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了“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并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明确了建立模型是数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那么,如何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呢? 问题解决教学是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下面笔者仅以主体成分基本结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谈。
一、基于模型思想下“问题解决”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了“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并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明确了建立模型是数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那么,如何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呢? 问题解决教学是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下面笔者仅以主体成分基本结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谈。
一、基于模型思想下“问题解决”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具体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感知模型;探究新知,构建模型;研究模型,形成新知;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总结延伸,深化目标。
与以往的应用题教学过于简单的结构“呈现题目→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训练技能”相比,这样的课堂结构“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基于模型思想下“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如何围绕课堂教学选取典型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模型思想,积累建模经验以及增强用模意识呢?现以“鸡兔同笼”案例进行说明。
策略之一:关注内涵,感悟模型思想
我们首先要关注每一具体的“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着的“模型思想”。思考:应该建立怎样的“模型”?如何建立“模型”?所建的“模型”和建模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怎样的影响?这些正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应该深挖教材内涵,领悟 “鸡兔同笼”隐藏着“模型”思想。应从三个层次给予关注:一是内容,即“鸡兔同笼”题型的结构特征;二是方法,即“假设法”和方程法的一般解题思路;三是思想,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维方法”及其蕴含着数学建模思想,并将它进行拓展应用。学习“鸡兔同笼”,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会解答一道“鸡兔同笼”题目,而更要提炼它的数学思想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有了这样的思考与认识,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外,更要重视题目的类型、结构和类比运用,用系统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的数学价值
策略之二:引导探索,积累建模经验
建模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比如,我们曾以“鸡兔同笼”为例进行过引导学生建模的尝试:让学生先根据“从上面数,有8个头。”猜想“鸡和兔各有几只?”再根据“从下面数,有26只脚。”来具体验证。在猜想不对时,学生自我反思:“如果总脚数猜多了,就要多猜鸡少猜兔的只数;如果总脚数猜少了,就要多猜兔少猜鸡的只数。”可见,“数学事实首先是被猜想,然后是被证实”。
从“假设”的角度,教材引导学生这样想:(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2)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也就是有10÷2=5只兔。(3)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此时,学生自然还会联想:如果笼子里都是兔,那么就有8×4=32只脚,这样就少出32-26=6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也就是有6÷2=3只鸡。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于是,水到渠成归纳出:鸡的只数=(头的总个数×4-脚的总只数)÷(4-2),兔的只数=(脚的总只数-头的总个数×2)÷(4-2)。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可以便捷地解决类似有关的“鸡兔同笼”问题。可见,假设建模的思想方法的运用,不仅为解决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如何建立模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特别巧用假设建模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令人称奇、耳目一新的感觉。
策略之三:拓展模型,增强用模意识
成功地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后,还需要应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强用模意识。
我们再以“鸡兔同笼”为例,在学生初步能用不同的假设思路(列举、替换等也可以看作“假设”)以及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题目后,继续研究“龟鹤同游”和“人马问题”。经过研究和类比,学生发现:“鸡兔同笼”不只是代表着鸡、兔同笼的问题,有许多相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看成“鸡兔同笼”问题,如租船问题、轮子问题(汽车和自行车)、投篮问题、吃馒头问题(大小和尚)等。再研究“钱包里放着5元和2元的钞票,共10张,38元,5元和2元的钞票各有几张呢?”研讨其与“鸡兔同笼”关联性。经过猜想与类比,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次飞跃:“这里的2元的钞票就相当于鸡有2只脚,而5元的钞票就相当于5只脚的兔”。最后,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编成“鸡兔同笼”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如“小敏和妈妈恰好花100元买了10本书,有8元一本的和13元一本的两种。其中8元一本的和13元一本的各买了几本?”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感受到“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贵在学习一种假设推理与代数方程的思想方法,贵在用来解决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变式问题,拓展了其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构建了该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形成了迁移类推或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当然,要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问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反复渗透模型思想方法,同时,重视数学模型的运用,引导学生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身边的自然或社会现象。同时,教师只有长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如何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呢? 问题解决教学是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下面笔者仅以主体成分基本结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谈。
一、基于模型思想下“问题解决”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了“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并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明确了建立模型是数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那么,如何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呢? 问题解决教学是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下面笔者仅以主体成分基本结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谈。
一、基于模型思想下“问题解决”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具体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感知模型;探究新知,构建模型;研究模型,形成新知;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总结延伸,深化目标。
与以往的应用题教学过于简单的结构“呈现题目→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训练技能”相比,这样的课堂结构“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基于模型思想下“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如何围绕课堂教学选取典型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模型思想,积累建模经验以及增强用模意识呢?现以“鸡兔同笼”案例进行说明。
策略之一:关注内涵,感悟模型思想
我们首先要关注每一具体的“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着的“模型思想”。思考:应该建立怎样的“模型”?如何建立“模型”?所建的“模型”和建模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怎样的影响?这些正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应该深挖教材内涵,领悟 “鸡兔同笼”隐藏着“模型”思想。应从三个层次给予关注:一是内容,即“鸡兔同笼”题型的结构特征;二是方法,即“假设法”和方程法的一般解题思路;三是思想,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思维方法”及其蕴含着数学建模思想,并将它进行拓展应用。学习“鸡兔同笼”,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会解答一道“鸡兔同笼”题目,而更要提炼它的数学思想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有了这样的思考与认识,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外,更要重视题目的类型、结构和类比运用,用系统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的数学价值
策略之二:引导探索,积累建模经验
建模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比如,我们曾以“鸡兔同笼”为例进行过引导学生建模的尝试:让学生先根据“从上面数,有8个头。”猜想“鸡和兔各有几只?”再根据“从下面数,有26只脚。”来具体验证。在猜想不对时,学生自我反思:“如果总脚数猜多了,就要多猜鸡少猜兔的只数;如果总脚数猜少了,就要多猜兔少猜鸡的只数。”可见,“数学事实首先是被猜想,然后是被证实”。
从“假设”的角度,教材引导学生这样想:(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2)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也就是有10÷2=5只兔。(3)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此时,学生自然还会联想:如果笼子里都是兔,那么就有8×4=32只脚,这样就少出32-26=6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也就是有6÷2=3只鸡。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于是,水到渠成归纳出:鸡的只数=(头的总个数×4-脚的总只数)÷(4-2),兔的只数=(脚的总只数-头的总个数×2)÷(4-2)。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可以便捷地解决类似有关的“鸡兔同笼”问题。可见,假设建模的思想方法的运用,不仅为解决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如何建立模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特别巧用假设建模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令人称奇、耳目一新的感觉。
策略之三:拓展模型,增强用模意识
成功地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后,还需要应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强用模意识。
我们再以“鸡兔同笼”为例,在学生初步能用不同的假设思路(列举、替换等也可以看作“假设”)以及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题目后,继续研究“龟鹤同游”和“人马问题”。经过研究和类比,学生发现:“鸡兔同笼”不只是代表着鸡、兔同笼的问题,有许多相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看成“鸡兔同笼”问题,如租船问题、轮子问题(汽车和自行车)、投篮问题、吃馒头问题(大小和尚)等。再研究“钱包里放着5元和2元的钞票,共10张,38元,5元和2元的钞票各有几张呢?”研讨其与“鸡兔同笼”关联性。经过猜想与类比,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次飞跃:“这里的2元的钞票就相当于鸡有2只脚,而5元的钞票就相当于5只脚的兔”。最后,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编成“鸡兔同笼”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如“小敏和妈妈恰好花100元买了10本书,有8元一本的和13元一本的两种。其中8元一本的和13元一本的各买了几本?”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感受到“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贵在学习一种假设推理与代数方程的思想方法,贵在用来解决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变式问题,拓展了其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构建了该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形成了迁移类推或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当然,要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问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反复渗透模型思想方法,同时,重视数学模型的运用,引导学生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身边的自然或社会现象。同时,教师只有长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