禅意;太白,究竟是何等心境,但求一份清白。就连死去,也有着那份独有的诗意,醉酒捉月,跃入湖
期刊
做个骑单车的人,就独自一人。  你要問我骑到哪儿?我想最好是哪儿也不去,就在乡下的田间泥道里转悠着,慢慢地,数着稻农刚播种下的秧苗子。看这一株长势健好,尖儿已经抽了绿,那一株虽有不及,却是鼓足了劲,蓄势待发。我会在无人问津的绿意中漫走,推着车子,让新野的芬芳擦亮车身,待到下阵清风徐来之际,便乘上它,归去。  如果能让我选择,我要在一个疏朗的清晨,在多数人还沉在梦乡里时候,轻轻骑上我的车出发。清晨的
期刊
贫穷之人的幸福是饱暖,富有之人的幸福是真诚,而像我这样普通之人的幸福很简单——那便是每个周日能与我的妈妈相见。  进入高中后,我从别人羡慕的走读生成了羡慕别人的寄宿生。寄宿生活,自然是艰苦的,没有了妈妈的帮助,每天自己打理着自己的一切,是会觉得孤独的。所以,每周最幸福的事,除了睡个好觉,那就是每周日和她在一起度过了。  妈妈每周都会来看望我,与我待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就匆匆地坐上大巴车赶回家。一般,
期刊
芸芸众生,大多都是讲理的。理是生活隐匿的轨道,是生命内在的基准线,是人和人相处的界碑,不能游离,亦不能随便跨越。如果违逆,便会酿造出各种冲撞纷争,甚至会繁衍出各等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来。理由道派生,因此理和道常常携手而行。道在前,理在后,说明道在引领着理,理随道而亦步亦趋。理因袭的是规矩,秉持的是良俗,遵循的是公义,讲究的是对错——文明社会的存续,有赖于公众对公理的敬畏与坚守。  理并不抽象,亦不深
期刊
早春的风里,梅花落如雪。  每个季节都有叶坠地、花随风,都有一些人离开。想想地球也不过是“一粒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卡尔·萨根),人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尘,但总有一些人怀着追求永恒的执念,他们离开时有的留下文字,有的留下音符,有的将自己嵌进历史的花岗岩里。而平凡如你我,我们存在的痕迹很快就会消失,来到世上一场,我们能留下什么?又能带走什么?奥尔珂德的《小妇人》里有言:“爱是我们死去时唯一能带
期刊
那是春风走过青春的声音,那是犁铧打开泥土的声音,那是诗歌走过宣纸的声音。  我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记到纸上抑或是心里,一笔一画,不快不慢。那样,美好的青春便能永远保存,不会忘记。文字是往事的保鲜膜,需要的时候盖上,当你再次品尝的时候,还可以拿开。  其实,童年的时候,我是幻想自己将来成为一名画家的。画家多棒呀!拿起笔来唰唰唰笔走龙蛇,不管是什么名贵山水还是金银财宝、佳人才子,只要我心头一痒,指尖一
期刊
我是个出生在江南水乡的孩子,从小也都在临海的烟台长大,所以对于我来说,更能吸引我的,不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海,而是那高大雄伟的山峰。  我总想着跟着网上的驴友们,组团一起去跨越那一座座高峰,可无奈,学习的压迫近在眼前,每天无穷尽的学习更是压得我喘不过气,只好把那些所谓的梦想抛之脑后。可在空闲之余,也总喜欢幻想一下那遥不可及的梦想。  “呐,给你的。”我从妈妈手中接过一张火车票和一堆我曾热爱得目不转睛的
期刊
素色的衣裙,浅浅的微笑,走路像猫咪般几乎没有声音。这样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却喜欢养种五颜六色的鲜花。  越来越高楼化的城市,很少能看到花儿优美的舞姿。不管你到了哪座城市,除了高楼盛气凌人的影子,就是路边装腔作势的草坪,还有路上那些脾气不好的汽车的鸣笛声,在你的心中堆满了成分复杂的块垒。  我觉得,一个城市还是多一点花儿的微笑,多一点欢快的鸟鸣好。因为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飞出来的鸟儿,叫声总是充满了惊慌
期刊
我是一切起点的开始,如果不是因为我,万物始终,在大地上,默默地静卧。  ——马安  若说理想是志向,是目标,那梦想便多了一份期许,一丝飘逸,一抹难以触及的忧伤。理想是脚踏实地而励志向上。梦想是异想天开却天真浪漫。理想和梦想的冷静与炽热交相融合,冗长又利落的万物才得以始终。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等我长得和窗外那株梨树一般高时,我就去做一个超人,飞到世界尽头去另一个我,然后请她替我长大。我则要去拯
期刊
那条小河朴素而悠久。八角楼的牌坊在风雨侵蚀中孤独地倒下,河畔的杨柳也在春冬的交替中无言衰老。  我在时间的荒漠中遇见你——渭河。在世界上千千万万条河流中,我唯独听见了你清丽的声音,灵魂便被你吸引。我走进你的身旁:“嘿,渭河,你好吗?”我听到了你叮叮咚咚的回答。自此,那声音便成了我永生不忘的渭河之声。  这条河,很长,很宽,但流经家乡的河段,很短。我对于渭河的记忆其实不多,但即便这些记忆支离破碎,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