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之后,一切皆有可能还是万事已难创新?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摄影,20世纪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便浓缩在“决定性瞬间”这个词语上。这种摄影哲学因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而深入人心,主张对现实进行朴实而不加修饰的誊写。摄影师在相机取景器后乖乖地等待着这个世界以某种神秘的组合呈现,当他期望的所有要素在某个时间点齐备时,他按下手中的工具——相机的快门。在那个时代,作为摄影师,他的职责到此已经履行完毕。
  进入数字时代,现实生活中到处是照相机,几乎每个人都在拍照,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秒钟的状态都用相机记录下来。视觉世界里充溢着摄影图像。仅仅一秒钟,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搜出成千上万张想要的照片。
  在这样的社会和技术背景下,美国视
  觉传播学者William J. Mitchell在1991年
  提出“后摄影时代”(Post-Photography),用以形容摄影进入了数码时代后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如今这个“一切皆有可能”“万事已难创新”的数字时代,摄影家们的确还在使用照相机,但是仅仅拍是远远不够了。
  那么,摄影之后是什么?
  英国文化评论学者、英国《艺术评论》杂志的编辑罗伯特·肖(Robert Shore)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用一两句话甚至一篇论文来论述都相当困难,于是他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以及基于对艺术家的采访,撰写了《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呈现了21世纪52位艺术家以及他们250多幅作品,为这个难题做了个感性的说明。
  从纪实到制作
  肖写道,如果你是专业摄影师,你可能会想,整个世界都已经高度影像化了,自己再拍照片已经毫无意义。可能人类社会未来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对所有图片进行精挑细选。没人能想象今天到底有多少图像。100年后,可能会出现一门叫作“硬盘矿工”的职业,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电子垃圾场找寻硬盘,并开发新软件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梳理。
  由此可以推断,在后摄影时代,互联网成了重要的图像制作实验室,“拾得图像”也成为可供创作的素材。挪用(有些人可能更喜欢称之为“窃取”)成为后摄影时代的重要策略。这些富有创意的、变革性的“窃取”行为使得网络环境成为重要的“狩猎场”。
  肖将如今很多摄影师定位为“编辑–策展人”,因为“他们公开构建动人的场面”,浏览并创造性地将他人的图像吸纳至自己的作品中。如今这种实践成为很多摄影师(应该说从事摄影工作的艺术家)的主要工作。
  在2011年法国阿勒尔摄影节上,每个参观者都能读到一段话:“今天,每个人都成了编辑。我们都会回收、剪裁、重新合成以及上传。只要有眼睛、大脑、照相机、手机、笔记本、扫描仪,再加上一种观点,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做任何事情。我们编辑的不是我们自己拍摄的图片,我们制作的照片数量却远胜于过去,因为资源无穷无尽,新的可能性层出不穷。互联网上充满创造活力:深刻的、美丽的、恼人的、荒谬的、琐碎的、民间的以及私密的,无所不具。”
  令人兴奋的新语言
  如果说当下已经有一批艺术家开始采取与“决定性瞬间”相反的策略,而在影像创作中采用指挥似的创作手法,面对既有的大量影像进行创造性借鉴,制作出新的艺术图景,正是这本书所选择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点。
  本书共有五章。“借鉴与创新”是第一章的核心主题,涉及了在超级丰富的网络环境中针对各个重要领域收集图像的艺术家,例如擅用谷歌的美国米什卡·汉纳(Mishka Henner);也有像约阿希姆·施密德(Joachim Schmid)这样专门收集丢落在大街上的快照的艺术家;还有两位女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在古董店里寻找有意义的老照片进行扫描,用这一过程体现摄影界的数字转向。
  第二章则落脚于反思,镜头谦卑地面向世界,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记录人们轻松地称之为“现实”的事物。在当代的知识与技术条件下,客观真实的概念不断受到挑战。相机独特的观察方式是第二章的主题,即“现实的层列”。这章专注于一些最先进的摄影技术形式,从意大利摄影师奥利沃·巴尔比埃利(Olivo Barbieri)使用移轴镜头和直升机拍照,到韩国摄影师李在镕(Jae Yong Rhee)探索数字叠加的潜力,这些技术都在撼动人们的“现实观”。
  “如果你对这个充斥着过量图像的日常世界感到失望,那你为何不建构一个自己的天地并且将它记录下来呢?”这是第三章“整个世界都是舞台”中艺术家们正在从事的工作——精心编制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拍摄空间。
  第四章介绍的艺术家则将其拍摄的图像变成物体,再用手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干预:中国艺术家陈农为他的史诗性照片系列手繪了边框,英国艺术家朱莉·科伯恩(Julie Cockburn)在拾得的图像上刺绣并将其拼贴在一起;布伦丹·弗勒(Brendan Fowler)将其作品描述为“与摄影相关的雕塑”;更有不少艺术家将其底片用于暗室里的冒险加工。
  但是在新闻摄影领域拾得或者制作图像是否违背初衷呢?在第五章“后现代新闻摄影”中,有不少摄影师对传统的新闻冲突事件做纪实报道时,采用了非传统手段,比如有人用抽象的影像来挑战千篇一律的新闻摄影;也有摄影记者如本雅明·罗伊(Benjamin Lowy)用iPhone手机拍摄软件及滤镜拍摄战争题材;更有像德国摄影师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Cristina De Middel)运用幽默且完全虚构的视觉重构,创作《非洲宇航员》来审视几乎已经为世人遗忘的1960年代赞比亚进行过的太空计划(这一事件,当代社会没有保留任何真实的摄影纪录,所以在创作时,米德尔通过自己制作图像来引发人们对此的争议)。
  如何再“向前一步”
  2012年,英国国家美术馆历时三年准备了“艺术的诱惑:摄影的前世今生”展览,并对摄影作品与早期绘画大师的作品同等重视,显现出在摄影迎来200周岁生日时,高贵严肃的艺术体制终于接纳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肖的这部“艺术摄影大全”也从技法、理论、观念等角度来讲述原旨在客观记录的摄影在当代是如何“向前一步”。
  不过这一步之后呢,除了摄影正从艺术机构那里获得越来越多的许可,是否也面临着更多来自科技、大众文化的压力呢?可惜,肖在列举了52位摄影师之后,并没有做任何的总结陈词。
  事实也有些让人担忧,大众摄影师不停地在其智能手机上点击,随后立即将其上传到网络相册——谁还会专注看那些艺术家的照片,新的照片每分钟会出现几万张,而且不少是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影像。
  而当移用现有图像、制景、手工制作越来越普遍地被使用在各种创作中,杂糅成更有商业价值的装置艺术,那么这些技法会不会又被凝固成一种形式而成为摄影为了进入艺术品资本市场的一种花边呢?
  而在后摄影时代,互联网上流通的材料哪些可以挪用,哪些又会在道德、法律方面产生诸多争议?艺术家如何坚持创作的原创性?这些都成为版权律师、艺术家、学者之间辩论不休的话题。
  或许“摄影之后是什么”的回答,远不止于这一本书。
其他文献
最近,传统35毫米胶片有复苏趋势,继柯达传出要重新生产Kodachrome膠卷的消息后,又有两家欧洲公司宣布复产35毫米黑白胶卷。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意大利的FILM Ferrania和法国的百合(Bergger)公司。其中,意大利的FILM Ferrania公司宣布复产1960年代推出的P30黑白胶卷,感光度为ISO 80。这款阿尔法(ALPHA)限量版胶卷被形容为“拍摄照片的电影胶卷”,效果出色。
期刊
作为曾常驻埃及的摄影记者,潘超越其实从未刻意地捕捉过与埃及食物有关的瞬间。不过,他还是拍了很多能够反映埃及人饮食文化的照片,有些是来自事件报道中偶然拍摄到的画面,有些则是在拍摄图片故事的过程中作为被摄对象生活内容之一而拍。他自认为,一直以来,他对于饮食的态度比较“粗糙”,始终信奉的是“吃饱”原则,不会刻意追求美味和精致的美食,因此很少主动想到为食物拍一张照片。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他对于埃及饮食文化
期刊
在叶放看来,吃食也是风雅生活的一部分。  苏州名士叶放是苏州国画院高级画师,苏州名门之后,生于文人世家,长于苏州园林,也是一位设计园林的大师,喜爱呼朋引伴在自家园林南皮石记举办“雅集”,听曲、赏画、吃茶、闻香,精致的吃食自然也不少。  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三联生活周刊》的摄影记者蔡小川和叶放的合作,给予了美食照片不同的观感体验,让前者拍摄的每道苏州点心照片,也都成为了风雅生活的呈现。  吃,事关风
期刊
2月15日,佳能出人意料地同时推出3款APS-C画幅可换镜头相机,包括一款无反相机EOS M6,以及两款数码单反相机EOS 800D和EOS 77D。从技术上说,这几款相机并无太大创新,只是把高档机的功能下放了一些,并针对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情况调整了参数。  EOS M6可以说是针对索尼A6300和A6500推出的,将半年前推出的EOS M5去掉了电子取景器,体积、重量更小,价格也更便宜,从而赢得了
期刊
作为徕卡相机的精髓,M系列相机一直都是其最被重视的产品。近日,徕卡发布了M系列最新型号M10。  M10在M(Typ240)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它使用了一块全新的2400万像素全画幅CMOS感光元件,搭配新的Maestro-II图像处理器,拥有更好的宽容度和动态范围特性,并在高感表现上有一定提升。在机身厚度方面,徕卡M10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M(Typ240)的42毫米的缩减到了33.75毫米,成
期刊
提起面条,你一定会想起中国的拉面、炸酱面、刀削面、打卤面等各色面条;而说起香蕉就一定会想到非洲;提到玉米就会联想到美国;看到餐桌上有紫菜、海带、裙带菜就会想起日本……美食仿佛一辆直通车,使人们快速抵达一种文化的核心。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极具代表性的美食文化,因此食物通常是外界了解不同地域社会文化、生活习俗最便捷的途径。  来自美国纽约的摄影师摄影师亨利·哈格里夫斯(Henry Hargreav
期刊
近日,理光推出了今年第一款产品宾得KP数码单反相机。  这款相机的定位略低于去年11月推出的宾得K-3 II,但很多性能指标与K-3 II相同。它们都采用了2400万像素APS-C画幅CMOS感光元件、27点自动对焦系统、机身五轴防抖设计和防尘、防潮、抗冻设计,最高闪光同步速度、液晶屏尺寸和设计也相同,重量相差了不到100克。K-3 II  采用了双卡槽设计,在最高快门速度、最高连拍速度、电池续航
期刊
记忆中的味蕾是情感的闸门,敏感地牵动着人们内心最深的归属感。亦如近几年网络上出现的咸甜豆花、粽子之争,之所以大家争得如此面红耳赤,愤愤不平,大抵都是因为对家乡的食物认了真。各家各户“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一声故乡的召唤、一份记忆载体,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感与满足感。  往深说,从饮食来观察地域、社群的文化特点,也是人类学一直以来的研究落脚点之一。吃什么、不吃什么,为什么吃、为什么不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涂鸦开始闯入我的视野。我常年生活、工作在巴西,闲暇时也经常去一些巴西城市或小镇旅行,我也曾游览过很多国家,见识过不同地区的涂鸦作品,而巴西的涂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当地的政治、生活及文化等紧密相连。这些涂鸦作品大多以生活为背景,许多涂鸦的背后还有故事。巴西涂鸦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成为象征巴西文化与民族性格的艺术名片。  从城市污染到街头文化
期刊
陈灿荣自述: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4年到2015年之间,我选择了客人离店后、服务人员尚未清洁整理之前的客房场景,所有拍摄对象完全是各地随机选定。20多年前我在酒店客房中见到这种场景时,就对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拍摄这组《空房》系列照片的想法主要在于:客房作为人在旅途中的一个临时住所,是与家相对的一个陌生的空间。它是人“在路上”的临时居停之处,是一个没有经过居住者个人亲自营造、相对标准化的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