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之无甚高论”义辨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fi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选录了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文,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教材对“卑之无甚高论”做出了如下注释:“这是谦虚的说法,意思是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原意是,放低论调,不必发表多高的议论。卑,放低。之r指代论。无,同‘毋’,不要,不必。”
  很明显,依据教材的注释,“卑之无甚高论”在课文中的实际意义实在难以跟它的原有意义挨上边,因此有的老师对教材的解释表示怀疑。如尹廷公先生在<“卑之无甚高论”辩>一文中就认为这样的解释十分拗口,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卑”是自谦之词,类似于古汉语中君主用的“寡人““孤”“朕”和一般人用的“愚”“臣”“仆”。他还指出:用“卑”作谦辞的常用的有“卑官”“卑职”,这里的谦辞“卑”可看成第_人称代词“我”,因此,“卑”以后的“之”就不应视为代词宾语,而应视为语气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调节音节的作用,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等中的“之”。他认为这里的“无”不宜作“勿、毋、不必、不要”讲,而宜作动词“没有”讲。“甚”,应作“什么”“何”“怎么”讲,词性是代词,在句中作定语。根据他的观点,“卑之无甚高论”可译为“我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
  那么,是不是教材对“卑之无甚高论”原有意义的解释出现了问题呢?
  当然不是。“卑之无甚高论”一语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原文如下:“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这一记载又见于《汉书·张释之列传》,只是文字与(史记>小异。关于这段话的意思,唐人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曾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解释:“卑,下也。欲令目卑下其志,无甚高谈论,但令依时事,无说古远也。”颜师古<汉书·张释之列传)“毋甚高论”句下也有个注释:“令其议论依附时事也。”可见,在这段文字中,汉文帝是要张释之从实际出发谈论事情,放低言论,不要高谈阔论、迁阔无边。需要注意的是,原文“卑”是“使低下”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之”就是教材所说的代词,“无”(原来写为“毋”,二字古通用)是一个表示禁止的情态动词,“甚”是一个程度副词,“论”则是一个动词。全句合起来就是“放低(你的)论调,不要过高地谈论”的意思。
  可见,原文“卑之”和“毋甚高论”是两个并列关系的复句,所以教材前一部分的注释还是忠实于“卑之毋甚高论”的原有意义的。
  既然如此,会不会是教材对于“卑之无甚高论”现今意义的解释出现了问题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有关的句子:
  (1)余见其兄弟所评《才调集》,亦卑之无甚高论。(清·王士衭《带经堂诗话》)
  (2)余尝读其赋、钞、序、《黄山赋》诸篇,几乎不能向读。穷日夜力以释之,及乎既解,则又卑之无甚高论,果何用此貌似深奥者为也!(傅斯年《文学革新申义》)
  (3)这段他在日本人监狱中思虑再三的话也许卑之元甚高论。但他却是真正能按自己的思想来生活。(张汝伦《认真地思想和生活》)
  (4)在积累资料的具体方法上。有的人也许要讲一大套自以为很得意的科学经验,但是,我却卑之无甚高论,老是说这些很简单也很粗笨的办法。(马南邨《燕山夜话·一把小钥匙》)
  以上几例“卑之无甚高论”,意义都是“没有什么高明的言论”的意思。可见,作“没有什么高明的言论”解的“卑之无甚高论”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教材对其在文中的意思所作的解释也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辞书对“卑之无甚高论”的解释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来看了:
  (1)卑:低浅。之,指言论。无,不要。高论,超过一般的言论。原指使言辞浅近而切实可行,不要发表过于高深的言论。后转指议论肤浅平庸,没有很高明的见解。(《中华成语女辞典》)
  (2)卑,低微。高论,不平凡的议论。原意谓要多谈当前实际问题,不要空发高论。后用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中华成语辞海》)
  (3)卑,低浅。高论,不平凡的议论。原意是令其谈当前实际问题,不要空发高论。后转指见解平庸,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中华成语熟语辞海》)
  辞书对“卑之无甚高论”的解释大同小异,都有原来的意义和后起的意义两种解释。
  那么,“卑之无甚高论”究竟是怎么从原来的意义发展出今天所说的这个意义的呢?这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现象颇有点像修辞学上所说的“偏取”。所谓偏取,就是指对词或短语的完整性的一种偏离。也就是说,在一句话中,尽管作者表面上使用的是一个较复杂的词或短语,但实际上只是抽取了该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者抽取了该短语中的某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使用整个词或短语的意思。例如:
  (1)活死人……只得拿了一把班门弄斧,走出门去。(张南庄《何典》第六回)
  (2)活死人看那道士时,戴顶缠头巾,生副吊蓬面孔,两只胡椒眼,一嘴仙人黄牙须,腰里绉纱搭膊上,挂几个依样画葫芦。(同上)
  (3)轻骨头鬼听说,便拿了一把两面三刀。……(同上)
  (4)阎王依奏,即发一道假传圣旨,着白蒙鬼剿捕贼寇,收复城池,(《何典》第九回)
  以上几例,“班门弄斧”“两面三刀”本来是成语,但文中明显只选择了“斧”和“刀”这两个语素并将它们升级为词来运用:“依样画葫芦”和“假传圣旨”本来也是意义、结构都很固定的短语,但文中明显只取“葫芦”和“圣旨”的意义。此四例加点部分在句中用的都不是它们原来的意思。
  同样,“卑之无甚高论”之所以具有“没有什么高明的言论”的意思,也是由于偏取修辞手法的运用造成的。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这一偏取是在人们对“卑之无甚高论”误解的基础上发生的。
  这种误解误用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对“卑之无甚高论”的误解误用了。王擗《野客丛书》卷二“卑之无甚高论”条指出:“今人以‘卑之无甚高论’之语却所说之卑者,甚失当时之意……所谓‘卑之无甚高论’者,文帝惧释之陈五帝三王上古久远之事,无益于时,故令陈今可行之说。释之遂言秦汉之事,文帝所以称善。则‘卑之一无甚高论’自是两句,今人作一句读之,所以失当时之意也。”王楙所说的“却所说之卑者”,我们不敢说一定就是今天所说的“没有什么高明的言论”,但应该与今人所谓“无甚高论”这种用以谦说之辞不会相去甚远。
  综上,教材所选华罗庚先生(统筹方法》一文中对“卑之无甚高论”的注释是正确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古语,有必要深入理解它们的源流、演变。
其他文献
面对席卷全球的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老年人体育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一件大事,并一直被学术界所重视。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齐齐哈尔市社区老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塑造灵魂、完善人格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重史轻文,重教轻读,重赏评轻教化。就其实质而言,只有文学教学,没有文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存在严重偏差,背离了文学教育的本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为文学教学方式的改构与重建提供了最佳时机。如何进行深层的文学教学改革?这里我们略陈管见,以期引发更为深入的讨论。    一、回归现实,观照自我    
语法对于语言起着重要的角色,它告诉我们怎样去构建一个句子。因此,英语语法教学非常重要。评述了在中国英语语法教学的目前形势。
对硒镧复合作用下姬松茸氨基酸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硒镧复合作用下姬松茸氨基酸的17个数量性状,可提取为2个公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3.66%,具有较好地反映这
由多主棒孢病菌侵染引起的棒孢霉落叶病是严重危害橡胶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在中国也有发生。在菌龄、细胞壁酶种类、酶作用浓度、作用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
采用分层切割法和标准枝法对尾巨桉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生物量结构特征和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桉树的枝、叶量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种带距中,则随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单纯的网络教学有着各自的利弊。当今的人才培养的新高度决定了我们需要把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新模式。而在这一新的教
建国至今,我国母语课程的名称曾发生了三次变化,从“国语”“国文”到“语文”,再从“语文”变为“汉语”“文学”,后又回归为“语文”。这种课程名称上的摇摆不定,既反映了特定时代社会政治思潮对母语课程定位的直接影响,又暴露出业内对该课程基本性质和目标定位的认识模糊。而今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依然错位,对课程性质和目标的诸多争议依然延续——称之为“斯芬克斯之谜”也并不为过。因此,迫切要求在纵向反思和
以北海市卫生学校为例,探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提出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开发“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项目课程——综合实训课,创新“
为了验证dhbC基因的功能,以质粒pEGFP-N1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DNA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neo,电击转化法将pMD18-neo导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