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关键词:农村;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它不仅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主任起到决定作用,尤其是农村中学。下面本人就班级管理工作中谈几点陋见:
1、挫折教育
现在的农村中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心理容易偏激;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带,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他们受到爷爷、奶奶等人的溺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等。这些学生的挫折能力不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们正确面对和处理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其它方面的挫折和失败,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为了集体利益,要学会受委屈。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2、培养习惯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都会享受着他的“利息”。由此可见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好习惯一当养成,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性就能得到改变,学习态度、思想品德、纪律观念、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3、建立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要求各班干建立自己管辖的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纪律制度、公物制度、就寝制度、就餐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督导工作,协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形成互相激励、监督的良好氛围。
4、打造班干
“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班集体,就是一列火车,车头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班集体中的车头就是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级的骨干力量,就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我在组建班委会时,据班级人数先拟定好相应的班级岗位,在班级里公布,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填报。如出现一岗多人或多岗一人,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们参加竞选,这样班级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我也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
5、恩威并施
于漪说过:“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并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多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多帮助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尤其在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居多,他们就更需要爱。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应该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但要爱而有度,爱中有严。
严不是严厉,而是严格。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严格是有度的、有情的,有“润物细无声”之效的。
总之,农村中学要管理好班级、要培养好学生,就须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他们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关键词:农村;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它不仅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主任起到决定作用,尤其是农村中学。下面本人就班级管理工作中谈几点陋见:
1、挫折教育
现在的农村中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心理容易偏激;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带,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他们受到爷爷、奶奶等人的溺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等。这些学生的挫折能力不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们正确面对和处理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其它方面的挫折和失败,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为了集体利益,要学会受委屈。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2、培养习惯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都会享受着他的“利息”。由此可见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好习惯一当养成,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性就能得到改变,学习态度、思想品德、纪律观念、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3、建立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要求各班干建立自己管辖的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纪律制度、公物制度、就寝制度、就餐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督导工作,协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形成互相激励、监督的良好氛围。
4、打造班干
“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班集体,就是一列火车,车头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班集体中的车头就是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级的骨干力量,就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我在组建班委会时,据班级人数先拟定好相应的班级岗位,在班级里公布,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填报。如出现一岗多人或多岗一人,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们参加竞选,这样班级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我也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
5、恩威并施
于漪说过:“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并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多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多帮助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尤其在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居多,他们就更需要爱。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应该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但要爱而有度,爱中有严。
严不是严厉,而是严格。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严格是有度的、有情的,有“润物细无声”之效的。
总之,农村中学要管理好班级、要培养好学生,就须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他们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