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旅行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观察物体,通常的视觉习惯是离远一些看整体轮廓,走近一些看表面细节。为了看个究竟,有时要离得更远或贴得更近,但仍不能让我们满足,实在是视觉有限。如若能把这种看的方法推向极至,则我们可以假设这样的视觉旅行:从所在的地方我们拔地而起,所有大的东西会随着距离的拉远而越来越小,逐渐拼成一个个板块。板块又继续缩小与其它同样的板块结合成一个整体,最后变成一个没有细节的蓝色球体。若能继续远离,甚至无数星球组成的银河系也会变成一个视觉中的光斑,飘然而去……。该回去了,我们冲向地面,一切小的形体会变得越来越大,我们会不断地看清细节,而“细节”随着距离的缩短又变得巨大无比,在其表面又有了新的细节……。感谢当代科技,感谢摄影,使我们一头看到了河外星系原来如此,另一头看到了组成物质的原子晶像如此原来。在这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中,“近大远小”这一习惯了的视觉定律变得那样具有相对意义并耐人寻味。
  把大的东西在视觉上变小容易,离远点看,离远点拍就行了。把小的东西变大不易,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目前最极端的放大仪器是电子显微镜,但它已离开了通常意义上的光学成像范畴,不是本文所及。)这在摄影上大致可分为三个范围:其一是让普通相机逼近拍摄,称作近距摄影,拍摄的物体眼睛能看得很清楚,只不过小一些而已,而普通相机在常规距离上却是把大变小的,所以得设法使被摄体成像尽量大,现成的方法当然是逼近一些拍;其二是用普通相机加专用设备,距离被摄体更近,称为微距摄影,拍摄的物体人眼仍能看清楚,但已小得无法分辨细节,物体在底片上的成像或等于或大于被摄体,再借助后期放大,就能把它展现得清清楚楚了;其三是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叫做显微摄影,一般来说,拍摄的物体小到一不小心就找不着了,或者根本就看不见。此时摄影镜头被改称为物镜,来自物体的光线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配合再到达底片,形成数倍或数百倍于原物大小的影像。
  


  《蓝宝石》 体视显微镜;底片倍率约10X;显微镜聚光灯加雷登80A滤光片照明;柯达EPP 35mm反转片。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范围互相并没有截然而止的区分界线,专用的照相显微镜可以从数倍一直放大到数百倍,而用照相机也可以将物体放大数十倍拍摄下来,分成三部分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并按习惯大致划分而已。
  近距摄影
  由几何光学的成像原理可知,要把被摄体在感光胶片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必须调整物距(镜头至被摄体的距离)和像距(镜头至感光胶片的距离)的比例关系,我们不断地转动镜头的调焦环以把焦点落在不同距离的被摄物上就是在调整这个比例关系。拍摄的距离越近,要求的像距也就越大,当我们从无限远转动调焦环,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取景器中,会看到“清晰点”迎面而来。初学摄影时,我总恨相机镜头的调焦环为什么不能多转半圈,以便更近一些拍摄。其实,实际情况远非那么简单。在使用标准镜头近摄到距离50公分以内时,像距要大大地延长才行。使用自带皮腔的相机或者使用微距镜头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变化。
  无论使用何种相机和镜头(技术相机除外),都有一个最近的拍摄距离。这是我们使用普通器材近摄的死点,此时成像大小已被确定,想让影像再大些,就要使用近摄镜、近摄接圈、增距镜等专门的附件来帮忙了。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所谓近距摄影的实质是要将影像按我们的拍摄目的和质量要求“放大”,而不是非要“近距”不可。
  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的方式是近距摄影的扩展,基本原理一样,无非就是把像距拉得更长,待物距与像距相等时(×2倍焦距处),影像已和实物一样大小了。继续拉长,待像距大于物距后,影像才真正称得上是放大。
  


  《普通酸性定影液中的杂质》透射显微镜;底片倍率约40X;显微镜偏光照明系统;正交偏光加雷登80A滤光片、柯达EPP 35mm反转片。
  
  如果说近距摄影是把能看清的东西原样清晰地展现的话,那么微距摄影则开始深入到肉眼所不能分辨的物体表面细节之中,视觉在这里才开始了具有技术含义的延伸。当我们拍俗了黄山云海,摄足了长城四季,又把美人儿弄得不是美人之后,干嘛不试试黄山松针叶的棱角,长城砖缝里的一粒沉沙或美人睫毛上的一滴泪珠呢……。
  话还得说回来,无论拍什么,总还要说点方法,否则,摄影一事无成。
  刚才提到在微距摄影中,我们为了得到大于实物或数倍大于实物的影像,不得不令像距长出物距许多,这样做违背了普通镜头的设计初衷。普通镜头的设计校正基点是物距长像距短,为的是把大变小,我们却非让它把小变大,有点儿赶鸭子上架的味道,赶是赶上去了,但弄得很累,效果当然也不好。与其生拉硬扯,何如各尽所长,把镜头倒过来不就全舒服了吗?所以“倒接镜头”就是微距拍摄最“急功近利”的好方法。当然,还可利用近摄皮腔、接圈等附件,但是真正用于微距摄影并能获得最好影像质量的还是微距镜头。
  在普通摄影中,为了获得较大的影像,就要选用较长焦距的镜头,可随着焦距的变长,最近调焦距离也远我们而去,若想近摄,镜后的像距就要变得老长才行,而在这个长度下改用短焦距镜头,已可将影像放大数倍了。但焦距长些也自有好处,例如中长焦距微距镜头,使用它们是为了扩大工作距离,以便布置灯光,安置光帐,架设道具等等,拍摄活物时也可尽量减少一些惊扰。还有就是透视问题,普通摄影中透视的变化是因拍摄距离的变化而决定的,微距摄影中仍遵从这个规律,拍摄距离稍远,被摄体透视变形会少许多,这是在科技摄影和广告摄影中必须考虑的。
  


  《D-76显影液的结晶》透射显微镜;底片倍率约18X;显微镜自身照明系统加雷登80A滤光片;柯达EPP 35mm反转片。
  
  微距摄影中影像被放得很大,曝光时要紧的是保持相机的稳定,任何轻微的抖动都将导致拍摄失败。使用重三脚架等支撑设备、预升反光镜、锁定可调部分、用快门线触发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在操作完相机后一定要静置数秒再开启快门,既使如此,外景拍摄时的风吹草动还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揽子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闪光灯作主光源,所幸微距摄影可让闪光灯距被摄物很近,自动闪光会提供高达万分之一秒以上的瞬时。
  显微摄影
  显微摄影比微距摄影更向微观深入,进入了这样的领域,除去经常作微观研究的科研人员及少数专业摄影师外,大多数人很少能直接面对这样的“世界”。因此,多数人的视觉记忆来自于传播图像的“强迫”,而大约不是自己的主观视觉探索。
  显微摄影也在产生着大量的图片,其目的不是为了什么“创作”,而是为了科学研究。它从证明什么出发,为的是“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的图片在读者的视觉记忆中或许找到的只是科学研究的共鸣,而不是“生活经验”的反射。
  然而,尽管显微摄影的图片容易流于枯燥,但其中的一些内容被注视时,会与人的生活、与人在想象的空间早已建立的“网站”碰撞出一些火花,新鲜感在这时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精子攻破卵胞的瞬间;无历史无人类之前的一只什么虫子等等),因为,显微摄影毕竟延伸了我们的视觉。
  在显微摄影范围,延伸视觉的工具已不是照相机镜头,而是显微镜。去除了镜头的照相机装在显微镜上只起片盒的作用。专门的照相显微镜根本不用照相机机身,而是有自己的专用片盒,可以拍35mm胶片,也可拍一次成像和4×5″页片,对焦、光圈、曝光全在显微镜上操作完成,除了连续照明外,甚至装有闪光灯和色温表,自动曝光系统既可点测光也可中心重点测光,曝光补偿、倒记数显示等等,一应俱全。
  


  《D-76显影液的结晶》透射显微镜;底片倍率约18X;显微镜自身照明系统加雷登80A滤光片;柯达EPP 35mm反转片。
  
  最易接近我们的视觉观察习惯,能与微距摄影接轨的是体视显微镜。这种显微镜可以从数倍一直拍摄到百余倍,设有光圈装置,在低倍率时收小光圈有适当的景深,高倍率时收小光圈可改善影像质量,但继续收缩光圈,影像质量又会因光线的衍射而急剧变坏,倍率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顺便说一句,这种现象在微距摄影时也是十分突出的),选择光圈时必须在景深和清晰度以及倍率之间找到最佳值。
  比较常见,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能够代表显微镜家族的是透射显微镜。透射指的是使用透射光源,在这种光源下被摄标本就要透光,就需要制备透光标本。
  制备标本是专门的技术,物体被切成、撕成、磨成、压成、抹成、结晶成“薄片”,标本才会变得透明。摄影的光线有普通光、红外光、紫外光、萤光、偏振光等等。
  透射显微镜的倍率变换是通过转换镜头(物镜)来完成,高倍率下对焦后距离物体近到毫米左右,已无景深可言,保证影像清晰的重要步骤就是精确对焦,靠精密的微调机构移动物台(承载标本的可旋转平台)来找焦点。在曝光上遵从摄影的基本技术,比如亮背景或暗背景(显微摄影中称亮视野或暗视野)的曝光补偿等等。
  象普通摄影必须了解掌握照相机一样,从事显微摄影必须对显微镜有透彻的了解,这不是本文区区几段文字所能说清的,就此停住吧。
  微观摄影以小见大,宏观摄影以大见小,从相对意义来说,世界无大无小。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求知的或者说贪婪的视觉,究竟要延伸到何处才能算完呢?也许永远也不会完。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只要视觉延伸到的地方,摄影一定跟着就到!◆
  


  《珊瑚与缝隙中填充的沙粒》体视显微镜;底片倍率约12X显微镜聚光灯加雷登80A滤光片照明,柯达EPP 35mm反转片。
其他文献
此刻,我们可以倚着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摄影术来遥想它的千年了。  这是个既不严肃又很严肃的事情──5000年前,建筑金字塔的奴隶们未必想着未来,但它的设计师和拥有者是想着遥远时空的。  每当世纪交替,人们就深刻一回,何况这回是千年之交,让人不得不庄严。  实际上“西历纪元”不过是人类方便计算自己命运的一个时间系统。在欧洲它从公元六世纪倒溯;在中国,它仅从推翻帝制的时候起实行。但是如果失去了这个统一的计
期刊
世纪之交,百年一遇,千禧之年,千载难逢。但时间是切不断的,历史是承续的。千年、百年之交也不过是分分秒秒的事。  恰如一个人的昨天造就了他的今天,今天也正在造就明天一样,历史的转承同样如此。不过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永远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动力,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认清过去,研究现在。    “你只管按快门……”    “你只管按快门,其余的我们来做”,这是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斯曼一百多年前的承诺,却是
期刊
20世纪正在我们脚下一步一步离去。回首百年,如果没有摄影和照片,我们对中国的变迁,对这段历史,我们还能记起些什么?这似乎既涉及了一个记忆问题,又涉及了责任问题,同时,这也是我们看照片继而看摄影时始终都会遇到的问题。    一     摄影注定了我们无法回避历史。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的政治热情、建设热情空前高涨,这从那个时期的摄影和大
期刊
《大众摄影》主编高琴从北京到滇西北跑了一趟,在昆明与影友们进行了一次座谈。大家希望了解摄影界更多的信息,知道摄影之路今后怎么走。高主编说:这也是摄影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云南的朋友们能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一下,也许对广大的摄影者不无启迪。她把这个话题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由云南影友自斟自饮的红星茶座。  每一位发烧到一定程度的影友,都常常提出这个问题:怎么拍?拍什么?通过这次座谈希望朋友们能够共同思考
期刊
古今文人墨客,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写下难以总计的诗篇。可见这青山绿水,如何牵动骚人雅士们的心灵了。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诗人一扫过去迁人谪仕的仰息不平之风,歌颂社会更新,为山水添彩的佳作也更多了!  我自幼好绘画、习书法、尤喜摄影,开始是遗暇自娱,后兴趣愈浓。我想我有幸生长在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中,为了去展示旖旎桂林景色,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山水风光摄影中,我如醉如痴地向老一辈及同代的专家讨教,并把主要精力
期刊
期刊
金秋10月,第12届尼康奖“风光”专题影赛在北京评选。担任本届影赛评委的是:著名摄影家陈长芬、杨大洲、《大众摄影》主编高琴、主任闻丹青、亮驰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联络处代表金燕。  本届影赛共收到34个省市自治区作品2709幅,作者729人。来稿以反映自然景观,如名山大川为主,其次是表现田园风光、城市风光及风光小品等作品。评委一致认为参赛作品整体水平较好,大多数作品注重技术技巧,制作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但
期刊
由于受空中飞行条件和飞行纪律的限制,拍摄一幅能够深刻反映人民空军歼击机搏击风云的片子非常困难。作品《世纪之鹰》是我在98年8月拍摄制作的,在军内报刊发表后,不少飞行员认为这是一幅鼓舞斗志、震憾人心、耐人回味的好片子;很多专业创作人员也认为这是一幅空军题材的好作品。《世纪之鹰》已被空军建军50年图片集收录。这幅作品之所以比较成功,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思索和积累;二是运用了现代技术的计算机软件。 
期刊
新时期中国纪实摄影走过了20年艰难的历程。  我以为,新时期中国纪实摄影是从1976年的四五运动开始的。四五运动首先是一场政治运动,“四五”的摄影者首先是运动的参加者。他们的拍摄活动体现了一种自觉的行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能让这段历史留下影像的空白。诸如《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王立平摄)等作品已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20多年以前,尤其是“文革”期间,中国摄影的基本特征是:粉饰生活、图解政治
期刊
最近参加尼康摄影年赛评选,其中有些静物、花卉的作品引起我的很大兴趣,如:王传东拍摄的《生命系列》和李怒聆拍摄的《冰清玉洁》。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近距离摄影,局部放大被摄体,使画面产生陌生而新奇的视觉效果。他们拍摄的洋白菜、豆苗、豆荚和花蕊,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东西,但经过镜头的透射变得魅力无穷,比我们肉眼看到的原样更加美丽。    东方罂粟 卡尔·布洛斯菲尔特(德国)    人们常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