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看病为啥这样难?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e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收入稳步提高,应该说,看病吃药这种事不应成为大问题。但事实上,老百姓“看病难”却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怎一个“难”字了得
  
  时下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诙谐而调侃的言语道出了老百姓怕生病、看不起病的辛酸和无奈。
  一般来讲,当下的“看病难”大致有这样三种情形:一是贵得离谱的医疗费使人不敢看病、看不起病;二是医疗资源匮乏、分布不均衡造成人们看病极不方便;还有一种情形是前面两种情况的重叠。总的来说,“看病难”对多数城市居民主要意味着“看病贵”,怕生病、看不起病;而对广大农民来说,“看病难”则是一种雪上加霜的困境,既缺医少药,又看不起病。
  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全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老百姓看病,要排各种各样的队,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交各种各样的费,小病往往要“大医”。所以,一些人得了病只好硬扛着不上医院。
  因为无力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生病不到医院治疗,或者未痊愈而提前出院,并不是极个别的现象。据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不住院。据卫生部有关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城市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是7600元,而现在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是6500元。农村平均住院费用是2400元,相当于农村人口年均纯收入。一年辛苦钱,住个院就全没了!
  对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重庆来说,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更为突出。重庆市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表明,52.5%的农村病人和37.9%的城市病人,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此外,经住院治疗后自己要求出院的病人,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困难,其中城市病人的比例是56.8%,而农村病人因没钱而中途放弃治疗的比例高达76.5%。
  
  看病难原因种种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由于长期的城乡分治、重城轻乡等原因,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乡村医疗机构数量匮乏,设施简陋?熏服务质量堪忧,难以满足农民求医问药的需要。城市医疗资源也存在结构问题?熏 我国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而大小医院看病收费几近一致,加上服务于社区方便居民就近就医的小医院少,于是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
  药价虚高导致看病贵。不久前,一患者在重庆某医院做了个白内障手术。结算时,费用高达5000多元。他拿过详单一看,开出的生理盐水就达20瓶,可患者真正输液用的不到7瓶。更有甚者,一些医生为了多开药,把一些无关病情的营养药一并开给了患者,大处方造成药费虚高不下。药价虚高的主因在于医院长期以来实行的“以药养医”的体制。在患者购买的药品价格中,出厂价约占30%,另有70%则是由中间流通环节和医院加价赚取。由于国家政策允许药品加价,而医院的收入又与医生个人收入挂钩,致使医生倾向于给患者多开药、开贵药,开大药方,拿高提成。在一些医务人员的收入构成中,卖药收入占到了45%—70%。
  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太窄。我国社会统筹类的医疗保险和商业性的医疗保险是居民医疗保险的最主要来源,另有少量居民享有民政救济性质的医疗救助。目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对象只限于城镇职工,广大的农民及城镇无业的老人及未成年人没有纳入该体系。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的职工的参保率也很低。受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不少企业无力参保。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城市低收入人口中无医疗保障的比例高达76%。另据调查,在我国城镇居民中,有44.8%的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虽然这个数字每年都有所下降,但是,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仍然处在很低水平,特别是在人口众多而相对贫困的广大农村地区,高达79.1%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这部分群体一旦生病,所有的医疗费用均需自己承担。
  政府投入不足。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提出,医保改革后职工个人平均分担比例达到25%比较适宜。但从医疗保险实施后来看,参保职工实际的自付比例平均已达44%,大大超过了规定限度,使已参保的职工特别是一些老职工或多病的职工感到不堪重负,有的退休老人的医药费占了生活费的一半左右。2003年底,全国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670亿元,说明这种节余是在使个人医疗负担比预计高得多的情况下产生的结余,表明我们的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都存在问题。
  不注重预防。预防是控制流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预防可以节约大量治疗费用,因为预防的费用效益之比往往高达1∶50。但在新的医保制度下,预防费用属于门诊范围,需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个人自付,个人往往考虑费用负担问题而不注重预防。
  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必须同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只有搞好医药卫生体制的配套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建立有效的医疗费用约束机制,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浪费,使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真正用于基本医疗需求。
  
  多管齐下医治“看病难”
  
  以人为本,保障国民健康权。健康权是每个公民都应享有的基本人权。保障国民身心健康,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把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作为医疗卫生改革的出发点,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政府应该树立国民健康至上的理念,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重视疾病预防。考虑到目前有限的卫生医疗资源状况以及预防可以节约大量治疗费用,要加大疾病预防上的投入,增强预防工作,普及卫生常识和健康教育,从源头上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加强医疗服务设施建设。鉴于医疗资源城乡分布的严重失衡,今后国家应将医疗资源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建设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基本医疗服务条件,方便农民就近就医。在城市,要合理分布卫生医疗资源,构建最基础的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城市大型综合医院要在城市新区、大型居住区、城乡接合部以及远郊区县建立分院,同时发展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通过建设大批社区医院以及适当拉开收费水平差距,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分流大医院的压力。
  进行系统的医疗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步伐,建立卫生医疗社会救助制度和民工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全体公民看得起病;建立福利性质的“平民医院”,以低廉的价格为贫困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改革“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价格,合理调整医疗机构补偿结构,降低群众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乡镇开设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改善基层医疗条件;用基层医护人员进城培训、市里医护人员下乡锻炼等办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组织实施万名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工程,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系重庆社科院副研究员、成都军区第三二四医院财务助理员)
其他文献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这一体系,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没有矛盾、没有差异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减少差异的机制。由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引发的矛盾、差异,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来加以切实解决。    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有助于社会民主法治和公平正
期刊
把乡亲们从打麻将、“斗地主”、求神问卜的地方“拉”回来。在党支部带动下,一群农民用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吸引了村民的目光,引领着农村新的娱乐时尚——  “走,到石岭凼看戏去!”  夕阳西斜,在铜梁县土桥镇的高坡村,忙完一天农活的村民开始找乐子。在石岭凼张家大院,村艺术团活动中心歌声悠扬,又一个欢乐的夜晚开始了。  白发、苍颜,划旱船、扭秧歌、打连箫、唱戏曲,谁会想到,一群白天还在田间扛大锄、扶犁耙,
期刊
2007年把旅游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2010年把重庆建设成中国旅游经济强市,这是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开局前作的战略部署。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大等特点,振兴重庆旅游业,必须紧紧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突破当前制约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    景区打造:把握三种特性 实现三大飞跃    旅游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可进入、可观赏、可留住”是吸引游客的基本前提
期刊
社区办起了“悄悄话”室,真是一件新鲜事。  带着好奇,我来到南岸区涂山湖畔的真武山社区采访。社区“悄悄话”室坐落在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的第二外国语学校旁。  去年4月的一天,一位中年妇女满脸沮丧走进“悄悄话”室,要求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吴娣蓉说说“悄悄话”。  来人是经商致富的周雨,她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吗?不料,周雨开口便说:“我觉得活着没意思,很想自杀。”  原来,周雨的丈夫嗜赌成瘾,已将殷
期刊
一边是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高等艺术院校,一群追求高雅艺术的莘莘学子,充满生机与活力;一边是七零八落的街道社区,一群低收入过着简陋生活的居民群众,一片平淡与冷清。  前者是四川美术学院,后者是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  在这样的反差里,如何发挥好高校、街道党团组织和党团员的作用,通过沟通与合作,创造和谐与文明?  美院和街道在思索,青年志愿者们也在思索。  在美院组织的“开放的六月”美术系毕业生作品展上,
期刊
蚕桑支部、核桃支部、蔬菜支部、茶叶支部……在黔江区,有60%的村组打破传统的以村、组为单位设党支部、党小组的模式,找到了经济建设与组织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8月的黔江,黄金梨已经成熟,蒲花社区经果林党支部书记徐廷勇摘下一个递给笔者,乐呵呵地说:“来,尝一个嘛,甜!”蒲花社区作为黔江区“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发祥地,已经在产业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始享受增收的喜悦。    找准“两个建设”结合点    蒲
期刊
今年8月19日晚,大雨如注。合川市轮船有限公司造船厂厂长办公室灯火通明,一群人围着一个黑瘦的中年男子,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  这男子坐在轮椅上,鼻孔里插着输氧管。  23时,中年男子轻松地说:“行了!明天就把这份文件报重庆渔政船检处审批。”  “郭厂长,你该休息了吧!”身边有人提醒道。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合川市轮船有限公司造船厂厂长郭大富,今年50岁,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党员。  12年前,合川市
期刊
她靠自己的顽强拼搏,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市人大代表、乡党委副书记;她培育了两个优秀的孩子,她教导她们,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彭水县三义乡党委副书记、市人大代表宿德英和在乡中心校当老师的丈夫李方良,有两个值得骄傲的女儿。大女儿李雪瑞,16岁考入山东大学,读初二的小女儿李亚玲,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这个位于边远山区的普通家庭,因其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成功的家庭教育被评为2004年重庆市十佳
期刊
编辑同志:  我在一个市级单位工作。  住在闹市区的我,常常感到莫名的孤寂,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有时甚至难以自拔。  我每天过着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上班时,大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时间在工作中悄悄滑过,下班后,同事们则各奔东西。  我常常很晚才回家,别人说我是工作狂,其实我是怕回家。  每天?熏我在人流中穿行,公共汽车、出租车川流不息,商场、公园里的人们熙熙攘攘,有说有笑,但我觉得这些都与
期刊
2005年5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由卫生部、全国妇联评选的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颁奖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的护士包红勇在欢快的音乐和热烈的掌声中走上领奖台。  谁能想到,这位干练利索、性格开朗的“白衣天使”,却是一位有5年乳腺癌历史的患者。    对病人,她真情付出    包红勇工作的妇科病房每年都会接收许多患有各种妇科癌症的病人,有的需要手术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