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精神培养途径之我见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创新精神,培养,途径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巨大浪潮正激烈地冲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发展十分迅速,专业知识过时的周期大大缩短。作为社会重要组成的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深化、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本文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1.1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精神基础。
  信息社会使当今世界成为一个正在“缩小的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交流和竞争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各种人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洞悉未来、高瞻远瞩,很早就注意到了我国教育现状与高速发展的世界之间的矛盾,在十几年前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先赞科夫也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更是说的明白: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尖锐指出: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死亡。缺乏创新,是我国教育的关键弱点,这主要源于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所以,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2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物质基础。
  培养人才是离不开教师,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学,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创新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和如何学习,如何创新。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广泛、深厚扎实的专业文化素质;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素质和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开拓进取的改革素质。有了这些素质,教师能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
  2.1营造激励的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教育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的激励氛围,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没有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联想,很难形成创新思维。因此,要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首先应解放学生嘴巴,使课堂教学民主、和谐。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构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全员参与的合作学习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观念,给学生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其次应解放学生双手,为学生营造实验环境,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发展创造,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科学实验中产生的,实验不仅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老师应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自由参与实验,使实验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科学态度的大舞台。
  2.2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科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创造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酷爱,马班斯基认为:“要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必须善于不断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责任动机。”因此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探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选择设计具有典型性、启发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问题采用“多变、多问、多析、多解”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对于学生正确、合理的思维过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给予必要的鼓励。即使是错误的,也要肯定他的探索精神,同时指出造成错误的原因,对某些典型问题的讨论,可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论坛,一旦学生的论述获得成功,在心理上将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样必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激发。
  2.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学校的教学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而课堂教学工作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劣,所以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符合现代教育教法的理论,其基本核心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为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为精髓的诱思教学思想论;以“观察”与“思维”亦即“探索”与“研究”为两大认知层次,并紧密与情意因素和目标实现过程相结合的探索教学模式论。只有按新的教育理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才能实现“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向“以人才为中心的课程”的转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
  培养创新精神,离不开现代教学技术。现代教学技术,就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将视觉、听觉、触觉有机结合、协调工作,以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活动。现代教学技术使教学呈现电脑化、网络化、多煤体化,课容量大,信息量大,信息和知识反馈快。图、文、声、像为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开发大脑潜能,并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过程更灵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创造学生可参与的教学环境,把传授知识和学生素质及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处理、问题探究和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实现四个转变:即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地位转变,媒体作用的转变,教学进程的转变。
  
  4.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不可少的补充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各种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自然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实践中,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实际生产及各种自然现象,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创新意识及创造力有极其重要意义。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比如,开设讲英语故事天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组织学生参观化工生产、现代化实验室等,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生产过程,了解现代测试水平及发展水平。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巩固加深已有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小论文、小革新的评比活动使学生感到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就在身边。
  总之,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开辟、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以便适应新时代,培养出具有创新力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这个建议,教者精心设计了一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作文课《我爱吃水果》。  本次作文要求是:你喜欢吃水果吗?先观察一下他的形状,颜色,再尝尝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
期刊
在作文教学领域里,一直存在着一块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误区”,这  便是作文的批改。教师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篇又一篇批阅案头高迭的作文,常  常累得头昏眼花。这些精批、细改的作文发到学生手里,却往往只看一眼等级,  便扔在一边了事。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  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  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纵观多年来,语文教
期刊
现在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大部分小学生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校采取了读、摘、写相结合的做法:    1.抽挤时间,多读课外读物  但凡写作上有成就的人,平时都读过很多的书,如毛泽东、郁达夫。为了让学生能够多读书,各任课教师每天只布置少量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读课外书。并要求中高年级学生每天读课外书至少半个小时,读书的时间可利用早晨、中午或晚上
期刊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
期刊
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阅读是学生取得言之有物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广泛阅读之后,知识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开阔,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加发展,审美、修养更加提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入了解现实生活,广泛地收集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每个语文老师都不可忽视。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我认为主要包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教育者进行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培养,智力的核心是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对幼儿进行科学的逆向思维培养,就是在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为学习者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智力,逆向思维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nurturing children's reverse thinking  Gao Hongwei 
期刊
近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多是以电学实验为背景的电路设计题,并且试题灵活度大,对学生能力考查要求较高,成为许多学生的难点题。以下笔者以两道高考题为例,分析并探讨关于实验电路设计的教学。  例1:【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第27题(Ⅱ)(12分)】一直流电压表,量程为1V,内阻为1000Ω,现将一阻值为5000~7000Ω之间的固定电阻R1与此电压表串联,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为求得扩大后量程的准确值
期刊
1.消除“位差效应”的策略  师生之间有心理距离存在微妙的“位差效应”是造成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原因之一,针对此问题,我们设计了这一策略。  位差效应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与下位心理。具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有某种优越感,具下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给师生之间所造成少数教师的师道尊严、夸夸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