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传播能力弱、阐释能力不强等挑战。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必须坚持“四个自信”、打造强有力的话语主体、构建国际认同的国际话语体系、提升意识形态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挑战;对策
一、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内涵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话语权是指说话者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能不能实现话语权,首先要靠语言这个载体,与语言的普及程度有关。其次,话语权还和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有关,话语主体所运用的话语能否准确传达一个国家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并且这种传播能否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都影响着的话语权的实现。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指统治阶级或某一社会阶层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所掌握的领导权和影响力,提出一系列政治观点和思想,再将这些思想观点通过媒体传播出去,让其在各种思想和政治观点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引领社会舆论方向,达到维护话语主体阶级利益的目标。
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话语传播者,即话语主体,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表现为多元化,包括国家、组织、个人等。二是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指与主权国家利益相关的或与之国际责任相关的立场和观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三是话语对象,即意识形态话语要传播给的受众。四是话语平台,话语平台是指话语通过何种渠道所传播,当今世界存在多种话语平台,包括公众传媒、国际会议、国家对外交流、国际间的互访、民间活动等。五是话语效果,话语主体传播出去的话语有无被关注,有无互动,没有作用或没有结果的话语,等于无话语权。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我國综合实力崛起,但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没有同步提高
一般来讲,话语权作为一种软实力,取决于硬实力的大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我国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应该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话语权。虽然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例如,在世界银行的发言权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认同上,都显示了中国崛起后国际话语权提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的话语权并没有和综合国力同等程度的提升,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落入低潮,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二)我国意识形态国际传播能力不强
在国际上舞台上,那个国家拥有国际话语权,哪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越安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表现出“西强中弱”的局面,国际信息的传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中心,我国目前的传播能力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挤压仍然存在,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传播能力仍不足。
一是我国国际传播的基础设施、媒介等硬件方面,还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形成较强的传播优势,制约了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例如,西方国家拥在网络管理权上占优势,全世界上共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1个放置在美国和欧洲,只有一个放置在亚洲。所有的根服务器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机构统一管理,这13根服务器可以指挥互联网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等,所有美国对全球的网络管理有很大的发言权。其次,西方国家拥有网络技术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世界上大部分的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多来自于西方国家。
二是我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掌握者人数较少。汉语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华人成为使用汉语言的主体,但是,使用汉语的国家目前只有中国和新加坡两个国家。说英语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遍布五大洲的多个国家。由于我国汉语言在国外使用的人数非常少,影响了中国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可见,在信息的国际传播中,西方国家掌控着语言传播的话语权,根据2020年W3TECHS的调研数字,在互联网中,60%的内容使用的是英语,中文的内容只占1.3%。
(三)我国意识形态对外话语阐释能力较弱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除了必要的传播平台外,对所要传播的意识形态的阐释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主流意识形态的对外话语必须有符合逻辑的理论支撑,否则意识形态话语就没有传播力和说服力。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但是面对西方话语的冲击,如何解决“在国际上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我国意识形态话语在其阐释力、批判力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不能在国际上有效地阐释自己,使得西方国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上,以及对中国所实行的方针政策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如何让世界接受和认同现代中国话语体系,成为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因素。
(四)新冠疫情下我国意识形态受到攻击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有些国家的政客不仅没有与中国携起手来共同抗疫,却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并对中国污名化和妖魔化。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美国一些政客试图将资本主义制度模式和普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输出,却遭遇了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是,这些思想和观点不时泛起,在疫情期间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把中国人民抗疫斗争中体现出来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歪曲成专制主义、威权主义,称之侵犯了所谓的“民主”与“自由”。
在疫情期间,西方国家抛出“中国责任论”,把新冠病毒污蔑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并不断制造“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成为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意识形态攻击的话语工具,进而否定中国道路和制度模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 三、提高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对策
(一)坚持“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来源于这个国家的自信和底气,自信和底气又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建构来自于民族危亡之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指引着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正确性。话语权的建构是国家自信和民族自强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我们进行话语权建设的基础,要将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作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二)打造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话语主体
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需要一支信仰坚定、立场鲜明的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需要他们在话语传输中对意识形态进行阐释,使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话语”为人们所信服。
在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过程中,主体的权威性和话语内容的可信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话语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上处于弱势。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关键主体,必须树立共产党的权威。中国共产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的纯洁性和党员干部的素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使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使广大的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地位越来越高,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立奠定了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肩负着提出理论、解读理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懂、真信、真用,同时,要善于运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话语,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融入人们的心中。
(三)构建国际认同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需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点的话语体系,首先,要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的叙事方式阐述中国的社会实践。其次,要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理论、新表述,更好的、更加充分的展现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以及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话语是意识形态对外传播的主要形式,要使意识形态被人们群众所接受,被国际所认同,必须使之话语通俗化、简单化。例如,我们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比喻党员要自省、慎独、要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在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同时对西方抨击中国、诋毁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进行驳斥和批判,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并运用各种传媒平台不断向外传播,使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
(四)提高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任务。要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力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奋斗史,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建设融入到我国意识形态之中,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国际上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可度。
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使之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更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多进行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不断向世界阐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要善于运用疫情中中国对其他国家帮助物资、援助疫苗等生动案例说明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要加强国标传播能力所需要硬件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5G技术,培养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的专门人才,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唐爱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J]唯实,2016(11):33-35
作者简介:张永敏(1971-),女 ,河北新乐人,河北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艳玲, 女,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河北传媒学院教研课题《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和科研课题KT202008《疫情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
关键词: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挑战;对策
一、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内涵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话语权是指说话者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能不能实现话语权,首先要靠语言这个载体,与语言的普及程度有关。其次,话语权还和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有关,话语主体所运用的话语能否准确传达一个国家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并且这种传播能否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都影响着的话语权的实现。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指统治阶级或某一社会阶层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所掌握的领导权和影响力,提出一系列政治观点和思想,再将这些思想观点通过媒体传播出去,让其在各种思想和政治观点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引领社会舆论方向,达到维护话语主体阶级利益的目标。
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话语传播者,即话语主体,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表现为多元化,包括国家、组织、个人等。二是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指与主权国家利益相关的或与之国际责任相关的立场和观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三是话语对象,即意识形态话语要传播给的受众。四是话语平台,话语平台是指话语通过何种渠道所传播,当今世界存在多种话语平台,包括公众传媒、国际会议、国家对外交流、国际间的互访、民间活动等。五是话语效果,话语主体传播出去的话语有无被关注,有无互动,没有作用或没有结果的话语,等于无话语权。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我國综合实力崛起,但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没有同步提高
一般来讲,话语权作为一种软实力,取决于硬实力的大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我国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应该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话语权。虽然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例如,在世界银行的发言权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认同上,都显示了中国崛起后国际话语权提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的话语权并没有和综合国力同等程度的提升,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落入低潮,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二)我国意识形态国际传播能力不强
在国际上舞台上,那个国家拥有国际话语权,哪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越安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表现出“西强中弱”的局面,国际信息的传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中心,我国目前的传播能力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挤压仍然存在,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传播能力仍不足。
一是我国国际传播的基础设施、媒介等硬件方面,还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形成较强的传播优势,制约了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例如,西方国家拥在网络管理权上占优势,全世界上共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1个放置在美国和欧洲,只有一个放置在亚洲。所有的根服务器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机构统一管理,这13根服务器可以指挥互联网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等,所有美国对全球的网络管理有很大的发言权。其次,西方国家拥有网络技术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世界上大部分的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多来自于西方国家。
二是我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掌握者人数较少。汉语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华人成为使用汉语言的主体,但是,使用汉语的国家目前只有中国和新加坡两个国家。说英语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遍布五大洲的多个国家。由于我国汉语言在国外使用的人数非常少,影响了中国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可见,在信息的国际传播中,西方国家掌控着语言传播的话语权,根据2020年W3TECHS的调研数字,在互联网中,60%的内容使用的是英语,中文的内容只占1.3%。
(三)我国意识形态对外话语阐释能力较弱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除了必要的传播平台外,对所要传播的意识形态的阐释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主流意识形态的对外话语必须有符合逻辑的理论支撑,否则意识形态话语就没有传播力和说服力。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但是面对西方话语的冲击,如何解决“在国际上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我国意识形态话语在其阐释力、批判力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不能在国际上有效地阐释自己,使得西方国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上,以及对中国所实行的方针政策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如何让世界接受和认同现代中国话语体系,成为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因素。
(四)新冠疫情下我国意识形态受到攻击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有些国家的政客不仅没有与中国携起手来共同抗疫,却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并对中国污名化和妖魔化。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美国一些政客试图将资本主义制度模式和普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输出,却遭遇了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是,这些思想和观点不时泛起,在疫情期间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把中国人民抗疫斗争中体现出来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歪曲成专制主义、威权主义,称之侵犯了所谓的“民主”与“自由”。
在疫情期间,西方国家抛出“中国责任论”,把新冠病毒污蔑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并不断制造“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成为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意识形态攻击的话语工具,进而否定中国道路和制度模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 三、提高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对策
(一)坚持“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来源于这个国家的自信和底气,自信和底气又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建构来自于民族危亡之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指引着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正确性。话语权的建构是国家自信和民族自强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我们进行话语权建设的基础,要将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作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二)打造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话语主体
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需要一支信仰坚定、立场鲜明的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需要他们在话语传输中对意识形态进行阐释,使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话语”为人们所信服。
在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过程中,主体的权威性和话语内容的可信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话语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上处于弱势。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关键主体,必须树立共产党的权威。中国共产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的纯洁性和党员干部的素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使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使广大的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地位越来越高,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立奠定了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肩负着提出理论、解读理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懂、真信、真用,同时,要善于运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话语,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融入人们的心中。
(三)构建国际认同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需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点的话语体系,首先,要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的叙事方式阐述中国的社会实践。其次,要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理论、新表述,更好的、更加充分的展现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以及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话语是意识形态对外传播的主要形式,要使意识形态被人们群众所接受,被国际所认同,必须使之话语通俗化、简单化。例如,我们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比喻党员要自省、慎独、要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在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同时对西方抨击中国、诋毁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进行驳斥和批判,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并运用各种传媒平台不断向外传播,使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
(四)提高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任务。要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力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奋斗史,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建设融入到我国意识形态之中,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国际上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可度。
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使之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更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多进行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不断向世界阐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要善于运用疫情中中国对其他国家帮助物资、援助疫苗等生动案例说明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要加强国标传播能力所需要硬件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5G技术,培养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的专门人才,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唐爱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J]唯实,2016(11):33-35
作者简介:张永敏(1971-),女 ,河北新乐人,河北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艳玲, 女,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河北传媒学院教研课题《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和科研课题KT202008《疫情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