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门老人卞元亨

来源 :湖海·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卞元亨(1330~1419年),元至顺元年(1330年)出生,河南江北行省淮安郡盐城县伍佑场东溟镇(今便仓镇)人。祖父,济之,又名君用,字国辅,号仁波老人,苏州枫桥人。父仕震,济之长子,字叔正,号东冈老人,仕敦武校尉、余东场司令、台州长亭监运。
  据徐鹏举、史载德等编纂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两淮运司志》:“卞元亨,初,父仕震无子,祷北极神感异梦而生。肋惟独板骨二,既长。好文学试剑,膂力过人,能举千斤。尝行遇虎,蹴而毙之。元至正癸巳年(1353年),受伪周聘为主帅,子存礼,有父风,为副帅。天朝削平僣伪,父子归隐海滨。”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卞元亨戍辽东,“历艰苦,无怨尤”。永乐元年(1403年),戍辽十年赦归。隐居海滨,“吹鹤骨笛,唫牡丹园”。“园有两株古柏,平列直接,出入如门”,自号“柏门老人”。卞元亨一生,蹴虎英雄,戎马倥偬,牡丹仙翁,是为两淮传奇历史人物。
  蹴虎英雄
  让卞元亨最先声名乡里的是一脚蹴死老虎的惊世之举。
  盐城远古,黄河、长江出海口。江河交汇,大海波澜;滩涂湿地,森林莽苍;碧水畅流,群鸟欢飞;鹤舞蓝天,鹿鸣原野。想不到的是,滩涂湿地森林茂密的“东海尝出猛虎”。
  1330年,卞元亨出生在“生涯煮卤,躬耕惟田”业盐仕宦家庭。自幼天姿英敏,相貌魁梧,丰额高颧,骨清神伟。“谦恭为处世要道”“廉耻在所宜饬”家风熏陶,善诗舞文,能举千斤,膂力过人。海边常有猛虎出没,“路绝往来”,卞元亨发誓为民除害。
  常言道:初生牛畜不怕虎。十五六岁的卞元亨凭借年轻气盛的胆魄,一身勇武神力,赤手空拳寻老虎去了。这天,元亨捧着酒葫芦,走一路、饮一路,向树林深处走去。前面是一大片空地,一块光溜的大青石横在中央,卞元亨倒身在青石上睡下。不一会,一阵狂风。树林丛中崩出一只老虎。卞元亨“啊呀”一声,翻将下来,闪在青石后边。那老虎圆睁双眼,看得清楚。只见它前爪地上一按,“腾”地跃上半空。卞元亨惊出一身冷汗。
  说时迟,那时快。元亨见老虎“呼”地扑下,急忙一闪,转到老虎身后。那老虎从空中下来没扑到人,摔在青石板上翻个个儿,滚在青石板一侧。老虎就地来个前爪搭地,虎臀虎尾向元亨这边一掀。元亨闪到另一侧。老虎见掀不着,咆哮发急,翻身再次扑将过来。这一扑,已没先前劲儿了。元亨“呼”地飞出右腿盘花脚,就如飓风一样向老虎头部扫去。手能举千斤、脚力也非凡的卞元亨真是了得。飞起一脚,老虎踢到半空,喷出鲜血,直往下淋。半空老虎继续向东飞去了六七丈远,摔将下来,陷进了泥沼。
  原来,卞元亨就在与老虎转悠的当口,看到东侧不远一片沼泽地。“虎落沼泽被狗欺”,这老虎死定了。元亨这一脚蹴在了虎颔命门上,老虎立毙。头朝下、臀朝上,一命呜呼。卞元亨回过神来,低头一看,右脚鞋上沾有血迹。脱下鞋,右脚没伤,血迹是老虎的。转身回走,慢步到青石板边。这一脚,使尽了力,元亨手脚苏软,四爪朝天瘫睡。倒在一旁酒葫芦内剩酒,被他咕噜喝个尽。 元亨赤手空拳,“搏虎而谧一方”的英雄壮举传遍四方。
  关于卞元亨蹴虎,誉为“江北之杰”的宋曹在“元亨将军传”中写道:元亨公“有膂力,胆略过人。东海尝出猛虎,路绝往来。公忿曰:‘昔周处射虎斩蛟,以除民害,吾当效之。’人以为狂,公独往,无寸械。适虎当振威,公从容近之,以足蹴其颔,虎立毙,其豪迈如此。”
  近来发现,明代陆颙吟有“赠东海隐士卞元亨”诗:“阴阴乔木暮田庐,山泽谁知有隐儒。刺虎昔闻林下勇,登龙今访海中居。苔花半蚀前朝剑,芸草幽香累代书。客里相逢又相别,归帆摇飏意何如。”蹴虎英雄卞元亨,绝非虚言。
  戎马将军
  元朝末年,官员腐败;穷苦百姓,揭竿而起。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威震江淮。
  张士诚出生白驹场,十岁操舟运盐,在盐民中早有威信。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张士诚等盐民十八人手执扁担,齐聚北极殿,扯起造反旗。卞元亨“毁家产,给军饷募兵勤王”,与长子一同加入起义军。起义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攻占泰州、高邮。在高邮,张士诚建“大周”,称“诚王”。至正十四年(1354年)六月,再克扬州,占踞长江下游,切断朝廷赋税粮食供应。九月,元顺帝急令右丞相脱脱率重兵攻打张士诚。元军将高邮围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张士诚拼死抵抗,双方展开持久战。
  元军重兵围困高邮的同时,继又攻打盐城等地。张士诚聘卞元亨为“殿左将军”,“任谋划,谕之以训乌合之众,毋刀刃,以泽物利生”。卞元亨亲率左军在大纵湖、德胜湖间构筑12座营寨,做好迎敌准备。脱脱丞相派骁将董抟霄率两万精兵与元亨所率义军数度交锋。义军利用水网优势习水本领,袭扰重创元军。董抟霄下达“屠庄令”,杀戮百姓,殃及平民。至正十五年(1355年),为减轻元军对高邮压力,不连累盐城父老乡亲,卞元亨率义军北上,占领安东州,与元军主力周旋在北沙、庙湾、沙浦一线。面对湖泊湿地环境,元军从扬州调来战船,再增三万人马。卞元亨所率义军弃舟七十余艘,退至泗州。
  至正十六年(1356年),红巾军忠义王赵均用派平章毛贵率五千精兵南下,接应卞元亨。元亨与毛贵是老朋友,两军会合,元军连吃败仗。卞元亨乘胜挥师东进,与前天增援的五万元军激战海州西七天七夜。义军截断董抟霄供粮之道,董抟霄只得固守海州孤城。廟湾乡绅刘太公仰慕卞元亨英名,献计引诱董抟霄劫营。义军乘机反劫董营,夺得战马一千余匹,器械、粮食不计其数,军威大振。元亨“三女适庙湾刘”发生在这一时期。
  时值汛期,洪泽湖涨,水深漫膝。义军苦于无帐,难以扎营,放弃歼敌良机,转而乘船转战山东。至正十七年(1357年),义军在胶州湾登陆。进军途中再得毛贵协同,并肩作战势如破竹,连克胶州、莱州、益都、般阳等地。济南告急,元廷急派枢密院知事卜兰溪率精兵10万,统领董抟霄部,全力拦截义军。卞元亨利用元军蒙汉矛盾,巧施反间计,元军显内讧分崩之态。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亨攻克济南,首建山东行省。元亨诗云:“箪食壶浆夹道迎,马头千里送降旌。山东草木沾恩泽,天下儿童识姓名。”   回头再说元军围城高邮。高邮城内军民在张士诚率领下与元军拼杀。三个月猛攻死守,高邮城坚如磐石。至正十五年(1355年),脱脱兵权被罢,河南行省平章泰不花等统领高邮战事。主将被罢,军心摇动,元军无心恋战。张士诚乘势杀出城外,元军败逃鸟散。卞元亨左军北上牵制了元军主力,打击了元军有生力量,为推翻元朝统治作出了特殊贡献。
  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克平江,改承天寺为王宫,立国号“大周”,称“吴王”。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常州之役,张士诚军事步入下风,急招卞元亨南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卞元亨经镇江、绕金陵,往苏州。次年,张士诚聘其为兵马大元帅,“历事戎行专阃政”。时,张士诚贪图享乐,将军屡谏不听。二十七年(1367年)秋,平江城攻破。眼看大势已去,卞元亨父子俩杀出重围,解甲归田,隐迹海滨。
  牡丹仙翁
  卞元亨英名流传至今,应该说与枯枝牡丹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卞元亨生平带有神秘色彩,在卞氏迁徙地留下若干神话故事。据《古盐卞氏宗谱》记载,卞元亨父亲卞仕震“年五十无子,解组归。祷于伍佑场之佑圣观,萧生,曰元亨。”又云:卞元亨系“其父余东侯祷真武神而生”,以及卞元亨是“萧太君梦,真武神界以左金童觉而生”。由此,伍佑场“佑圣观”修缮之事成为卞氏世代相传之责,《佑圣观碑记》有证。
  枯枝牡丹,本是洛阳所生。早在唐代长安御花园内,就有专供皇上赏用牡丹,汉代上林宛内传下的牡丹更是艳丽。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长安牡丹花开盛况。据传,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开。“花开九十九种,独牡丹未开”。武后大怒,令将宫中两千株牡丹连根拔起,放火炙烤成枯枝。众人皆“请圣上宽恕半日”。其实,武后对牡丹有钟爱之情,只炙其枝,不灼其根。两个时辰未到,炙烤后的枯枝牡丹竟然含苞欲放了。女皇欣喜之余,怒气不息,枯枝牡丹贬至洛阳。
  便仓枯枝牡丹来历有多个版本。《古盐卞氏宗谱》记载认为:枯枝牡丹系迁盐一世祖卞济之“参政公携自中州,三世至将军元亨公又加培护”,从而形成“荒径尚存苍翠柏,故园犹有牡丹花”的独特景观。卞济之,“少有名誉”,“通经博古”,先后任江西置制司副使、参知政事,世称“大参公”。卞济之“不近权贵有直声”,“为参政,日夜劳思,奈势不能挽,遂解绶,隐东海”,举家迁伍佑场东溟镇。“世祖恩荣衣紫时,牡丹携得洛阳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卞济之从洛阳携得“紫袍”“赵粉”红白二本牡丹,“辟园手植”,“常斗雪开,人莫敢移”。“红者寄丹心,白者寄洁志,破裂者寄丰棱之烈烈,粗皴者寄壮气之莽莽,干枯者寄窘迫而不回,脆槁者寄百折而不屈”。
  便仓牡丹神奇浪漫的传说则与卞元亨相关。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张士诚兵败姑苏,卞元亨含恨隐归。时值深秋,蓝天云秀;滩涂湿地,漫野碧透。卞元亨牵着白龙马,顺着小溪,漫步岸边。疆场纵横十五年,白马银枪战顽敌,历历往事浮现眼前。他抬起头,努力想從纷杂思绪中走出。意欲上马,忽然发现手中马鞭不知何时丢失,无奈牵着缰绳慢步前行。走了一路又一程,过了一水又一桥,不觉眼前见大道。金秋微风拂面,林海涛声贯耳。远处跃出一头梅花鹿,口衔枯枝跑来,温顺地跪在将军面前。眼前情景让卞元亨惊讶不已,他丢开缰绳,索性与鹿儿亲昵起来。元亨从梅花鹿口中取下枯枝,瞬间,那枯枝却成了马鞭。梅花鹿纵身一跃,跑向了远处密林。看着郁郁苍苍的林海,卞元亨心中念叨:心爱神鹿,谢您助我!翻身上马,挥着枯枝变成的马鞭,消逝在前方。
  说来也怪,卞元亨回到故园,刚栓好白龙马,手中马鞭又成了枯枝。是马鞭?是枯枝?怎办?他有点手足无措。为防他人随手当柴烧掉,暂且插在牡丹园篱槛边,日后再作安排。谁之,这枯枝却在第二年春天萌芽展叶,不久含苞欲放,谷雨吐艳争芳。不禁又引起卞元亨对鹿儿的思念,身归故里园,心恋梅花鹿。他把对鹿儿的思念深情转移到对枯枝牡丹的培育上,他像牡丹仙翁一样悉心呵护,并将牡丹园命名为“花神池”。为让枯枝牡丹世代传承繁茂,《卞氏家规条约》增写一条:呵护牡丹,族人有责,“如我族诸人见有私折一枝者,罚银二两办公”。由此,枯枝牡丹成淮南一绝,与并蒂莲、琼花誉为“江苏三绝”。
  上面说的是枯枝牡丹神话,我们再回到卞元亨随张士诚盐民义举的史实上来。至正十三年(1353年),卞元亨作为张士诚的表弟,又是膂力过人的蹴虎英雄,自然加入盐民起义队伍,不经意间与朱元璋留下过结。明太祖朱元璋素知卞元亨勇略,有意传唤为官。元亨不恋仕途,不喜富贵。洪武九年(1376年),卞元亨发配成都右卫戍。八年后,返回故里,醉心于培育“特珍爱”之牡丹,“分以二台,以槛砌为之”。“叮咛百世儿孙辈,一度相看一度思”。在牡丹仙翁精心养护下,卞氏牡丹园呈现“飞来琼岛灼灼鲜英,倚遍春风亭亭老干”的奇特景观。牡丹呈国色,枯枝名天下。朱元璋疑忌:元亨乃士诚旧部,恐其居心不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卞元亨年已六十有二,再戍辽东中屯左卫。永乐元年(1403年),辽东十年遇赦回归,“牡丹盛发”。卞元亨欣喜题诗:“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惟恋故人还。”卞元亨就此“隐居海滨”“不道往事”,过起“抚琴咏诗”“草笠种牧”田园式的生活。清乾隆年间,李汝珍居留伍佑,将便仓枯枝牡丹写进了《镜花缘》:“如今世上所传枯枝牡丹,淮南卞仓最多”,枯枝牡丹声名远播。
  永乐四年(1406年),卞元亨“作自祭文”:“生必有死,死不复还”“为人子者,孝亲为先,生前不养,死祭徒然”。辞赋式自祭文,道出他的乐观心态和对后人的谆谆教诲。永乐十七年(1419年),历经五十年戎马生涯的卞元亨逝世,享年九十虚岁。卞元亨鸣笛善诗,代表作《辽东有感二首》、 《戌归》、 《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
其他文献
祖国,我爱你  爱你的一草一木  爱你的一山一水  爱你的引领“一带一路”  爱你的飞船飞越浩瀚太空  您是蓝天  您是碧海  您是沃土  我是花朵  爱你的青山绿水  我的汗水属于你  我的眼泪属于你  我的笑声属于你  祖国,我爱你  我真切地看到  龙的传人们  绽放各自的美丽  你是一缕阳光  温暖每一个日子  你是巍峨的山峰  定格每一帧风景  让我们举杯祝愿  神州大地欢声笑语  巨龙
期刊
这是乡村唯一的钟楼  在风车消失,炊烟渐远的平原  白杨树林里铺满枯萎的音符  一个草垛解除了村庄的警戒  我对着空豆壳耳语  我想象它在繁盛期里  那饱满的小舌头被平原的秋风爱过  它伤害过的母亲,手指皴裂  而那些圆滚滚的豆子砸在她手心  绽开如秋天最后一朵月季  这些仅仅是瞬间的往事  当它和母亲的生平被记录在草垛上  冬天的风雪正在到来的途中  一只野鸽子沉浸于暖阳  在草垛上发出完美的“
期刊
多年前  匆忙告别江南  多年后  也在匆忙间  再别江南  也许  与江南的缘分  注定是  擦肩而过  甚至  来不及回眸  每一次  短暂的停留  陪伴我的  全都是雨水  从未留下什么  或带走什么  明知道  再别的滋味  胜似黄连  可我  内心依然渴望  去江南  西 湖  西湖  是江南的灵魂  无数浪花  编织出  别致的风景  断桥上  人与蛇的传说  一直在  湖水中荡漾  
期刊
母亲   田野辽阔   我一个人的身影   被秋风吹到蓝天上   孤獨的翅膀是寂静的   眯着眼   我看见散落的几粒稻谷   几片枯叶,闪着光   久久凝视   我的记忆开始复活   一株稻秧吹出绿风   吹乱她的头发   我的母亲,躬下腰   顺着稻秧刚刚站稳的身子   看见大地   和她自己明亮的额头   父亲   是时候了。借助一种高度   我才能放大父亲的内心   逯家沟是父亲的根  
期刊
春天是用来掐的,你信吗?   小丫回来了,带着几蓝子的春色,又回去了。   我拎着菜蓝子,满菜地的转悠着,掐把青菜苔,掐把豌豆苗,掐把黄花菜……突然就觉得,这个春天是用来掐的。   春天是用来掐的。这个季节,闲着的大妈们,会满沟渠的转悠着,掐把枸杞头,回家开水里滚上几滚,滴上几滴的六月鲜凉拌,清肝明目;掐把黄花菜、掐把豌豆苗……。想起枸杞头,就想起曾经的岁月。那时,我正青春,也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
期刊
从来没有想过,会对声音如此敏感和渴望。  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每天从窗外传来社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喇叭声,上午和下午,由远及近地响起来,又逐渐远去。还有哨声,是紧邻小区的消防队发出来的,每天早上6点多钟响起,7点多的时候还要再响一次,高亢嘹亮。应对疫情以来,每当听到这些按时响起的声音,就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心,让我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我渴望着更多声音。向每一缕吹进窗内的风儿问好,下雨的
期刊
凌晨四五点,泉州蟳(xún)埔码头早已是灯火闪烁,人声鼎沸了。  蓝色船舷的闽狮号和闽丰号渔船先后靠上了码头。各色海鲜便顺着滑索不断地降到岸边,几名女子迅速围拢上去,分类、上冰、码放……不一会儿,一溜新鲜鱼档便排放在了海岸。天色放亮的时候,顺着岸线,几十个鱼档已绵延成千米鱼市了,其场面蔚为壮观。  顺着档口走过去,可见各色品种的海鲜。有的档口鱼虾蟹贝,甚至乌贼海鳗和奇形怪状的三角鲎,五花八门玲琅满
期刊
1  正是初秋的天气,在北方的乡下,凉意就像小虫子,爬满了全身。当太阳一纵一纵,像个车轱辘一样从宇宙里滚上来的时候,我已经骑着一辆锈迹斑斑的老掉牙自行车,在村子里开始漫游了。  村子的路边开满了鸡冠花、格桑花、节节高,它们给这个秋天涂上烂漫的色彩。我总是停下来,一只脚撑着地,对着这些粉色、红色、紫色的花朵看上半天,在村子里,就像一个王一样巡游半日,也不容易看到一个人。  即使鸡鸣狗吠的声音也像稀有
期刊
阿根廷作家、批评家博尔赫斯不止一次和友人谈及诗歌的美好与价值,他认为,“诗就是人的一种永恒的需要”。诗作为精神层面的载体,凡有人的地方就有诗、凡有人群活动的场所就有歌吟。欢乐时,诗是兴奋的旋律,悲情时,诗是感伤的疗药。诗在我们前行的生活中,如同一场没有开始,也永远不会结束,承载故乡与寄托情怀的行旅,如痴如醉,如凌云之上穷尽想象的《月亮邮局》。  《月亮邮局》是张大勇的新作诗集,从草木盐蒿、季节春夏
期刊
草木的恩典  草木有本心。对于草木,我始終处于远距离的仰望或审视中,而父亲与我截然不同,草木是父亲的烟火。   院落是草木的码头,漫漶的草木香四处张扬。柿子是在春天渐老落花遍地的时候,悄无声息钻出来的,碧叶衬托,干枯的花瓣相伴,经受风吹雨淋,吸收日月精华,日益膨胀,日渐成熟。柿子成熟,嘉实可餐。虽为百年老树,犹虬枝葱茏,果实累累不绝。无论什么鸟,从来不会在柿树的枝杈间结巢建穴,自然不会有嘈杂扰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