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punk大数据时代的科幻与现实

来源 :科学Fan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一部叫做《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的好莱坞电影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在今天看起来可真是情节简单、特技粗陋,甚至可谓“惨不忍睹”,但它首次把“人可以通过电脑程序在虚拟世界中打架”这个概念搬上了大银幕。虽然该片在上映后引发追捧,但当时的观众对它的感觉更像是“不明觉厉”,因为当时在民众面前提起计算机,他们会认为你在说计算器。
  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说《神经浪游者》(Neuromancer)(注:2013年中国大陆再次出版,译为《神经漫游者》)问世的时候,计算机开始在发达国家普及,这部天马行空的小说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在信息空间里的尔虞我诈,并描绘了人工智能、虚拟环境与基因工程的未来场景。
  1989年,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在讲谈社旗下期刊《青年漫画》开始连载《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讲述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之后,人类思想意识以数字信息存在于生化躯体之内,通过在大脑内置电子脑的方式,人类随时可以移动互联。由于架构了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攻击电子脑的谋杀犯罪亦出现,在这个大背景下,日本政府成立“公安九课”,专门打击此类犯罪。
  不难理解该动漫的标题,Ghost in the shell,直译过来就是装在壳子里面的灵魂。确实,这样一个命题的流行文化作品所想表达的,绝对不是炫酷的画面与战斗场景,而是探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思想意识与信息科技交叉,移动互联网的接口甚至可以直接接驳大脑之后,人是否还为人?
  1999年,在Ghost in the shell的影响下,沃卓斯基兄弟(虽然现在是姐弟)推出《黑客帝国》,并于2003年推出它的续集。本片当年所引起的轰动暂且不提,它提出了一个极为惊悚的概念——人类已经被电脑奴役,你现在的生活不过是计算机为你模拟的一种程序,真实世界的你不过是这台超级计算机的电池。你被制造出来,当你电量耗尽之后,将直接投进毁灭池。沃卓斯基兄弟比士郎正宗更直白,人类在数据信息面前已经彻底沦陷,大脑被植入电脑程序,以为自己生活多么美好或者苦逼,其实统统都是一串串的二进制代码。
  2014,翻拍的经典电影《机械战警》再次袭来,虽然本片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上并不深刻,但当年老版电影却在这一问题上给出了一个温情的答案——人与计算机、机器结合之后,人类的情感终将战胜冰冷的机器。再说大家可能非常熟悉的《安德的游戏》,其实也是讲述人类在信息技术面前如何寻找自我的故事。
  以上几部流行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均属于科幻框架中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一体系。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赛博朋克”这个词,但它绝对是你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事实上,赛博朋克相关作品中描述的一些场景,或消极,或积极,我们正一步一步将其转换为现实。
  赛博朋克的黎明
  “赛博朋克”这个词明显属于后现代工业的产物,其中“赛博”(Cyber)的意思是“控制论”。这个词的含义很广泛,指的是生物与机械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现在已经实现的可执行电脑程序,还有用意识操纵机械假肢,甚至在未来,瘫痪的人只需要用脑袋里的ADD来操纵自己上厕所…-但凡是人类与机器之间产生交流,都需要其中一方通过指令对另一方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就是Cyber。因此,也就无怪乎赛博朋克题材会包揽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人机合一的生化人,多被称为“塞博格”(Cyborq)等等众多元素了。
  “朋克”(Punk)指的是一种反文化、不合群、无政府主义的思潮,以及由这种思潮带来的艺术风格。比如在《黑客帝国》中,所有人都戴着墨镜、披着黑风衣,说话不紧不慢但冰冷彻骨,随身N把武器一副酷毙了的武装分子风,就是朋克的一种表现。当然,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朋克”——蒸汽朋克,这是讲蒸汽机与维多利皿时代结合到一起的奇妙流行文化,比如喷着黑烟的巨型飞空艇,又比如满是齿轮的机器人等等,关于蒸汽朋克的视觉影像,请寻找宫崎骏拍摄的电影《天空之城》。
  赛博朋克与以往的科幻作品都大不相同。最初,人们喜欢看那些崇尚技术、风格乐观的科幻,相信飞船能够载上十万人去往其他星系移民,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基囟技术消灭疾病,对探索宇宙万物的兴趣始终不灭,是为“黄金时代”。
  而后,科幻作品中的“点子”由技术转向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比如有开始研究心理学、社会学与人格形成的《安德的游戏》,有写作风格更艺术化而不惜降低通俗性的《猎梦人》,有和宗教、奇幻结合大玩拼贴的《光明王》,那种黄金时代的乐观劲儿也变成了怀疑和纠结,是为“新浪潮时代”。
  随着二战、冷战、越战及反战等等社会阶段的演替,这些怀疑和纠结在持久的时间里积累着叛逆的能量。再加上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科幻写作带来一大波素材,“赛博朋克”这一科幻流派应运而生。
  惊异的影响力
  赛博朋克作品的基调无疑是怀疑技术并对未来保持悲观的态度,经常充斥着一种负能量,认为人类面对赛博空间无能为力,只能逐渐被信息洪流冲得连裤衩都不剩。但它们毕竟是科幻作品,骨子里还是很有科技感的,并且认为自己对未来科技的图景比谁都门儿清。再加上赛博朋克的出现填补了以往科幻小说对信息技术的忽略,因此赛博朋克在小说和影视中提供的惊异感(Sense of Wonder)和前瞻性只多不少——在《神经浪游者》面世时,多数美国人甚至还不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
  即使在今天,赛博朋克作品逐渐发展、分化出五花八门的风格,以至于离原教旨相去甚远。但它奠定的一些元素却依然留存,甚至反过来影响了主流文化。
  比如说,想想黄金时代的《星球大战》的视觉风格是什么样的?那时演员穿的是布袍,而机器的表面要么是抛光金属,要么涂的全是油漆。《电子世界争霸战》等赛博朋克前辈则把科幻电影从这种汽缸和汽油桶的美学风格中解救出来,取代为电路板、霓虹灯与信息流。于是,你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衣服上全都是亮片片、亮条条的未来人,安装发光假肢的塞伯格们,还有《黑客帝国》那种数码世界的标配——荧光字符雨,这些意象沿用至今。   最近有一部怀旧美剧《金色年代》,小主角Adam就是看了《电子世界争霸战》后,用荧光棒和胶带制作战服,模仿片中人物作战。2010年,《电子世界争霸战》的后续作品《创:战纪》(TRON:Legacy)忠实地继承了这种理念,把发光材料运用到了见缝插针、丧心病狂的地步,以至于该片被观众吐槽为“日光灯管之战”。
  又如,打斗风格上逐渐游戏化,这也是赛博朋克的追随者们受到现今科技与流行文化(说白了就是电子游戏)影响的产物。比如《黑客帝国》中,叛军在虚拟世界战斗,无论从训l练到实战都会打得像电子游戏的过招动作,而且要靠系统本身出的Bug才能打赢。通常这种时候要有一个打架很厉害的美丽大姐姐,赛博朋克的味道才更纯正。她甚至可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是塞伯格也可以(比如《攻壳机动队》女主角草琏素子)。
  影响力之思辨
  让我们再说回“朋克”的本质。朋克所反叛的到底是什么?
  在现实社会中,朋克党要反叛的是主流文化,是专制,甚至是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而在科幻作品中,通常要有一种东西代表这些让朋克们看起来不爽的文化,并成为科幻“点子”。
  它们可能是集权政府,用信息技术控制人类的思维;可能是《黑客帝国》里的母巢The Matrix,为你提供梦境一般的程序的同时用你当电池;它可能是超级企业,掌控着资源分配与就业。总而言之,“它们”就是英雄们要去反叛的东西。近几十年的趋势变化,最新最热门的就是一个巨型企业控制世界,从《全面回忆》(关于这部电影,《科学Fans》2013年2月号有深刻解读)到《逆世界》无不如此(后者甚至不沾赛博朋克的边),影响力大到落入俗套的地步。它也可以看做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个象征。
  在赛博朋克所描述的未来中,界限的模糊也是一个永恒命题。人与机器的界限被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甚至性别的界限也要打破,你会发现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不再适用。
  因此,文化之间的界限也要被打破。这也是赛博朋克的场景非得涉及香港或唐人街(《攻壳机动队》《全面回忆》)、打斗非得加点空手道(《黑客帝国》)这样做的原因之一,因为香港这种鱼龙混杂、中西合璧的地方是与现今西装革履的主流文化不符的,是具有“朋克”意味的绝佳场所。
  当然,这一点同样影响到了其他类型的科幻作品,《环太平洋》就有香港人、唐人街和功夫元素。虽然该片主线是机器人打大怪兽,但其中涉及到意识控制机器的技术,也是有赛博朋克元素存在的。这个设定也许并非直接来自正统的赛博朋克小说,而是化用自一些动漫、游戏作品(导演吉尔莫-托罗是个动漫宅),但也足以显示赛博朋克在这几十年间对科幻无孔不入地产生了影响。
  与一般的反乌托邦小说不同的是,赛博朋克中的邪恶集团必须要通过某种足够“赛博”的技术来对人类进行改造,比如意识上传、人机合一、基因工程等,否则就谈不上是“科幻”小说了。这些技术会涉及到“人类到底是啥,我所处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我这么改造还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吗”等等哲学命题,而这些都是赛博朋克的首创。
  未来,难以确定的未来
  赛博朋克提出的这些问题确实难解,比如《黑客帝国》的“我现在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几乎是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命题。但是,科幻作品为了可看性,一般都要先设定为“是虚拟的,真实的你被母体关起来发电用了”——废话,不这么设定后面的电影怎么拍?其实这种设定已经是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消解,只不过《黑客帝国》处理得比较聪明,让尼奥选择红蓝药丸,用这个选择暗示了这个问题其实是无解的,世界还有另一种可能。
  流行文化之外,我们回归现实,这个星球上所存在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意念控制技术等等,也都还没到科幻小说中足以颠覆人类本质,还无法让哲学家们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是谁?
  不过,不靠谱的笔者可以提供一种设想,也非常欢迎诸位读者去发散并@科学Fans。近些年来,大数据这个词成了一个超级热词,几乎成了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卖假药的、淘宝网、用户体验O2O、云计算等等。但实实在在的大数据在今天超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之下,是不是可以得出人类一切活动的规律呢?
  此外,基因技术在不断地进步,随着测序技术的更新换代,基因看上去非常玄乎,其本质也不过是一串串数据写在一条链子上。基因这一人类最本质的信息流,会不会也汇入“大数据”的洪流呢?自己的遗传信息,可能变得与后天身份一样重要,如果未来真的要走入类似赛博朋克的境地,“基因朋克”说不定会是大门之一。
  再来一个细思极恐的话题,如果基因与大数据搅在了一起,人还在胚胎阶段就通过分析得知,你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天赋,然后你一旦出生就基本确定了你将接受的教育,你会从事的工作甚至为你指定配偶。不用说,这是极端反人类的,与前面提到的流行文化作品一样,《高达SEED》系列作品抛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赛博朋克的核心之一就是信息,而今天,信息已经不再新鲜,大数据成为一种全新热词,那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大数据时代里的赛博朋克,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城市越来越拥挤,房价越来越高,大家过得其实并不怎么幸福,于是“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可是北上广真的已经呈现人口流出的趋势了吗?最近淘宝的一项分析表明,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人们还是在不断涌向北上广,尤其是广州对务工者的吸引力依然很大。
  奇怪了不是,淘宝这个买卖平台咋关心起人口迁徙了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淘宝的分析依据是数亿用户默认收货地址的变化情况——如果你在淘宝购物以前一直寄到重庆,这几个月忽然改成寄上海了,不用说,十有八九你就是一个新的“迁徙者”了。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传说中“大数据”的威力吧!如果你觉得酷毙了,其实我们看到的才不过是大数据的“冰山一角”。   好吧,让我们坐下来谈谈大数据,在你和别人吹嘘的时候,可以让你显得优雅一点。
  从“数据”到“大数据”
  人类利用数据的历史其实已经相当悠久了,古人很早就开始观测并记录日月星辰的运动,并利用这些天文学数据来计算时间、占卜以及指导农业生产。古代的数据量很小,利用手段也非常有限,这里面的原因不言而喻——数据的收集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力,数据的存储需要使用昂贵且笨重的“存储设备”,数据的分析需要进行繁琐的计算……由此可见,古代人要想利用教据,可谓是困难重重。
  经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的洗礼,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手里的工具已然“鸟枪换炮”,有了这些新式武器,数据利用中的障碍被一个一个地扫清了。首先,许多数据收集工作已经不再依赖人工,通过GPS等各种传感器,包括位置、温度、速度、压力等各种数据都可以全自动地收集起来。其次,我们的数据再也不需要存储在纸上,以硬盘为代表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容量越来越大,价格却越来越低,再多的数据也能够放得下,而且几乎能够永久保存。此外,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也越来越快,对数据进行计算可是计算机的拿手好戏,即便遇到大量复杂的计算,只要将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组成一个集群就可以将其“秒杀”。
  技术的进步让人类驾驭更多的数据成为可能,而真正让数据变“大”的,还得说是互联网。有了互联网,网站的访问记录变成了数据,你在微博上的发言变成了数据,你在百度中搜索的关键字、在优酷上分享的视频、在淘宝上购买的商品,这些也全都变成了数据。互联网不仅将原本不是数据的东西变为数据,还将原本分散的数据连接起来,让原本静止的数据流动起来。可以说,它才是将“数据”变为“大数据”的最大推动力。“大数据”到底“大”在哪里
  数据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先捕捉到这种趋势的自然是眼光敏锐的经济学家们。201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数据大洪流》(TheDataDeluge)的文章,阐述了数据所带来的巨大变革。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一篇报告中使用了“大数据”(Big Data)一词,让这一概念迅速席卷全世界。那么,“大数据”到底“大”在哪里呢?
  大数据主要大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最容易理解的一方面一庞大的数据量。每天互联网上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有统计表明,现在人类一年所创造的数据量,已经比过去人类所创造的数据量总和还要多,光Google一天所处理的数据量就差不多有100PB,这相当于装满10万个容量为1TB的硬盘。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用来描述数据量的新单位也层出不穷,例如我们熟悉的TB相当于10的12次方个字节,而刚才提到的PB则是10的15次方,再往上还有EB(10的18次方)和ZB(10的21次方),这个数量级已经可以堪称“天文数字”了。
  第二个方面是丰富的多样性。在大数据时代之前,我们所需要处理的数据大多是“有条理”的,比如公司的订单数据,这类数据的结构往往都比较统一,统计起来也比较方便。而现在我们碰到的数据却是五花八门,有图片、音乐、视频,还有人们发送的电子邮件、微博、朋友圈等等,除了人与人沟通产生的数据之外,还有人与机器沟通产生的数据,甚至还有机器与机器沟通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共同特点是“杂乱无章”,要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价值可没有那么容易。
  第三个方面,就是爆炸式的速度。新浪微博上每天会发出大约1亿条微博,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发送7万多条。而在人类自己不断产生数据的同时,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也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更多的数据。有统计表明,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机器所产生的互联网流量已经首次超过了人类,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搜索引擎的爬虫程序,正是由于它们连续不停地抓取互联网上所有网页上的信息并制作成索引,我们才能够在0.1秒内从Google或百度上搜索到任何我们想要寻找的内容。
  上面所提到的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速度(Velocity)三个方面,就是业界经常用来描述大数据特点的“3V”模型,也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大”,使得一些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数据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我们早已习惯的某些生活方式仿佛在一夜之间被颠覆了。
  小白的一天——透过大数据看生活
  讲了这么多,你一定很想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到底哪里能找到大数据的影子。小白是个普通的都市白领,我们不妨通过他的一天来看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早上起来,小白吃好早饭准备去上班。和大多数都市白领一样,小白上下班都乘地铁,他有一张可充值的公共交通卡,乘地铁进站出站都需要刷一次,于是交通卡公司便记录下了小白每天乘坐地铁的起点和终点。城市公交系统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每天乘坐地铁的客流分布情况,为安排地铁运力提供依据。除此之外,这些数据还能产生商业价值。在日本购买类似的公交卡可以选择成为会员(需要登记个人信息)以享受更多优惠,这样一来,这些乘车轨迹的数据就和个人属性发生了关联,再加上这种卡还可以在车站附近的商店进行消费,于是交通卡公司便能够由此掌握会员的大致生活特征,也就可以更精准地投放广告或者发起会员活动。
  刚进办公室,小白就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告诉他A餐厅最近在搞午市套餐的优惠,小白一看,这家餐厅就在自己办公室附近,于是决定中午去试试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小白的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向附近的基站报告自己的位置,别人打电话给他时运营商就能够找到他的手机在哪里,也就是说,运营商也掌握着他的生活轨迹呢!有了这些数据,A餐厅就可以请运营商将他们的优惠活动信息发送给在附近上班的人,这样的营销不但精准,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小白打开电脑,打算上网给自己买一台新的数码相机。他的浏览器中安装了一个比价插件,当他在一家购物网站上浏览某件商品时,这个插件就能够告诉他其他网站上相同产品的价格以及在哪里买最便宜,并且还能够显示该商品近期的价格走势。小白发现他看中的相机今天降价了,于是果断出手。比价插件之所以能如此智能,其背后也有庞大的数据作支撑。通过将价格数据和网上的文章、评论等文字信息结合起来,有些网站甚至能够为你预测“什么时候买这件商品最划算”,这真是太神奇了!   小白在选购相机时,他发现商品页面中还会显示“购买了该商品的人还购买了以下商品”,在这里购物网站向小白推荐了一些镜头、电池、存储卡、相机包等商品。小白想:哇,这个购物网站太聪明了,我再顺便买一个相机包吧!其实,很多购物网站中都会运用以大规模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商品推荐算法,这些算法会分析所有用户的购买行为记录,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计算商品之间的关联性,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机器学习”。
  晚上下班之后,小白和女朋友去商场里吃饭,吃完饭小白拿出信用卡结账,交易成功后小白收到了一条短信,里面是某服装连锁品牌的优惠券。正巧,在吃饭的这家商场里就有这家服装连锁的门店,小白心想吃完饭正好散散步,不如和女朋友去逛逛吧!原来,小白加入了信用卡的优惠俱乐部,而银行会通过小白刷卡消费商户的位置,将附近的合作商户的优惠券发送给他。如果将众多持卡人的消费行为结合起来分析,信用卡公司还能够从中发现更多的商机。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例子还仅仅是我们生;舌中大数据的一小部分。如果你开车,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你的驾驶行为数据来为你提供量身定制的车险产品;如果你家有智能电表,电力公司可以分析人们的用电行为模式,从而实现最佳的电力调度;如果你经常乘飞机,有一些网站可以通过分析天气、机场、航班历史数据等信息为你预报你要乘坐的航班是否会晚点。除此之外,婚庆公司可以通过分析微博上的发言找出哪些人最近要结婚,猎头公司可以利用微博找出哪些人最近要换工作,甚至还有一家制药公司通过分析微博来预报感冒的流行趋势。
  上述情形中,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但不知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人们在大数据洪流里面裸泳。
  大数据的典型应用
  自从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不曾停止过对虚拟世界和人工智能的畅想。如果计算机拥有了庞大的计算能力,并且掌握了海量的数据,是否真的能够创造出《黑客帝国》中那样真假难辨的虚拟世界呢?或者说,大数据是不是计算机逼近人类智慧的一种可能性呢?
  事实上,大数据的确颠覆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很多思维模式,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自然语言处理。相信大家都用过Google翻译,它能够在一瞬间将一篇文章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并且准确率还相当不错,经过它的帮助,浏览一些外文网站几乎变得毫无障碍。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人们最早的思路是让计算机去理解自然语言的语法规则,然后通过这些规则去分析和处理实际的语句。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碰了不少钉子,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类认为最优美的诗句,诸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而现在的电脑只知道这是一串
  “0100010110011101”的二进制代码。
  如果我问你,电脑识别语句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你会怎么回答?让电脑学习语法!让电脑背诵诗歌!让电脑默写!让电脑看《作文素材》《创新作文》……如果是这样,估计你我的有生之年都无法看到电脑写或者翻译文章的那一天。
  Google在这个问题上换了一个思路,直接抛弃了语法规则而从数据入手。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掌握着几乎涵盖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庞大语料库,这些语料可以来自网页上的信息,也可以来自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Google通过对海量语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就能够对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同含义的语句建立关联,并由此实现准确的机器翻译。此外,通过不断分析新的语料,以及通过用户对翻译结果的反馈,Google翻译还能够实现自我进化,而自我学习和进化正是人工智能领域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除了翻译以外,类似的方法还能够让计算机学会识别图片上的内容,甚至能够让计算机学会创作。还记得科幻作家刘慈欣在《诗云》中提到的那个会作诗的量子计算机吗?如果计算机能够利用庞大的语料学会判断“佳作”的标准,那么计算机作诗这件事或许还真的可以有。
  大数据时代的裸奔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写了一部经典的小说名叫《1984》。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假想中1984年的伦敦。在这里,所有人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大哥”及其所领导的“真理部”的监视之下,毫无隐私可言。看到这里你可能不禁会想:如果我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在产生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都被某种方式记录和收集起来,那么我的个人隐私是不是早就在无形中被泄露出去了呢?这种“裸奔”的感觉,似乎比“老大哥”来得更加让人不寒而栗。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的确在发生。回想一下小白的例子,出门乘车、手机签到、上网浏览、发微博、刷信用卡,所有这些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如果有人能够获取这些记录,就能够分析出小白的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地点、收入状况、婚姻状况、消费习惯等等,简直就可以完整描述一个人的社会特征了。
  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美国有一家名叫Rapleaf的公司,该公司利用程序收集所有网络上公开的信息(例如Facebook用户资料和状态消息、Twitter上的推文等),并将这些信息与真正的个人身份建立关联。据说Rapleaf拥有超过10亿条个人信息记录,这些信息被以不同的形式提供给广告商。尽管Rapleaf声称他们在对外提供数据时已经删除了其中可用于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但这种做法还是不由得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很多应用,其实都是建立在汇聚个人数据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你付出了隐私,享受到更贴心更方便的服务。比如说,你要用“嘀嘀打车”,就必然要付出位置信息和乘车路线的信息;你要用Google搜索,就必然要付出搜索关键字的信息;你要享受迅雷离线下载,你所下载的文件内容就一定会被迅雷以某种方式扫描和分析。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大数据时代也有自己的等价交换法则。隐私是大数据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其中最需要关心的,是作为用户是否被赋予了足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我的个人信息去哪儿了?我能不能拒绝提供某些信息?
  要隐私还是要方便,这的确是个难题。
  畅想:大数据之后会是什么
  大数据之后会是什么?如果发出这样的追问,估计我们又得回到文章之初的问题——赛博朋克。
  前面Google的例子已经提到,所有的数据均被超级服务器拾取,那么在这一信息空间之内,你的网络访问习惯就会被记录(不仅仅是谷歌,百度、腾讯与淘宝也会干同样的工作)。假以时日,科技进一步发展,意识与信息流的结合更紧密之后,会不会出现赛博朋克作品所描述的那样,一家超级企业会不会控制社会?
  有一句话这样说:当你在用逗猫棒玩儿猫的时候,难道不是猫在用逗猫棒玩儿你?在悲观主义的思想前提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当我们在移动互联的信息空间享受服务便捷的时候,是不是自己也成为信息空间的奴隶?
  如果我们回归乐观精神,我们又无法否认信息空间提供的便捷已经让人产生依赖。以《科学Fans》编辑猫哥为例,随身携带两部不同网络的手机与一台平板电脑,随时利用移动热点上网。找不到路,开导航;找不到吃,开美食App;碎片时间不知道干啥,开阅读软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面对非议的同时,它也推动人类整体生活水准的提高。
  你怎么看移动互联之下的信息空间我不知道,但笔者的观点是,尊重那些推动信息科技前进的企业与个人,在尽可能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希望掌握数据的企业。不要作恶”。
其他文献
“椰林岛影,水清沙幼”,这是麦兜向往的人间旅游胜地。别的不提,单说“水清”一词,如今怕是成了许多人心头难以诉说的苦衷。如今无论南北方,无论城市或乡村,想找到一片清水可是越来越难。特别在城市中,到了某个时节,池塘河水中便长出一团团绿毛,水色也变得深绿浑浊,让人看了感觉尤为不爽。  这种绿毛遍河的现象,我们通常叫做“水华”。究其元凶,就是那些在水中生长的微生物们,其中又以藻类为主。若按照生物的家族谱系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各行业的顶尖人才被迅速汇聚到了一起。电子专家们开发出雷达来应对德国轰炸机,保证“不列颠空战”的最终胜利;医生与化学家们研究出青霉素与毒气弹;逃难到美国的欧洲物理学家与美国“土鳖”科学家一起,组成了一个近万人的团队并实施“曼哈顿计划”,惊天—爆震动地球;哪怕是那些与晦涩难懂的符号为伍的数学家们,都被军方安排到一块儿来破译敌军电码。  在这所有项目中,有我们极为熟悉的名字,奥
期刊
每天,总是有数不清的运动少年迎着阳光挥洒自己的汗水和青春。运动场原本就是能最好地展现无尽活力和绰约身姿的地方。而那些偶像们的出现,更是让运动场的温度一升再升。托尼·帕克、凯文·杜兰特、约翰·沃尔还有克里斯·保罗……一连串的大牌球星们踏上神州大地,也让篮球毫无疑问地占据着体育报纸的头条。  在球迷们看来,这些球员们都太过高大了:不管是身高还是能力还是技术,他们都高大得难以接近。可是事实却是,如今的篮
期刊
位于胶东半岛中部的莱阳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的白垩系地层发育完整,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和昆虫化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共生富集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方。从大约1亿年到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时期,是恐龙灭绝前的最后纪元,莱阳的化石记录,就再现了恐龙这最后一段繁盛的岁月。  平原上的峡谷  说起莱阳的白垩系地层,最典型的化石暴露区域不是科考队员们徒手挖掘的,而是在大自然
期刊
纽约第五大道与第89街路口拐角,正对中央公园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名为“古根海姆”的博物馆。它在建立之初曾饱受争议,但时过境迁,今天的博物馆已经成为纽约的标志性建筑物,受到世界建筑界同行的广泛认可,奉其为全球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这就是倡导“有机建筑”风格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杰作。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1867年~1959年建筑师、教育家、作家与室内设计师等标签都贴到一个人身上难免产生违
期刊
人与机器,孰优孰劣?  “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值班,不用吃饭不用睡觉,拥有强大的火力、良好的机动性能。”这是《机械战警》中机械战警的“生产商”——OCP(Omni ConsumeProducts,泛消费公司)为解决泛滥的犯罪行为而提出的全自动机械警察ED209的设计理念。  ED209是完全的人造产物,它的智能实际上只是计算机程序对人工预设的逻辑命令的运用,并没有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是纯粹的机器人。在
期刊
有时候,生活的经验可以证明我们并不孤单。事情是这样的:我带了一个桃子到单位,由于桌面脏乱差,就顺手放在了电脑主机的后面,然后等我再见到它时……已经是两个星期后的事情了。这时候的桃子已经不叫桃子了,而是叫做霉菌的家。看到这个景象,我不由得赞叹道,霉菌为什么长得这么漂亮呢?确实如此,蓝绿色的部分犹如玉石翡翠,鲜明而不张扬;橙色的部分犹如晶莹果冻,让人馋涎欲滴;白色的部分毛绒绒,看起来煞是可爱;黑色的部
期刊
1963年1月13日,法兰西领导人夏尔·戴高乐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宣布,英法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客机将被命名为“协和”。其潜台词就是,这种“比声音还快”的巅峰动力技术在民用领域大幅度拓展的趋势已经极其明显。除了媒体记者与民众之外,还有一个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心跳加速,此公便是当时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就在一年多前的1961年4月12日,在他领导之下的苏联完成了世界上首
期刊
在亚洲国家中,折纸是最基础的学前教育内容之一。每个人总有一段时间会沉迷于折纸带来的乐趣,无论是漫天乱舞的纸飞机,还是静静漂浮的小船,或是算命工具东南西北,都曾经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童年记忆。不过,或许你未曾想到,看似简单的折纸却也是数学达人的玩具。  折纸的历史  折纸的起源众说纷纭,由于中国在西汉时期,率先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纸张,同时中国也拥有自己的折纸传统,因此很多人认为折纸起源于中国。但在折纸的
期刊
本刊在“折折生辉”中已经探讨了,折纸这活儿是学前教育的内容之一……  猫哥在边上搭话说:哎,我长到这么大岁数,现在唯一会折的就只有纸飞机。  事实上,折纸这个活儿要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捣鼓纸张,但要说不难,相信你阅读完“折折生辉”之后一定会扶额并产生眩晕感。不就是折个纸,怎么欧几米德与《几何原本》都跑出来了。所以,本刊在这个版面给大家呈现一下玫瑰花球纸艺,如果你认为很小Case的话,不妨自己折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