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力培养应成为采访教学的重头戏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tJoh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力及其作用
  
  许多文章这样概述:“观察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观察力就是“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观察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的要素之一,它不只是单纯的知觉问题,而且包含着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因此又把观察力称为“思维的知觉。它不是单一的视觉活动,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分析器的活动的过程”。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想象思维等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的事物不能进行系统周密的观察,它的思维就缺乏深厚的基础,知识也是表面的、肤浅的。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80%~90%是通过视觉、听觉收集的,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观察力是提出问题与解决新问题的前提。人类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即使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也能发现新问题。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是从观察教堂里铜吊灯的摇曳开始,经过实验研究,发现了摆的定时定律;英国发明家瓦特正是从对烧开的水顶动壶盖的观察中琢磨出蒸汽机的基本原理,而由此带来一场深刻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从小热衷于观察动、植物,坚持20年记观察日记,写出《物种起源》。他自己曾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还硬性规定:小学上自然课要求学生用80%的时间来观察,掌握直接感性经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课要求学生用60%的时间来进行观察和实验;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则要求学生用50%的时间来进行观察和实验。新闻报道也是非常强调、依赖观察力的。这种观察力当然要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培养提高,但入门方法的培养则应在大学的新闻采访学的学习中奠基。
  
  觀察力培养亟待加强
  
  在日常工作中,记者应具有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并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去不停地探索、思考、发现、写作。要在极其紧张的截稿时间内,完成一项深度的新闻采访报道任务,并通过精确鲜活的文字和画面讲述出来。
  新闻在哪里?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这种新闻的发现,需要观察力。需要记者依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观察到的对象进行更好的判断分析,找出公众所感兴趣的新闻,而不至于将其描述为旧闻,发现不了真正的新闻。
  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年轻的记者第一次外出采访一个会议,带回来了一连串的事实:关于什么主题的会议、会议何时何地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人数、领导人名单、某某领导发表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什么。编辑部有经验的编辑问他:“这些事实对公众意味着什么?”记者又回到会上,仔细认真地听代表讨论,就其中有争议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因为年轻的记者还没有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未学会真正意义上的观察。
  从许多实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听、多看,积累感性知识,是观察力得以发展的前提。观察的过程也恰恰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真正的有效的观察过程既包含感知的因素,也包含思维的成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不注意培养思维能力,那么观察也只是笼统、模糊和杂乱的,既不可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更不可能作出科学的判断。归纳而言,靠自己的感官,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去感知,并且只有将感知与思维相结合,才是真正的观察。
  年轻的记者只是简单地叙述了某个会议,没有从中找出有价值的内容,找出切入点。没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去采访新闻,只写出“看到了什么”,而没有写出“看出了什么”。然而,正是“看出了什么”这种观察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良好的观察力。
  年轻的记者观察力的缺失,正暴露了我们在大学新闻教育中观察力培养的缺失。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价值观方法论的基本形成期,因此,在新闻采访教学中加大观察方法的讲解,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采访中的运用训练,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须的。然而,我们现阶段许多学校的新闻采访教育中,大量讲授的是概念性的知识,对观察力的培训少而又少,学生掌握了不少业务知识,但不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知识没有转变为能力的源泉。
  
  实践教学是新闻采访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有效途径
  
  毋庸置疑,观察力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这种能力的获取和提高,绝对不是靠课堂上的空洞理论,而应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预测问题、预测未来这样一个过程中掌握且日渐成熟。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实际是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毕业后能否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不仅取决于老师教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学校、老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教育就越成功。殊不知,知识的无限性决定了学生在短短的大学期间,无法全面掌握;即使掌握了,这些知识也会面临着更新的问题。知识的传输固然重要,但是教育的重点绝对不能局限于传输知识,而且还应该包括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和发掘。掌握知识不是目的本身,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新的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才是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重视知识的传输以及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环节,没有意识到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学教育训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大脑,更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亦即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这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显然是不够的。新闻采访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的任何教学安排都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的。
  密苏里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模式与理念就是传授新闻学的基本原理,重在实用,有效地把一线记者的知识与有经验的新闻学教授的知识密切结合,通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传授新闻学原理、新闻采访技巧与新闻写作艺术。
  在世界名牌大学新闻学院,这门课讲授的老师要求具有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并是获过大奖的著名记者。因此他们的课程不但有理论高度,最重要的是有实践经验,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在实践中必需的技能。美国新闻界把《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的目标定成:培养新闻第一线的记者,教会未来的记者如何准确地报道新闻和精确、有力地写作新闻。这些未来的男女青年记者要学会把新闻第一线记者们多年摸索出来的新闻学原理和理念付诸实践。这些未来的记者要明白,新闻的真相是很难捕捉的,对新闻事实真相的追寻和捕捉需要熟练地掌握新闻采访写作这门学问。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采访课程,为我国的新闻学教学探讨了一种新的方法,他们引入了“学在路上(Learing on the road)”这个教学理念,即所谓的“大篷车式新闻课堂”。通过实战训练,让学生知道写作不是玩文字游戏,不追求语言的雕琢、做作,让他们在采访中,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特别是针对新闻学教学轻实务的现象,进行了大量艰苦而可贵的探索,在培养面向实际、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的新闻人才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在全国新闻传播院系同类课程中独具特色。该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和“学”与“用”的结合,无论是“重走长征路”的实践教学,还是课堂上的学生作品讨论,都实践了“让学生通过采访和写作来学习的教学理念”。
  (作者为黄河科技大学副院长)
  编校:郑艳
其他文献
“少教多学”作为教学改革中全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课件的制作、课后作业的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少教多学
高中生物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使用各种方法,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激发培养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轻松、愉快、自觉地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事实”意思相近、相关而又有差异的系列概念,如新闻事实、法律事实等。中国著名新闻记者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写道:“事实是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概念,同時也是最模糊、最不确定的概念。”①本文对新闻事实及法律事实概念进行辨析,旨在阐明新闻事实和法律事实在现实生活中的关联与区别,而后从法学角度剖析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辩证关系,发现新闻事实在司法审判中转换成法律事实的基本模式与条件。
邢燕子——“一个时代的标志和符号”    邢燕子,生于1940年,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先进典型,1958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组织“燕子突击队”。1960年,《河北日报》、《人民日报》报道了邢燕子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形成了规模浩大的学习邢燕子的宣传声势。邢燕子历任中共河北省宝坻县县委副书记,河北省省委委员,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书记,天津市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等职。被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
随着世纪之交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与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之后,更可谓是一日千里。但是,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却也同时呈现出了一种斑驳陆离的状态,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体化、传播媒体的多元化以及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的必然结果,这一状态中却同时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即中国的新闻传播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其自身所承担的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功用。笔者认为,中国新闻应当恰如
伴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教育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设计领域同样面临着国际一体化的倾向,作为视觉传达艺术的平面设计同样在全球化过程中追求国际通用语汇的
何为门户门户,本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原意指正门、入口,但它很快真正意义上地在世界范围内耳熟能详,因为它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后缀——网站。门户网站,因其能通向几乎任何综合性
“我的许多说法遭有悖本义的概括!”2007年4月24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回顾担任新闻发言人四年多来,与媒体之间不停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用这样的句子再次向媒体表达了感慨。  作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受媒体关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他能比其他国家部委的新闻发言人相对更吸引媒体以及公众的关注,还“归功”于他2006年被媒体冠以“怪论”的部分发言。如“上学买
当今信息社会,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信息包围之中,快节奏生活中的现代人面对巨大的信息源只能择优而受。人们阅读报刊时往往看题不看文,或忙时先看题,题目好,闲时再看文,新闻标题就尤其显得重要。新闻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浓缩,是新闻的窗口,简短而有个性。读者对新闻作品的兴趣来自最初的“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方向。好的标题往往可以在一瞥之间拨动读者的心弦,犹如磁石般吸引着你一睹为快。现代新闻写作的微观标准
好的新闻作品如同好的文学作品,耐人寻味,历久弥新。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者不仅对作品中的事件记忆犹新,还能通过作品领略到作者的文学功底,也就是说,从一篇新闻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还可看到作品本身透射出的作者的文学素养。  新闻对文学的补充主要是观察采访的方法和记者在生活、工作、人情世故中顺便积累的素材。梁衡说过,记者的功夫主要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