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18226细胞对共培养内皮细胞的作用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6372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研究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对人正常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建立人MM细胞株RPM18226细胞与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体外共培养体系;以同期单独培养的HUVEC为对照,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与RPM18226细胞共培养的HUVEC进行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用刮痕迁移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评价体外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并以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凶子(BDNF)、Endoglin与TrkB、Tie2、B3整合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同期单独培养的正常内皮细胞对照相比,共培养后的部分内皮细胞胞体伸展并首尾排列成一行;超微结构m现胞核增大、核r增大、核质比例增大,内质网疏松、变形,细胞表面纤毛减少;共培养体系中细胞管状结构形成数量和迁移细胞数较单独培养体系分别增加了112%和136%;BDNF、Endoglin、TrkB、Tie2、B,整合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亦明显上调。结论MM细胞与人正常内皮细胞共培养后,内皮细胞有明显的趋瘤特征和较强的血管新生能力,推测MM患者骨髓中骨髓瘤细胞通过对相邻内皮细胞的作用促进血管新生,且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性质与行为不同于正常内皮细胞。

其他文献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具有羧肽酶活性,血液凝固时,TAFI可以被凝血酶激活,特异性裂解纤维蛋白C末端赖氨酸残基,下调纤溶活性[1].在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血浆TAFI水平增高。
期刊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虽然近年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新治疗手段如诱导分化、靶向治疗等取得重要进展,使HSCT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非血缘供者移植、脐血移植及单倍型HSCT的完善及推广,拓宽了供者来源范围。
期刊
患者,女,30岁.2005年因口干、多饮、多尿,查尿相对密度明显降低,当地医院诊断为"尿崩症",后患者出现停经、泌乳现象.当地医院查头颅MRI示下丘脑占位病变.曾服用去氨加压素治疗尿崩症,症状略好转,因经济原因服用一年余停药,症状复发.2007年1月复查MRI提示下丘脑占位病变明显增大,未予治疗.2007年3月起自觉左颈部肿大,可触及肿块,质硬,有隐痛.同时伴有吞咽稍困难.当地医院查颈部B超示甲状
期刊
目的 观察汉防己甲素(TTD)对阿霉素诱导的K562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TTD对K56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0.6μg/ml阿霉素单独作用或0.6μg/ml阿霉素联合不同浓度的TTD(0.5、1.0、2.0μg/ml)作用于K562细胞,用RT-PCR法检测mdr1 mRNA、NF-kB mRNA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表达情况,用胞内罗丹明1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急性ITP患儿30例,同龄正常对照儿童30名.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BLyS和April及其受体BR3、BCMA、TACI,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IL-15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
摘要: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经历了高中巨大的升学压力,在高中时期,大家把精力花在了学习上,也没有很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其思想行为都还比较稚嫩,在进入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以后他们不仅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一个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目前很多高校采取了“朋辈教育”背景下的“辅导员助理”的管理模式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朋辈教育;辅导员助理;  朋辈教育充分发挥了
我院于1985年收治同一家族3例因137Cs放射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随访观察17年.例1转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自接触射线850 d后死亡.例2转为伴有多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自接触射线6275 d后死亡.例3自接触射线2920 d后转为MDS,2977 d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a),3069 d后死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