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原题《筏子》。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那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景象,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二)?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聚焦“黄河主人”,我在教学时,将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将感悟“黄河主人”在恶劣环境中机智勇敢,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战胜困难的伟大精神作为教学难点。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具有挑战精神和独立人格。
本课的教学,以聚焦“黄河主人”为突破口,抓住这个“纲”并由此而带动对全文的探究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讨论,弄清课文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多角度的、多侧面的描写和叙述,来表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要充分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教学时我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即说“‘黄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学‘主人’以彰显精神气质”,最终达到理解、感悟课文内涵之目的。
(三)?教学步骤
1.?说“黄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很多学生没有亲近过黄河,但大多数学生从电视画面中看过,为了学好课文,在学课文前,我让学生大量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有的学生搜集了介绍黄河的文字资料、有的制作了介绍黄河的多媒体课件。因此,在教学时,用说“黄河”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黄河是一条世界闻名的大河,激流险滩不计其数,那惊涛骇浪让人不寒而栗,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而播放有关黄河的录像(黄河像一条巨龙,滔滔河水一泻千里,那浊浪排空、惊涛拍岸的气势,让人胆战心惊…),并适当配上解说词(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祖国英雄儿女不畏艰险…),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这样,学生能在感知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插上想像的翅膀,感悟出艄公那不畏艰险、勇于战胜困难的伟大精神。
2.?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
诵读是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本所要表达内涵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构思巧妙、情文并茂的佳作,描写生动,主旨鲜明,并且具有较浓的英雄主义色彩,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种壮阔恢宏的气势,感受到一种雄浑的崇高壮美,很适合学生朗读。该步骤设计从朗读入手,通过对话题的讨论,来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借此来体会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进一步走近“主人”,触摸艄公在艰难险阻中那颗敢于战胜困难的灵魂。为了避免朗读的盲目性,达到理想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教学步骤设计主要围绕“读什么”、“怎样读”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个方面是读什么?
一要读出黄河主人公形象。《黄河的主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艄公,能不能将他充分挖掘出来,成了了解课文的关键。讨论话题:通过读课文,你心中的黄河主人是什么样子的?
组织学生从黄河的地理环境、乘客的感受加以讨论,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恶劣的环境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也能激发人类战胜困难的决心。
二要读出赞美主人公。文章是作者感情的结晶,本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感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艄公,体会作者以艄公的形象来呼唤劳动者要具有敢于挑战困难、不向困难低头的崇高精神,弄清文本中运用对比的写法。讨论话题:作者为什么认为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
三要读出赞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全文中作者的心理变化,利用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下一步骤设计奠定基础。讨论话题:赞美主人公的心理是怎样随环境而变化的?学生联系具体语句发表见解,教师适时点拨(心理变化: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佩—赞颂)。
第二个方面是怎样读?
学生理解了赞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再来谈朗读课文的方法就容易了。讨论话题:朗读时,怎样才能读出赞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呢?组织学生从语调、语速、轻重等方面联系具体语句体会,然后进行充分朗读。
3.?学“主人”以彰显精神气质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本步骤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讨论话题: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遇到困难,我们该如何对待呢?你能用一句话或四字句将它表达出来,发出自己的誓言吗?
最后,教师小结,全文结束。
二、?精彩片段
师:这篇课文题目是“黄河的主人”,可是,我们知道所谓黄河的主人,其实就是在黄河上撑羊皮筏子的艄公。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平凡的艄公怎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大家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探讨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气氛相当热烈)
生:我想,艄公之所以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是因为他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艄公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呢?
生:艄公撑筏子的本领是高超的,“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艄公的这种高超本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长年累月在黄河上上磨练出来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早就打退堂鼓了,怎么有可能掌握战胜惊涛骇浪的本领呢。
师:(点头微笑)看来,同学们刚才的讨论还是挺有收获的。他发现艄公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言之有理。
生:艄公非常自信。在跟惊涛骇浪搏击的漫长过程中,他肯定遇到过困难,遭受过挫折,但他咬紧牙关,就凭着手里“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终于战胜了险恶的风浪,最终成了一个具有高超本领的艄公。我想,他如果没有自信心,是不可能成功的。 师:很好。自信,的确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缺乏这种品质,我们可能一事无成。
生:艄公责任心非常强。课文中有一句写艄“身系乘客的安全”,可见在他的心里,乘客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保证乘客的安全是他的天职。他是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的人。
生:我觉得,艄公是一个敢于迎接挑战的人。你想,黄河的波涛那么汹涌,那么可怕,一般的人不用说到羊皮筏子上撑船,就是看一眼恐怕就吓破胆了。可是艄公是一点也不怕,敢于去征服那看上去似乎不可战胜的困难。这一点让我敬佩。
生:我把这篇课文反复读了好几遍。我越读越觉得艄公实在是不平凡的。他的身上有一种打不败的精神。在再大的困难面前,在再险恶的风浪中,他好像从来没有惧怕过,从来没有胆怯过,而且他总能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去战胜困难,化险为夷。我想,这就是他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的重要原因吧。
生:我搜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读课文,体会到了作者只所以把艄公写成是“黄河的主人”,是艄公那种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挑战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由此,作者发出赞美之音,呼唤人们要具有挑战精神、敢于战胜困难的思想境界。
师:大家发言很精彩,说明理解得很深刻。老师为大家感到高兴。
师: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我们该如何面对呢?你能用一句话或四字句表达出来,作为自己的誓言吗?
生:沉着应对。
生:知难而进。
生:勇往直前。
生:敢于挑战。
生: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
……
师:(小结)艄公作为普通劳动者,作者称其为“黄河的主人”,这里蕴涵一个道理:人的伟大与平凡,不是因地位的高低,而是因其精神的崇高,具有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三、?教学反思
以前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时,惟恐学生不理解,不厌其烦地讲解,结果越讲学生听得越糊涂,搞得学生毫无兴致,自己疲惫不堪。如今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
1.?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相信学生,让他们在知识展示的过程中尝试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质疑、探究。
2.?在教学中要目的明确,要认真具体,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学习盲目性。本节课的“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环节,就是由于在朗读过程中提出了具体要求,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要真诚地面对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敞开心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学生才能放飞心灵,课堂才能生动、精彩。
四、?教学点评
“这是一堂体现全新教学理念的成功的阅读教学课。
“《黄河的主人》的确是一篇具有崇高美的课文,艄公身上洋溢着难得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慨。在教学中,教师从读入手,紧紧聚焦“黄河主人”,安排三个步骤(说黄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学主人以彰显精神气质),重点突出,张驰有致,品味到位。没有停留在对课文的简单梳理上,没有停留在问题的肤浅认识上,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课文的意蕴,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
“对于理解课文的特色---运用对比手法,采取层层推进,适当点拨,设置台阶,引导学生理解,做得具体恰当,课堂上重点体现了“读”的方法,有范读、齐读、轮读、按自己兴趣读,从语气语感入手,指导学生朗读,十分到位。
“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意识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探究课文“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注重语文的人文色彩。
“课堂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潮迭起,学生理解准确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脸上泮溢着自信与成功。”(点评: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生)
(作者单位: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原题《筏子》。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那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景象,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二)?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聚焦“黄河主人”,我在教学时,将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将感悟“黄河主人”在恶劣环境中机智勇敢,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战胜困难的伟大精神作为教学难点。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具有挑战精神和独立人格。
本课的教学,以聚焦“黄河主人”为突破口,抓住这个“纲”并由此而带动对全文的探究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讨论,弄清课文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多角度的、多侧面的描写和叙述,来表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要充分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教学时我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即说“‘黄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学‘主人’以彰显精神气质”,最终达到理解、感悟课文内涵之目的。
(三)?教学步骤
1.?说“黄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很多学生没有亲近过黄河,但大多数学生从电视画面中看过,为了学好课文,在学课文前,我让学生大量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有的学生搜集了介绍黄河的文字资料、有的制作了介绍黄河的多媒体课件。因此,在教学时,用说“黄河”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黄河是一条世界闻名的大河,激流险滩不计其数,那惊涛骇浪让人不寒而栗,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而播放有关黄河的录像(黄河像一条巨龙,滔滔河水一泻千里,那浊浪排空、惊涛拍岸的气势,让人胆战心惊…),并适当配上解说词(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祖国英雄儿女不畏艰险…),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这样,学生能在感知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插上想像的翅膀,感悟出艄公那不畏艰险、勇于战胜困难的伟大精神。
2.?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
诵读是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本所要表达内涵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构思巧妙、情文并茂的佳作,描写生动,主旨鲜明,并且具有较浓的英雄主义色彩,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种壮阔恢宏的气势,感受到一种雄浑的崇高壮美,很适合学生朗读。该步骤设计从朗读入手,通过对话题的讨论,来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借此来体会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进一步走近“主人”,触摸艄公在艰难险阻中那颗敢于战胜困难的灵魂。为了避免朗读的盲目性,达到理想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教学步骤设计主要围绕“读什么”、“怎样读”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个方面是读什么?
一要读出黄河主人公形象。《黄河的主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艄公,能不能将他充分挖掘出来,成了了解课文的关键。讨论话题:通过读课文,你心中的黄河主人是什么样子的?
组织学生从黄河的地理环境、乘客的感受加以讨论,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恶劣的环境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也能激发人类战胜困难的决心。
二要读出赞美主人公。文章是作者感情的结晶,本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感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艄公,体会作者以艄公的形象来呼唤劳动者要具有敢于挑战困难、不向困难低头的崇高精神,弄清文本中运用对比的写法。讨论话题:作者为什么认为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
三要读出赞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全文中作者的心理变化,利用这一线索,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下一步骤设计奠定基础。讨论话题:赞美主人公的心理是怎样随环境而变化的?学生联系具体语句发表见解,教师适时点拨(心理变化: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佩—赞颂)。
第二个方面是怎样读?
学生理解了赞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再来谈朗读课文的方法就容易了。讨论话题:朗读时,怎样才能读出赞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呢?组织学生从语调、语速、轻重等方面联系具体语句体会,然后进行充分朗读。
3.?学“主人”以彰显精神气质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本步骤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讨论话题: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遇到困难,我们该如何对待呢?你能用一句话或四字句将它表达出来,发出自己的誓言吗?
最后,教师小结,全文结束。
二、?精彩片段
师:这篇课文题目是“黄河的主人”,可是,我们知道所谓黄河的主人,其实就是在黄河上撑羊皮筏子的艄公。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平凡的艄公怎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大家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探讨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气氛相当热烈)
生:我想,艄公之所以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是因为他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艄公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呢?
生:艄公撑筏子的本领是高超的,“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艄公的这种高超本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长年累月在黄河上上磨练出来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早就打退堂鼓了,怎么有可能掌握战胜惊涛骇浪的本领呢。
师:(点头微笑)看来,同学们刚才的讨论还是挺有收获的。他发现艄公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言之有理。
生:艄公非常自信。在跟惊涛骇浪搏击的漫长过程中,他肯定遇到过困难,遭受过挫折,但他咬紧牙关,就凭着手里“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终于战胜了险恶的风浪,最终成了一个具有高超本领的艄公。我想,他如果没有自信心,是不可能成功的。 师:很好。自信,的确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缺乏这种品质,我们可能一事无成。
生:艄公责任心非常强。课文中有一句写艄“身系乘客的安全”,可见在他的心里,乘客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保证乘客的安全是他的天职。他是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的人。
生:我觉得,艄公是一个敢于迎接挑战的人。你想,黄河的波涛那么汹涌,那么可怕,一般的人不用说到羊皮筏子上撑船,就是看一眼恐怕就吓破胆了。可是艄公是一点也不怕,敢于去征服那看上去似乎不可战胜的困难。这一点让我敬佩。
生:我把这篇课文反复读了好几遍。我越读越觉得艄公实在是不平凡的。他的身上有一种打不败的精神。在再大的困难面前,在再险恶的风浪中,他好像从来没有惧怕过,从来没有胆怯过,而且他总能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去战胜困难,化险为夷。我想,这就是他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的重要原因吧。
生:我搜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读课文,体会到了作者只所以把艄公写成是“黄河的主人”,是艄公那种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挑战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由此,作者发出赞美之音,呼唤人们要具有挑战精神、敢于战胜困难的思想境界。
师:大家发言很精彩,说明理解得很深刻。老师为大家感到高兴。
师: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我们该如何面对呢?你能用一句话或四字句表达出来,作为自己的誓言吗?
生:沉着应对。
生:知难而进。
生:勇往直前。
生:敢于挑战。
生: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
……
师:(小结)艄公作为普通劳动者,作者称其为“黄河的主人”,这里蕴涵一个道理:人的伟大与平凡,不是因地位的高低,而是因其精神的崇高,具有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三、?教学反思
以前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时,惟恐学生不理解,不厌其烦地讲解,结果越讲学生听得越糊涂,搞得学生毫无兴致,自己疲惫不堪。如今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
1.?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相信学生,让他们在知识展示的过程中尝试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质疑、探究。
2.?在教学中要目的明确,要认真具体,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学习盲目性。本节课的“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环节,就是由于在朗读过程中提出了具体要求,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要真诚地面对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敞开心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学生才能放飞心灵,课堂才能生动、精彩。
四、?教学点评
“这是一堂体现全新教学理念的成功的阅读教学课。
“《黄河的主人》的确是一篇具有崇高美的课文,艄公身上洋溢着难得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慨。在教学中,教师从读入手,紧紧聚焦“黄河主人”,安排三个步骤(说黄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黄河以感受主人形象、学主人以彰显精神气质),重点突出,张驰有致,品味到位。没有停留在对课文的简单梳理上,没有停留在问题的肤浅认识上,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课文的意蕴,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
“对于理解课文的特色---运用对比手法,采取层层推进,适当点拨,设置台阶,引导学生理解,做得具体恰当,课堂上重点体现了“读”的方法,有范读、齐读、轮读、按自己兴趣读,从语气语感入手,指导学生朗读,十分到位。
“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意识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探究课文“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注重语文的人文色彩。
“课堂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潮迭起,学生理解准确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脸上泮溢着自信与成功。”(点评: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生)
(作者单位:东海县和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