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教育思想努力发展学生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趣味实验导入课堂,以发散性问题激发全体学生,将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寓于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逐步完成知识构建,在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在课后作业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及时巩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好奇;方法;建构;巩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2-006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早上连续听了三位老师各有千秋的“性质活泼的氧气”,见猎心喜,忍不住走上讲台,也上了一回“性质活泼的氧气”,颇多感受,记述如下。
  先是将铁丝燃烧实验前置,将其作为“铁能不能燃烧?”这一课堂讨论的验证实验,从而完成课堂引入。目的当然是想讨好学生,让他们快点接受我这样一个陌生的老师,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我的课堂。
  实验中,由于刚上课时的紧张,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竟然没有加水,不过实验结束了,集气瓶却没有破裂(早上一位老师集气瓶中放了水。结果熔化物溅落在瓶壁上,集气瓶还是发生了破裂),真是天佑我也,且看我下面如何补救。
  实验结束后告诉学生,能让铁丝燃烧的气体是氧气,从而引出今天课题的主题——氧气。我一般不喜欢一上来就把课题直接告诉学生,总希望引领着学生带着好奇走进一个新的学习主题。始终认为:好奇是激发学生开始学习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动力。
  接着,就提出了一个发散性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前面的化学学习,请你说出已知的关于氧气的知识。目的是想激发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
  给学生少量时间思考后,由于提的问题还是显得比较笼统,学生可能较难进行有效、有序的思考。于是我要求学生从氧气的存在、性质、用途三方面进行检索,一番思考后请学生起来回答。
  经过一番交流讨论,最终学生说出了八点关于氧气的知识: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2.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有氧气)。3.氧气的化学式为O2。4.氧气不易溶于水(第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水中动物生活需要氧气。所以水中有大量氧气,说明氧气易溶于水:后来学生说不易溶于水。我这样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不易溶于水:如果氧气易溶于水,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会有怎样的后果呢?学生窃笑——我们人类就有可能因缺氧而不能正常生活)。5.木炭、纸张能够在氧气中燃烧。6.红磷能够在氧气中燃烧。7.镁条能够在氧气中燃烧。8.密度比空气大。
  接着请学生在上述八点内容中找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个问题花费了很多时间。由于不熟悉学生情况,所以请的学生基础较差,找了几个都不能说出来。告诉学生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是物理性质,还是不能找出来,然后再让他找哪一点说的是关于颜色和溶解的知识。才终于找到了2和4。
  那么,能否用实验来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呢?
  于是我分别和两个学生合作,做了两个实验让学生体会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将一试管HCI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结果试管中充入了一大半的水:再将一试管O2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几乎没有水进入试管。由此说明HCI气体能较多地溶于水,而O2不易溶于水。最后总结告诉学生,以后若要知道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就可将盛有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进行初步的实验。最后的总结一定要说,以传授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为以后二氧化碳水溶性学习作好铺垫。
  至于密度和空气比较,则请同学们回想做铁丝燃烧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的放置情况,瓶口向上,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以后在盛放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集气瓶的瓶口都要向上。再请同学们自己推理:盛放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瓶口向下。这样教学的目的还是两个:一是进行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二是教会学生判断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
  然后,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系统归纳并请学生交流氧气的物理性质。此环节相对容易。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接着,我给出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要求:物理性质(1.色、态、味;2.熔点、沸点;3.密度;4.冰中的溶解性)、化学性质(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试图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框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建构和完善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
  化学性质没有再让学生在发散性问题的答案中去找,一是找物理性质找怕了,二是因为临上课前投影屏幕放不下来。经过电脑重启在此时放下来了,把写在副板书那边的内容挡住了。
  于是,又回到铁丝燃烧实验,问“原本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那么原来就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会怎样呢?”,完成了向氧气化学性质学习的自然过渡。过渡得自然、流畅是我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追求,感觉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走向艺术。
  然后,先做了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结合生活中烧烤,介绍木炭的颜色、在空气中灼烧时的现象,等发红后伸入氧气中,产生了火星四射的现象,且看到强烈的红光,集气瓶壁发烫(请学生触摸)。然后要求学生按教参上提供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听写到书本表格中指定的地方。此处有几点说明:
  其一始终不认为“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我把该现象改成“在燃烧后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浑浊出现”。而且我加澄清石灰水是在让学生猜想参加反应的物质有碳、有氧气时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后才进行的。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是向其中加入了澄清石灰水后才产生的而不是木炭燃烧本身的现象。
  其二是关于笔记,一贯的主张是记在书本上。现在的教材空隙很多,基本能满足记笔记的要求,而且教材相对笔记本而言,学生不容易丢失,便于以后的复习,没有必要为记笔记而浪费一本本子,也算低碳吧!(任何事都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同时,要求学生完整地记下教师的板书。其意义究竟有多大?标题?框架?PPT?记了笔记,听讲、思考的时间、精力是否会被一定程度的分散?……
  所以,我的个人做法是让学生把要记的内容听写到教材指定的位置,在听写的同时进行初步的默记,也算一次练习吧—记忆的练习。
  再做石蜡的燃烧,引导学生对比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不同,同样将这样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瓶壁上有水雾(上课时没有要学生记,下节课需要补上)”记在书本指定的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铁的燃烧不再做实验。课堂上布置学生回想开始时做的铁的燃烧实验,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关于铁丝燃烧实验的具体步骤,然后指出老师刚才实验中的错误操作。看看,我还是蛮有教学机智的吧!
  学生总结做铁丝燃烧实验有如下注意点:一要把铁丝弯成螺旋状,二要在螺旋状铁丝的一头系上火柴,三要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四要等火柴杆将要燃尽时才伸入集气瓶中,五要在集气瓶底预先放一层水或一薄层细 砂,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老师刚才实验时的错误有两个:一是用手拿铁丝,二是没有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砂。我呢,则承认错误,要求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必须按照书本要求进行。学生感觉有点飘飘然了,能指出教师的错误,而且还是两个呢。哼!
  此时,下课铃声聚然响起,我记着设计好的“抢答”环节,于是放弃了知识建构、课堂小结和短时记忆环节。立即进入了分组抢答。
  理想的情况是,先和学生一起完成到目前为止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完整”建构。氧气不仅能和木炭、铁丝、石蜡反应,还能和镁条、红磷等发生反应。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相应知识,并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然后进行课堂小结,既然氧气能和那么多物质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物质。在回到课题的同时提示完整的课题名称“性质活泼的氧气”。这样的小结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同时也呼应课堂的开头,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这是我自己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又一种追求。
  然后要求学生短时强记氧气的物理性质、三种物质加上前面学习过的镁、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文字表达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点等,为后面的学生分组抢答打好基础。因为分组抢答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及时的记忆,也是一种促进记忆的练习。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学生抢答。
  第一层次,从正向、单一的思维或学习人手,设计了三个问题进行抢答,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木炭、铁、石蜡、镁条、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
  1.集气瓶中需加水的是_____:
  2.集气瓶中有水雾出现的是____:
  3.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____。
  第二层次,从逆向、多元的思维或学习人手,设计了二个问题进行抢答,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每题20分,题目如下:
  木炭、铁、石蜡、镁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题干基本没变。相对稳定):
  1.有白色固体生成的是_____;
  2.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
  第三层次,要求学生提出经过本节课学习后产生的问题。目的是:一培养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始终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好”;二本节课中存在着不能在本节课上彻底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在铁丝上系火柴杆?我认为这个问题最好在学习了燃烧后让学生来回答,而不是现在的告知或不规范的表述;三本节课堂教学时。我也刻意留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提,比如,为什么要等火柴将要燃尽时才伸入集气瓶中?为什么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等。
  果然有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继续太多的时间。但是有了这样一个开头,我想,我的学生会浮想联翩,对所学的内容提出质疑。下课了,学生讨论还是没有结束的意思,这或许正是我们教学需要追求的一种结果吧。
  最后是作业布置,我布置这样三道题,分别如下:
  1.能否用木炭、石蜡、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3.金属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常用于节日的焰火、制铝合金等。请你说说要学习金属镁时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非常明显,第一题是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换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再一次整合;第二题、第三题则分别是为了巩固我在课堂教学时教授学生验证气体水溶性的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一直在和同行们交流,为什么学生对我们讲过的内容、解题方法甚至同样的试题等会遗忘,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课堂教学本身造成的。分析我们的课后作业,我们往往只是为了巩固本堂课传授的知识,而忽略了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方法、能力的巩固,这种忽视在试题讲评后的作业布置中尤其明显和普遍,用我们不完整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完整地掌握教学内容能。这能说得出吗?!这正是我特意布置第2、第3两题的思想根源。
  面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应该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换一些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多点趣味、多点表扬、多点鼓励、多点学生活动。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其实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思想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贯穿于人的终身发展过程。“神奇的VC泡腾片”教学设计立足于尝试将九年级的探究教学与“真实有意义”的情景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凸显探究活动的真实,从而激发兴趣、激活知识,体现价值,使学生触摸到化学课堂的真实。  关键词:科学探究;真探究;VC泡腾片;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8-0075-04
拍摄人:陈大军  拍摄地点:埃塞俄比亚,奥莫河谷 拍摄时间:5月4日  INFO:Nikon D800,f/5.6,1/400s,ISO 100  埃塞俄比亚,古希腊语意为“被太阳晒黑的人居住的土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奥莫河谷地区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原始部落聚集地,现在生活着50多个部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分布最多的就是Hamer部落,他们以茅草搭屋、树桠建栏,女人以羊
提起金枪鱼的长相,不得不说透着明星样儿。海里不乏长相奇特、堪称上帝杰作的鱼类,可作为食材鱼也能在长相上博得称赞的并不多,金枪鱼算是其中之一。首先,金枪鱼个头大,一般都是一两米,有的能达到3米多,直赶鲸鱼甚至鲨鱼。其次,因此金枪鱼两头尖、中间宽,饱满的橄榄型,是我心目中鱼类的标准身材,体能自然也没得说:由于鱼鳃没有肌肉控制,因此金枪鱼只能靠张嘴快速往前游时,通过水流冲开鱼鳃来吸氧,只要一停下鱼鳃就会
在很多人看来,我是一个不可理喻的日本人——38岁了,经常四肢着地躺在大街上,跟路遇的猫嘀嘀咕咕。行人们总是步履匆匆,很少有人留意这些小东西,我却总能跟随它们的角度,进入一个精彩的世界。如今我已经出版了两本关于猫的书籍,在网络上也有一大群追随者,我依旧喜欢带上相机在各处的街头流浪,捕捉猫儿稍纵即逝的表情与姿态。这种意愿驱使着我每天在黑暗中挣扎起身,迎接城市中升起的太阳。成为“猫摄影师”  三年来,我
姚谦  祖籍浙江,生于中国台湾,是当代中国最知名的词作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制作人、音乐经理人。二十年来,出自他之手的经典唱片不计其数,代表作有《鲁冰花》、《味道》、《我愿意》、《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果爱》等,已出版《品味》、《脚趾上的星光》等书籍。  我一直认为旅行是另一场人生,每一段旅行都有它各自的生命,也许这些片段的生活可以串联,形成一个更广阔的画面,但是那些不同的片段,总有着属于它自己的色彩
“我爱它,也恨它,可我离不开它”  “有人曾这样形容纽约:如果给你三天时间,你会爱上它,爱上它的光鲜与繁华;如果给你三个月,你会恨它,因为它的阴暗、暴力和冷漠;如果给你三年,你便会生出一种类似于爱情的物质,即便知道它的各种不好,可还是爱它,就是离不开它。我就离不开它。”Dave Beckerman说,“我拍摄纽约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只要有时间,我就忍不住拿起相机走出家门,似乎在喧闹的街道中,有什么人
亨利·米肖(1899-1984)法国诗人,画家,曾在非洲、美洲、亚洲游历多年。本文选自他的《厄瓜多尔》一书。  土地自有其命运:它被到处碰撞,到处覆盖,而在欧洲却渐渐消失。是谁造成了这现象?人们。人与植物。看起来土地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感动地看到,在四千米的高处,安第斯山脉这条土虫的巨大土堆,让你清楚地看到土地的抗议,它从北到南在这长长的半个大洲上延伸,在任何地方都不塌下去,而且
【资料提供】马德民,登山家,资深户外媒体人 。  Q中国越野赛事从何时起步?发展如何?  A中国的越野跑运动发展较晚,从2009年北面100公里国际越野挑战赛(TNF)开始,2013年至今发展迅速甚至呈井喷之态,据《亚洲越野跑》杂志统计2015年中国共有73场越野跑赛事,三分之一集中在江浙沪地区,三分之一以北上广等大城市为依托扩展,另三分之一散布在资源丰富的山区。  Q 这么多赛事中特色比较鲜明的
木匠们的规矩  李永革头发花白,身材笔挺,一口京腔。他的办公室不算小,书柜、茶几甚至沙发上都堆满了和古建筑相关的书籍、资料,窗台上摆着几个木质斗拱的构件,桌前的老式脸盆架上放了一个搪瓷脸盆,窗外的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核桃树,嫩绿的叶子在初夏的阳光中摇曳生姿。这个环境和他的身份十分相衬:李永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传承人,故宫古建修缮中心主任。他这个职位,搁在明
2015年4月11日,法国马赛(Marseille)举行狂欢节,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在街头盛装表演。  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及最大的海港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拥有35公里黄金海岸线。除了是旅游胜地,马赛也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人高唱《莱茵河战歌》进军巴黎,这首歌就是后来成为法国国歌的《马赛曲》。  由于自古以来便是港口城市,东西方货品在此输入输出,整个城市被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