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诉案件撤诉问题研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司法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刑事诉讼法也得到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虽然原刑事诉讼法中“对于不需要判刑的,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撤回公诉”的规定已经被取消,但在司法实务界,“撤回公诉”的行为不仅没有因其失去了立法依据而不复存在,反而因没有了法律规定而被随意行使。由于撤诉属于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并且在实践中意义重大,故笔者在本文将针对撤诉的法理基础、案件范围以及撤诉后的处理,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撤诉;公诉;起诉法定主义;起诉便宜主义
  检察机关取消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公诉案件,简称撤诉。检察机关的撤诉权,在法理上,属于请求权的一种,即在审判阶段,检察机关若要撤诉,则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而是否决定撤诉取决于人民法院。但是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因为相关的法律没有对撤诉权的行使作出一定的详细规定,这种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检察机关滥用。故笔者认为,对公诉案件中的撤诉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可以解决很多司法实务中的问题,从而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一、撤诉权的法理基础
  在当下,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认为检察机关享有撤回公诉权,即撤诉权。因为主流观点一致认为,既然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权力,那么,自然允许检察机关在案件的事实、情节、证据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自己提起公诉的诉讼行为作出一定的变更,即撤诉权可以看做是检察机关公诉权的应有之意。而我国的起诉便宜主义的原则,也是指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撤诉权的法理基础刚好体现了我国在公诉制度上所采取的理念,即,起诉法定主义兼采起诉便宜主义。
  二、撤诉的案件范围
  检察机关享有撤诉权,但是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可以任意行使自己的撤诉权,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为制约和监督,撤诉权的行使也不例外。撤诉权作为一种法律制度,自然有其存在的法理基础,但是若使之在实践中具有操作的可能性,笔者认为,针对下列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行使撤诉权:
  (1)不存在犯罪事实的。
  (2)并非被告人所为的。
  (3)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
  (4)需补充侦查的,即检察机关因证据不足而申请补充侦查,在补充侦查期满后不按规定申请法庭审理的。
  显而易见,检察机关起诉的以上1、2、3种情况均属于错案,为了及时的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以及节约司法资源,检察机关通过撤诉的方式终止诉讼活动,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这些情况下,必须弄清检察机关撤诉的理由,而不能一味的允许检察机关撤诉,否则撤回公诉权很有可能被检查机关滥用,成为其躲避法律责任的“港湾”。因为,很多案件本身属于法定不起诉的,如果对这些案件也允许检察机关撤诉,那么必然会剥夺被告人通过法庭审判,获得无罪宣告的权利,这也必然会损害被告人的利益。因为,无罪宣告一旦生效,就意味着检察机关存在错诉的情形,并且被告人当即获得请求国家赔偿和追究主要办案人员责任的权利。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也允许检察机关撤诉,无异会严重损害被告人的合法权利,这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也是违背的,并且会破坏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赖。至于第4种情况,既然法律已经赋予了检察机关在起诉前,可以根据证据的收集情况,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的权力,也就意味着法律也同样赋予了检察机关在起诉后,对由于证据不足而无法证实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时有撤回诉讼的权力。只是,如果检察机关在起诉时将此种案件定为“证据确实充分”,法院完全可以驳回检察机关申请撤诉的申请,从而做出无罪判决。因为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允许检察机关申请撤诉的申请,会成为检察院规避错案追究制,从而规避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撤訴后的处理
  在司法实务中,检察机关大多是在法庭审判阶段,但是由于在立法上,立法者尚未对检察机关行使撤诉权后的后续问题作出规定,这也使检察机关滥用权力给于了可乘之机,这种立法上的漏洞与法学界研究的滞后,共同导致,在实践中,检察机关的这种权力被任意使用。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撤诉的案件往往只是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搁置不管,进而不了了之,相对于法院经过审判程序而作出的无罪判决而言,对于被告人来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检察机关的这种做法,严重损坏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侵害了被告人的人权,与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也相去甚远,故笔者认为,针对检察机关撤诉后的司法处理,应该有明确的处理态度。
  检察机关的撤诉发生在法院作出判决前,也就是说检察机关的撤诉已经进入到了审判程序,其行使撤诉的权力,自然要受到法院的制约,如果其任意行使,则势必会破坏法院的独立审判,破坏司法公正。由于检察机关的撤诉也仅仅是对案件的程序性问题作出处分,然而对于案件的实体问题却没有作出任何处分,这与法院经过庭审而作出的判决不同,其法律效力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撤回起诉的法律效力与不起诉的法律效力很相似。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检察机关对于撤诉的案件,必须及时作出不起诉的处理。而不能仅仅通过撤诉来终结诉讼程序,如果这样,那么被告人的权利就难以得到保障了,并且这也会助长检察机关马虎办案的工作态度。只有把撤诉与不起诉制度结合起来,才能不仅从理论渊源上,为撤诉的后续处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才不至于使司法偏袒一方,而牺牲另一方的利益。只有这样,公安机关方可获得申请复议复核的机会,并且被害人和被告人如果对案件的处理决定不服,也可以通过申诉来获得司法救济,只有这样,诉讼活动中的当事人、公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而不至于使撤诉制度变成检察机关规避法律处罚的港湾。
  参考文献:
  [1]张阿丽《论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11月
  [2]顾永忠.刘莹等.论撤回公诉的司法误区与立法重构.《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其他文献
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公民应当养成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属于伦理范畴,吸纳的是契约所具有的合意、权责、诚信等因素。从属性和身份两个方面可以识别出大学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
摘 要: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形成的一个基础,研究民法必定离不开对意思表示的研究。意思表示的概念研究也产生了很多观点,但是最有价值的研究还是意思表示的成立问题,包括意思表示的成立的概念和意思表示的成立要件。研究意思表示的成立有利于保护民法上的当事人的利益,有利于明辨法律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民法的研究和完善。意思表示成立的要素也是民法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把意思表示分为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尽管中亚各国有不同的发展诉求,但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亚各国的
摘 要: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对不真正连带债务进行了介绍和研究,有些学者主张在我国承认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制度和理论,有些则认为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提法并不妥当,其仅为连带责任的一种,理论研究上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论。同时立法上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规定也不明确,这些都导致了审判实践中的众多问题,随着不真正连带债务案例的增多,诉讼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成为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  关键词:不真正连带债务;理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进一步落实.粮食风险基金的建立与使用也已经明确,其专项用途是:“第一.支付省级储备粮油的利息,费用补贴;第二,粮食企业执行敞开收购农民
摘要:公证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的法律效力关系着法律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意识的提升,公证在社会民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不断完善公证体制,充分发挥公证的法律效力,提升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因此,本文论述了公证的概念和效力体现,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举措。  关键词:公证;法律效力;司法制度  1公证效力概述  1.1公证效力的概念  
<正> 西广开分理处业务区内小型集体的知青商业网点像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了,这是本着党中央发展集体经济、安排就业的精神,在市、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下取得的显
人的超越性存在是与人的现实性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人在现实的生命活动中,不断实现创造性生活对适应性生存、精神与意义对物质与现实、类存在对个体生命存在、无限对有限的
摘要:高新技术的迅猛展,使得信用卡的使用更为便捷,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信用卡犯罪的比例也在逐年的成倍增长。而网络信用卡犯罪本身存在着的隐蔽性、虚拟性、侦查难的问题,以及我国刑法对网络信用卡诈骗犯罪规定的立法空白,都使得对网络信用卡犯罪的研究更加迫切。本文试对网络信用卡诈骗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更好的解决网络信用卡诈骗猖獗的现状。  关键词:信用卡;网络诈骗;高新技术  
(310000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杭州)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较实施以前明显提高了,惩罚性规定的警示作用效果明显;但是也存在着大量因种种原因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未签订劳动合同引起的仲裁及诉讼迅速增加。本文主要从认识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退员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劳动合同;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