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绝不是一场怒怼他人的潜伏和暗战战——《找到你》《影》影评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电影,是王君老师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看电影,本质上是通过看别人的故事来内省自己的人生。好电影,看一场,悟一回,成长一次。
  电影不仅是视觉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空间的艺术,场景的艺术。在好的電影院里,才能看到好电影的细节精妙之处。
  好电影只看一次是不够的,看两次以上,才能看出导演在细节上的用心。还有一些电影,看第一遍不一定觉得精彩,多看几次,却能慢慢发现它的好。相反,也有一部分电影,第一次“声光电”很是耀眼,但如果再看第二次,却往往很失望。
  只有经典,才耐咀嚼。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都是一样的。
  这一回,我同时选择了吕乐导演、冯小刚监制的《找到你》和张艺谋的《影》。我特意选了一个下午把这两部片子对比起来看。
  这也是我观影的一个独特习惯。或者说,这是我训练自己审美能力和思辨力的一个习惯。在故事迥然不同,风格也迥然不同的电影里去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是我乐此不疲的事情。这样的喜欢,源自我对人性探索的兴趣。我相信,对于真善美的本质性认识,是可以跨越时间,跨越人种,跨越风格的。这样的探索,于我而言,是为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注入正能量的过程。
  所以,把《影》和《找到你》放到一起看,绝不仅仅因为它们的档期相同,更是因为,从前期的宣传中,我大约知道,这是两部在故事叙述和艺术风格上都各走极端的影片:
  《影》讲的是古代的故事,《找到你》讲的是当下的故事。
  《影》的故事主要是宫廷权谋与争斗,《找到你》讲的是普通人的挣扎。
  《影》的故事应该是艺术的虚构。而《找到你》,是绝对现实主义的题材。
  《影》有唯美的视觉冲击,是张艺谋电影舞台艺术的再探索。而《找到你》,每一个镜头都在追求世俗的真实。
  张艺谋还是想通过《影》,实现他的电影美学野心和电影哲学野心。所以,《影》必然是哲学和美学的饕餮盛宴。而冯小刚总是走曲径通幽之路,近些年来,他对现实的拷问就是他的美学。看这两位不同的导演,就如同时看舞台剧和街头剧。布景也许完全不同,但艺术的享受都会让人过瘾。
  我更好奇的是,同时作为中国当代电影巨擘的张艺谋和冯小刚,他们对立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对立一定很耐人咀嚼。
  观影后的结果是,两部片子都打动我心,都值得我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花在它们身上。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看任何电影,都自然逃脱不了教师的这个视角。任何故事,在我这个地方,都必然成为思考教育的原材料。
  我欣喜地发现了两部片子的共同点:《影》和《找到你》,其实都还是“找”的故事。
  艺术形式可以不一样,但人性是永远相似的。跨越千年的两个风格和叙述方式迥然不同的故事,本质上探索的还是那个永恒的母题:
  我和“我”的关系。
  我和“他人”的关系。
  《找到你》,讲了三个女人的故事。三个女人,生活处境不同,性格不同,但都在离婚的边缘,都在为“争夺”孩子与丈夫潜伏暗战。
  姚晨饰演的李捷是成功的职业女性。身份是律师。美丽、高冷、独立、自主、强硬。在和丈夫竞争女儿抚养权的过程中,她无惧无畏无犹豫。灵魂和手段,都冷冰冰的。她为自己裹上了坚硬的铠甲,和丈夫作战,和婆婆作战,和这个世界作战。这个女强人一出场,让人胆寒,也让人心疼。她的身上,除了美丽的外表,已经没有多少女人味了。她过的也完全是男人式的生活。她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生活状态,也跟男人无异。
  马伊刑饰演的孙芳是底层的农村妇女。嫁了无良丈夫,生下患有无法治愈的先天性疾病的女儿。丈夫打她折磨她,遗弃女儿,撒手不管。孙芳为了救治女儿,拼命想尽一切能够挣钱的办法筹钱。最后受了刺激铤而走险,走上绑架李捷女儿勒索钱财的道路。因此和李捷产生了一系列纠葛。
  故事中还有一个女人叫朱敏,就是《甄嬛传》中饰演安陵容的陶昕然出演的。朱敏是高等学历出身,但放弃了事业做富家太太,最后被丈夫遗弃。她拼死和丈夫争夺女儿的抚养权,绝望之中选择自杀。李捷就是她丈夫的辩护律师。故事一开始,李捷对朱敏毫无同情,只一心一意打赢官司,要从她的手里帮客户把孩子夺走。
  这三个女人,恰恰处在社会的三个阶层,代表了当代女性的三种典型的生存方式。
  但她们当时的生命状态其实是相同的:和丈夫关系崩溃,婚姻破裂;想得到孩子的抚养权,但丈夫强势,困难重重;财务状况都很不好。李捷外表光鲜,但存折里连30万都没有。孙芳已经沦落到社会底层靠出卖皮相挣钱,被高额的医药费逼得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朱敏虽然来自豪门,但已经失宠,而且失掉了工作能力。家里钱再多,都跟她无关了。
  三个女人在不同的阶层活得同样凄惨。我想,她们如果有机会坐下来互相倾诉的话,一定能激发彼此的同情和理解的。但是,电影用细腻的镜头,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鸿沟。
  有两个镜头让我非常难忘:
  一是孙芳在和李捷相处最愉快最温情的时刻(因为李捷的繁忙和高傲,这样的时刻实在是太少了),孙芳小心翼翼地问李捷:他打你?“他”指李捷的丈夫。在孙芳的眼里,一个男人对女人最不好的表现,不外乎就是“打”了她。李捷苦笑着摇头,说:“那倒不至于。”
  我想,孙芳应该是没有听懂李捷的话。她无法明白,丈夫都不“打”你,你干吗要离婚呢?
  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她的“忍耐底线”。孙芳是无法理解李捷的底线的。
  还有一个镜头,李捷打电话提醒自己的客户,也就是朱敏的丈夫,让他把孩子“藏好”,以免被朱敏偷偷“抢”走了。当朱敏质问她“你也是一个女人,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艰难”的时候,她义正词严地怼她:
  “我现在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有一天不像你那样狼狈!”
  这样的镜头,还有很多。
  这就是这个电影超越了“女性命运探索”之上的更高的追求:它所展示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远远超越了女性与女性之间。它思考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生命与生命之间,该如何相融?   所以,我琢磨了很久,《找到你》这个电影名的含义何在?
  是谁在找?绝不仅仅是主角李捷。
  “你”是谁?肯定不仅仅指李捷被绑架的女兒。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找?
  “找到”又是什么意思?
  《找到你》的结局是相对明亮的。不经历黑暗,不足以与之语人生。李捷在“找”的过程中,渐渐地靠近了各种生命的真相,她终于明白她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惨的人,她渐渐地卸下了身上的层层铠甲,开始去理解别的生命,关注别的生命。
  她跪在地上,向每一天都在为自己服务,但从来没有被自己真正“看见”过的孙芳忏悔。
  她终于也懂得了朱敏的痛。她放弃私利,“临阵倒戈”帮朱敏“夺回”了孩子。在“强权”和“弱者”面前,她站在了“弱者”一方。在“法律”和“道德”的两难选择中,她选择了“道德”。在“利”与“爱”的两难选择中,她选择了爱。
  这样的选择,终于让李捷做回了女人,做回了自己。
  她找到的,不仅仅是女儿,更是自己。
  是的,剑拔弩张从来不是强大,戒备重重从来不是强大,声色俱厉从来不是强大,居高临下从来不是强大。
  一个人能够怀着温柔温暖的心生活,才是最伟大最真实的强大啊。
  李捷是如此,肩负着教书育人职业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李捷差一点儿付出了自己女儿生命的代价,才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呢?要走多少弯路,要流多少泪才能够有一点点领悟呢?
  真的很难很难啊!
  但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是:我们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早拥有“懂得他人”的能力,我们就能越早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幸福的教师。
  再说说《影》。
  《影》更是张艺谋营造出来的一场华丽的“潜伏”和“暗战”。
  唯美魔幻的画面之中,几乎全是人性之暗黑邪恶。
  唯一的一点点善和美,比如青萍的纯真情怀,小艾的倾城之貌,最后都无一不被摧残,被辜负。张艺谋在这个影片中,没有给女性一点点青春的亮色和曙光,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是也根深蒂固地觉得女人不配得到幸福。
  女人们没有能力找到自己,更没有能力照亮别人。男人呢?张艺谋这个作品中的男人都选择了疯狂的手段“找自己”,以此来抵抗“别人”的威胁和进攻。结果是什么?没有谁真正成功!每一个人都在和他人的暗战中扭曲了自我,疯狂了自我,走上了生命的不归路和精神的不归路。
  当一个人把“他人”当作战场的时候,把自己之外的那个世界当作战场的时候,他的归宿,就必然是输。
  老奸巨猾的沛王极善于表演,他韬光养晦,甚至算得上“忍辱负重”,为了保住权力和皇位,他机关算尽,以自己唯一的亲妹妹作为诱饵也毫不吝惜。他在阴暗之处装神弄鬼,装疯卖傻,掌控大局,自以为玩弄一切于股掌之中。
  大都督子虞藏身于暗室,心怀叵测,志在皇位。他如一个幽灵,不仅妄想控制妻子的一切,也想长袖善舞,谈笑间,让樯橹灰飞烟灭。他玩弄权术,老奸巨猾,自以为经营半生,进退自如。
  子虞的影子境州呢?从幽禁的少年到宫廷野心家,他的成长过程是无可奈何的自保过程,也是情不自禁随波逐流的过程。没有人内心深处想做他人的影子,所以他渴望被真正看见。于是,权力和欲望纠缠,反抗和堕落纠缠。
  他们最后都输了。没有人赢。
  有的身死,有的魂死。
  读潘知常教授的美学,对他的“争夺有限资源”的理论很有共鸣。潘教授认为:物质资源、权力资源是有限资源,而精神资源是无限资源。如果人类止步于对物质和权力的争夺,那么人生就只能是一场怒怼他人的潜伏和暗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那我们离幸福,只能越来越远。
  用毁灭别人的方式,永远无法找到自我。
  如果我们不想自我分裂的话,拥抱他人,可能是很重要的,或者是唯一重要的路。
  《找到你》和《影》就是这样殊途同归了。《找》的艺术表达方式是返璞归真的,《影》的艺术表达方式是唯美华丽的,但优秀影片的内核确是一样:它们真的不外乎是在回答那个最最经典的问题:我该如何通过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
  而懂得这些,对于身而为教师的我们,对于渴望得到人生之幸福的我们,多么重要和必要。
  所以,还是要感谢这些好电影,感谢导演们,用他们别具深意的电影故事,引领我去思考和寻找生命的真相,幸福的真相。
  好电影看多了,我便也慢慢知道,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各种各样奇葩的职业也随之诞生。比如,因為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提高大家旅游品质的酒店试睡师应运而生了。又比如,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有了“遛娃师”。还有通过嗅觉来判断消化道是否健康的“闻屁师”,为宠物狗试吃狗粮的“狗粮品尝师”,以及应对蚊虫的“引诱师”等。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很高兴来到这里给诸位进行一次职业规划的演讲,曾经的我,如同此刻的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和遐想,总是渴望自己在未来能有一份独特的职业。  所以今天,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个新职业,那就是—一垃圾规划师。此刻,你们一定在想,都说是垃圾了,有什么可规划的,难道是规划倒在哪里不成?当然不是!要知道,垃圾也是可以變废为宝的。比如:喝完水的饮料瓶可以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花篮,拆完
期刊
自古才子佳人命运多舛,或伤春悲秋,或宦海沉浮。“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佳人的哀歌,“明月几时有,把酒問青天”是才子的洒脱。当豪放与婉约相撞,古人之情韵,谁更领风骚?
期刊
《边城》虽然只有六万多字,但却是一本大书,值得用一生去读,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初中生阅读这本小说,或许有些困难,因为这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小说。这本小说有些特别,比如它没有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是朦朦胧胧的,再加上小说里有比较多的意象描写一一是的,意象!这本是诗歌创作的手段,但沈从文先生的小说里就有,如杜鹃、虎耳草等。因为沈先生是把小说当作了诗歌一样在经营的。除了这些以外,这本小说里还有许多
期刊
暮春的风温柔地拂过枝丫,—树繁花摇曳,刹那间花飞满天。无数娇艳的粉白花瓣在风中上下翻飞,似乎在穷尽生命最后一丝力量,抓住这交睫即逝的刹那,向世界展现它小小的身躯。  不过一呼一吸的时间,它无可挽回地向下坠落,落在汤汤流去的水面,落入雨后尚湿的泥土,落在无数同伴的身体上,沉入一个永不醒来的梦境。  一位女子站在花树下低声啜泣,似乎怕惊扰了这个梦。在远山般的黛眉下,她雾蒙蒙的双眼无声滚落着泪珠,眼泪濡
期刊
春天除了烏语花香,还有春困
期刊
苏东坡,是我很钦慕的人:性格豁达开朗,一辈子吟诗诵词、广交好友,更有一手好厨艺……  在《赤壁赋》中,有苏轼感叹时间如梭的一席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在文中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
期刊
測一测:你在故宫能走多远
期刊
正月初二,我家真是热闹极了。舅舅、阿姨们都到我家来做客了。爸爸和奶奶这两个高级厨师在厨房里忙开了,我也来到厨房随时听候他们的差遣。  “哎,你买那么多蔬菜干什  么?正月要吃大鱼大肉才行!”奶奶小声地埋怨起爸爸来。“妈,您这思想可落伍了,现在可不比以前,鱼肉早已是家常菜,正月里大家都快吃腻了。我敢保证,我买的蔬菜肯定比您买的鱼肉抢手。”爸爸毫不示弱地说。“你别吹牛了。”“我可不是吹牛,而是……”听
期刊
王君老师是被阿米尔·汗给深深地迷住了。她说,我爱上他了,太棒了。他用电影改变着一个国家。她说,他的电影具有主流价值观,正能量,又超级好看,简直是天才。多么可爱的王君老师!我无法想象,她是如何怀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写下这期专栏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1 两部电影的相同点  师: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是电影欣赏课,老师想和同学们聊一聊阿米尔·汗的新作《神秘巨星》。大家都看了吗?  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