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核因子-4α与糖尿病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核因子(HNF)-4α是一种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为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HNF-4α通过对靶基因的转录调节参与胰岛β细胞和肝脏的发育、分化和正常功能,并维持葡萄糖稳态.HNF-4α可与其他HNFs分子共同组成组织分化过程中所必需的转录因子调节网络.HNF-4α的突变型可诱发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近年来研究发现,HNF-4α基因可能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相关.深入研究HNF-4α对于解释和阐明2型糖尿病的遗传病理机制,指导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截至2016年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完成。据统计,沪深两市2862家上市公司2015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4万亿元,净利润2.48万亿元,较2014年分别下滑2.18%、1.12%,呈
病理性疼痛包括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炎性痛是由创伤、细菌或病毒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引起的外周组织损伤导致的炎症而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许多脊髓或高级中枢神经病理生理的改变都可引起或参与病理性神经痛的形成.目前的研究认为,脊髓背角神经元及脊髓胶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活化与病理性疼痛有关[
EphA2作为Eph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家族成员之一,在许多肿瘤中高表达,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生存、迁移和侵袭,还涉及肿瘤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作一
膀胱癌是全球第九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33 000例,死亡130 000例[1].近年来,膀胱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后70%复发,其中30%复发肿瘤恶性度增加,治疗后
人们致力于脑缺血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然而其予后仍然较差.溶栓治疗仅对部分病人有效,但2/3以上的病人即使在中风发病3 h内开始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1].缺血和再灌注时间是决定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死亡常延迟到缺血后数小时直到数日,临床实验表明,缺血后神经保护治疗可改善预后[2].因此,再灌注时应积极采取防止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保护措施。
曲霉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繁殖能力很强,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形成丝状菌落,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霉菌是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和黑曲霉等,人类曲霉菌病95%以上由烟曲霉引起[1].
先天性全身脂肪萎缩性糖尿病(CGL),也称Berardinell-Seip综合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表现为全身脂肪萎缩、胰岛素抵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肝脂肪变性.近年,通过定位克隆的方法,在CGL家系中筛选出2个致病基因,即AGPAT2(BSCL1)和BSCL2,分别编码1-酰基甘油-3-磷酸-O-酰基转移酶2和seipin蛋白.AGPAT2突变导致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和储存障碍,而seipi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HEV71).多数患儿感染后症状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
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位于下丘脑的上端第三脑室两侧,是下丘脑前区最显著的核团之一,在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哺乳类的室旁核大多由大细胞神经元和小细胞神经元共同组成.大鼠室旁核的大细胞神经元可分为三部分,即:前大细胞核、内侧大细胞核及后大细胞核.室旁核小细胞神经元可分为五部分:室旁核室周核、室旁核前小细胞核、室旁
作为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一类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前期研究已经证实,高密度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