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女(外一篇)

来源 :湖海·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四五点,泉州蟳(xún)埔码头早已是灯火闪烁,人声鼎沸了。
  蓝色船舷的闽狮号和闽丰号渔船先后靠上了码头。各色海鲜便顺着滑索不断地降到岸边,几名女子迅速围拢上去,分类、上冰、码放……不一会儿,一溜新鲜鱼档便排放在了海岸。天色放亮的时候,顺着岸线,几十个鱼档已绵延成千米鱼市了,其场面蔚为壮观。
  顺着档口走过去,可见各色品种的海鲜。有的档口鱼虾蟹贝,甚至乌贼海鳗和奇形怪状的三角鲎,五花八门玲琅满目。有的档口则专卖各色海鱼。码头上,到处都是头戴花环、身着艳丽服装的女人。她们承担着上货、议价、拖车,清洗打扫,收档等各种活儿。
  前天晚上在这儿散步,不时遇见头插花朵的老妪坐在路边兜售零散海鲜,起初60元一斤的大个红蟹一路喊价到15块一斤也没人问津。虽然街区两边的海鲜酒楼是自家的,老公或者儿子也许就是海船上的船老大,但她们依然习惯于在风中吆喝。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使她们历尽幸苦,而这个千年遗留下来的古风早在她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这些身着彩装头戴花环的女子便是蟳埔女了。她们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闽南三大渔女。
  泉州市东南的丰泽区有一片唐宋就集聚起来的渔村,千年来一直被唤作蟳埔村。蟳是一种带有大鳌的绛红色浅海螃蟹,应该就是前晚所见老妪叫卖的那种,埔则是闽粤人所说的水边平坦沙地。如今的蟳埔村,大约有7000多居民,不少老人和孩子依旧保留着老传统,住在老村庄,而绝大部分年轻人已经陆续搬进相邻的新型住宅小区。
  生猛海鲜和花枝招展的女人们一直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制冰车队已经驶离,各种小货车、边三轮、摩托车也满载而归,码头只剩一些零星的生意了。喧嚣渐渐消去,蟳埔阿姨和姐妹们也很快就要转回到自家的院落。
  姐姐绣珠和妹妹跃卿一边清扫着鱼档,一边等着姐夫过来把剩余的海货拉往菜市场。姐姐绣珠完全不会讲普通话,妹妹跃卿的普通话也带有非常浓厚的闽南腔。聊天很吃力,但10多分钟的交流,还是让我对蟳埔文化有了直接的印象。作为“海丝文化”重要组成的蟳埔习俗共有三件宝:头戴簪花围、身着阔脚裤、住在蚵壳厝。
  蟳埔女独特的头饰被称为“簪花围”,她们从幼时起,就将长发盘成海螺状,用淡雅的含笑、白玉兰、柚子花的花苞串成花环,随后点缀上鲜艳的粗康花、素馨花或者绢花,最后再从中横上一根象牙筷。据说,蟳埔村许多居民都是古阿拉伯商人的后裔,虽然已经完全汉化,但女人们依旧保持着这种中亚的装扮风格。
  妹妹跃卿介绍说,蟳埔女头戴的鲜花多来自附近的云麓山。山下有一家姓蒲的阿拉伯后裔,种植了一山的各色鲜花。每天清晨,爱花成痴的蟳埔女就赶到村内市集,抢购云麓山中的鲜花。
  当然也不一定什么时节什么日子都有鲜花,所以潯埔女的头饰分为生花和熟花两种。生花就是鲜花,娇嫩美艳,往往是小姑娘新媳妇佩戴,熟花则是指手工的绢花绒花,多是在外奔波操劳的阿姨大妈们佩戴。每年三月,妈祖巡香和祭祖的大日子里,蟳埔女会不分老幼,全体戴上生花,每个人头顶都像一片小花园,巡香的队伍便成了一条流动的花海。
  天已大亮,姐夫开来一辆满载牡蛎的小货车,三人又齐力将剩余的海鲜搬上车,疾驰而去。我记住了姐妹俩的话,去村里看看她们的蚵壳厝。
  村子距离码头不过2公里,传统的民居错落有致。巷弄里随处可见老阿姨坐在屋前娴熟地撬着海蛎,面前是一大盆新鲜的海蛎肉,身后是一堆剥落的牡蛎壳。和我搭话的老阿姨看起来有70多岁了,她16岁嫁到村里时,便头戴鲜花,接续上了蟳埔民俗,最初几年还陪着老公下海,后来就在家里挑海蛎卸海货干家务,就这么几十年如一日,如今还能挑起几十斤重的海蛎。
  眼前就是蚵壳厝了。建筑形制同传统的闽南红砖厝(厝,居家民宅)一样,花岗石的墙基,上下红砖砌出门窗内框,与之不同的就是蚵壳(牡蛎壳、蠔壳)的墙表。蟳埔当地有“千年砖,万年蚵”的老话,蚵壳厝冬暖夏凉,墙体坚固。海边多风潮湿,长年累月的风雨将它们洗刷得格外明丽。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过去大部分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起航,沿着闽南沿海航行到达南洋,经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商船卸货返航后,如果是空船,则重心不稳,不利于远航。渔民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进船舱作为压舱石,回到泉州就随意堆放在蟳埔海边。
  聪明的蟳埔人就地取材,拾起蚵壳拌上海泥筑屋而居,就这样,世世代代的蚵壳厝,无意间成就了一处建筑奇观。
  泉州丝路萌起于商周,发展于春秋,定形于秦汉,昌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海上航线。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宣扬天朝国威,国家依然只许官商,严禁民间出海贸易。随着明末倭寇患甚,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保护海疆的作用,但严重阻碍了海丝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
  离开蟳埔,我的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如果没有明清海禁,蟳埔,这个海上丝路源头的小渔村,会不会成为另一个香港或者另一个上海呢?而蟳埔女。恐怕早已见不着了。
  海蛎煎
  牡蛎也叫生蚝,海边人习惯把生长在岸礁上的小个头牡蛎称为海蛎子。我出生在青岛,自然对海蛎子非常熟悉,栈桥边没少过我儿时敲食海蛎子的身影。
  上初中时远离了大海,莫伯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又勾起了我对海蛎子的回忆。“一位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子撬开了牡蛎,他把牡蛎递给两位先生,他们又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了,蛎壳扔到了海里。”
  小時候,家里日用的小金属散件都上缴了国家用于炼钢炼铁,自然少有于勒叔叔的坚硬小刀,撬开海蛎子的家伙只能选择手边已经开壳的大海蛎。海蛎子在平常人家里是上不了餐桌的,它们只能充当孩子们解馋的零食。小家伙吃海蛎子可没有贵妇人那么优雅。撬开一只蛎壳,极其迅速地俯下身子,趴在礁石上,努嘴对准,“嗞”地一声,鲜美的汁液连同蛎肉和散碎的壳渣被一口吞下,全然不去顾忌晚上会肚子疼。   海蛎煎的美味,却是多年以后在厦门的第一次品尝。那年一个初夏的午后,湖里特区的街边树荫下,年轻的我正和朋友用啤酒打发着无聊的时光。这时,一位姑娘提着一只餐盒走了过来,说“刚才路过,见你们就叫了一份空心菜,太抠门了吧,正巧回去没什么事,就做了点小食给你们下酒。”这盒小食便是海蛎煎了。
  姑娘名叫萍儿,长着闽南人少有的高挑身材,淡眉杏眼,一条又粗又长的马尾辫尤其惹人。不需过多描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写的就是她了。
  当年的我大学尚未毕业,就和几个兄弟姐妹跑去了厦门,与其说是打工,不如说想体验一下经济特区火热的生活。萍儿成了我唯一称为师父的女子。和她相识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其实她并没有教会我什么,因为年纪相仿,我们之间一直像朋友般相处。她宿舍里几个女孩子都是闽南籍客家人,客家女人的标志性品格就是简朴和勤劳,在她们身上都有最鲜明的体现。女红自然不在话下,衣服破了扣子掉了都是师父们亲自织补,更令我赞叹的是,她们能用最简陋的厨具做出一些极其美味的小海鲜,沙茶鱿鱼仔、姜汁土笋冻、葱花爆花蛤,至今犹在眼前,海蛎煎更是其中最美的滋味。
  海蛎煎起源的版本很多,流传最广的当与郑成功抵御荷兰人有关,猜想这不过是想借名人造势,更易于推广流传吧,而我宁愿相信此菜出自后梁闽王王审知的庖厨,毕竟五代十国在唐宋之間,时间更早些,也正值海上丝路鼎盛之时。据说,闽南姑娘们都精于此菜,虽是小食,但海蛎煎在选料、火候和形质的把握上很见功底。而新媳妇的入门考验就是制作一份海蛎煎。如果端出的成品能让老婆婆满意,新媳妇就很容易赢得家中的地位。
  晚春初夏,正是韭菜上市海蛎肥美的季节,和上厦门特有的薯粉、酱料,很方便就能做出一份海蛎煎,点缀着两朵火红的木棉,美女师父端入堂上,美色美味,鲜香滑嫩g,吃罢口留余香,实在叫人终生难忘。
  此番鹭岛重游,又一次吃上海蛎煎,自然睹物思人。1990年初,在我离开福建时,萍儿曾带我去了她家,在漳州铁路职工宿舍周围转悠,当地特产片仔癀和水仙花完全没有见到。漳州留在我记忆里的,只有望不到尽头的铁轨,和铁道边我俩散步的身影。两天后的清晨,萍儿把我送上了返程的火车。挥手的瞬间,定格成了终生的想念。
  后来听说她经历过一段坎坷的日子,最终嫁人去了台湾。希望当年的她曾经为老婆婆做出过上等的海蛎煎,祝愿她的一生是幸福的。
其他文献
云喜在一抔黄土下找到自己的归宿之后,一辈子的悲乐宠辱、好好歹歹就与他再也没有什么瓜葛了。刚听到云喜离世的消息时,我远没有当初听说云喜得了神经病时的震惊和伤感,反而有些为他高兴——与其疯疯癫癫地活着,整日处在一种自虐式的痛苦与毫无尊严之中,还真不如死了清净。  可年轻时的云喜不仅不是一个疯子,而且还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我中学毕业后在村里参加大集体劳动的那会儿,他是二小队的队长,同时还是大队的民兵连
期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的眼睛是大海的颜色。  尽管保存得小心翼翼,但是阿达的照片,还是已经微微泛黄。照片里的阿达,站在腾空的海浪前,戴着一顶硕大的渔夫帽,穿着长衫长裤,紧张而单纯地笑着。帽檐阴影下,他的眼睛是蓝色的……  十二岁那年夏天,爸爸带我到一座快要被淹没的小岛采风。第一次踏上小岛,我以为是到了荒冢地。坑坑洼洼的碎石上,几座稀疏破败的房屋,如同一小撮一小撮茅草,好像一阵海风来,就可以随时倒伏。
期刊
1   王云越来越感觉丈夫冯龙不对劲,近来对自己不怎么亲热了,而且还喜欢早出晚归。   就像很多女人的惯性怀疑一样,王云很自然地有了一种想法:   难道丈夫出轨了?   想虽然这样想,怀疑虽然这样怀疑,但王云并没敢将之上升到肯定的高度。毕竟两个人感情很深,毕竟两个人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点冷淡的感觉也是正常的。   所以,王云并不是很怕丈夫出轨。   王云真正怕的是,丈夫的眼睛。   那
期刊
很多年之后,我站在春雨淅沥的老屋门前,房顶散发着暮气的青瓦一下让我想起四十年前那个烟雾缠绕的黄昏。   灰蒙蒙的天幕上看似无雨,实则像一张走墨的宣纸,水分洇润得四处流淌,像妇人无声的哭泣打湿了我幼小的心。我是在执行母亲分拨给我的任务后发现那个秘密的,我看到隔壁老屋里的刘兵从后山上挑下来一运运的青瓦,那些青瓦码在撮箕中特别显眼,厚实,宽大,不像本地窑中烧出的红斑瓦,白癜风一样将青色染出一块块讨厌的
期刊
祖国,我爱你  爱你的一草一木  爱你的一山一水  爱你的引领“一带一路”  爱你的飞船飞越浩瀚太空  您是蓝天  您是碧海  您是沃土  我是花朵  爱你的青山绿水  我的汗水属于你  我的眼泪属于你  我的笑声属于你  祖国,我爱你  我真切地看到  龙的传人们  绽放各自的美丽  你是一缕阳光  温暖每一个日子  你是巍峨的山峰  定格每一帧风景  让我们举杯祝愿  神州大地欢声笑语  巨龙
期刊
这是乡村唯一的钟楼  在风车消失,炊烟渐远的平原  白杨树林里铺满枯萎的音符  一个草垛解除了村庄的警戒  我对着空豆壳耳语  我想象它在繁盛期里  那饱满的小舌头被平原的秋风爱过  它伤害过的母亲,手指皴裂  而那些圆滚滚的豆子砸在她手心  绽开如秋天最后一朵月季  这些仅仅是瞬间的往事  当它和母亲的生平被记录在草垛上  冬天的风雪正在到来的途中  一只野鸽子沉浸于暖阳  在草垛上发出完美的“
期刊
多年前  匆忙告别江南  多年后  也在匆忙间  再别江南  也许  与江南的缘分  注定是  擦肩而过  甚至  来不及回眸  每一次  短暂的停留  陪伴我的  全都是雨水  从未留下什么  或带走什么  明知道  再别的滋味  胜似黄连  可我  内心依然渴望  去江南  西 湖  西湖  是江南的灵魂  无数浪花  编织出  别致的风景  断桥上  人与蛇的传说  一直在  湖水中荡漾  
期刊
母亲   田野辽阔   我一个人的身影   被秋风吹到蓝天上   孤獨的翅膀是寂静的   眯着眼   我看见散落的几粒稻谷   几片枯叶,闪着光   久久凝视   我的记忆开始复活   一株稻秧吹出绿风   吹乱她的头发   我的母亲,躬下腰   顺着稻秧刚刚站稳的身子   看见大地   和她自己明亮的额头   父亲   是时候了。借助一种高度   我才能放大父亲的内心   逯家沟是父亲的根  
期刊
春天是用来掐的,你信吗?   小丫回来了,带着几蓝子的春色,又回去了。   我拎着菜蓝子,满菜地的转悠着,掐把青菜苔,掐把豌豆苗,掐把黄花菜……突然就觉得,这个春天是用来掐的。   春天是用来掐的。这个季节,闲着的大妈们,会满沟渠的转悠着,掐把枸杞头,回家开水里滚上几滚,滴上几滴的六月鲜凉拌,清肝明目;掐把黄花菜、掐把豌豆苗……。想起枸杞头,就想起曾经的岁月。那时,我正青春,也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
期刊
从来没有想过,会对声音如此敏感和渴望。  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每天从窗外传来社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喇叭声,上午和下午,由远及近地响起来,又逐渐远去。还有哨声,是紧邻小区的消防队发出来的,每天早上6点多钟响起,7点多的时候还要再响一次,高亢嘹亮。应对疫情以来,每当听到这些按时响起的声音,就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心,让我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我渴望着更多声音。向每一缕吹进窗内的风儿问好,下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