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目前世界高水平跳远比赛助跑的成功率仅为75%左右,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外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的成功率大大低于这个比例。这是因为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与助跑速度、助跑节奏以及起跳能力等技术环节相比较,常常被人们忽略或重视不够。而在当今水平相当接近的激烈竞争中,胜负往往只有几厘米所决定,许多有实力的选手常常因为助跑准确性不高,踏板不准而痛失夺冠或取得好名次的机会。大量的事实表明,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差,成功率低,是影响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说助跑准确性已是当前跳远运动发展的一个趋势,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比较分析法
3.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调查表明,产生踏板的误差,90%是发生在助跑的开始,因此,掌握正确、完善的助跑,对踏板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助跑的起动方式、助跑节奏、助跑距离、心理因素、外界因素等。本人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讨论:
(1)助跑的起动方式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助跑的起动方式分为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一般采用站立式起动技术。有资料证明,全国几次重大比赛男子跳远中,站立式起动156次,成功124次,占总数的79%,而行进间起动的成功率只有55%。这是因为:站立式起动技术容易控制身体的姿势,使双足站立距离、双膝关节弯曲角度、上体前倾角度等,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增长的规律等保持稳定,但缺点是不易发挥最大速度;行进间起动,虽不如站立式起动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但容易发挥出速度,动作放松且有弹性,使整个助跑轻松流畅。有不少优秀运动员喜欢采用这种方式起动。世界女子跳远前12名助跑起动方式统计(表1)。
(2)助跑节奏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助跑节奏也是影响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助跑节奏是指完成助跑的过程中动作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合理配合。助跑的每一步都具有时空特征,都直接影响助跑的步长和步频,从而影响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研究表明:正确的助跑技术应在每一次试跳时,都能够按照固定的节奏和身体重心高度来完成动作,但许多运动员的助跑节奏,特别时开始阶段的节奏不稳定,变化较大,造成助跑的准确性差。助跑的先决条件是要使运动员在起跳脚踏板时,具有不失控制能力和不犯规的最大速度,这就要求在助跳中做到放松、协调、快速、平稳、直线、连贯及有节奏性和准确性。有节奏是跳远助跑的一个特点。正确的助跑节奏应是加速均匀一致,步伐准确。如果助跑节奏不稳定,助跑加速有时早、有时迟、步伐不一致等,势必影响踏板的准确性。
(3)助跑距离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许多跳远运动员常常不能正确确定自己的助跑距离,不是过长就是过短,这是一个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很少有人把助跑的不准确性和距离不适宜联系起来,助跑距离过短,运动员在起跳前难以达到最高速度。助跑距离过长,会造成无谓的体力消耗,起跑前速度下降,整个助跑过程速度变化大,难以准确起跳。
(4)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心理因素是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跳远比赛中,心理作用对跳远助跑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缺乏自信心,有心理障碍及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与运动员过高的估计对手,受过去失败的影响很有关系。比赛时紧张失常,不能以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比赛,加之自控能力差,不能自我调节,控制稳定情绪,而使踏跳动作受到心理障碍的影响。如运动员怕起跳不准,不相信自己平时训练积累的经验,不自觉的缩短或加大步子,使原有的节奏遭到破坏,造成助跑不准确;失败一次后心情更加紧张,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技术变形,破坏原来的助跑节奏;还有就是运动员过多的考虑成败、场地等外界因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助跑的节奏,降低踏板的准确性。
(5)气候、场地、身体机能状态等因素
由于田径比赛场地不是固定不变的,每次比赛气候也不会是相同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也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气候、场地、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发生变化时都要影响助跑的准确性。例如:在逆风时运动员有可能踏不上板,在顺风时有可能踏过板。在软跑道和硬跑道上比赛,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好坏,都会影响助跑的准确性。
2.如何提高助跑准确性
跳远助跑的起动方式有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运动员无论用哪种都必须固定。而且起动后的加速方式有两种:
(1)积极加速,从助跑一开始就跑,步频始终很高,用增加步长提高速度这种方法让助跑的距离缩短。
(2)逐渐加速的方式与一般加速跑相似,开始步频较低,在逐渐加大步长的基础上同时提高步频。它的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较均匀,助跑距离较长。无论采用哪一种加速方式,都要在起跳前获得较高的速度,并有助于准确踏板和正确起跳。同时为了做到步子大小均匀和加速前后一致,助跑必须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加速度开始,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改变。这就需要稳定开始助跑前几步的步长,一旦前几步稳定了,就能很好地在助跑中发挥速度和上板的准确无误。而且,如果每次都用同样的预备姿势和用力程度,就可稳定前几步的步长,使之保证助跑踏板的稳定性和较好发挥助跑速度。采用行进间助跑也是同样道理,起跑前的预跑距离一定要固定,而且预跑结束助跑开始时的第一步非常关键,它的力度和长度是恒定的。另外,踏板的准确性与最后4步步长的稳定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国内部分运动员都用第二标记来判断和调整助跑踏板的准确性。
(3)科学的确定助跑距离
跳远运动员助跑距离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影响起跳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助跑速度。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助跑距离太短或太长都不能使其在最高速度时起跳。距离太短,运动员在起跳前难以达到最高速度。资料表明起跳前跑动速度每提高0.1米/秒,可使跳远成绩提高1%—2%。而距离过长则会造成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节奏和效能降低。据有关资料反应美国根里提出“六秒定律”,即“当人们全力助跑时,不论其水平高低,都将在六秒种达到最大速度”。所以,科学地测定运动员最佳助跑距离,应当是运动员在第六秒时跑出的距离。 (4)稳定的心理因素是获得助跑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跳远运动员除具有敢跳的心理素质外,对自己的助跑要有坚定的自信心。所以,为了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必须进行心理训练,可以用自我放松训练法、自我暗示法、自我调控法、表象训练法等基本方法,还应结合跳远助跑技术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专门性训练。通过心理训练,对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跳远运动员的感受灵敏度,知觉的广度和深度,反应的速度与准确度,运动表象的完整性等,跳远助跑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场地设施、天气状况、跑道情况、裁判、观众和风向风速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引起运动员的助跑动作、速度、节奏等发生变化。多数运动员喜欢在人数多、场地设施好的情况下比赛。在比赛失常的情况,大多是运动员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比赛环境,使那种在相对稳定训练条件下形成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所以,应在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等多种条件下进行训练,多参加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测验和比赛,逐步加强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跳远比赛助跑的距离和节奏。如:一般在场地弹性较差,温度较低和逆风条件下进行试跳,要把原有助跑距离缩短;而在良好场地、气温适宜和顺风条件下进行试跳,助跑距离应适当加长。另外,在比赛前要尽可能让运动员熟悉和适应比赛场地,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助跑的准确性。
(6)意志品质
意志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要根据运动员不同的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的强弱及不同的比赛经历,具体分析影响其自信心的因素,找出建立自信心的办法。对于在训练中反复调整后确定的助跑距离,要有准确踏上跳板起跳板起跳的信心。助跑起动一开始,就要信心百倍地按自己的既定节奏助跑,不要犹豫不决或患得患失。在助跑中,运动员可以通过意志的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与比赛中,通过意志行动完成助跑。一些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踏板较准确,但到了比赛,注意力易被外界干扰而分散,情绪也以波动,常出现踏板不准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意志不坚强的原因,所以在平时的助跑训练中,要根据跳远的特点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使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意志的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害怕、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和比赛中,使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提高踏板准确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所采用的方法也很多。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充分考虑一些不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办法改进和提高,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生理能力、心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就能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当前,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表现出的合理高速的助跑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未来跳远技术的发展也将以合理的助跑技术结合起跳为突破口,并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建立更加完美的跳远技术,以创造优异成绩。
2.建议
通过对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诸因素的分析与讨论,建议在训练中,教练应提高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认识,在抓完整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准确性踏板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跳远技术得以完善,才能有效的提高跳远的成功率。
目前世界高水平跳远比赛助跑的成功率仅为75%左右,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外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的成功率大大低于这个比例。这是因为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与助跑速度、助跑节奏以及起跳能力等技术环节相比较,常常被人们忽略或重视不够。而在当今水平相当接近的激烈竞争中,胜负往往只有几厘米所决定,许多有实力的选手常常因为助跑准确性不高,踏板不准而痛失夺冠或取得好名次的机会。大量的事实表明,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差,成功率低,是影响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说助跑准确性已是当前跳远运动发展的一个趋势,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比较分析法
3.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调查表明,产生踏板的误差,90%是发生在助跑的开始,因此,掌握正确、完善的助跑,对踏板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助跑的起动方式、助跑节奏、助跑距离、心理因素、外界因素等。本人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讨论:
(1)助跑的起动方式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助跑的起动方式分为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一般采用站立式起动技术。有资料证明,全国几次重大比赛男子跳远中,站立式起动156次,成功124次,占总数的79%,而行进间起动的成功率只有55%。这是因为:站立式起动技术容易控制身体的姿势,使双足站立距离、双膝关节弯曲角度、上体前倾角度等,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增长的规律等保持稳定,但缺点是不易发挥最大速度;行进间起动,虽不如站立式起动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但容易发挥出速度,动作放松且有弹性,使整个助跑轻松流畅。有不少优秀运动员喜欢采用这种方式起动。世界女子跳远前12名助跑起动方式统计(表1)。
(2)助跑节奏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助跑节奏也是影响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助跑节奏是指完成助跑的过程中动作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合理配合。助跑的每一步都具有时空特征,都直接影响助跑的步长和步频,从而影响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研究表明:正确的助跑技术应在每一次试跳时,都能够按照固定的节奏和身体重心高度来完成动作,但许多运动员的助跑节奏,特别时开始阶段的节奏不稳定,变化较大,造成助跑的准确性差。助跑的先决条件是要使运动员在起跳脚踏板时,具有不失控制能力和不犯规的最大速度,这就要求在助跳中做到放松、协调、快速、平稳、直线、连贯及有节奏性和准确性。有节奏是跳远助跑的一个特点。正确的助跑节奏应是加速均匀一致,步伐准确。如果助跑节奏不稳定,助跑加速有时早、有时迟、步伐不一致等,势必影响踏板的准确性。
(3)助跑距离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许多跳远运动员常常不能正确确定自己的助跑距离,不是过长就是过短,这是一个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很少有人把助跑的不准确性和距离不适宜联系起来,助跑距离过短,运动员在起跳前难以达到最高速度。助跑距离过长,会造成无谓的体力消耗,起跑前速度下降,整个助跑过程速度变化大,难以准确起跳。
(4)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
心理因素是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跳远比赛中,心理作用对跳远助跑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缺乏自信心,有心理障碍及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与运动员过高的估计对手,受过去失败的影响很有关系。比赛时紧张失常,不能以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比赛,加之自控能力差,不能自我调节,控制稳定情绪,而使踏跳动作受到心理障碍的影响。如运动员怕起跳不准,不相信自己平时训练积累的经验,不自觉的缩短或加大步子,使原有的节奏遭到破坏,造成助跑不准确;失败一次后心情更加紧张,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技术变形,破坏原来的助跑节奏;还有就是运动员过多的考虑成败、场地等外界因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助跑的节奏,降低踏板的准确性。
(5)气候、场地、身体机能状态等因素
由于田径比赛场地不是固定不变的,每次比赛气候也不会是相同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也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气候、场地、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发生变化时都要影响助跑的准确性。例如:在逆风时运动员有可能踏不上板,在顺风时有可能踏过板。在软跑道和硬跑道上比赛,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好坏,都会影响助跑的准确性。
2.如何提高助跑准确性
跳远助跑的起动方式有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运动员无论用哪种都必须固定。而且起动后的加速方式有两种:
(1)积极加速,从助跑一开始就跑,步频始终很高,用增加步长提高速度这种方法让助跑的距离缩短。
(2)逐渐加速的方式与一般加速跑相似,开始步频较低,在逐渐加大步长的基础上同时提高步频。它的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较均匀,助跑距离较长。无论采用哪一种加速方式,都要在起跳前获得较高的速度,并有助于准确踏板和正确起跳。同时为了做到步子大小均匀和加速前后一致,助跑必须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加速度开始,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改变。这就需要稳定开始助跑前几步的步长,一旦前几步稳定了,就能很好地在助跑中发挥速度和上板的准确无误。而且,如果每次都用同样的预备姿势和用力程度,就可稳定前几步的步长,使之保证助跑踏板的稳定性和较好发挥助跑速度。采用行进间助跑也是同样道理,起跑前的预跑距离一定要固定,而且预跑结束助跑开始时的第一步非常关键,它的力度和长度是恒定的。另外,踏板的准确性与最后4步步长的稳定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国内部分运动员都用第二标记来判断和调整助跑踏板的准确性。
(3)科学的确定助跑距离
跳远运动员助跑距离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影响起跳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助跑速度。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助跑距离太短或太长都不能使其在最高速度时起跳。距离太短,运动员在起跳前难以达到最高速度。资料表明起跳前跑动速度每提高0.1米/秒,可使跳远成绩提高1%—2%。而距离过长则会造成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节奏和效能降低。据有关资料反应美国根里提出“六秒定律”,即“当人们全力助跑时,不论其水平高低,都将在六秒种达到最大速度”。所以,科学地测定运动员最佳助跑距离,应当是运动员在第六秒时跑出的距离。 (4)稳定的心理因素是获得助跑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跳远运动员除具有敢跳的心理素质外,对自己的助跑要有坚定的自信心。所以,为了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必须进行心理训练,可以用自我放松训练法、自我暗示法、自我调控法、表象训练法等基本方法,还应结合跳远助跑技术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专门性训练。通过心理训练,对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跳远运动员的感受灵敏度,知觉的广度和深度,反应的速度与准确度,运动表象的完整性等,跳远助跑的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场地设施、天气状况、跑道情况、裁判、观众和风向风速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引起运动员的助跑动作、速度、节奏等发生变化。多数运动员喜欢在人数多、场地设施好的情况下比赛。在比赛失常的情况,大多是运动员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比赛环境,使那种在相对稳定训练条件下形成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所以,应在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等多种条件下进行训练,多参加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测验和比赛,逐步加强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跳远比赛助跑的距离和节奏。如:一般在场地弹性较差,温度较低和逆风条件下进行试跳,要把原有助跑距离缩短;而在良好场地、气温适宜和顺风条件下进行试跳,助跑距离应适当加长。另外,在比赛前要尽可能让运动员熟悉和适应比赛场地,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助跑的准确性。
(6)意志品质
意志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要根据运动员不同的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的强弱及不同的比赛经历,具体分析影响其自信心的因素,找出建立自信心的办法。对于在训练中反复调整后确定的助跑距离,要有准确踏上跳板起跳板起跳的信心。助跑起动一开始,就要信心百倍地按自己的既定节奏助跑,不要犹豫不决或患得患失。在助跑中,运动员可以通过意志的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与比赛中,通过意志行动完成助跑。一些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踏板较准确,但到了比赛,注意力易被外界干扰而分散,情绪也以波动,常出现踏板不准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意志不坚强的原因,所以在平时的助跑训练中,要根据跳远的特点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使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意志的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害怕、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和比赛中,使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提高踏板准确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所采用的方法也很多。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充分考虑一些不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办法改进和提高,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生理能力、心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就能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当前,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表现出的合理高速的助跑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未来跳远技术的发展也将以合理的助跑技术结合起跳为突破口,并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建立更加完美的跳远技术,以创造优异成绩。
2.建议
通过对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诸因素的分析与讨论,建议在训练中,教练应提高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认识,在抓完整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准确性踏板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跳远技术得以完善,才能有效的提高跳远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