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高中语文教学中辩论的作用

来源 :名校·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上讲求百家争鸣,语文学习中也应注重辩论。辩论不仅可以训练口语,使语言自然、通俗、流畅,而且还可以激发思考,使思维更集中,更敏捷,更活跃。学习一篇文章后,应引导学生多辩论,在辩论中训练思维,在辩论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其口语交际,发展学生的个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辩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辩论活动环节中离不开自由宽松、“人人皆可言之”的环境,教师应努力营造。这就要求在辩论时,教师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是一名组织者,一个参与者,平等地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学生在“辩”场上表现出来的是能力,更是智慧,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微笑的点头,一次激励的掌声,都能让学生增加自信,心灵必会有所震撼。学习完《赤壁之战》一文后,学生对于曹操败北的原因,辩论的很激烈,有的抓住“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兵精粮多,足以立事”,认为殷实的经济基础是孙刘联军胜利的前提;有的同学抓住曹军“远来疲惫”、“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的缺陷,从正面说明了曹军必然败北;有的同学抓住诸葛亮的话“与豫州协规同力”,认为“联军抗曹”的决策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有的同学引用“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认为人心所向也是曹操败北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沉着多谋的鲁肃、神武雄才的周瑜对这次战前的准备和决策均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尽管同学们辩论的侧重不同,引用的内容各异,但都兴味盎然,能围绕“曹军败北”这一问题而展开。我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概括:殷实的经济,英明的决策,精锐的部队,有利的地理,适时的气候共同使曹军在风、火、雨、疫的交加中一溃千里。由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积极参加了辩论,活化了思维,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所以对课文理解得相当深刻透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辩论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教材,设计合理精彩的辩论题,寻找能让学生思维“跳一跳”的辩论点。如教学《愚公移山》可提出辩题:“愚公移山的方法在现今社会是要继承,还是要批判?”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不仅能很好地理解课文思想,还能联系生活,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辩论点”的寻找需要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提取最具活动的知识点。
  学生的思维活动常常是从发生疑问开始的,要提出能撞击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增强学生辩论的欲望。如《石壕吏》是杜甫的现实主义名篇,本文中有一处值得辩论,蛮横的差役要抓老妇人应征服役,文中有“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的句子,我让学生辩论“泣幽咽”的人,学生起初不语,思考片刻后都热闹起来,七嘴八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老翁在“泣幽咽”,他们认为老翁和老妇人相依为命一辈子,什么样的苦难,他俩都能同舟共济,再大的痛苦,也能共同分担,而今妻子要去“备晨炊”,他能不老泪纵横吗?言之有理,应该肯定;有的学生认为“泣幽咽”的是孙母。由于孙母膝下有出生不久的吃奶婴儿,没能去应征服役,她的丈夫又刚刚死在战场上,这已经够悲痛的了,又听说婆婆要去服役,她能不悲上加悲吗?尤其在讲究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媳妇更应该时刻体贴阿公阿婆,她作为通情达理的儿媳,想到自己年轻有力,但又不能替婆婆服役,怎能不泪在肚里流了?这有情有理,也应该肯定;有的学生认为“泣幽咽”的是老妪,因为他年老体衰,忍着丧去两子的悲痛给差役诉说自家的苦处,目的是引起差役的同情,可是凶恶的差役更是变本加厉,不但不同情,反而要抓她去,老妇人要离开这个家,年轻有力的儿子都不能回来,她还能重新回到这个家吗?这明明是生死别离啊,老妇人能不哭泣吗?亦在情理之中,也应该肯定;有的学生则认为“泣幽咽”的是小孙子,我并没有简单去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去再认识。古人说过:“有声无泪谓之嚎,有声有泪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当然泣是悲伤的更高境界,小孩年纪很小,连奶未断,所以他达不到文中所说的境界,经过这一提示,学生最终肯定哭泣的决不是小孩,经过学生的反复思辩,我并没有象教学用书上只肯定孙母在哭泣的说法而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去辩论、去思维,对合情合理的说法均予以肯定。正因为学生参加了思辩,所以他们对封建社会中差役的蛮横,战乱的频繁,劳役的苛酷,农民的悲惨均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真正作到了融会贯通。
  三、辩论能更好的落实读的训练,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他们就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这就促使着学生要对课文进行研读。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就使“读”在辩论式学习中,得到了落实。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辩论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通过语言说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说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辩论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辩论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为论题大都具有挑战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在辩论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价和补充,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敏感的捕捉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辩论中,有时对对方所执的观点,要奋力进行驳斥,所以在驳斥中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是一种很好的综合训练形式,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是新课程、新理念在教学中一个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应鼓励学生多尝试,多辩论,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放开手脚,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就一定能够激活思维,提高能力,课堂因辩论而“亮”,课堂因“辩论”而“活”,课堂因“辩论”而“美”。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去准备,去追求充满生命活力及高效率的课堂呢?  “正确的角色定位”、“选准突破口”、“确定聚集点”、“广积博学,做个知识型的教师”,初看似乎与课堂效率关系不大。但处理好了这几个方面,必将大大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角色定位 突破口 聚焦点 知识型教师 效率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教学的目的是
期刊
语文学习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那么究竟该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呢, 语文在各个学科中扮演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开发一个人的智力,必先培养一个人的阅读”。 本文将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述。  一、课前预习的效度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自觉的预习,教会学生如何预习乃是教学生如何学,课前的预习是
期刊
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达成的。阅读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日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提出,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气象。但是,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原本存在着的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的状况下,随着新课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期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它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推卸、不可替代的责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学生能从
期刊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大潮又一次降临在我们这一届的教师之中,作为教育第一战线的教师,要用尽全力投身在此次浪潮之中。我是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小学数学教育上耕耘了20几年,新的课改对于我来说,改变了老师的主导地位,改变了我的上课思路,现将我的一点浅薄之见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
期刊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
期刊
【摘 要】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艺术和策略,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本文以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为例,就如何提高诗歌鉴赏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教学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认识,仅供参考。 
期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中一支灿烂的奇葩。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代,古诗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可它却也一直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大难题,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  一、古诗知识成教学的重点而忽视其人文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有些教者甚至干脆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直接将诗意、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都会为课的开始动不少脑筋,投入不少精力,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那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 “虎头蛇尾”的感觉,既没有数学思想的提炼,也没有学习方法的归纳,一节课下来,学生不得要领,无所适从。 久而久之,还会使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提问方式。有效性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大大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探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