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新的课程体系的呈现方式。它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来组建。它对语文教学或语文学习的要求是,强调学习者中心,学习中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成原则是“核心素养 语文实践”。
基于此,专题学习与学习任务群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交融。每一项学习任务群都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开展研究学习,而专题学习又是在开展学习任务群基础上的集中整合。学习任务群与专题之间的内容相互渗透,有衔接又不断延伸,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多层次目标相协调,符合整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苏轼黄州三“赤壁”隶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在18个任务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此作为专题整合学习的开端。
一、发现学习素材,整合专题材料
专题内容的选择,不能想当然,或者大而空,而应有所依托。专题学习的材料为学生从整体上学习经典,实现”言意互转”、“言语和精神共生”提供文本保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经典性、现代性、整一性和开放性。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给自己的画像,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寓庄于谐,言有尽意无穷。
苏轼平生到处漂泊,功业连续遭贬。人到中年,因“乌台诗案”,遭受牢狱之灾,最终被贬黄州;人到老年,因遭人朋友嫉妒被贬惠州,再贬儋州。三段贬谪经历中,尤以黄州时期对苏轼个人影响较大。而在这个时期,他也用一颗顽强的心,一支不屈的笔,完成了他的突围。对这段经历的专题学习和思考,学生也定能从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古人曾称赞说:“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人教版必修(二、四)或选修(语文版)教材,都是高中阶段所要掌握的重点篇目。这三篇(首)作品,同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谪居黄州时所作,且均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蕴含了微妙的情感,然而细细品味这三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异中見同。以此三篇文章,整合为专题,统整、深发开去,品读东坡人生况味。
二、助读背景资料,以求知人论世
徐渭《评朱子论东坡文》曰:“东坡千古一人而已!”他一生共创作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各种文章共4500篇。他的诗、词、散文书画里表现出的豪迈气概和优美情致,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在生前倾倒世人,被奉为天下文宗,而且死后声名益隆,雄视百代,彪炳千秋。
余秋雨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东坡的人生及作品,可读,可写的内容太多。因此,笔者以本专题为依据,截取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前的经历(乌台诗案)与黄州期间生活经历,进行专题阅读。笔者和学生一起选取了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刘小川《品中国文人》相关章节、林语堂《苏东坡传》相关章节。这样的阅读从不同作家的视野出发,截取生活片段,指向性明确,内容集中,知人论世,为解读黄州三“赤壁”做铺垫。
这一阶段,苏轼从大宋众人仰慕的青年才俊到阶下囚,再到被贬黄州,成为“不得签书公事”的团练副使,这期间的经历值得重点关注。到黄州之后,他的生活、交往、爱好、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东坡如何横空出世,也须重点关注。
这一环节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师生自主阅读作出勾画与批注,形成阅读知识链。
三、解读情感密码,品读人生况味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那么,苏东坡的“成熟”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笔者将带着学生对苏轼“三赤壁”进行专题情感探究。
三篇“赤壁”,均作于1082年(元丰五年),按时间先后分别是《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农历7月),《后赤壁赋》(作于农历十月),按照写作的先后,探究其情感的变化。
(一)精讲一篇,看东坡的认识超越(两课时)
七月十六日,天高气爽。夕阳西下,苏东坡在临皋亭中又萌生出月夜泛舟到赤壁之下游玩的念头,杨世昌道士闻讯从天庆观赶来,主客们携带着酒肴从临皋亭坐船溯江而上,径直游到赤壁之下。苏东坡回到家中,以这次与杨道士等人月夜泛舟于赤壁之下作为题材,写出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这就是千古绝唱《赤壁赋》。
教师精讲《赤壁赋》,扣住情感主线,重点探究内容梳理如下:
1.本篇中感情有何变化?(乐—悲—乐)
2.为何由乐而悲?(客人的悲凉的箫声)
3.客因何而悲呢?(英雄不再、世事无常、生命渺小与短暂)
4.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的?
(由景明理悟人生,东坡实现多方面的转身——
(1)认识的超越:物我无尽,在变与不变中,又何羡焉?天地遽然开阔;
(2)追求的超越:物各有主,无需强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至高的境界:清风明月,吾子共适,天人合一,共享永恒。)
(二)小组探究,感东坡的苦痛挣扎(两课时)
有人说,《赤壁赋》中东坡一转身发现了整个世界,实现了人生的突围,你同意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后赤壁赋》并作出批注,在小组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答。 如学生提问有:
1.苏轼兀立赤壁,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極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3.后赋写了怎样的景色?(清幽、寒寂)
4.苏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兴奋、愉悦、悲伤、恐惧、疑惑……)
5.鹤的含义是什么?(鹤: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象征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
6.前,后赤壁赋景色、手法,情感方面的不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看到,与《赤壁赋》同一个月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眼见波涛滚滚的长江,苏东坡激情难止,回首西边,三国赤壁大战时的营垒尚在。遥想当年,周郎年少得志,在这里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而年近半百的自己,却因“乌台诗案”谪居这里,虚度这无聊的时光。报国无门,青春难再,面对着天上高挂的明月与江上的倒影,苏东坡举起手中的酒杯,将满满的一杯浊酒洒向大江……结尾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这一句话道尽了人生的无奈,但也许并不消极,因为人生常是矛盾与困惑的。
而在当年十月十五日的晚上,苏东坡又与杨世昌、潘大临等乘着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其间攀登赤壁,俯视江山,直游到下半夜才回家睡觉。一会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来到临皋亭,先向苏东坡拱手行礼。第二天,苏东坡以这次月夜泛舟游览赤壁作为题材,又写了一篇绝妙的文章《后赤壁赋》。
通过三“赤壁”的对照与探究,师生以情感探析为抓手,既看到了苏轼在“赤壁”诗词中的乐观旷达,也看到了他的失意叹息,更多的是在困顿中的苦痛挣扎。正因为如此,“东坡突围”的价值才更动人,苏轼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才更鲜明。苏轼就是在不断的徘徊、挣扎、思考、追问中完成他的“东坡突围”,而非学生心中的概念性的“旷达豪放”。
四、拓读东坡文字,书写今朝风流
黄玉峰《说苏轼》中写道:“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东坡是具体可感的,他的“成熟”源于乐观的秉性,源于生活的历练,源于肩上的责任……此刻的苏东坡,走下神坛,朝芸芸众生款款而来。
这样的苏东坡是有温度的,是学生喜欢的。笔者相机布置了如下的活动:
(一)拓展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剩余章节,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轼”章节,特别是你最感兴趣的文字,作出批注。
(二)组织开展了自编自导话剧表演活动。
学生十分感兴趣,积极响应,涉及剧本,迅速进行了角色定位和人员分工:共定人物13人:苏轼、程氏(苏母、)王弗、宋神宗、王安石、王安石手下、宫女2、大臣3、太监、苏轼随从。
三幕话剧,全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第一幕:北方有佳人 遗世而独立;
第二幕:朝堂风波起 苏子谪黄州;
第三幕:归去无风雨 心安处为家。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苏东坡传奇的一生、性格特征及豁达的思想境界有了更深的感悟。活动过程中,学生有过争执,有过欢笑,有思维的火花,也有意见的相悖,最终,合成了一台精彩的话剧。学生很享受,我也很感动。我想,这或许就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独特体验吧!《苏东坡传》也许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也注定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学生阅读体验,完成一篇读后感或小论文。要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教师要跟进学生的写作进度,对学生的文稿进行反馈,提出修改意见。(附学生作品)
谁都未曾料到,这地方会对你如此重要。在这里,你看透世俗;在这里,你摒弃繁花;在这里,你完成了人生的升华。无论是《念奴娇》的豪气磅礴,还是《赤壁赋》的深奥精妙,亦或是《后赤壁赋》的轻灵飘逸,都注定被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永远传颂。此时,你不再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为官者了,你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是亘古不变的精神。往后的诸多挫折,也再未使你为难。
——石海星《失意的人生并不失败》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倒不是他的天赋异禀,不是他的洒脱旷达,而是他的可爱可亲。一篇《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让县令立马派人寻他,“以为州失罪人”“大才子死我县里,这乌纱帽可要不保阿。”结果,此时的苏轼只是因为太困而倒在自家门口睡了而已。此刻,东坡不是莫测的神,倒是一介凡人。——陈佳敏《凡夫苏子》
细品一杯清茶,体味“千里婵娟”之淡然,似他;触摸一团烈火,感受“牵黄擎苍”之豪迈,似他;守望一江碧水,倾诉“生死两茫”之寂寥,似他。
——陈宇涵《我亦归去,无风无晴》
(四)交流展示。学生首先利用QQ或微信,发表自己的文章,线上交流,相互阅读评价。然后进行课堂交流,集中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的文章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形成刊物,并推荐到报刊杂志发表。
五、专题以点带面,课堂内外联动
以上为此次专题活动的全过程,此专题的学习,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教育学院朱俊阳认为:“语文专题教学是按作品、作家、主题、学生的视角聚篇为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教师设置或学生提出),通过设计更开放、更贴近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外显性学习任务,旨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建构的课堂组织形式。”这也是她认为的语文专题教学的本质。
笔者的这次尝试,是以苏轼黄州三“赤壁”为基点,以点带面,课堂内外联动,学生通过前期资料“助读”——专题文本“解读”——后期文字“拓读”,完成了对东坡从文字到实践的阅读,由浅入深品读他的人生况味。
此次专题学习,仅是笔者在专题学习上的一次尝试,不当之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寇玉菊,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教师。
基于此,专题学习与学习任务群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交融。每一项学习任务群都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开展研究学习,而专题学习又是在开展学习任务群基础上的集中整合。学习任务群与专题之间的内容相互渗透,有衔接又不断延伸,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多层次目标相协调,符合整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苏轼黄州三“赤壁”隶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在18个任务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此作为专题整合学习的开端。
一、发现学习素材,整合专题材料
专题内容的选择,不能想当然,或者大而空,而应有所依托。专题学习的材料为学生从整体上学习经典,实现”言意互转”、“言语和精神共生”提供文本保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经典性、现代性、整一性和开放性。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给自己的画像,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寓庄于谐,言有尽意无穷。
苏轼平生到处漂泊,功业连续遭贬。人到中年,因“乌台诗案”,遭受牢狱之灾,最终被贬黄州;人到老年,因遭人朋友嫉妒被贬惠州,再贬儋州。三段贬谪经历中,尤以黄州时期对苏轼个人影响较大。而在这个时期,他也用一颗顽强的心,一支不屈的笔,完成了他的突围。对这段经历的专题学习和思考,学生也定能从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古人曾称赞说:“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人教版必修(二、四)或选修(语文版)教材,都是高中阶段所要掌握的重点篇目。这三篇(首)作品,同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谪居黄州时所作,且均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蕴含了微妙的情感,然而细细品味这三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异中見同。以此三篇文章,整合为专题,统整、深发开去,品读东坡人生况味。
二、助读背景资料,以求知人论世
徐渭《评朱子论东坡文》曰:“东坡千古一人而已!”他一生共创作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各种文章共4500篇。他的诗、词、散文书画里表现出的豪迈气概和优美情致,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在生前倾倒世人,被奉为天下文宗,而且死后声名益隆,雄视百代,彪炳千秋。
余秋雨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东坡的人生及作品,可读,可写的内容太多。因此,笔者以本专题为依据,截取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前的经历(乌台诗案)与黄州期间生活经历,进行专题阅读。笔者和学生一起选取了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刘小川《品中国文人》相关章节、林语堂《苏东坡传》相关章节。这样的阅读从不同作家的视野出发,截取生活片段,指向性明确,内容集中,知人论世,为解读黄州三“赤壁”做铺垫。
这一阶段,苏轼从大宋众人仰慕的青年才俊到阶下囚,再到被贬黄州,成为“不得签书公事”的团练副使,这期间的经历值得重点关注。到黄州之后,他的生活、交往、爱好、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东坡如何横空出世,也须重点关注。
这一环节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师生自主阅读作出勾画与批注,形成阅读知识链。
三、解读情感密码,品读人生况味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那么,苏东坡的“成熟”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笔者将带着学生对苏轼“三赤壁”进行专题情感探究。
三篇“赤壁”,均作于1082年(元丰五年),按时间先后分别是《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农历7月),《后赤壁赋》(作于农历十月),按照写作的先后,探究其情感的变化。
(一)精讲一篇,看东坡的认识超越(两课时)
七月十六日,天高气爽。夕阳西下,苏东坡在临皋亭中又萌生出月夜泛舟到赤壁之下游玩的念头,杨世昌道士闻讯从天庆观赶来,主客们携带着酒肴从临皋亭坐船溯江而上,径直游到赤壁之下。苏东坡回到家中,以这次与杨道士等人月夜泛舟于赤壁之下作为题材,写出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这就是千古绝唱《赤壁赋》。
教师精讲《赤壁赋》,扣住情感主线,重点探究内容梳理如下:
1.本篇中感情有何变化?(乐—悲—乐)
2.为何由乐而悲?(客人的悲凉的箫声)
3.客因何而悲呢?(英雄不再、世事无常、生命渺小与短暂)
4.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的?
(由景明理悟人生,东坡实现多方面的转身——
(1)认识的超越:物我无尽,在变与不变中,又何羡焉?天地遽然开阔;
(2)追求的超越:物各有主,无需强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至高的境界:清风明月,吾子共适,天人合一,共享永恒。)
(二)小组探究,感东坡的苦痛挣扎(两课时)
有人说,《赤壁赋》中东坡一转身发现了整个世界,实现了人生的突围,你同意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后赤壁赋》并作出批注,在小组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答。 如学生提问有:
1.苏轼兀立赤壁,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極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3.后赋写了怎样的景色?(清幽、寒寂)
4.苏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兴奋、愉悦、悲伤、恐惧、疑惑……)
5.鹤的含义是什么?(鹤: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象征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
6.前,后赤壁赋景色、手法,情感方面的不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看到,与《赤壁赋》同一个月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眼见波涛滚滚的长江,苏东坡激情难止,回首西边,三国赤壁大战时的营垒尚在。遥想当年,周郎年少得志,在这里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而年近半百的自己,却因“乌台诗案”谪居这里,虚度这无聊的时光。报国无门,青春难再,面对着天上高挂的明月与江上的倒影,苏东坡举起手中的酒杯,将满满的一杯浊酒洒向大江……结尾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这一句话道尽了人生的无奈,但也许并不消极,因为人生常是矛盾与困惑的。
而在当年十月十五日的晚上,苏东坡又与杨世昌、潘大临等乘着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其间攀登赤壁,俯视江山,直游到下半夜才回家睡觉。一会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来到临皋亭,先向苏东坡拱手行礼。第二天,苏东坡以这次月夜泛舟游览赤壁作为题材,又写了一篇绝妙的文章《后赤壁赋》。
通过三“赤壁”的对照与探究,师生以情感探析为抓手,既看到了苏轼在“赤壁”诗词中的乐观旷达,也看到了他的失意叹息,更多的是在困顿中的苦痛挣扎。正因为如此,“东坡突围”的价值才更动人,苏轼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才更鲜明。苏轼就是在不断的徘徊、挣扎、思考、追问中完成他的“东坡突围”,而非学生心中的概念性的“旷达豪放”。
四、拓读东坡文字,书写今朝风流
黄玉峰《说苏轼》中写道:“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东坡是具体可感的,他的“成熟”源于乐观的秉性,源于生活的历练,源于肩上的责任……此刻的苏东坡,走下神坛,朝芸芸众生款款而来。
这样的苏东坡是有温度的,是学生喜欢的。笔者相机布置了如下的活动:
(一)拓展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剩余章节,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轼”章节,特别是你最感兴趣的文字,作出批注。
(二)组织开展了自编自导话剧表演活动。
学生十分感兴趣,积极响应,涉及剧本,迅速进行了角色定位和人员分工:共定人物13人:苏轼、程氏(苏母、)王弗、宋神宗、王安石、王安石手下、宫女2、大臣3、太监、苏轼随从。
三幕话剧,全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第一幕:北方有佳人 遗世而独立;
第二幕:朝堂风波起 苏子谪黄州;
第三幕:归去无风雨 心安处为家。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苏东坡传奇的一生、性格特征及豁达的思想境界有了更深的感悟。活动过程中,学生有过争执,有过欢笑,有思维的火花,也有意见的相悖,最终,合成了一台精彩的话剧。学生很享受,我也很感动。我想,这或许就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独特体验吧!《苏东坡传》也许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也注定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学生阅读体验,完成一篇读后感或小论文。要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教师要跟进学生的写作进度,对学生的文稿进行反馈,提出修改意见。(附学生作品)
谁都未曾料到,这地方会对你如此重要。在这里,你看透世俗;在这里,你摒弃繁花;在这里,你完成了人生的升华。无论是《念奴娇》的豪气磅礴,还是《赤壁赋》的深奥精妙,亦或是《后赤壁赋》的轻灵飘逸,都注定被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永远传颂。此时,你不再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为官者了,你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是亘古不变的精神。往后的诸多挫折,也再未使你为难。
——石海星《失意的人生并不失败》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倒不是他的天赋异禀,不是他的洒脱旷达,而是他的可爱可亲。一篇《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让县令立马派人寻他,“以为州失罪人”“大才子死我县里,这乌纱帽可要不保阿。”结果,此时的苏轼只是因为太困而倒在自家门口睡了而已。此刻,东坡不是莫测的神,倒是一介凡人。——陈佳敏《凡夫苏子》
细品一杯清茶,体味“千里婵娟”之淡然,似他;触摸一团烈火,感受“牵黄擎苍”之豪迈,似他;守望一江碧水,倾诉“生死两茫”之寂寥,似他。
——陈宇涵《我亦归去,无风无晴》
(四)交流展示。学生首先利用QQ或微信,发表自己的文章,线上交流,相互阅读评价。然后进行课堂交流,集中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的文章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形成刊物,并推荐到报刊杂志发表。
五、专题以点带面,课堂内外联动
以上为此次专题活动的全过程,此专题的学习,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教育学院朱俊阳认为:“语文专题教学是按作品、作家、主题、学生的视角聚篇为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教师设置或学生提出),通过设计更开放、更贴近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外显性学习任务,旨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建构的课堂组织形式。”这也是她认为的语文专题教学的本质。
笔者的这次尝试,是以苏轼黄州三“赤壁”为基点,以点带面,课堂内外联动,学生通过前期资料“助读”——专题文本“解读”——后期文字“拓读”,完成了对东坡从文字到实践的阅读,由浅入深品读他的人生况味。
此次专题学习,仅是笔者在专题学习上的一次尝试,不当之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寇玉菊,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