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对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需要广大干部成为新时代各领域的行家里手,以更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来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破解难题。
在中央党校教授蔡志强看来,干部专业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央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对干部能力的根本要求,“新征程催生新任务,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治理能力的干部队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广大干部而言,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现代知识和科学方法作支撑。”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表示,只有行家里手型的干部才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新任务。
干部专业化体现在哪些方面?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
“那种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很难适应现实需要。”蔡志强认为,必须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法纪意识强烈、服务精神充沛的干部,打造勇于并善于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发展方略、实现发展目标的干部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到不断强化,讲政治成为衡量干部的基本标尺,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因此,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首先必须具备高素质。高素质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素质;而专业化,也是政治过硬、具有领导能力的专业化。选任干部,首先看政治素质,然后是专业化;培养干部,首要的是提高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同时提高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党建专家表示,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求的题中之义。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应是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能力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一项项专业能力构成的,面对社会的复杂管理和多样化服务需求,专业是没有严格限制的。但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能力,对于党政干部而言,制定和执行政策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交融转化,具体管理行为更需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融合。”吴江分析,“专业能力一般包括三方面:一是制定政策能力,包括政治意识、调查研究、预测分析、决策能力等;二是管理能力,包括依法办事、说服动员、危机处理、服务效率等;三是个人能力,包括思想作风、品德操守、知识更新、人际关系等”。
事实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其中就体现了对干部专业能力的要求,如“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等。党建专家表示,这些体现专业能力的执政本领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新形势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
“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始终保持虚怀若谷、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努力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学,既要向领导和同事学又要向专家、基层和群众学,既要向传统学又要向现代学,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党的十九大刚刚落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通过学习提高专业能力,既是对新一届中央委员的要求,更是对全党的鞭策。学习教育是提高干部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各级党校也应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補齐短板,注重专业化深度培训,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文:赵兵 来源:人民网)
在中央党校教授蔡志强看来,干部专业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央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对干部能力的根本要求,“新征程催生新任务,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治理能力的干部队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广大干部而言,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现代知识和科学方法作支撑。”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表示,只有行家里手型的干部才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新任务。
干部专业化体现在哪些方面?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
“那种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很难适应现实需要。”蔡志强认为,必须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法纪意识强烈、服务精神充沛的干部,打造勇于并善于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发展方略、实现发展目标的干部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到不断强化,讲政治成为衡量干部的基本标尺,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因此,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首先必须具备高素质。高素质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素质;而专业化,也是政治过硬、具有领导能力的专业化。选任干部,首先看政治素质,然后是专业化;培养干部,首要的是提高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同时提高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党建专家表示,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求的题中之义。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应是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能力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一项项专业能力构成的,面对社会的复杂管理和多样化服务需求,专业是没有严格限制的。但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能力,对于党政干部而言,制定和执行政策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交融转化,具体管理行为更需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融合。”吴江分析,“专业能力一般包括三方面:一是制定政策能力,包括政治意识、调查研究、预测分析、决策能力等;二是管理能力,包括依法办事、说服动员、危机处理、服务效率等;三是个人能力,包括思想作风、品德操守、知识更新、人际关系等”。
事实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其中就体现了对干部专业能力的要求,如“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等。党建专家表示,这些体现专业能力的执政本领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新形势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
“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始终保持虚怀若谷、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努力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学,既要向领导和同事学又要向专家、基层和群众学,既要向传统学又要向现代学,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党的十九大刚刚落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通过学习提高专业能力,既是对新一届中央委员的要求,更是对全党的鞭策。学习教育是提高干部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各级党校也应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補齐短板,注重专业化深度培训,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文:赵兵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