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专题以点带面 品东坡人生况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新的课程体系的呈现方式。它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呈现方式来组建。它对语文教学或语文学习的要求是,强调学习者中心,学习中心,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成原则是“核心素养 语文实践”。
   基于此,专题学习与学习任务群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交融。每一项学习任务群都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开展研究学习,而专题学习又是在开展学习任务群基础上的集中整合。学习任务群与专题之间的内容相互渗透,有衔接又不断延伸,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多层次目标相协调,符合整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苏轼黄州三“赤壁”隶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在18个任务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此作为专题整合学习的开端。
   一、发现学习素材,整合专题材料
   专题内容的选择,不能想当然,或者大而空,而应有所依托。专题学习的材料为学生从整体上学习经典,实现”言意互转”、“言语和精神共生”提供文本保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经典性、现代性、整一性和开放性。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给自己的画像,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寓庄于谐,言有尽意无穷。
   苏轼平生到处漂泊,功业连续遭贬。人到中年,因“乌台诗案”,遭受牢狱之灾,最终被贬黄州;人到老年,因遭人朋友嫉妒被贬惠州,再贬儋州。三段贬谪经历中,尤以黄州时期对苏轼个人影响较大。而在这个时期,他也用一颗顽强的心,一支不屈的笔,完成了他的突围。对这段经历的专题学习和思考,学生也定能从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古人曾称赞说:“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人教版必修(二、四)或选修(语文版)教材,都是高中阶段所要掌握的重点篇目。这三篇(首)作品,同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谪居黄州时所作,且均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蕴含了微妙的情感,然而细细品味这三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异中見同。以此三篇文章,整合为专题,统整、深发开去,品读东坡人生况味。
   二、助读背景资料,以求知人论世
   徐渭《评朱子论东坡文》曰:“东坡千古一人而已!”他一生共创作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各种文章共4500篇。他的诗、词、散文书画里表现出的豪迈气概和优美情致,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在生前倾倒世人,被奉为天下文宗,而且死后声名益隆,雄视百代,彪炳千秋。
   余秋雨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东坡的人生及作品,可读,可写的内容太多。因此,笔者以本专题为依据,截取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前的经历(乌台诗案)与黄州期间生活经历,进行专题阅读。笔者和学生一起选取了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刘小川《品中国文人》相关章节、林语堂《苏东坡传》相关章节。这样的阅读从不同作家的视野出发,截取生活片段,指向性明确,内容集中,知人论世,为解读黄州三“赤壁”做铺垫。
   这一阶段,苏轼从大宋众人仰慕的青年才俊到阶下囚,再到被贬黄州,成为“不得签书公事”的团练副使,这期间的经历值得重点关注。到黄州之后,他的生活、交往、爱好、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东坡如何横空出世,也须重点关注。
   这一环节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师生自主阅读作出勾画与批注,形成阅读知识链。
   三、解读情感密码,品读人生况味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那么,苏东坡的“成熟”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笔者将带着学生对苏轼“三赤壁”进行专题情感探究。
   三篇“赤壁”,均作于1082年(元丰五年),按时间先后分别是《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农历7月),《后赤壁赋》(作于农历十月),按照写作的先后,探究其情感的变化。
   (一)精讲一篇,看东坡的认识超越(两课时)
   七月十六日,天高气爽。夕阳西下,苏东坡在临皋亭中又萌生出月夜泛舟到赤壁之下游玩的念头,杨世昌道士闻讯从天庆观赶来,主客们携带着酒肴从临皋亭坐船溯江而上,径直游到赤壁之下。苏东坡回到家中,以这次与杨道士等人月夜泛舟于赤壁之下作为题材,写出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这就是千古绝唱《赤壁赋》。
   教师精讲《赤壁赋》,扣住情感主线,重点探究内容梳理如下:
   1.本篇中感情有何变化?(乐—悲—乐)
   2.为何由乐而悲?(客人的悲凉的箫声)
   3.客因何而悲呢?(英雄不再、世事无常、生命渺小与短暂)
   4.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的?
   (由景明理悟人生,东坡实现多方面的转身——
   (1)认识的超越:物我无尽,在变与不变中,又何羡焉?天地遽然开阔;
   (2)追求的超越:物各有主,无需强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至高的境界:清风明月,吾子共适,天人合一,共享永恒。)
   (二)小组探究,感东坡的苦痛挣扎(两课时)
   有人说,《赤壁赋》中东坡一转身发现了整个世界,实现了人生的突围,你同意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后赤壁赋》并作出批注,在小组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答。    如学生提问有:
   1.苏轼兀立赤壁,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色调灰黯,格调低沉,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極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3.后赋写了怎样的景色?(清幽、寒寂)
   4.苏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兴奋、愉悦、悲伤、恐惧、疑惑……)
   5.鹤的含义是什么?(鹤: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象征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
   6.前,后赤壁赋景色、手法,情感方面的不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看到,与《赤壁赋》同一个月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眼见波涛滚滚的长江,苏东坡激情难止,回首西边,三国赤壁大战时的营垒尚在。遥想当年,周郎年少得志,在这里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而年近半百的自己,却因“乌台诗案”谪居这里,虚度这无聊的时光。报国无门,青春难再,面对着天上高挂的明月与江上的倒影,苏东坡举起手中的酒杯,将满满的一杯浊酒洒向大江……结尾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这一句话道尽了人生的无奈,但也许并不消极,因为人生常是矛盾与困惑的。
   而在当年十月十五日的晚上,苏东坡又与杨世昌、潘大临等乘着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其间攀登赤壁,俯视江山,直游到下半夜才回家睡觉。一会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来到临皋亭,先向苏东坡拱手行礼。第二天,苏东坡以这次月夜泛舟游览赤壁作为题材,又写了一篇绝妙的文章《后赤壁赋》。
   通过三“赤壁”的对照与探究,师生以情感探析为抓手,既看到了苏轼在“赤壁”诗词中的乐观旷达,也看到了他的失意叹息,更多的是在困顿中的苦痛挣扎。正因为如此,“东坡突围”的价值才更动人,苏轼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才更鲜明。苏轼就是在不断的徘徊、挣扎、思考、追问中完成他的“东坡突围”,而非学生心中的概念性的“旷达豪放”。
   四、拓读东坡文字,书写今朝风流
   黄玉峰《说苏轼》中写道:“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东坡是具体可感的,他的“成熟”源于乐观的秉性,源于生活的历练,源于肩上的责任……此刻的苏东坡,走下神坛,朝芸芸众生款款而来。
   这样的苏东坡是有温度的,是学生喜欢的。笔者相机布置了如下的活动:
   (一)拓展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剩余章节,刘小川《品中国文人》“苏轼”章节,特别是你最感兴趣的文字,作出批注。
   (二)组织开展了自编自导话剧表演活动。
   学生十分感兴趣,积极响应,涉及剧本,迅速进行了角色定位和人员分工:共定人物13人:苏轼、程氏(苏母、)王弗、宋神宗、王安石、王安石手下、宫女2、大臣3、太监、苏轼随从。
   三幕话剧,全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第一幕:北方有佳人 遗世而独立;
   第二幕:朝堂风波起 苏子谪黄州;
   第三幕:归去无风雨 心安处为家。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苏东坡传奇的一生、性格特征及豁达的思想境界有了更深的感悟。活动过程中,学生有过争执,有过欢笑,有思维的火花,也有意见的相悖,最终,合成了一台精彩的话剧。学生很享受,我也很感动。我想,这或许就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独特体验吧!《苏东坡传》也许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也注定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学生阅读体验,完成一篇读后感或小论文。要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教师要跟进学生的写作进度,对学生的文稿进行反馈,提出修改意见。(附学生作品)
   谁都未曾料到,这地方会对你如此重要。在这里,你看透世俗;在这里,你摒弃繁花;在这里,你完成了人生的升华。无论是《念奴娇》的豪气磅礴,还是《赤壁赋》的深奥精妙,亦或是《后赤壁赋》的轻灵飘逸,都注定被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永远传颂。此时,你不再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为官者了,你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是亘古不变的精神。往后的诸多挫折,也再未使你为难。
   ——石海星《失意的人生并不失败》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倒不是他的天赋异禀,不是他的洒脱旷达,而是他的可爱可亲。一篇《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让县令立马派人寻他,“以为州失罪人”“大才子死我县里,这乌纱帽可要不保阿。”结果,此时的苏轼只是因为太困而倒在自家门口睡了而已。此刻,东坡不是莫测的神,倒是一介凡人。——陈佳敏《凡夫苏子》
   细品一杯清茶,体味“千里婵娟”之淡然,似他;触摸一团烈火,感受“牵黄擎苍”之豪迈,似他;守望一江碧水,倾诉“生死两茫”之寂寥,似他。
   ——陈宇涵《我亦归去,无风无晴》
   (四)交流展示。学生首先利用QQ或微信,发表自己的文章,线上交流,相互阅读评价。然后进行课堂交流,集中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的文章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形成刊物,并推荐到报刊杂志发表。
   五、专题以点带面,课堂内外联动
   以上为此次专题活动的全过程,此专题的学习,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教育学院朱俊阳认为:“语文专题教学是按作品、作家、主题、学生的视角聚篇为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教师设置或学生提出),通过设计更开放、更贴近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外显性学习任务,旨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建构的课堂组织形式。”这也是她认为的语文专题教学的本质。
   笔者的这次尝试,是以苏轼黄州三“赤壁”为基点,以点带面,课堂内外联动,学生通过前期资料“助读”——专题文本“解读”——后期文字“拓读”,完成了对东坡从文字到实践的阅读,由浅入深品读他的人生况味。
   此次专题学习,仅是笔者在专题学习上的一次尝试,不当之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寇玉菊,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一篇文章中要作惊人之语,“见他人之未见”固然可行,但难之又难;最常见的则是“见他人之所见”却能“语他人之未语”——通过独特精妙、耐人寻味的遣词造句,容纳更多的有效甚至非常重要的信息,让读者不时有“?……!”,即“生疑——思考——共鸣”的思路历程,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或未能深刻领悟的美或哲理。  因此,品味语言的基本思路就是:从文中寻找“非常态”(与通常的
文言文因与学生所处时代相距较远,文言文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较低,学生对其比较陌生,甚至畏怯。如何在“言”与“文”有机融合的前提下,走进文本,明确文言文的文体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论界,散文一般分为三大常规类型: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某些生活场景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教师把写作知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给学生大量讲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写作课成了写作知识讲解课;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习惯于展示名家名篇,通过大量的阅读片段示例来教授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写作课成了经典示范课。不可否认,这两种安排的初衷是好的,教师期望用写作知识和方法的引领,写作经典片段的示范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但事实上教学效果却
先有语文,然后才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源于语文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相反。因此,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究竟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就必须认清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  语文不是来去无踪的天外之物,而是芸芸众生习见常闻的现实存在;语文不是像“上帝”、“神仙”、“魔鬼”那样的虚概念,而是像“自然”、“社会”、“心理”这样的实概念。因此,语文不可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可知物。可是,迄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关雎》曾多次编入中学教材,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也选人了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其中有闺塾先生陈最良吟诵并讲解《关睢》前四句的情节。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在教材中,有的注为“hào”,有的没加注。各类练习册和教学辅导用书有的说念“hǎo”。有的说念“hào”,让人莫衷一是。时下的电视剧也经常引用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可以紧扣7——9年级古诗词教学要求,抓住古诗词阅读“群文链”,实现小初高古诗词阅读的有效衔接,达成“诵读——意读”到“悟读——品读”,再到“鉴赏——评价”的阶梯式攀升结构。我以统编教材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系列为例,进行了有效衔接,实现了教学的高效。   一、古诗词教学相关要求   近年来,《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推广,促进了学生古诗词学习,古诗词教学也越来越受关注
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容易对课文做架空的分析,把一些抽象的词语,贴标签似的贴在课文上。比如,我们用“结构合理,中心突出”来评析文章结构,用“字里行间,融入作者情感,全文情景交融”来品析作者写法,用“生动、形象”来品味文章语言,可学生听后,如坠五里雾中,根本就没有感觉,教师的讲解,只能是鸭背泼水,在学生的心里不留痕迹。语文课上得低效,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我们没有给学生可比照的“参照物”,就像坐在高速运
上古中国哲人造就理想人格的标准,仅从孔孟到汉儒这一学源来说,虽有损益,但核心的价值标准除了更见丰富和完善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孔子有三达德:智、仁、勇;孟子有四端:仁、义、礼、智;汉儒又有五常:仁、义、礼、智、信。”①烛之武退秦师事发公元前630年,孔子生活于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两者相距一个世纪,用后者的理想人格标准来评说前者的人格形象是否可行呢?我以为是没有问题的。理由之一是,在上古时代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咏秋之作遍及各代,不计其数。其中虽然诗歌、散文数量众多,异彩纷呈,而赋体作品亦为数不少,且多为佳作。在这些咏秋佳赋中,有两篇名家同题之作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在文学的星空中交相辉映,光彩夺目,为绚丽多姿的文学园地增添了色彩。它们就是《秋声赋》,作者分别为中唐的刘禹锡和北宋的欧阳修。  有趣的是,虽然这两篇佳赋同出名家之手,且取材命题也完全相同,但在主旨、寄托和风格上却迥然不同,可谓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①也就是说,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个体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钱梦龙认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态度是教学关键的关键。学生个体的这种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的态度表现为学生的认知欲、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