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餐具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餐具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生活化材料,如果能引导幼儿发现餐具的美,那么就能拓展幼儿美术的材料与形式,培养幼儿创意表达能力。我园在幼儿餐具画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把我园的一些做法介绍給大家。
  一、巧选餐具
  在收集餐具时,并不是所有的餐具都可以拿来就用,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 确保安全性。由于收集来的餐具一般是废旧的或一次性的,考虑到幼儿年龄较小,因此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尖利、生锈、不卫生的餐具是不合适幼儿操作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收集来的餐具进行改造,如涂上油漆、进行消毒,从而更适合幼儿操作。
  2. 力求多样性。一是保证形状的多样性。餐具的形状本来就是各不相同的,师幼要注意收集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物品,如圆形的盘子、瓶塞、清洁球等;长条形的勺子、叉子、吸管、搅拌器、塑料刀具、扳手、夹子等;正方形的盘子、去皮器等。二是保证材质的多样性。餐具材料有木制、铁质、塑料、橡胶等,有软硬、厚薄、轻重之分。不同形状、大小、材质的材料为幼儿的创作带来了启示。
  3. 突出组合性。由于废旧餐具的形态是事先固定的,需要多种组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选择餐具时,即使是同一种材料,也要突出其组合性。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盘子如果与别的材料结合就适合做很多物体的底座,如头、身体等,再组合其它小型的餐具就可以变出人、动物、植物等。总之,要有可以作为美术元素的点、线、面的各种餐具,才可以带给幼儿无尽的灵感。
  二、巧置餐具
  我们探索了许多特色环境设置,通过箱、区、室、廊的结合,巧妙摆放餐具,拓宽了幼儿的活动空间。
  1. 放置百宝箱。我们将教师、家长、幼儿收集来的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并称之为“百宝箱”。在百宝箱里,大到锅子、砧板,小到筷子、吸管,只要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需要这些材料,他们就可以到“百宝箱”中来寻找领取。
  2. 布置操作区。我们在每个班级都设有餐具创意美术区,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可利用区域活动、自主游戏等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任选操作区的材料,同时通过反复的操作,一物多玩,展现了幼儿的创造发明或艺术潜力。我们发现,餐具美术区成了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区,在这里,孩子的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创意无限。
  3. 开辟创意室。为了满足幼儿对餐具创意美术活动的兴趣,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活动空间,为幼儿创设了餐具创意美术专用室,材料一应俱全,幼儿在宽敞的创意室里自由创想、自主创作,一件件艺术作品充分展现了幼儿的美术潜能。
  4. 设置展示廊。针对孩子富有创意的餐具画,我们为孩子设置了展示长廊,这些餐具画有的悬挂在走廊内,有的粘贴在墙壁上,有的陈列在过道中,有的摆放在楼梯口,许多不起眼的生活化餐具都成了一件件艺术珍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生活的美丽,感知到了生活化材料的多变和可利用价值。展示廊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使幼儿从小树立“废品也是宝”的环保理念,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幼儿向往参与创作活动的热情,为幼儿的潜能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巧用餐具
  幼儿的创意其实并不如成人那样带有目的性,而是在与材料的操作过程中即兴产生的。因此,对于如何利用餐具材料、开拓幼儿创意,我们提炼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1. 餐具诱导法。在开展餐具美术创意活动之前,让幼儿充分认识、观察餐具能诱发幼儿的创意灵感,并可采用以下两个方法。一是变换角度让幼儿观察。例如在观察一把勺子的时候,除了认识勺子的样子外,教师不妨变换勺子的角度,如竖着放、横着放、倒着放,都能带给幼儿不同的灵感。二是改变形态让幼儿观察。例如在观察一根吸管、网兜等软性材料的时候,除了看自然状态下的形态外,还可以观察其故意扭曲、压缩、折叠等情况下的形态,以拓展幼儿的思维,为接下来的创作进行铺垫。
  2. 餐具操作法。餐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平面操作法。平面操作一般不需要提供太多的辅助材料,幼儿一般选择形状较大的物体当底,如盘子、碟子等,然后在这些大面积的餐具上进行创意,就能摆出平面的造型,比较适合于学习初期来操作、创作。二是立体操作法。在进行立体操作的时候,一般要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橡皮泥等,幼儿在连接时可以用橡皮泥来固定。也可以提供一团大的橡皮泥,让幼儿在泥上进行插塑,创作出立体感强的作品,比较适合于操作、创作的提高阶段。值得一提的是,餐具在促进幼儿美术潜能的同时,还能促进幼儿个性品质、良好习惯、合作能力的养成,教师在幼儿操作、创作过程中除了引导幼儿创意外,还要抓住时机进行教育,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材”!
  3. 餐具讲评法。通过材料的使用来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是餐具美术创意活动的一个特点。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借助观察幼儿对生活化材料的使用程度来了解孩子美术智能发展的情况。观察材料的使用情况主要看两个维度:一是材料使用的深度,即材料本身的使用价值是不是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挥;二是材料使用的广度,即各种材料之间的组合是不是最佳组合,艺术性如何等。除了美术创意外,还可以从幼儿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细心、整洁、合作情况进行讲评,这对于幼儿美术活动品质的养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Alzheimer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由于大脑皮质及海马的神经细胞(NC)死亡脱落,引起脑萎缩,记忆和学习能力障碍,出现痴呆症状。AD发生机制复杂,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从家族性AD(FAD)家
期刊
深圳大亚湾核电N99塔基坐落在半山坡中,地形较陡,下方为水库溢洪道,因发现塔基边缘出现山体滑坡的早期裂隙,为了防止山体滑坡,设计采用钢绞线预应力锚固法治理。我公司承担该工程的锚
目的:尝试建立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型(FMEA)用于血液细菌培养中的风险管理。方法:针对血液细菌培养流程中的每一个过程,确立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分析并列出可能由其引发的故
活动目标1.观察并感受“飞檐”“灰瓦白墙”等老门东建筑特点。2.学会自选分组,尝试用芝麻、油画棒等综合材料进行造型。3.享受综合材料创作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在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以及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我们越来越明确:美术活动应该强调幼儿的创造性表达与探索,教师应该重视活动的过程而非最终结果。因此,我们尝试在美工区提供多样、安全的综合材料,从而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加深对形状、空间、色彩的认识,拓展对艺术的理解与想象,丰富发散性思维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一、合适、安全、多样的综合材料  艺术活动中的综合材料是指将
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落后的普遍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J2EE和AJAX技术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阐述了系统的整体框架,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库连接和实验预约机制的实
介绍了西安高新开发区国际商务中心深基坑边坡喷锚支护工程设计情况和施工工艺过程。监测结果表明 ,支护后边坡水平位移及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 ,达到预期目的 ,保证了基坑边坡
范例:山坡上的柿子。  工具材料:墨汁,颜料(柠檬黄、橙色),黏土(黃色、橙色),素描纸,吸管,颜料笔,水桶,调色盘。  操作步骤:  1.?将墨汁泼洒在素描纸中间,用手上下左右晃动素描纸,使墨汁扩散面积增大。  2.?使用吸管将墨汁吹开。(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吹)。  3.?分别用颜料笔蘸橙色和柠檬黄颜料,在素描纸的空白处画上形态各异的柿子(画圆圈,并将其涂实)。  4.?换取细笔,蘸取黑色颜料,给
活动目标  1. 能运用棉签进行作画,并大胆想象小鳄鱼的外形动作。  2. 尝试通过线条和圆的不同组合对小鳄鱼身体细节进行添画。  3. 愿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水粉纸、棉签、水粉颜料、勾线笔、小鳄鱼拔牙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和故事,启发想象  1. 出示鳄鱼真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鳄鱼特征。  师:瞧,这是什么?(鳄鱼)  师:谁来说一说,鳄鱼长什么样子?嘴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