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桥梁施工技术是高专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由于专业技术要求高、专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现有课堂教学方法授课难度大,不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三维构造和复杂的施工工艺,讲授和学习很难紧密结合。为了更好地开展桥梁施工教学,结合 BIM 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针对学校教学的实际条件,利用 BIM 技术并指导学生创造各种桥梁模型,创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关键词】BIM技术;桥梁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31-01
引言
我国 BIM 技术的应用正处在大力发展阶段。住建部编制的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BIM 协同工作等技术应用,普及可视化、参数化、三维模型设计,以提高设计水平,降低工程投资,实现从设计、采购、建造、投产到运行的全过程集成运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精神,正在指导建筑施工行业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增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建筑业产业发展新体系。 一、运用BIM技术教学的优越性
BIM可以根据图纸将我们的桥梁在建模软件中用 1:1 的比例建立起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它和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型相比,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可以实现桥梁 720 度全面无死角的展示,比如桥梁中的支座,一般我们在桥梁图片上只能看到其外形,在 BIM 模型中你可以把支座单独拿出来,通过隐蔽 / 显示功能看到它的外部和内部全貌。
(2)以往我们课堂教学中用的教学动画大多是从网上下载的,是施工单位针对某座在建桥梁的,着重于施工工艺的完整性,都是从一座桥的基础开始到桥面附属结构施工完成结束,无法配合我们的教学突出重点难点。利用三维模型,我们可以自己针对教学,制作三维动画,甚至可以引入游戏中的概念进行互动,让学生自己操作,实现施工过程。
(3)可以在桥梁指定部位模型上添加施工信息,让学生学完这部分构造之后,可以直接进入施工过程,实现识图与施工的无缝对接。二、BIM 技术的特点
针对桥梁施工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 BIM 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 BIM 具有以下五个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复杂造型桥梁利用 BIM 建模,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桥梁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协调性:也就是说 BIM 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大桥的协调数据。模拟性: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优化性: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 BIM 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更好地做优化。可出图性:BIM 不单能为设计院出设计图纸,还能根据不同的剖切角度出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部构造图纸。 三、基于 BIM 技术的课程改革
1.调整教学环节,革新教学组织模式。
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一是坚持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对接;二是探索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组织模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相适应,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
(1)理论实践高度结合。高职院校各个铁道工程技术类专业中,铁路桥梁施工一门单独的实践课来开设,主要是通过实践锻炼,来进一步培养专业技能。究其本质,它们实质属于桥隧施工和维护的内容,与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密不可分。为突出其作用,将其融入到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中来,通过两周的企业现场实践教学来强化学生施工和维护技能,实现了将课堂和工地之间的场景轮換式学习,课堂与工地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2)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组织模式。由于铁路桥梁一般具有施工周期长、任务重、难度大等特点,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根据铁路施工情况安排实践教学时间。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了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教学组织模式。即根据铁路施工桥梁施工进程安排教学进程,设置两周的机动时间,供学生专门赴施工现场学习。
2.平等友好的师生沟通。
当前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较多,思维活跃,对于生活及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自己理性的认识和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同学生对桥梁施工技术这门课的不同认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桥梁施工现场条件比较脏、较危险、施工环境恶劣、工作艰苦,今后不打算从事路桥施工方面的工作,其学习目的通常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能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因此对桥梁施工技术的学习兴趣较低;部分学生对桥梁施工技术有极大的兴趣,并表示今后将以桥梁施工作为自己的首选就业岗位;少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认为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没关系,下课后通过自己学习或者考前的突击能够赶回来。
3.引入桥梁结构软件模拟仿真教学。
桥梁结构软件(桥梁博士或者 Midas)在“桥梁施工”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在有限的两年时间内完成学习桥梁施工项目的任务。以施工图为载体的教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项目教学法为导向,利用桥梁结构计算软件针对项目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型,项目的教学模型建立过程中,就是一个模拟真实施工工艺主要流程的过程。通过模拟项目施工过程的训练,将职业教育内涵融入教学内容,强化职业道德和不畏艰难困苦精神的培养,着力培养面向铁路、公路施工企业一线具有能管理、懂施工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突出应用能力,注重能力培养,兼顾可持续发展。结束语
桥梁施工课程通过几轮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如何充实课程教学内核,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施工图识读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非常重要。通过 revit、达索等软件进行全桥的三维建模,将二维图纸转化成三维实体,把复杂的桥梁构造立体化、可视化,将工艺逻辑问题简单化、清晰化,解决教学过程中施工图识读,施工工艺理解效果的检查困难、教学效果难以把握的问题,通过试点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但是对教学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教学投入比较大,在推广过程中各个院校要结合实际条件考虑使用。
基金项目: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LZY17354)
参考文献
[1]杨勃,罗建华,韦笑美.“桥梁施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93-94.
[2]张小强.浅谈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2(5):104.
[3]刘红勇,何维涛,黄秋爽.普通高等院校 BIM 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5):98~10.
【关键词】BIM技术;桥梁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31-01
引言
我国 BIM 技术的应用正处在大力发展阶段。住建部编制的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BIM 协同工作等技术应用,普及可视化、参数化、三维模型设计,以提高设计水平,降低工程投资,实现从设计、采购、建造、投产到运行的全过程集成运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精神,正在指导建筑施工行业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增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建筑业产业发展新体系。 一、运用BIM技术教学的优越性
BIM可以根据图纸将我们的桥梁在建模软件中用 1:1 的比例建立起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它和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型相比,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可以实现桥梁 720 度全面无死角的展示,比如桥梁中的支座,一般我们在桥梁图片上只能看到其外形,在 BIM 模型中你可以把支座单独拿出来,通过隐蔽 / 显示功能看到它的外部和内部全貌。
(2)以往我们课堂教学中用的教学动画大多是从网上下载的,是施工单位针对某座在建桥梁的,着重于施工工艺的完整性,都是从一座桥的基础开始到桥面附属结构施工完成结束,无法配合我们的教学突出重点难点。利用三维模型,我们可以自己针对教学,制作三维动画,甚至可以引入游戏中的概念进行互动,让学生自己操作,实现施工过程。
(3)可以在桥梁指定部位模型上添加施工信息,让学生学完这部分构造之后,可以直接进入施工过程,实现识图与施工的无缝对接。二、BIM 技术的特点
针对桥梁施工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 BIM 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 BIM 具有以下五个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复杂造型桥梁利用 BIM 建模,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桥梁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协调性:也就是说 BIM 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大桥的协调数据。模拟性: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优化性: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 BIM 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更好地做优化。可出图性:BIM 不单能为设计院出设计图纸,还能根据不同的剖切角度出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部构造图纸。 三、基于 BIM 技术的课程改革
1.调整教学环节,革新教学组织模式。
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一是坚持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对接;二是探索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组织模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相适应,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
(1)理论实践高度结合。高职院校各个铁道工程技术类专业中,铁路桥梁施工一门单独的实践课来开设,主要是通过实践锻炼,来进一步培养专业技能。究其本质,它们实质属于桥隧施工和维护的内容,与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密不可分。为突出其作用,将其融入到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中来,通过两周的企业现场实践教学来强化学生施工和维护技能,实现了将课堂和工地之间的场景轮換式学习,课堂与工地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2)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组织模式。由于铁路桥梁一般具有施工周期长、任务重、难度大等特点,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根据铁路施工情况安排实践教学时间。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了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教学组织模式。即根据铁路施工桥梁施工进程安排教学进程,设置两周的机动时间,供学生专门赴施工现场学习。
2.平等友好的师生沟通。
当前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较多,思维活跃,对于生活及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自己理性的认识和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同学生对桥梁施工技术这门课的不同认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桥梁施工现场条件比较脏、较危险、施工环境恶劣、工作艰苦,今后不打算从事路桥施工方面的工作,其学习目的通常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能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因此对桥梁施工技术的学习兴趣较低;部分学生对桥梁施工技术有极大的兴趣,并表示今后将以桥梁施工作为自己的首选就业岗位;少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认为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没关系,下课后通过自己学习或者考前的突击能够赶回来。
3.引入桥梁结构软件模拟仿真教学。
桥梁结构软件(桥梁博士或者 Midas)在“桥梁施工”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在有限的两年时间内完成学习桥梁施工项目的任务。以施工图为载体的教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项目教学法为导向,利用桥梁结构计算软件针对项目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型,项目的教学模型建立过程中,就是一个模拟真实施工工艺主要流程的过程。通过模拟项目施工过程的训练,将职业教育内涵融入教学内容,强化职业道德和不畏艰难困苦精神的培养,着力培养面向铁路、公路施工企业一线具有能管理、懂施工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突出应用能力,注重能力培养,兼顾可持续发展。结束语
桥梁施工课程通过几轮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如何充实课程教学内核,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施工图识读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非常重要。通过 revit、达索等软件进行全桥的三维建模,将二维图纸转化成三维实体,把复杂的桥梁构造立体化、可视化,将工艺逻辑问题简单化、清晰化,解决教学过程中施工图识读,施工工艺理解效果的检查困难、教学效果难以把握的问题,通过试点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但是对教学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教学投入比较大,在推广过程中各个院校要结合实际条件考虑使用。
基金项目: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LZY17354)
参考文献
[1]杨勃,罗建华,韦笑美.“桥梁施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93-94.
[2]张小强.浅谈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2(5):104.
[3]刘红勇,何维涛,黄秋爽.普通高等院校 BIM 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5):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