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推动班集体和谐共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w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另一个“家”,家中成员是否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家是否能让每一个成员感到温暖,每一个成员是否都有一份博爱的心、爱家的情。班主任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除了要有一份爱心,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通过参与,让每一个成员都真正拥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心,进而达到整个班集体和谐共进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事实上,有些班不是制度不完善,而是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甚至学生在执行时出现抵触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制度未能真正被学生所认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班集体的管理中,就要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制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且被学生认可的制度。主要做法分以下几个阶段:1.民意调查阶段:让学生自己思考应制订哪些制度,应有哪些具体内容;2.汇总统计阶段:请学生代表协助班主任将学生的意见汇总,形成建立制度的初稿;3.讨论确定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制度初稿,班主任进行适当的补充,形成制度;4.制度完善阶段:根据实际执行的情况,每半学期对制度进行一次调整、补充,从而使制度更加完善。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制订出班集体的常规管理、奖励以及处罚等方面的条例。这样制订出的制度,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便于实施;另一方面制度制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制度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明确了自己该怎样做。
  二、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的管理
  谈到班集体的管理,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事情。其实不然,班集体的管理应该是每个学生的事情,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管理中来,让他们去体会管理的酸甜苦辣。只有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在管理中遭受挫折的痛苦、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他们才会形成主人翁的意识。在班内除了设立班委会外,还建立了值日班长、值日劳动委员制度,让学生轮流参与管理。另外,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让两位学生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半个月更换一次的黑板报让学生分组轮流负责。通过这些措施,让每个学生都有为班集体做贡献的机会,从而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参与,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让学生参与学习竞争
  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而竞争则是一项重要的外因。怎样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以竞争促进学生的学习,是值得每个教师研究的问题。可以提出“在互助的前提下公平竞争”的口号,采取分组竞争法,具体做法如下:1.思想动员:明确竞争的意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2.分组竞争:将学生分成五个大组,各组学生学习基础相当;3.成长记录: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记录;4.成绩展示:根据学习成长记录定期进行评比,并对优胜方进行适当的鼓励;5.互帮互助:根据评比结果,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帮助。
  四、让学生参与评价
  对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各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的评语是评价的重要内容,评语应包含道德品质、自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完成评语往往经过三个阶段:1.学生自我评价阶段,由学生对自己一学期各方面的表现作书面评价;2.学生互评阶段,在自评的基础上,分组互评,由组长归纳总结做出书面评价;3.教师评价阶段:班主任结合各组的书面评价、任科教师的评价以及班主任本人的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总的评价。
其他文献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文学即人学”,语文学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最具有的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身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抓住语文学科“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学会认识、
期刊
随着城市外来民工的涌入,学校外地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学校,历年来外地学生的比例都非常大,甚至会达到68%这一惊人的数字。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如,个人卫生、家庭教育、常规教育等,这也让班主任有点措手不及,也唯有更多地关爱这些外地学生。   一、真诚相待,解除界限   初来乍到,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说,难免有些恐慌。再者,这些外地学生来自四川、安徽、贵州等边远地区,家庭条件都较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过去是难点,现在还是难点,将来可能还是难点,它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因为初中学生是来自不同的小学,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还有各种不同的原因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当今的中学语文教师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不管难度再大,还是要做并且要做好,怎样做才做得好呢?只有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做,才有利于搞好语文教学:  一、寻找现有的教育资源  在教学中,单凭手中的课本,手边仅有的参考
期刊
班集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文化是“班集体群体文化”的简称,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集体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集体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精神。良好的班集体文化,可以成为凝聚班集体力量的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才有效呢?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期刊
一、活动背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生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课前三分钟是个很好的活动时间,在教学时,我总是巧用这小小的三分钟,有目的把听、说、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活动内容  (一) 朗读为基础。  朗读能力是培养学
期刊
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谓课堂有效性,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课堂效果,让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收获。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取消语法、逻辑的学习和语法、逻辑知识的概念性考试是不足取的,是走极端的做法。也许有人要说高中学生不必学逻辑知识,但不能说高中学生可以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倘要使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最应有所作
期刊
叶澜教授认为:人是世界上最具丰富性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潜在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自告奋勇  (一)敢于“自白”。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如,曾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
期刊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会说、会写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下,每位在校的中小学生都会说汉语,每一位教师都在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可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用汉语写出好文章来。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尽管教师已经很少让学生写作文,可是一旦要求,学生还是会如临大敌般不知所措,甚是痛苦。好不容易搜罗枯肠拼凑出几百字来应付差事,过段时间,作文发下来了,上面却只是草草地批个“优良中差”,算是评语了。也许是连教师也不
期刊
高中教学面对着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与迫切要求。  那么,教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呢?以语文为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当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后,教师所要具备的就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缸水、一池水,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