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分析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提出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设想。
关键词: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 后进的、低端的中职学生 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 就业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54-01
三年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的决定》文件,并且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90%以上的中职学生提供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又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免去中职25%的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五类特定人员子女(库区移民特定人员、扶贫异地安置特定人员、城镇低保特定人员、退伍士兵特定人员、国办福利机构大年龄孤儿特定人员)的学费,这些被民间誉为“普惠制”的国家资助新政策,是空前的广覆盖和大力度,是一项“民心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加快发展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中职学校面临如此好的发展机遇,作为从事中职教学10多年的我在教学中却感到很无奈:大多数学生不肯学习,教学无法按质按量完成,并且感觉到这种状况似乎一年比一年糟糕。
1 当前中职教学如此严峻,本人剖析了其中的原因
1.1 后进的、低端的中职学生使教学难以实施
在教育资源仍相对短缺和民众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心态驱使下,职业教育自然被许多家长和学生视为“等而下之”的无奈选择。造成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招收学生不设门槛,被高中学校淘汰下来的后进、低端的初中毕业生招致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太差,学习专业课程如同听天书。以会计专业为例:有的学生在学习会计的借贷复式记账法时,认为“借”就是借钱、“贷”就是还钱;有的学生无法看懂会计的语言——“会计分录”;有的学生把“会计专业”念成“会(hui)计专业”。学生消化不了专业知识,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越学越不懂,越学越没有信心。特别是中职学生中不少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家庭,平时家长不在他们身边,对他们疏于管理,养成目无尊长、不学无术、无组织无纪律的不良习惯:一些学生要么随意缺勤,逃学去上网,要么在课堂上讲话或睡觉,权当老师在讲台上念经,平时抄袭作业,所学知识懂不懂无所谓,考试成绩好坏无所谓,“顶撞”上课老师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违纪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时态度是“我不读了,反正也是父母让我来上学的”,个别学生家长也确实是抱着“让学校帮看管住小孩,别让小孩到社会上浪就可以了”的想法。后进的、低端的中职学生是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主因,而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在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读职校。
1.2 中职学校教学考核失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中职学校招生虽然不设门槛难,还是“招生冷清”,学生流失也较为严重,加上上级教育部门把“学生流失率”列为中职学校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学校为了留住学生,不得不把教学考核降到很低的程度,不管学生学习是好是坏,让学生轻松混过考核关。教学考核失真,势必造成学生不求上进的后果。
1.3 实践教学缺失,学生感觉就读中职学不到真本领
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对理论不感兴趣,而对学习实用技能还是有一定兴趣的。问题是中职学校(特别是非重点学校)经费短缺,实习设备紧缺,缺“双师型”教师,加上校企合作不畅通,中职学生实训时间受限。以会计专业为例,在校内的会计实训中,即使具备完全仿真的模拟实习,但局限性就在于它的虚拟性:业务是假的、账表是假的、审核是假的。而在校外会计实训中,各单位都以所谓“单位财务要保密”为由拒绝接收实习生,由于实践教学的缺失,学生感觉就读中职学不到真本领。
1.4 就业受歧视,学习失去动力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虽然从官方公布的中职就业率来看挺乐观的,达到90%以上,然而就业现实是中职生就业处于企业底层,就业似乎与中职生学习成绩好坏无关(与农民工就业没什么区别),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几乎不考虑你是否受过职业教育、受过职业教育也几乎不考虑你的学习成绩好坏,就业不公平,大大戳伤了中职生学习的信心。
2 中职学校如何抓住国家“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的机遇,扭转中职教学的被动局面
2.1 中职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紧迫感
社会要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要让学生学习有紧迫感,唯有对学生进行优胜劣汰。首先上级教育部门要淡化“学生流失率”这一考核指标。我想上级部门控制中职学生的流失率,固然有上级部门的道理,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淡化“学生流失率”这一考核指标,老师才能做到如实考核学生,“学生”作为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产品”就如实被贴上“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标签,对不及格的“产品”淘汰,这样何愁学生学习没有紧迫感。这是对大多数要求上进学生的保护,也是对社会负责。正所谓舍得“少数坏学生”,“套”住更多好学生,否则就会留住了坏学生,流失了好学生,得不偿失。另外,要改变现行国家对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免学费的政策:相对困难的学生享受,如政策能改变为:相对困难+相对表现好的学生享受,就能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紧迫感,不至于让不学无术的学生每月还享受着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的好处。
2.2 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学到真本领
(1)首先要培养实用型教师。据说在职业教育先进的德国,要求职教老师一定要在企业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而我们许多职教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也就勉为其难了。虽然学校也有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技能,但是目前中职老师到企业实训,只是走马观花、作为企业的局外人“出工不出力”。这固然与企业忙于生产有关,更与企业接收学校实习生既无义务又无利益有关。如果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企业接纳实习生:每年按接纳实习生的人数给予一定奖励,按接纳实习生的人数批准企业用工人数,就可以解决教师到企业实习的难题了。(2)加大中职学校经费投入,增加学生实习硬件,把教室更多地设在车间。避免汽车维修专业只有两台报废车辆、数控技术专业只有三台旧设备这种简陋的办学条件再出现。(3)同加强教师到企业实习一样,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学到真本领。
2.3 给中职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
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健全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整合好职业资格标准与学历教育要求,促使中职学生努力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就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有了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产品优质优价,优秀学生就业优先得到保证,学生学习才有盼头。
关键词: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 后进的、低端的中职学生 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 就业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54-01
三年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的决定》文件,并且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对90%以上的中职学生提供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又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免去中职25%的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五类特定人员子女(库区移民特定人员、扶贫异地安置特定人员、城镇低保特定人员、退伍士兵特定人员、国办福利机构大年龄孤儿特定人员)的学费,这些被民间誉为“普惠制”的国家资助新政策,是空前的广覆盖和大力度,是一项“民心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加快发展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中职学校面临如此好的发展机遇,作为从事中职教学10多年的我在教学中却感到很无奈:大多数学生不肯学习,教学无法按质按量完成,并且感觉到这种状况似乎一年比一年糟糕。
1 当前中职教学如此严峻,本人剖析了其中的原因
1.1 后进的、低端的中职学生使教学难以实施
在教育资源仍相对短缺和民众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心态驱使下,职业教育自然被许多家长和学生视为“等而下之”的无奈选择。造成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招收学生不设门槛,被高中学校淘汰下来的后进、低端的初中毕业生招致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太差,学习专业课程如同听天书。以会计专业为例:有的学生在学习会计的借贷复式记账法时,认为“借”就是借钱、“贷”就是还钱;有的学生无法看懂会计的语言——“会计分录”;有的学生把“会计专业”念成“会(hui)计专业”。学生消化不了专业知识,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越学越不懂,越学越没有信心。特别是中职学生中不少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家庭,平时家长不在他们身边,对他们疏于管理,养成目无尊长、不学无术、无组织无纪律的不良习惯:一些学生要么随意缺勤,逃学去上网,要么在课堂上讲话或睡觉,权当老师在讲台上念经,平时抄袭作业,所学知识懂不懂无所谓,考试成绩好坏无所谓,“顶撞”上课老师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违纪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时态度是“我不读了,反正也是父母让我来上学的”,个别学生家长也确实是抱着“让学校帮看管住小孩,别让小孩到社会上浪就可以了”的想法。后进的、低端的中职学生是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主因,而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在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读职校。
1.2 中职学校教学考核失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中职学校招生虽然不设门槛难,还是“招生冷清”,学生流失也较为严重,加上上级教育部门把“学生流失率”列为中职学校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学校为了留住学生,不得不把教学考核降到很低的程度,不管学生学习是好是坏,让学生轻松混过考核关。教学考核失真,势必造成学生不求上进的后果。
1.3 实践教学缺失,学生感觉就读中职学不到真本领
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对理论不感兴趣,而对学习实用技能还是有一定兴趣的。问题是中职学校(特别是非重点学校)经费短缺,实习设备紧缺,缺“双师型”教师,加上校企合作不畅通,中职学生实训时间受限。以会计专业为例,在校内的会计实训中,即使具备完全仿真的模拟实习,但局限性就在于它的虚拟性:业务是假的、账表是假的、审核是假的。而在校外会计实训中,各单位都以所谓“单位财务要保密”为由拒绝接收实习生,由于实践教学的缺失,学生感觉就读中职学不到真本领。
1.4 就业受歧视,学习失去动力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虽然从官方公布的中职就业率来看挺乐观的,达到90%以上,然而就业现实是中职生就业处于企业底层,就业似乎与中职生学习成绩好坏无关(与农民工就业没什么区别),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几乎不考虑你是否受过职业教育、受过职业教育也几乎不考虑你的学习成绩好坏,就业不公平,大大戳伤了中职生学习的信心。
2 中职学校如何抓住国家“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的机遇,扭转中职教学的被动局面
2.1 中职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紧迫感
社会要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要让学生学习有紧迫感,唯有对学生进行优胜劣汰。首先上级教育部门要淡化“学生流失率”这一考核指标。我想上级部门控制中职学生的流失率,固然有上级部门的道理,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淡化“学生流失率”这一考核指标,老师才能做到如实考核学生,“学生”作为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产品”就如实被贴上“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标签,对不及格的“产品”淘汰,这样何愁学生学习没有紧迫感。这是对大多数要求上进学生的保护,也是对社会负责。正所谓舍得“少数坏学生”,“套”住更多好学生,否则就会留住了坏学生,流失了好学生,得不偿失。另外,要改变现行国家对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免学费的政策:相对困难的学生享受,如政策能改变为:相对困难+相对表现好的学生享受,就能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紧迫感,不至于让不学无术的学生每月还享受着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的好处。
2.2 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学到真本领
(1)首先要培养实用型教师。据说在职业教育先进的德国,要求职教老师一定要在企业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而我们许多职教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也就勉为其难了。虽然学校也有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技能,但是目前中职老师到企业实训,只是走马观花、作为企业的局外人“出工不出力”。这固然与企业忙于生产有关,更与企业接收学校实习生既无义务又无利益有关。如果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企业接纳实习生:每年按接纳实习生的人数给予一定奖励,按接纳实习生的人数批准企业用工人数,就可以解决教师到企业实习的难题了。(2)加大中职学校经费投入,增加学生实习硬件,把教室更多地设在车间。避免汽车维修专业只有两台报废车辆、数控技术专业只有三台旧设备这种简陋的办学条件再出现。(3)同加强教师到企业实习一样,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学到真本领。
2.3 给中职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
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健全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整合好职业资格标准与学历教育要求,促使中职学生努力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就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有了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产品优质优价,优秀学生就业优先得到保证,学生学习才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