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龙节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北京人喜欢过节,记忆里民间的节日一个挨一个,几乎每个月都有。当然,比起现代人的造“节”热情来,老北京人还是略胜一筹。
  现在的节实在记不过来,随便找个由头儿都可以立一个节,而且没有什么说头儿。古代人留下的节都是有讲儿的。我小的时候,觉得胡同里谁家有老人,或者谁家农村有亲戚,谁家过的节就多。
  农历的二月二日,被老北京人视为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现在的北京已经是国际大都市了,西方的节日似乎更让年轻人喜欢,而对这个节已经淡忘了,有些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节。
  但是在老北京,人们对“二月二”还是很当回事儿的。我小的时候,虽然这个节的热闹劲跟“三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没法比,但必须要过。
  “二月二”通常在农历的“惊蛰”前后,这个节气对中国的北方地区来说,意味着春天的真正的来临。
  因为此时,大地开始复苏,冰冻的土地开始融化,蛰伏在地下的各种生物开始复活,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
  经历了漫长冬季的人们,谁不喜欢春天的来临呢?这也许就是人们把“二月二”作为一个节日的重要原因。
  按道理说,“二月二”更像是农民应该过的节日。“惊蛰”嘛,毕竟跟土地关系密切。那么,为什么老北京人这么重视它呢?
  说到这儿,得跟您多聊几句。您可能有所不知,当年的北京城非常小,小到什么份儿上呢?您知道北京地铁的2号线吧?那会儿的北京内城就那么大。后来加上城南的老宣武和老崇文两个区,面积也不大。所以,当时北京人管城区叫“城圈儿”。
  那会儿,出了“城圈儿”就是农村了。比如现在的月坛和日坛,您现在看,绝对是城市的中心区,但在老北京,它可是在村里呢。
  远了不说,30年前,现在的三环路以外,都是农村。您现在看新街口外的小西天、牡丹园等地界,肯定也是市中心的感觉。但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一带还是海淀区的东升公社。
  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还腿儿着(走着)到这儿参加过秋收,在地里捆过大白菜。
  聊这些,是想告诉诸位,老北京城虽然是城市,但它跟如今的现代化城市可不是一回事儿。


二月二龙抬头

  那会儿,北京的胡同几乎都是土路。虽然有了自来水,但住在胡同里的大多数人,喝的依然是井水。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比如卖菜的、卖应节当令水果的,几乎都是城外的农民。所以,那会儿的北京虽然是“城”,依然有浓浓的“村”的味道。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二月二,春龙节”才有一种亲切感,也非常当回事儿。
  人们为什么把“二月二”叫春龙节呢?因为通常“二月二”在“惊蛰”这个节气之后两三天。“惊蛰”,按传统说法,指的是“龙动”。换句话说,就是龙在寒冷的冬季一直在地下蛰伏冬眠,大地回春,一声春雷,把蛰伏中的龙给惊醒了。
  所以,老北京人又把“二月二”看作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妇孺皆知。龙的醒来,意味着美好的春天终于来临了。
  正因为“二月二”是春龙节,所以这一天的许多民俗活动都跟龙有关。
  这一天,大人和孩子要很早就起床。小孩儿早晨起来睁开眼后,要在枕头上磕三个头,同时要说三遍:“二月二,龙抬头。”这种“仪式”,我小的时候还赶上了。
  我那会儿还很小,并不懂什么是春龙,但母亲到了这天,一定要我早起,而且要在枕头上磕头。
  母亲说:“这一天给龙磕头,将来长大就能仰起头来做人。”仰起头做人,就是堂堂正正做人,不会受人欺负的意思。
  在枕头上磕了头之后,孩子们要赶紧拿课本念书或者写字。
  为什么要赶紧呢?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太阳一出来就不灵了。
  按民俗的说法,这叫“独占鳌头”。所谓的“独占鳌头”,也就是在考试时得第一名呗。
  哪个孩子不想考试得第一呀!所以这一天,老早就开始念书,唯恐太阳出来,占不了“鳌头”。
  在母亲的督促下,每到“二月二”,天不亮,我准起来磕头、看书,但考试的时候从来没得过第一。这不过是民间老百姓的某种愿望和寄托而已。
  除了“占鳌头”之外,北京人还要吃饼和面,这两样吃食也跟龙有关。饼,叫“龙鳞饼”;面,叫“龙须面”。
  此外,这天还要用白面或者棒子面加其他面和好后,做成各種小动物,如蜈蚣、蝎子、刺猬等形状,在饼铛上拿油煎着吃,美其名曰:熏虫。
  为什么要熏虫呢?因为“惊蛰”,不但把龙给惊醒了,也把其他冬眠的虫子给惊醒了。这些虫子对人的身体有危害,所以要“熏一熏”。在饼铛上煎那些面食,要冒烟呀。烟熏火燎,把这些危害人的虫子给“熏”跑了,人们不就能身体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了吗?
  除了熏虫,老北京的“二月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民俗,那就是“引龙”。怎么引“龙”呢?
  咱们上面说了,老北京人是喝井水的,即使民国以后有了自来水,当时也是大一点的胡同才有一个供水点。自来水直接入户,是1980年代的事儿。之前,好长时间,一个居民院才有一个水龙头。为了用水方便,家家都备有水缸。
  水缸,就是京剧《沙家浜》里,胡传魁“鬼子来了,水缸里面把身藏”的那种。当时,它可是北京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的一个“大件儿”。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

  龙离不开水。水在“五行”当中“主”财。所以,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北京人要引“龙”进家,这样,一年当中会有财运。
  “龙”在哪儿呢?在您住家的院门口。所以,“二月二”一大早,您要抓几把青灰,从院门口开始往地上撒,一直撒到家里的水缸这儿,算是把“龙”给引到家了。但这还不算完成任务。因为“龙”是“地行仙”,您不把它拴住,引进来,它还会跑。
  所以,您还要接着撒青灰。围着水缸撒一圈儿,这叫“回龙”。“龙”让您这么一“回”,就跑不了了。这一年,“龙”在您家就算“住”下了,保您和家人一年风调雨顺,行大运、发大财。您瞧,这是老北京人多么美好的愿望呀!
  时过境迁,“二月二”这些有意思的民俗,人们早已经不讲了,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了。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的北京城已经不是老北京那种面貌了,所以,那会儿的有些民俗,拿到现在已经不适用,当然,也没有恢复和传承的必要了。
  不过,民俗也是与时俱进的。现在人们已经赋予“春龙节”新的寓意了。“二月二,龙抬头”,正是春回大地,草木生发的季节,国家把全民植树节,就定在了每年三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每年三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恰好在农历的“二月二”前后。人们在这一天,走出家门,植树栽花,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迎接春天的来临,这是多么有意义的过“春龙节”的方式呀!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炉子灭了,得找一块烧得通红的蜂窝煤作“引子”才能把新煤点燃  1980年代,我还小,和姥爷、姥姥一大家子人住在平房里。虽然平房多有不便,但每每回想起那些日子,还是觉得挺快乐。当时生活中很多东西不如现在的先进,用起来不算方便,更谈不上“高级”——比如北方冬天不可或缺的“炉子”。早年间,每逢隆冬,家家户户都会生起铁炉子取暖,虽简陋,却使房间里充满了生活气息——窗外北风烟雪,屋里暖意盎然。推开屋门,掸去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概述了殴盟落后地区的开发经验反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对我国的西部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借鉴意义.
期刊
@@
当前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要立足于中部地区的实际,选择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采取以发展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群战略,加快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步伐,并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贫富差距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两极分化突出的国家之一,贫富差距的程度与社会和谐稳定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急剧扩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按需出版现在在国外已经普遍使用,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印刷技术的成熟、细分市场的出现、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是促使按需出版发展三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谈论按
作为一个戏曲演员首先必须加强修养,它有助于艺术家通过文学作品简介了解和感受各种社会生活,熟悉各种戏曲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美的感受,以从中得到启发,
本文在评述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战略职能和政治职能的基础上,研究指出,独立董事的本质职能在于低成本的实现企业内部的经理替换,并进一步提出了独立董事起作用的效率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