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教建筑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场所,为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文教建筑的营建也反应了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依据芜湖县志及相关地方史料,对清代中前期芜湖的文教建筑进行简单考证和论述。
关键词:清代;芜湖;文教建筑
芜湖地处长江之滨,扼青弋,通松江,是自古商贾往来之处、多省通衢之所。经济的繁荣带动文教的发展,自宋代以来,芜湖一地文运兴隆。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时任芜湖县县令的蔡观为“兴儒学,淳教化,欲使儒生养成贤才,以供朝廷选用”,在城东儒林街与儒林里之间建造学宫,此为芜湖官方文教建筑之始。元、明两代,芜湖文教建筑的营修絡绎不绝,承沿至清。清代芜湖文教建筑在承袭前代历史及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宋明时期的芜湖境内文教建筑,已有部分专项文章与著作进行讨论与考证,但清中前期芜湖文教建筑的研究仍为空白,本文依托于民国八年本《芜湖县志》、光绪重刊本《太平府志》等地方方志及相关今人著作,力图还原当时情况,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清代中前期芜湖文教建筑发展背景
清军于1644年进驻北京,清统治者力图将其统治与中华正统建立起一种稳定且扎实的互动与联系,从而稳定自己的统治秩序。基于迫切的现实需要,清初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及江南地区为数不少的文庙学宫与地方书院。在清廷进驻北京后不久,国家最高权力中枢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对各地文庙学宫及仍存的书院进行了保护,这一举措不仅明确地表明了清代统治者多元且清明的政策,也向士大夫群体清楚地表明了自身积极纳入中华正统轨道的意图,以求获取这个群体的更多帮助。除此之外,恢复与营修文教建筑使广阔辖地内的正常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开始步入正轨,诸多士人重新回到原有的教学与祭祀岗位上,这不仅使他们对新兴政权的向心力增强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还使得地方上受过专业系统教育的人才重新开始流入中枢机关,新兴政权的智囊群体也得以充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有的文教建筑纷纷得到重修或扩建,芜湖在此基础上兴建了一批建筑。在统治秩序稳定后,芜湖当地人口呈现出回升态势,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清中期的地方官员对相关文教建筑进行了修葺与扩建。与此同时,在清廷强有力的文化管控制度下,文教建筑的营建与修葺受到了多方的参与管控,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高度政治化特征。
二、文教建筑分述
(一)官学文教建筑—学宫
“地方官学在封建王朝的教化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央对地方推行教化的象征。清朝统治者在鼎革之后,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鼓励和支持地方官学的恢复和重建。但由于没有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所以文庙的修建与礼乐的复兴主要依赖于地方官员和本地士绅。”[1]芜湖县学,又称芜湖学宫,位于芜湖古城东南原芜湖市镜湖区北门街道第十二中学,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芜湖学宫自创建以来,一直是当地“祀明伦洵教化”的文脉源流,历代多有营建。到了清代,芜湖作为襟带两江的重点商贸地区,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芜湖学宫不仅礼制较前朝更为周详,还受到了较好的保护,到了20世纪30年代仍具规模。现就清代中前期芜湖学宫的情况做简要介绍。
1.沿革
顺治四年(1647年),知县贾一奇重修学宫,复原礼器,造大成桥。雍正九年(1731年),郡守李璋倡议众乡绅捐资,将大成坊改为石坊,并将大成殿瓦片更换为竹筒制瓦,又修建两庑及东西斋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县韩文成携众官吏扩建明伦堂,于金马门外增建木坊,“于青弋江垒砌跺岸以防神道倾倒,与风水有助”[2],同年北乡首事管修尊经阁,南乡首事管修荆山奎星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县张肇扬于启圣祠前增建木坊。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乡人在泮池左侧建起奎星阁。咸丰初毁于太平军战火,原本建制荡然无存。
2.功能分区与建筑形制
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学于北宋后集祭祀与教学功能为一体,学宫内分供奉往圣先贤的庙区与提供学习场所的学区,建筑形制皆严格遵循国家礼制进行。清朝时芜湖学宫由三组院落组成,对称分布。“中轴线为尊孔崇礼的祭祀区,自南向北分别为大成坊,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3]现对各建筑基本形制及情况做简单介绍。
(1)大成坊
始建于崇祯三年,雍正九年(1731年)由政府倡议、乡绅捐资将大成坊易为石坊,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倒卸,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改建为木坊。嘉庆八年(1803年)时大成坊左右分别建有“义路”“礼门”两座小木坊。
(2)泮池、泮桥
“泮池”一词出自《诗经·泮水》中:“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其形状如新月,传为孔子洗墨池。“依古制:天子之学为圆形池,称辟雍。诸侯之学为半圆形,称泮池或半壁池。每当学子走过泮池,古时叫做‘入泮’,日后便被用作进入儒学之门的代名词了。”[4]泮池自宋代修成以来,几经修葺展拓。
泮桥,又称大成桥,供考中状元的儒生登临祭拜。泮池上原有采藻、攀麟二桥,明弘治六年(1493年)知县万璇撤二桥,砌石为大成桥。顺治四年(1647年)复建。
(3)棂星门
棂星又名“灵星”“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星宿之“龙宿”的左角,因角是天门,门形似窗棂,故称门为棂星门。北宋开始在文庙设棂星门,以视祭孔同于尊天。
(4)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
“大成”出自《孟子·万章下》中:“孔子之谓集大成”。大成门又名“仪门”,意谓入此门者须衣冠整洁,仪表端庄。门列二十四戟,亦称“戟门”,又称“棘门”,取以刺御恶之意。大成门有5间,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其各为3间。 (5)大成殿
“现存大成殿为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占地面积435.22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拾梁式梁架,面阔五间16.2米,进深五间14.12米,高15.8米,屋顶为垂脊且有瑞兽装饰。屋面灰色筒瓦,檐口有花边、水滴两饰件,采用45度角梁做法,以承挑角梁。”[5]“孔子像位于大成殿建筑室内正中,步入文庙,视线透过大成坊和大成殿正门,孔子的塑像位于视觉的中心点上。这种框景的手法使得孔子像的位置更加突出,而大成殿台基的高度则使每个学子从跨入学宫幵始,面向孔子的方向时必须采用仰视的角度。”[6]同时殿内悬挂有四块御匾,分别为“万世师表”(康熙二十三年)、“生民未有”(雍正四年)、“与天弟参”(乾隆三年)、“圣集大成”(嘉庆五年)”[7]。
(6)明伦堂、祭器库、官书宬
明伦堂位于大成殿以北,是传习儒家道德以明人伦的讲堂。“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知事宋彬重新修建明伦堂”[2],嘉庆八年(1803年)时明伦堂有三楹,宏敞如制。明伦堂东侧有祭器库,西侧有官书宬,各为一间且均与明伦堂毗连。
(7)尊经阁、敬一亭、崇圣祠
尊经阁原名“万魁阁”,在明伦堂以北,共计5间。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由知县张伯祥始建。嘉庆八年(1803年)南乡重修尊经阁,北乡重修启圣祠,当时尊经阁有五楹,面阔五间28米,进深三间16.5米,高度超13米,层楼广厦,“上奉文昌神像,其后乃先圣贤画像。”[2],为明嘉靖九年(1530年)所立。崇圣祠在尊经阁东侧,面有3间。敬一亭在崇圣祠前,位处尊经阁与崇圣祠之间。
3.附属建筑
(1)县学记碑
县学记碑高2.62米,宽1.24米,厚0.24米,石质为青石,直行竖书,碑额篆书“县学记”三字。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县令林修奉诏扩建芜湖学宫,特请礼部尚书黄裳撰《太平州芜湖县新学记》,学宫刚建成时,又请时任无为知军的米芾亲笔书写《县学记》,令人勒石成碑立于明伦堂内。清顺治四年县学教谕宁鸣玉为碑“筑亭覆护”,十七年时碑文已刻蚀殆半。1981年9月,“县学记碑”被列在第一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2)谦卦碑
谦卦碑高1.95米,宽0.91米,厚0.17米,石质为青石。碑文取《周易》中“谦卦”的爻辞,为唐代书法家李阳冰铁线篆书,共四通。明嘉靖四年(1525年),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以收藏民间的谦卦碑拓本重刻石碑,立于明伦堂内。咸丰年间谦卦碑在战火中幸存。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明伦堂,立碑于堂东壁。“文革”后移至大成殿西侧。1981年9月,“谦卦碑”被列在第一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3)四箴注释碑
四箴注释碑立于大成殿东侧,为长方形青石卧碑,通高1.55米,宽0.78米,厚0.16米,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御制,碑文是嘉靖皇帝亲自书写的程颐“听箴”“言箴”“动箴”和范浚“心箴”全文,以及他为每篇箴言写的注释。碑额正中有篆书“宸翰”二字,正文为楷书。碑文四周刻有满地祥云和双龙戏珠、龙翔海宇等图案,碑末刻有“嘉靖丁亥岁季冬越三日注”的字样。明伦堂曾有“敬一箴”碑,民国三年迁启圣祠,现“敬一箴”碑与“视箴”碑均已不存。1982年9月,“四箴注释碑”被列在第一批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二)私学文教建筑—书院
清代的书院在官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呈现出迅猛發展的特点,各地纷纷兴建书院,开班设学。鉴于前朝东林党的故事,清前期政府令行禁止修建书院。“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8]清中期对于书院的政策开始松动,芜湖境内的诸多前朝书院得到重修保护,并且在此基础上兴建了一批新的书院,据《芜湖县志》记载,芜湖境内共有书院7所、社学两所、乡塾1所,其中在清代最早建成的书院是滴翠书院,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840年之前,清代建成的书院有:滴翠书院、荆山书院、龙门书院、中江书院(虽《芜湖县志》将中江、鸠江两书院分立两项,据《李文森增置鸠江书院学田碑记》所记“鸠江书院者本名中江,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前两江总督吾黔李恭勤公观察芜湖时率士民所创也”[2],后又有《芜湖古城》将鸠江书院与中江书院视作一体,故笔者将二者列在一处)。以上书院建筑均已不存,仅见于文献记载。现就重要书院进行简单介绍。
1.中江书院
中江书院最早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观察使李世杰率领众士绅于河南蔡庙巷建立,李世杰亲自廷师考课,彼时书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咸丰三年(1852年),中江书院毁于太平军兵燹,同治二年(1863年),由巡道吴坤于县城外河南重建,并依芜湖旧称“鸠兹”一词更名为“鸠江书院”。同治九年(1870年),移建于城内巡道署东侧。光绪初年又复称为“中江书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芜湖关道袁昶建尊经阁以储藏经典,并于阁下设立“先觉“正气”“遗多”3个神龛以崇祀皖南先贤,同时建设“经义”“治事”两所斋舍作为学习之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关道刘树屏将书院改为皖南中学,并附设小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皖南中学堂迁至大赭山,更名为皖江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7月复校时,易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民国三年(1914)元月又易名为“省立第五中学”。1928年易名为“省立芜湖初级中学”,1929年又改为“安徽省立第七中学”并添设了高中”[9]。“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是芜湖市立中学本部所在地,1950年改为芜湖市第一中学”[9],至今荫庇芜江学子。
2.滴翠书院
滴翠书院地处芜湖古城内城隍庙东侧,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由时任知县的纪统建立,本为县义学。乾隆十四年(1749年)由知县李识蒙更名为“滴翠书院”,然而,日久颓蔽,仅有规制尚存,嘉庆三年(1798年)时由观察使宋镕于索面巷异地重建为义学,现已无存。 3.荆山书院
荆山书院位于县河南小荆山奎星阁前,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修葺学宫的同时建造。
4.求仁书院
位于县治东,明万历年间由知县廖同春修建。
5.龙门书院
位于县南关外,乾隆年间由署县事张异卿捐建。
三、文教建筑兴建意义与影响
(一)政治
清中前期文教建筑的营建与重建,已超出其本身工程学上的价值,其本质是带有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政治行为。清前期的工程缓和了士人群体的对立情绪,增强了其对新兴政权的向心力,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清中期的重建与扩建使得士人及学子更加紧密地与政权进行了联系,使自上而下的统治体系得到流畅且良性的互动。
(二)社会
文教建筑的营修从侧面反映出在儒学教育主导下社会阶层的重组与流动,一批批接受过专业且系统教育的士子被输送到国家治理体系中,使社会的正常运转得到充分保证。文教建筑的营修使得儒家文化作为社会运转的动力机与润滑剂促进了社会体系的健康发展。通过营修文教建筑,芜湖的千年文脉得到了继承与保护,文教建筑的价值不仅以其建筑本身,还以其作为文化保存的现实依托而存在。
四、结语
文教建筑的高度政治化是清代中前期的一大特点,清朝统治者为加快缓和统治区域内部的矛盾,着手于地方文庙与书院,达到拉拢并控制士人群体的目的。由于时间仓促及考据资料数量有限,如有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作者简介
俞星海,1998年生,男,汉族,安徽芜湖人,本科,研究方向为芜湖地方史。
李宇彤,1999年生,男,满族,辽宁抚顺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清史。
参考文献
[1]霍红伟.清代地方官学的恢复与重建—以清代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地方志,2007(7):55-60.
[2]芮昌南.芜湖县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3]蕪湖古城建设领导小组.芜湖古城[M].芜湖:黄山书社,2011.
[4]骆承烈.儒家文化的精神家园—孔庙[J].孔子研究,2007(2):106-111.
[5]张笑笑.芜湖近代建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6]宋尧.明清时期江南文庙室内装饰艺术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4.
[7]俞依云.基于人文要素的芜湖古城遗存现状与推介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5.
[8]霍有明, 郭海文.钦定学政全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9]芜湖市地方志办公室.芜湖风光揽胜[M].合肥:黄山书社,2006.
关键词:清代;芜湖;文教建筑
芜湖地处长江之滨,扼青弋,通松江,是自古商贾往来之处、多省通衢之所。经济的繁荣带动文教的发展,自宋代以来,芜湖一地文运兴隆。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时任芜湖县县令的蔡观为“兴儒学,淳教化,欲使儒生养成贤才,以供朝廷选用”,在城东儒林街与儒林里之间建造学宫,此为芜湖官方文教建筑之始。元、明两代,芜湖文教建筑的营修絡绎不绝,承沿至清。清代芜湖文教建筑在承袭前代历史及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宋明时期的芜湖境内文教建筑,已有部分专项文章与著作进行讨论与考证,但清中前期芜湖文教建筑的研究仍为空白,本文依托于民国八年本《芜湖县志》、光绪重刊本《太平府志》等地方方志及相关今人著作,力图还原当时情况,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清代中前期芜湖文教建筑发展背景
清军于1644年进驻北京,清统治者力图将其统治与中华正统建立起一种稳定且扎实的互动与联系,从而稳定自己的统治秩序。基于迫切的现实需要,清初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及江南地区为数不少的文庙学宫与地方书院。在清廷进驻北京后不久,国家最高权力中枢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对各地文庙学宫及仍存的书院进行了保护,这一举措不仅明确地表明了清代统治者多元且清明的政策,也向士大夫群体清楚地表明了自身积极纳入中华正统轨道的意图,以求获取这个群体的更多帮助。除此之外,恢复与营修文教建筑使广阔辖地内的正常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开始步入正轨,诸多士人重新回到原有的教学与祭祀岗位上,这不仅使他们对新兴政权的向心力增强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还使得地方上受过专业系统教育的人才重新开始流入中枢机关,新兴政权的智囊群体也得以充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有的文教建筑纷纷得到重修或扩建,芜湖在此基础上兴建了一批建筑。在统治秩序稳定后,芜湖当地人口呈现出回升态势,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清中期的地方官员对相关文教建筑进行了修葺与扩建。与此同时,在清廷强有力的文化管控制度下,文教建筑的营建与修葺受到了多方的参与管控,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高度政治化特征。
二、文教建筑分述
(一)官学文教建筑—学宫
“地方官学在封建王朝的教化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央对地方推行教化的象征。清朝统治者在鼎革之后,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鼓励和支持地方官学的恢复和重建。但由于没有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所以文庙的修建与礼乐的复兴主要依赖于地方官员和本地士绅。”[1]芜湖县学,又称芜湖学宫,位于芜湖古城东南原芜湖市镜湖区北门街道第十二中学,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芜湖学宫自创建以来,一直是当地“祀明伦洵教化”的文脉源流,历代多有营建。到了清代,芜湖作为襟带两江的重点商贸地区,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芜湖学宫不仅礼制较前朝更为周详,还受到了较好的保护,到了20世纪30年代仍具规模。现就清代中前期芜湖学宫的情况做简要介绍。
1.沿革
顺治四年(1647年),知县贾一奇重修学宫,复原礼器,造大成桥。雍正九年(1731年),郡守李璋倡议众乡绅捐资,将大成坊改为石坊,并将大成殿瓦片更换为竹筒制瓦,又修建两庑及东西斋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县韩文成携众官吏扩建明伦堂,于金马门外增建木坊,“于青弋江垒砌跺岸以防神道倾倒,与风水有助”[2],同年北乡首事管修尊经阁,南乡首事管修荆山奎星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县张肇扬于启圣祠前增建木坊。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乡人在泮池左侧建起奎星阁。咸丰初毁于太平军战火,原本建制荡然无存。
2.功能分区与建筑形制
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学于北宋后集祭祀与教学功能为一体,学宫内分供奉往圣先贤的庙区与提供学习场所的学区,建筑形制皆严格遵循国家礼制进行。清朝时芜湖学宫由三组院落组成,对称分布。“中轴线为尊孔崇礼的祭祀区,自南向北分别为大成坊,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3]现对各建筑基本形制及情况做简单介绍。
(1)大成坊
始建于崇祯三年,雍正九年(1731年)由政府倡议、乡绅捐资将大成坊易为石坊,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倒卸,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改建为木坊。嘉庆八年(1803年)时大成坊左右分别建有“义路”“礼门”两座小木坊。
(2)泮池、泮桥
“泮池”一词出自《诗经·泮水》中:“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其形状如新月,传为孔子洗墨池。“依古制:天子之学为圆形池,称辟雍。诸侯之学为半圆形,称泮池或半壁池。每当学子走过泮池,古时叫做‘入泮’,日后便被用作进入儒学之门的代名词了。”[4]泮池自宋代修成以来,几经修葺展拓。
泮桥,又称大成桥,供考中状元的儒生登临祭拜。泮池上原有采藻、攀麟二桥,明弘治六年(1493年)知县万璇撤二桥,砌石为大成桥。顺治四年(1647年)复建。
(3)棂星门
棂星又名“灵星”“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星宿之“龙宿”的左角,因角是天门,门形似窗棂,故称门为棂星门。北宋开始在文庙设棂星门,以视祭孔同于尊天。
(4)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
“大成”出自《孟子·万章下》中:“孔子之谓集大成”。大成门又名“仪门”,意谓入此门者须衣冠整洁,仪表端庄。门列二十四戟,亦称“戟门”,又称“棘门”,取以刺御恶之意。大成门有5间,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其各为3间。 (5)大成殿
“现存大成殿为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占地面积435.22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拾梁式梁架,面阔五间16.2米,进深五间14.12米,高15.8米,屋顶为垂脊且有瑞兽装饰。屋面灰色筒瓦,檐口有花边、水滴两饰件,采用45度角梁做法,以承挑角梁。”[5]“孔子像位于大成殿建筑室内正中,步入文庙,视线透过大成坊和大成殿正门,孔子的塑像位于视觉的中心点上。这种框景的手法使得孔子像的位置更加突出,而大成殿台基的高度则使每个学子从跨入学宫幵始,面向孔子的方向时必须采用仰视的角度。”[6]同时殿内悬挂有四块御匾,分别为“万世师表”(康熙二十三年)、“生民未有”(雍正四年)、“与天弟参”(乾隆三年)、“圣集大成”(嘉庆五年)”[7]。
(6)明伦堂、祭器库、官书宬
明伦堂位于大成殿以北,是传习儒家道德以明人伦的讲堂。“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知事宋彬重新修建明伦堂”[2],嘉庆八年(1803年)时明伦堂有三楹,宏敞如制。明伦堂东侧有祭器库,西侧有官书宬,各为一间且均与明伦堂毗连。
(7)尊经阁、敬一亭、崇圣祠
尊经阁原名“万魁阁”,在明伦堂以北,共计5间。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由知县张伯祥始建。嘉庆八年(1803年)南乡重修尊经阁,北乡重修启圣祠,当时尊经阁有五楹,面阔五间28米,进深三间16.5米,高度超13米,层楼广厦,“上奉文昌神像,其后乃先圣贤画像。”[2],为明嘉靖九年(1530年)所立。崇圣祠在尊经阁东侧,面有3间。敬一亭在崇圣祠前,位处尊经阁与崇圣祠之间。
3.附属建筑
(1)县学记碑
县学记碑高2.62米,宽1.24米,厚0.24米,石质为青石,直行竖书,碑额篆书“县学记”三字。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县令林修奉诏扩建芜湖学宫,特请礼部尚书黄裳撰《太平州芜湖县新学记》,学宫刚建成时,又请时任无为知军的米芾亲笔书写《县学记》,令人勒石成碑立于明伦堂内。清顺治四年县学教谕宁鸣玉为碑“筑亭覆护”,十七年时碑文已刻蚀殆半。1981年9月,“县学记碑”被列在第一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2)谦卦碑
谦卦碑高1.95米,宽0.91米,厚0.17米,石质为青石。碑文取《周易》中“谦卦”的爻辞,为唐代书法家李阳冰铁线篆书,共四通。明嘉靖四年(1525年),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以收藏民间的谦卦碑拓本重刻石碑,立于明伦堂内。咸丰年间谦卦碑在战火中幸存。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明伦堂,立碑于堂东壁。“文革”后移至大成殿西侧。1981年9月,“谦卦碑”被列在第一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3)四箴注释碑
四箴注释碑立于大成殿东侧,为长方形青石卧碑,通高1.55米,宽0.78米,厚0.16米,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御制,碑文是嘉靖皇帝亲自书写的程颐“听箴”“言箴”“动箴”和范浚“心箴”全文,以及他为每篇箴言写的注释。碑额正中有篆书“宸翰”二字,正文为楷书。碑文四周刻有满地祥云和双龙戏珠、龙翔海宇等图案,碑末刻有“嘉靖丁亥岁季冬越三日注”的字样。明伦堂曾有“敬一箴”碑,民国三年迁启圣祠,现“敬一箴”碑与“视箴”碑均已不存。1982年9月,“四箴注释碑”被列在第一批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二)私学文教建筑—书院
清代的书院在官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呈现出迅猛發展的特点,各地纷纷兴建书院,开班设学。鉴于前朝东林党的故事,清前期政府令行禁止修建书院。“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8]清中期对于书院的政策开始松动,芜湖境内的诸多前朝书院得到重修保护,并且在此基础上兴建了一批新的书院,据《芜湖县志》记载,芜湖境内共有书院7所、社学两所、乡塾1所,其中在清代最早建成的书院是滴翠书院,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840年之前,清代建成的书院有:滴翠书院、荆山书院、龙门书院、中江书院(虽《芜湖县志》将中江、鸠江两书院分立两项,据《李文森增置鸠江书院学田碑记》所记“鸠江书院者本名中江,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前两江总督吾黔李恭勤公观察芜湖时率士民所创也”[2],后又有《芜湖古城》将鸠江书院与中江书院视作一体,故笔者将二者列在一处)。以上书院建筑均已不存,仅见于文献记载。现就重要书院进行简单介绍。
1.中江书院
中江书院最早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观察使李世杰率领众士绅于河南蔡庙巷建立,李世杰亲自廷师考课,彼时书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咸丰三年(1852年),中江书院毁于太平军兵燹,同治二年(1863年),由巡道吴坤于县城外河南重建,并依芜湖旧称“鸠兹”一词更名为“鸠江书院”。同治九年(1870年),移建于城内巡道署东侧。光绪初年又复称为“中江书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芜湖关道袁昶建尊经阁以储藏经典,并于阁下设立“先觉“正气”“遗多”3个神龛以崇祀皖南先贤,同时建设“经义”“治事”两所斋舍作为学习之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关道刘树屏将书院改为皖南中学,并附设小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皖南中学堂迁至大赭山,更名为皖江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7月复校时,易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民国三年(1914)元月又易名为“省立第五中学”。1928年易名为“省立芜湖初级中学”,1929年又改为“安徽省立第七中学”并添设了高中”[9]。“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是芜湖市立中学本部所在地,1950年改为芜湖市第一中学”[9],至今荫庇芜江学子。
2.滴翠书院
滴翠书院地处芜湖古城内城隍庙东侧,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由时任知县的纪统建立,本为县义学。乾隆十四年(1749年)由知县李识蒙更名为“滴翠书院”,然而,日久颓蔽,仅有规制尚存,嘉庆三年(1798年)时由观察使宋镕于索面巷异地重建为义学,现已无存。 3.荆山书院
荆山书院位于县河南小荆山奎星阁前,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修葺学宫的同时建造。
4.求仁书院
位于县治东,明万历年间由知县廖同春修建。
5.龙门书院
位于县南关外,乾隆年间由署县事张异卿捐建。
三、文教建筑兴建意义与影响
(一)政治
清中前期文教建筑的营建与重建,已超出其本身工程学上的价值,其本质是带有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政治行为。清前期的工程缓和了士人群体的对立情绪,增强了其对新兴政权的向心力,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清中期的重建与扩建使得士人及学子更加紧密地与政权进行了联系,使自上而下的统治体系得到流畅且良性的互动。
(二)社会
文教建筑的营修从侧面反映出在儒学教育主导下社会阶层的重组与流动,一批批接受过专业且系统教育的士子被输送到国家治理体系中,使社会的正常运转得到充分保证。文教建筑的营修使得儒家文化作为社会运转的动力机与润滑剂促进了社会体系的健康发展。通过营修文教建筑,芜湖的千年文脉得到了继承与保护,文教建筑的价值不仅以其建筑本身,还以其作为文化保存的现实依托而存在。
四、结语
文教建筑的高度政治化是清代中前期的一大特点,清朝统治者为加快缓和统治区域内部的矛盾,着手于地方文庙与书院,达到拉拢并控制士人群体的目的。由于时间仓促及考据资料数量有限,如有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作者简介
俞星海,1998年生,男,汉族,安徽芜湖人,本科,研究方向为芜湖地方史。
李宇彤,1999年生,男,满族,辽宁抚顺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清史。
参考文献
[1]霍红伟.清代地方官学的恢复与重建—以清代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地方志,2007(7):55-60.
[2]芮昌南.芜湖县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3]蕪湖古城建设领导小组.芜湖古城[M].芜湖:黄山书社,2011.
[4]骆承烈.儒家文化的精神家园—孔庙[J].孔子研究,2007(2):106-111.
[5]张笑笑.芜湖近代建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6]宋尧.明清时期江南文庙室内装饰艺术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4.
[7]俞依云.基于人文要素的芜湖古城遗存现状与推介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5.
[8]霍有明, 郭海文.钦定学政全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9]芜湖市地方志办公室.芜湖风光揽胜[M].合肥:黄山书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