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少年得志 因弃而成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金领》
  作者:卫哲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卫哲,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建材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他上任这个重要职务时年仅31岁,直至如今,他依然是世界500强中最年轻的中国区总裁。短短的三四年间,由他领导的百安居平稳发展,将竞争对手、另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欧倍德兼并在麾下,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无可置疑的“巨无霸”。
  作为一个高级金领人士,一个年轻的CEO,他如何管理他的团队、如何制定企业战略、如何融合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如何优化职业素养和工作模式,这些职场心得和管理之道,在《金领》一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对管理者具有借鉴和启迪的作用,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发出响亮的先声。
  31岁升迁到如此高位,卫哲并不是乘直升飞机,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从职员、主管、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裁、总裁这样一路攀越上来的。在短短八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几乎走完了许多人毕生无法企及的台阶。他为什么能够平步青云?他有什么职场的独门秘笈?
  对许许多多打拼在职场一线的白领一族来说,卫哲的升迁之旅也是《金领》的一个独特看点。无论是“职业规划的3张财务报表”之自我设计,还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之独家升迁理论,抑或是“第二次失败绝不是成功之母”的反省修复能力,都会让白领读者和金领读者受益匪浅。
  他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他曾经跳过三次槽,有过四份工作,每一次都遭遇减薪,而每一次都是飞跃。在其职业生涯的奋斗中,时刻准备好了放弃。至今,他一直走在一条不断颠覆自己的道路上。
  《金领》是卫哲经历了十几年职业“沙场”后,首次以文字的形式向人们展露他的职业生涯,介绍管理经验。虽然,有人说《金领》的问世意味着卫哲33年人生中职业生涯的升华,而卫哲却把它看作人生总结后的又一个开始……
  “一定要声明的是,写这本书不是少年得志后自信心极度膨胀的产物,只是感到毕业10年来经历了太多,不马上做一个总结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对职业生涯的观点、对企业管理的观点会逐渐改变。” 《金领》绝不是卫哲少年得志后自信心极度膨胀的产物,因为他职业生涯的每一步都有着拼杀的烙印。就在不断的颠覆与放弃间,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卫哲向大家披露了他未来的职业发展考虑,就是希望回到商学院从事商务教学,这本书可以算做准教材。他说,“这本书比较实在,没什么理论,讲了很多沟通和演讲的技巧”。
  卫哲想通过《金领》告诉人们,敢于放弃才是成功的开始。他说,如果没有放弃副总经理职位,就不会有后来的总经理。如果舍不得总经理职位,也就成不了世界500强中最年轻的中国总裁。这个放弃过程中,虽然卫哲痛苦过、后悔过,但他深信如果没有跳跃式的发展,职业生涯将被盖上不完整的烙印。凭借着对工作的不安分,卫哲在一次次的晋升中找到了自我。
  有人说,人这一生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让自己引以为豪的事,第二件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第三件是对社会有点意义的事。
   “我现在做的就是第一件事,而当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卫哲认为现在国内的商学院教材不够实用,且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太少,“所以我要去商学院当老师”,卫哲急于改变现状。
  这些年,卫哲累积了太多的经验和感受。“我应该属于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人,但是年龄在圈内算比较小的,所以姑且称自己为‘一代半’经理人。我们的第一代职业经理人很少有人受过良好的商业教育,这是一种遗憾,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抓紧时间做老师,赶在第二代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正式出道之前和他们分享一些东西。中国要产生真正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理人,只有等到我们的下一批了。我早一天去当老师,说不定他们就早一天产生。”
  著书原由,除了“总结和记录”,卫哲另有自己的想法。“在不同的阶段,人都需要有一些镜子来对照自己的言行。”而随着职位的升高,他觉得周围的“镜子”越来越少,所以,他想让自己暴露于众人的视线下,“为自己找一面镜子”。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特别。不过“出人意表”似乎是卫哲的一贯风格。“我是整个翠丰集团有史以来惟一一个不是注册会计师出身的财务总监;而在中国,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的零售建材商店,我又是惟一一个金融或者财务背景出身的总裁。”
  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卫哲在进入百安居之前跳过三次槽。外事管理专业的他所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显得风马牛不相及,是为“证券之父”管金生做秘书。之后,又数次转战不同的领域,先后在普华永道、东方证券任职。
  “如果有可能,我最大的希望是在40岁以后退出江湖,转投教育。”在常人看来,这即将上演的放弃无疑将把他推向“一穷二白”。但卫哲认为,只有把实战经验放到教学中才是人生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说不定某一天,真的会看见一个洗净铅华的“卫老师”,手执教鞭,谈笑风生。
  对卫哲而言,职业上的成功永远是过渡性的、暂时的。职业之外的成功更让他珍惜。“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成功一定是平衡的,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成功。很多人觉得成功就是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我觉得家庭才是我最大的财富。离开这个家庭,什么财富、成功都不能带给我快乐。”
  其实,《金领》对于卫哲来说,不是人生的回忆录,而是职业生涯中翻开了新的一页。
其他文献
我是开着桑塔纳加入越野俱乐部的,居然跟着混了若干年,还参加了不少的活动。其间单车旅行十几万公里,环游新疆,远赴瑞丽,北上鄂伦春,南下北海,自娱自乐好不快活。旅途中的一些障碍和车辆的通过局限性也限制了旅行的范围,于是考虑换车。经过长时间的比较观察,对品牌车型的选择逐渐胸有成竹了,丰田陆地巡洋舰LC100 4700 V8,注意V8是绝对的重点。曾有前辈和大侠建议考虑4500或途乐,但我一概听不进去,嗯
期刊
马君海老师是“海客”的会长,是“海客”的发起人之一,在这个圈子里他相对年长。他毫不在意别人说他来这里是为了找寻年轻和快乐,他以惯有的热情和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并且深深地感染到他们。不少他事业中的伙伴都是冲着马老师优秀的个人魅力跟随到了“海客”。  欣赏马老师高谈阔论的博学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欣赏他在每次活动时呼朋唤友、来回穿梭、乐在其中的忙碌身影。在“海客”会员的眼里,在我的眼里,马老师就是来
期刊
很想见到方芳,是因为她与我中学时的好朋友同名,那是一个美丽而有个性的女孩,被视为我们班一朵带刺的玫瑰,此方芳会和彼方芳相似吗?第二也是因为“海客”会长马君海老师的推荐:“我们这些人你不见也罢,方芳小姐非常优秀,你一定要见见!”在双重诱惑之下,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最先拨通了方芳的电话。  她穿着清爽的蓝色衣裙,轻纱般的飘然而至,人还未靠近,笑容便荡漾开来,带着职业女性的成熟和南方女孩的婉约。果然如此
期刊
采访那天,何海生穿着一件很干净的白色衬衣,身上有种淡淡的古龙香水味道。在还没有聊开时他略显谨慎。咖啡馆里的音乐声很大,他说话的声音很小,让我总担心录音的效果不好,整理时会出现小麻烦,于是把采访机近一些再近一些地放到他面前。  他原本就是一个安静的人,喜欢一个人阅读和看电影,会选择人少的时候去逛超市和旅行;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笑言自己永远是把工作放在第二位,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还是一个很以太太
期刊
采访张琳娜是我从事记者行业以来,采访时间最短的一次,谈笑风生间,就到了话题的末尾。她说话很精辟,淡淡的、优雅的,总是能在每个问题后用最简短、最恰当的语言回答。后来得知,学计算机的她一直对文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也和一些专业的人士组成了一个对中国文字品评和赏析的小圈子,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的美,文字的韵律等。  这也就不难想像了,她总能以最美的姿态和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最贴切的想法。简约中灵动,淡雅中深邃。 
期刊
作者:冯成略   版次:2006年6月第1版  定价:48.00元    《红色管理》 内容简介:  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迎来党的85岁生日之际,著名的中西管理理论研究专家、党史专家冯成略先生倾其多年心血完成了《红色管理》书稿的撰写工作。  《红色管理》这部作品的问世,将昭示中国管理史乃至世界管理史上最成功的MBA经典案例——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管理体系的研究成果
期刊
在今天的社会中,也许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而是追求既要干得好又要嫁得好。  这是追求完美的女性!  而女性更完美的人生,莫过于把事业与婚姻结合得天衣无缝。要做到这般,主持界的“名嘴”们或许更容易,内外兼修的较高素质使她们更有机会对话那些成功的财富男人,而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独特气质也更易牵动人心。如果再多一份运气,如果再多一点能力,华丽的外表下还有份和谐的情感,如此这般,
期刊
她是《非常男女》、《完全娱乐》等节目的主持人,有着幽默、豪爽性格的高怡平。  他是在上海做生意的香港人,保持着刻意的低调,找不到他任何图片和信息的苏姓CEO。    在台湾主持了7年《非常男女》,高怡平帮无数男女牵过红线,但却对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迟迟没有感觉,直到2001年遇到了他。    嫁掉“红娘”    高怡平家庭背景好,学历又高,在这位苏先生之前,追求她的男士不少。可重视感觉及内涵的她,对一
期刊
他们是商人还是歌唱家?很多人对他们的身份提出疑问。商人与歌唱家,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身份能融和在一起吗?还是,他们只是一个同时热爱商业与音乐的玩家,只不过是利用了聪明才智把这两个梦想寄托在一起?   答案也许能从他们的精彩故事中,和带给我们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中找到!    冯宝宏的特殊名片    初次见到冯宝宏的人,一定会对他印象深刻——身材高大、嗓音宏亮,最重要的是他递上来的特殊名片。他名片背面
期刊
生意场是一个起起伏伏的战场,在这里,李嘉菱曾经遭遇过沟沟坎坎,遭遇到过挫折与失意。幸运的是舞蹈让她重新站起来,透过SALSA,她发现成功靠的就是坚持。    “那一刻,我好像沉入了奔放的音乐之河,生命的声音在激情中呼唤,生活再一次让我精神百倍。于是,我爱上了‘她’,从此无法自拔。”说这话时,李嘉菱正坐在北京CBD的中心区,窗外是日新月异的首都经济心脏,窗内,是她的事业。李嘉菱眼中,如果没有SAL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