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的乡愁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冬過后,门前的杨树上只剩下几片零星的黄叶,这时,山林中的小松鼠、猪獾等动物忙着储藏过冬,而农闲下来的乡亲也开始了冬储工作。
  村里的女人们开始忙活了。腌酸菜、腌雪里蕻、卷心白等,那独有的味道,弥漫整个村庄。母亲做辣子酱,算得上是拿手绝活。将新鲜的青辣椒、红辣椒清洗干净,切成细丝,加上姜、葱、蒜、花椒等佐料,再将几只红苹果、酥梨切成薄片调味,母亲将它们放在石磨上磨成酱,装入木桶里……吃时香气扑鼻。
  站在离村子不远的山岗上远眺,那屋檐下悬挂的一排排鲜红的柿饼和辣椒,成为冬日里山村最耀眼的风景。女人们将红彤彤的柿子削掉皮,用带刺儿的藤条穿成串,悬挂在屋檐下,历经阳光晒、寒风吹,直到变成酱红色,将其用手捏成一个个的圆饼,密封在陶罐里,等其上面挂满一层白霜后,方才拿出来解馋……女人们将采摘回家的鲜辣椒,用麻线穿成一串串,挂在屋檐下,或者墙壁上。到了腊月间,待红辣椒风干后,将其倒进烧烫的大铁锅里干焙,直到辣椒变得焦红,且“哗哗”直响、香气弥漫,再把焙好的辣椒放进石臼里捣成碎面,加些炒好的芝麻、花生仁,泼上烧热的菜籽油,诱人的油泼辣子便做成了。吃羊肉泡馍、吃豆面,或烤干的玉米面馍片,都少不了油泼辣子,那其中的美味,妙不可言。男人们也不甘落后,“攒柴”是一项重要力气活,趁着大雪封山前,他们要进山去捡拾干树枝,用藤条将其扎成捆,然后背回家,垛起一人多高的柴垛子。对于较粗的树木,他们用锯将其截成一二尺长,再用斧头劈开,码放在屋檐下,远远望去,实乃一道富有立体感的柴火墙,如此这般,保证了人们冬日里做饭、烧土炕以及取暖所需。
  邻居发哥,脑瓜灵,点子多。他利用村里闲弃的土窑洞、石窑洞,种植黄瓜、茄子、西红柿、青菜等。发哥在窑洞门前装上透光的塑料门,利用太阳能集成电路,在洞里安装了自动照明、烘暖设施,还铺设了自来水管。当窑洞外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时,窑洞内则是温暖如春,蔬菜葱葱郁郁、生机盎然。发哥家在窑洞里种植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自家的冬用,也解决了村里人冬天吃菜的问题,再也不用冒着严寒去镇里蔬菜市场买菜了。
  在我的家乡,有不少来自陕南的乡亲们,他们在冬日里有吃大肉、喝烧酒的习惯。村里土地广,粮食足,每家每户都要喂养几头猪。立冬前,人们总要杀上一两头猪,挂在有烟囱的灶膛里,烟熏火燎,最后成为“熏猪肉”。屋外大雪纷飞、滴水成冰,而屋内红泥火炉里的炭火很旺,土炕温暖。家家户户在火炉上,炖上一锅熏猪肉,再加上萝卜、土豆、红薯粉条。铁锅里“咕嘟咕嘟”直响,上面漂着一层红油辣子、葱花和香菜,香气四溢。人们品尝着熏猪肉,喝着老玉米酒,享受着冬日惬意的生活。
  此刻,冬天已经来临,漂泊在外的我,多想在这冬日里,把天南海北的老友们聚集在一起,围着火炉,小酌几杯,度过眼前的严冬。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在那交通落后、肩挑背驮的年代,扁担是乡村司空见惯的运输农具,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两到三根扁担,挑土、挑柴、挑草、挑筐、挑庄稼,根根磨得油光发亮。  挑担是个力气活儿。如果没点真力气,要挑起足有一百二三十斤重的担子,走上一段路程,腰不弯,气不喘,还真不容易。父亲力气是过人的,家中那根既长又结实的栗树扁担就是父亲专用的,据说能挑二百斤。扁担的两端凿有两个眼儿,肩挑时在两个眼儿里各插上根筷子,可以保證挑着的
期刊
平时极少照镜子。长得俊的人才愿意照镜子。越长越丑,就越来越不想照镜子。谁愿意干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看的事呢?可猪八戒不照镜子,他就好看了吗?当然不是的。猪八戒知道自己长得丑,也是镜子先告诉他的。后来,他就对镜子冷落了,不再照镜子了。猪八戒不照镜子,镜子成了废物,发挥不出来任何作用。  贾平凹在一篇文章开头写道:“问,古镜未磨如何?僧曰:照破天地。问:磨过如何?僧曰:黑漆漆的。”你看,贾平凹把僧人说的
期刊
如同悲伤的目光一样,我喜欢秋天,尤其喜欢钱冲的秋天。钱冲的秋天是美丽的,如三千年的银杏一般静美;钱冲的秋天是明媚温婉的,好似银杏果的芳香;钱冲的秋天是宁静的,如白云悠悠的蜜蜂寨;钱冲的秋天是深邃的,如清晨波光淡影的腊树湾溪流。  钱冲,那是我的故乡——  故乡钱冲,我在木楼的地板上做着梦长大。老屋里,我八十八岁的母亲一直守着那片银杏园。  又一个银杏落叶的秋天来了。屋后,我的祖上留下的那片银杏园又
期刊
一个甜甜的笑靥,一个会心的眼神,就能使人陶醉,我没有太多的期盼。  我和你相识,就像沙漠里两颗沙子相遇,是这样偶然,也是这样必然。在坎坎坷坷的人生途中,我曾是你眼中的一粒细沙,随季风从远方吹来,不经意间,搅得你心头好痒好痛。风平浪静之后,你依旧明眸生輝,我已融入大地,聆听大自然的窃窃私语,不需要太多的承诺,风声雨声在为我洗去满身的尘土。阳光明媚,也许你真的不知道,我在期盼什么。  在这个世界里,好
期刊
一个玩得好的哥们,睡眠有些问题。因为朋友的推荐,得到京城一个著名的中医博士治疗,有了一些效果。今年暑假,博士为哥们继续治疗的时候,我借这个机会,也跟着去凑了个热闹。我问博士,我左边脸上干干净净,右边脸上却有好几个斑点,是什么原因?他认真看了看,说:“你这是肺气不足的原因。”  我不太懂中医,但他讲的这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搜索记忆,初中时搞体检,全班就我一个人吹不动测肺活量的那个像气球模样的玩意儿
期刊
“好散文!有感而发,情感真挚。材料的选取很有分寸,以荠菜为线索,叙事清晰;内容给人以人世间的温情!是篇感人的佳作!祝贺你不断进步!96分,王天民,1995年3月15日。”仔细阅读这段红色圆珠笔写的评语,读着读着,这81个红字在我眼前开始模糊……  1994年高考落榜,我稀里糊涂来到阜阳,考上了阜阳教育学院教授张峰办的自学考试班。学习的地方在一个长满野草的院子里,简单的几间砖瓦教室,寝室也很寒酸。原
期刊
从小到大,我一直固执地认定,缝纫机是会唱歌的。  生产队时期,我们兄妹五个相继降临人间,母亲无法出工,受尽了别人的冷眼和刁难。母亲小心翼翼地应对着,后来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剪缝衣服,于是生产队给母亲指派了新的任务——为全队队员缝缝补补。  土地承包到户时,年事渐高的爷爷奶奶停止了长期漂泊,从淮北回到了家乡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又在外地工作,我们家分到了八口人的田,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劳动力,农活还主要得靠
期刊
罗甸,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大的一个县,它就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盆景,点缀在贵州高原的最南部。  罗甸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冬短夏长,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特别适宜种植水果蔬菜。现有30多万亩各类蔬菜,是全国菜篮子生产基地。一年四季除了脐橙、葡萄、柚子等,最有名的是火龙果。只要你穿行于翠绿的山谷间,就能看见满山遍野挂满枝头、宛如红绣球似的火龙果。全县有6万多亩火龙果,占全国四分之一,经过改良培育的紫红龙
期刊
在贵州的大山中,有一座小镇建在一群海拔八百米高的大山上。它就是万山朱砂小镇,这里的朱砂开采始于三千多年前,解放后,万山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为“爱国汞”。现在的矿山,因资源枯竭国家保护,已不再开采。万山利用大山森林资源、汞矿遗址,华丽转身变成了国家矿山公园。  从长沙坐两个小时高铁到铜仁南下车,再坐半个小时的汽车就到了万山朱砂小镇。一座建在高山上的集镇,黑
期刊
妈妈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学校上课,当有人去学校告诉我的时候,我“哇”的一声哭了。  白雪老师紧紧地搂着我,一边给我擦着眼泪一边劝着我说:“孩子,不要哭了,妈妈不在了,我就是你的妈妈。”白老师说着,自己的眼泪亦夺眶而出,滴落到了我的脸上,我哭得更厉害了。白老师停下了课,陪着我回家,当我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已经挤满了人,妈妈安卧在门板上,我拨开众人扑向了妈妈。本家的一个舅母一下把我抱离了妈妈的遗体,我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