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诗篇对于英语的语言感知、语言审美乃至人格培育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英文诗习鉴方面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在借助注解和研究成果对英文诗作解读的基础上,努力与诗人在审美意义上进行对话,尽可能挖掘蕴含其中的包括人文主义育人理念在内的真善美的价值,可以切实提升英文诗鉴赏力的水平。
关键词:英文诗 欣赏 障碍 培育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本文所说的英文诗概指母语为英语的作者的作品,主要为英美两国的自乔叟(1340-1400)和惠特曼(1819-1892)以降各时期的诗作中,篇幅短小、易为中国初学者所接受者。这些英文诗篇幅短、诗味浓郁、情趣盎然、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对于提高欣赏英文诗的能力和加强英语诗作的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英文诗可以按照“诗”的普通含义理解,朱光潜将其定义为“指具有音律的纯文学,专指在形式和实质双方都是诗的文学作品。”童庆炳认为,“诗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统属于文学”。在中国,所谓“诗以言志”,“陈诗以观民风”为人所熟知。诗的一般文化内涵通常被关注。随着文学活动的逐步发展演化,诗的特别意义也受到重视。英文诗,当属文学的范围。关于文学,人们普遍认同其价值。
二 英文诗作欣赏的一般性障碍
与“欣赏”一词大致对等的英语单词是“appreciate”。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ALD)的释义:understand and enjoy(sth.),相当于“理解并从中获得乐趣”。大家知道,获得乐趣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就是说,对于英文诗的欣赏则以读懂它为首要任务。朱光潜先生谈到诗的欣赏时说:每个人所见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物者亦深,浅人所见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于此。这一道理同样可适用于诗的欣赏。就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
1 与现代英语的语言形式不同
由于英文诗所使用的语言体现了一种渐变的进程,最早的英文诗是用古英语写的,到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时代,已使用中古英语了。历经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乃至维多利亚时代,英文诗所用的语言终于越来越靠近现代英语了。但当我们在读不同时代的英文诗中,必然会遇到古英语或中古英语的词汇或语法上的不同。例如:在晚至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作文本中,读者依然会发现诸如:ye(=you),thou(=pl.ye),thine(thou的所有格)等古英语用词;也有只用在英文诗中却不宜在日常英语中所用的单词,如:behold=look; yon=over there;strain=song chaunt=sing;hunt=place等;再者,英文诗里往往因为韵律关系而增减音节或倒装句法。例如,在华兹华斯的《The Solitary Reaper》中出现的:the vale profound=the profound vale;did ever chaunt=ever chaunted;ne’er was heard=was vever heard;whate’er the theme=whatever the theme;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I bore the music in my heart等。这些词语的出现对接触英文诗有限的读者而言,都会造成解读英文诗的障碍。
2 中英文诗人的感兴不同
有学者认为,读英文诗“最大的困难是中西诗人的感兴不同”(吕叔湘)。对于习惯于欣赏汉诗的读者而言,一定会带着类似的审美眼光看待英文诗。吕淑湘指出,可以引起中国诗人的诗兴的事物未必都能触发西方诗人的灵感,西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往往是读惯中国诗的人所不易领悟的。这就是英文诗欣赏的心理障碍所在。另外,文字的构造和习惯往往能影响思想。例如雪莱的:
Music,when soft voices die,
Vibrates in the memory;
Odours when sweet violets sicken,
Live within the sense they quicken.
和丁尼生的:
The long light shakes across the lakes,
And the wild cataract leaps in glory.
只不过不像中文诗的对仗在意象(image)和音节(syllable)上完全相对应。siken 和quicken 的对应尚好,但丁尼生的light和cataract的词义虽能相对却在音节上多寡不一。因此,接触英文诗不多的读者可能感到并不太容易唤起他们的美感经验。
3 与中文诗的格律、韵脚不同
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载(童庆炳)。其实,一切艺术的学习都必须经过征服媒介困难的阶段,不独于音律为然。“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朱光潜)。诗的形式是语言的纪律化之一种,其地位等于文法。语言有纪律化的必要,其实由于情感思想有纪律化的必要。文法与音律可以说都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利导与征服,在混乱中所造成的条理(朱光潜)。实质上,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在诗作创作过程中,诗作不必处处迁就格律,这与《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作诗所说的话,道理是一样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由于“牵就已成规律是一种困难,但是战胜技术苦难是艺术创造的乐事,读诗的快感常起于难能可贵的纯熟与技巧。许多词律分析起来多么复杂,但在大词人手里运用起来又那么自然,把极勉强的东西化成极自然。这是最能使我们惊赞的,因此,对于英文诗格律的识别和掌握的努力完全是值得的,只是多数初学者需要循序渐进。用美学术语来说,音律是一种制造“距离”的工具(朱光潜),而“距离产生美感”。看来,对于格律的熟悉和掌握,无论英文诗还是汉语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又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4 英文诗习鉴的心理缺失
其实,英文诗也不见得字字珠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英文诗解读和鉴赏水平是完全可能的。要认识到,即使一流诗人的一流作品也能招致不同评价,此其一;其二,在诗作欣赏和评价方面,因所处视角有异,文化传统、学识水平不同,就会有不同声音出现。兹举一例: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诗人华兹华斯曾被封为桂冠诗人,他的《黄水仙花》(The Daffodils)在中国多种英文诗读本中都能入选,可见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之大。即使如此,也曾被訾议:
这诗也不高明,只要一、二段就够了。后两段(特别是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板起一个面孔说教总是讨厌的。(郭沫若)
即使这是对本诗篇非常中肯的评价,对诗人华兹华斯而言,也可认为是瑕不掩瑜。一位诗人既可以拥有“得意之笔”,也会出现“败笔”。学习者应该破除迷信,不断提升自尊程度,使之能够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三 英文诗作习鉴的培育
1 借助注解和研究成果对英文诗作解读
拥有读诗体验者多数都会体验到:诗作文本的解读绝非易事,中文诗或英文诗概莫能外。例如,人们认为美国的著名诗人Robert Frost的创作风格平易自然,且不失优雅,其诗作语言口语化,节奏不紧不慢。他把传统的诗体——十四行诗(sonnet)、双韵体(rhyming couplets)、无韵体(blank verse)与美国地方语言节奏、新英格兰农民的词汇融合起来了。他的诗既是格律诗,又是自由诗,有时是两者的自由结合,可称为半自由体或半传统诗体。他的诗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对于诗作文本的多维度解读,不仅是必须的还是必然的。
对一般读者而言,即使用汉语写就的诗作文本,不依靠注释,也很可能理解得不够好。导致理解困难可以有不同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作者“不说心事,而以隐语出之”(朱光潜)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诗人“大半有不肯说或不能说的苦处”,结果“读许多中国诗都好像猜谜语”。其实,解读英文诗的情况多有与此类似者。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初涉英文诗作较为复杂文本者的理解不易准确、透彻。鉴于中国不少读者对西方宗教不甚熟悉,借助注释和解说文字进行英文诗文本的解读,将会是明智的选择。
2 英文诗鉴赏力的培育
诗作文本无不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对于英文诗鉴赏力的获取意味着有能力与诗人进行“对话”,有能力对诗人进行情感上的积极回应。因为诗作“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首次把诗与绘画、雕塑统合在一起。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诗如画,画如诗”观念的发展,诗与艺术才普遍地被统一在“美的艺术”名义下,与称之为“理智的艺术”(哲学、历史、讲演术等)一起共享“自由艺术”这一名称。在中国,诗作文本在语言表达层面的审美属性很早就被觉察到了。唐代诗画兼长者王维的诗作被誉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实践典范。
3 英文诗作的人文主义育人作用
16世纪英国诗人兼评论家P.Sidney认为:诗篇的育人功能优于哲学和历史,因为哲学家关注的要么是抽象的,要么是太过于一般的事物,而历史学涉及的是事实上是怎么样的,而并非是应当是如何如何的,而诗人却能良好地发挥这两种功能(刘炳善)。在这一认识方面,古今中西方论诗者多有不谋而合、见解相近者。例如清代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史家只载一时事迹,诗家直显出一时气运。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钱钟书先生对此讲得更为明确:
“……也许史料里把一件事情叙述得比较详细,但是诗歌里经过一番提炼和剪裁,就把它表现得更集中、更具体、更鲜明,产生了又强烈又深永的效果。”
对此,钱先生进一步解释:
“作品在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里产生,在他生活的现实里生根立脚,但是它反映这些情况和表示这个背景的方式可以又各色各样。”
四 结语
在对英文诗的解读和欣赏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做到心无滞碍,方易进入诗作的意趣和境界。这要求读者应尽量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才能更好地进入对于英文诗的审美进程。
像对待其他事物一样,在英文诗习鉴方面的认识也应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单一视角的事物解读将导致片面判断,而片面判断会带来行为上的偏执。勃兰兑斯说: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
就是说,出于实际目的的人,自然关心森林如何带来财富,出于理论探讨的人,为森林的科学研究价值所吸引,而出于文学观察的人(如诗人)则以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深深地沉浸于森林外观的美景之中。显然,商人由此激发财富欲望,而科学家的探索欲被唤起,这两种都是功用/利的,文学家则获得审美体验,这是无功利的。据此而论,对英文诗的鉴赏应该有更为明智的、目光更为长远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Chen Jia(陈嘉),1986,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ume III[M],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 Liu Bingshan (刘炳善),1980,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 Kaife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Henan Teachers University.
[3] Widdowson,H.G.,1999,Practical Stylistic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 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5]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 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7] 徐有志:《英语文体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 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 朱湘军:《诗歌语言的通性:Robert Frost’s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与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语言特色之比较》,《外国语》,1994年第1期。
[10] 郭沫若:《英文诗译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11]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作者简介:马兰萍,女,1961—,河南郑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教学,工作单位: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英文诗 欣赏 障碍 培育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本文所说的英文诗概指母语为英语的作者的作品,主要为英美两国的自乔叟(1340-1400)和惠特曼(1819-1892)以降各时期的诗作中,篇幅短小、易为中国初学者所接受者。这些英文诗篇幅短、诗味浓郁、情趣盎然、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对于提高欣赏英文诗的能力和加强英语诗作的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英文诗可以按照“诗”的普通含义理解,朱光潜将其定义为“指具有音律的纯文学,专指在形式和实质双方都是诗的文学作品。”童庆炳认为,“诗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统属于文学”。在中国,所谓“诗以言志”,“陈诗以观民风”为人所熟知。诗的一般文化内涵通常被关注。随着文学活动的逐步发展演化,诗的特别意义也受到重视。英文诗,当属文学的范围。关于文学,人们普遍认同其价值。
二 英文诗作欣赏的一般性障碍
与“欣赏”一词大致对等的英语单词是“appreciate”。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ALD)的释义:understand and enjoy(sth.),相当于“理解并从中获得乐趣”。大家知道,获得乐趣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就是说,对于英文诗的欣赏则以读懂它为首要任务。朱光潜先生谈到诗的欣赏时说:每个人所见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物者亦深,浅人所见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于此。这一道理同样可适用于诗的欣赏。就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
1 与现代英语的语言形式不同
由于英文诗所使用的语言体现了一种渐变的进程,最早的英文诗是用古英语写的,到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时代,已使用中古英语了。历经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乃至维多利亚时代,英文诗所用的语言终于越来越靠近现代英语了。但当我们在读不同时代的英文诗中,必然会遇到古英语或中古英语的词汇或语法上的不同。例如:在晚至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作文本中,读者依然会发现诸如:ye(=you),thou(=pl.ye),thine(thou的所有格)等古英语用词;也有只用在英文诗中却不宜在日常英语中所用的单词,如:behold=look; yon=over there;strain=song chaunt=sing;hunt=place等;再者,英文诗里往往因为韵律关系而增减音节或倒装句法。例如,在华兹华斯的《The Solitary Reaper》中出现的:the vale profound=the profound vale;did ever chaunt=ever chaunted;ne’er was heard=was vever heard;whate’er the theme=whatever the theme;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I bore the music in my heart等。这些词语的出现对接触英文诗有限的读者而言,都会造成解读英文诗的障碍。
2 中英文诗人的感兴不同
有学者认为,读英文诗“最大的困难是中西诗人的感兴不同”(吕叔湘)。对于习惯于欣赏汉诗的读者而言,一定会带着类似的审美眼光看待英文诗。吕淑湘指出,可以引起中国诗人的诗兴的事物未必都能触发西方诗人的灵感,西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往往是读惯中国诗的人所不易领悟的。这就是英文诗欣赏的心理障碍所在。另外,文字的构造和习惯往往能影响思想。例如雪莱的:
Music,when soft voices die,
Vibrates in the memory;
Odours when sweet violets sicken,
Live within the sense they quicken.
和丁尼生的:
The long light shakes across the lakes,
And the wild cataract leaps in glory.
只不过不像中文诗的对仗在意象(image)和音节(syllable)上完全相对应。siken 和quicken 的对应尚好,但丁尼生的light和cataract的词义虽能相对却在音节上多寡不一。因此,接触英文诗不多的读者可能感到并不太容易唤起他们的美感经验。
3 与中文诗的格律、韵脚不同
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载(童庆炳)。其实,一切艺术的学习都必须经过征服媒介困难的阶段,不独于音律为然。“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朱光潜)。诗的形式是语言的纪律化之一种,其地位等于文法。语言有纪律化的必要,其实由于情感思想有纪律化的必要。文法与音律可以说都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利导与征服,在混乱中所造成的条理(朱光潜)。实质上,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在诗作创作过程中,诗作不必处处迁就格律,这与《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作诗所说的话,道理是一样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由于“牵就已成规律是一种困难,但是战胜技术苦难是艺术创造的乐事,读诗的快感常起于难能可贵的纯熟与技巧。许多词律分析起来多么复杂,但在大词人手里运用起来又那么自然,把极勉强的东西化成极自然。这是最能使我们惊赞的,因此,对于英文诗格律的识别和掌握的努力完全是值得的,只是多数初学者需要循序渐进。用美学术语来说,音律是一种制造“距离”的工具(朱光潜),而“距离产生美感”。看来,对于格律的熟悉和掌握,无论英文诗还是汉语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又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4 英文诗习鉴的心理缺失
其实,英文诗也不见得字字珠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英文诗解读和鉴赏水平是完全可能的。要认识到,即使一流诗人的一流作品也能招致不同评价,此其一;其二,在诗作欣赏和评价方面,因所处视角有异,文化传统、学识水平不同,就会有不同声音出现。兹举一例: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诗人华兹华斯曾被封为桂冠诗人,他的《黄水仙花》(The Daffodils)在中国多种英文诗读本中都能入选,可见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之大。即使如此,也曾被訾议:
这诗也不高明,只要一、二段就够了。后两段(特别是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板起一个面孔说教总是讨厌的。(郭沫若)
即使这是对本诗篇非常中肯的评价,对诗人华兹华斯而言,也可认为是瑕不掩瑜。一位诗人既可以拥有“得意之笔”,也会出现“败笔”。学习者应该破除迷信,不断提升自尊程度,使之能够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三 英文诗作习鉴的培育
1 借助注解和研究成果对英文诗作解读
拥有读诗体验者多数都会体验到:诗作文本的解读绝非易事,中文诗或英文诗概莫能外。例如,人们认为美国的著名诗人Robert Frost的创作风格平易自然,且不失优雅,其诗作语言口语化,节奏不紧不慢。他把传统的诗体——十四行诗(sonnet)、双韵体(rhyming couplets)、无韵体(blank verse)与美国地方语言节奏、新英格兰农民的词汇融合起来了。他的诗既是格律诗,又是自由诗,有时是两者的自由结合,可称为半自由体或半传统诗体。他的诗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对于诗作文本的多维度解读,不仅是必须的还是必然的。
对一般读者而言,即使用汉语写就的诗作文本,不依靠注释,也很可能理解得不够好。导致理解困难可以有不同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作者“不说心事,而以隐语出之”(朱光潜)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诗人“大半有不肯说或不能说的苦处”,结果“读许多中国诗都好像猜谜语”。其实,解读英文诗的情况多有与此类似者。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初涉英文诗作较为复杂文本者的理解不易准确、透彻。鉴于中国不少读者对西方宗教不甚熟悉,借助注释和解说文字进行英文诗文本的解读,将会是明智的选择。
2 英文诗鉴赏力的培育
诗作文本无不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对于英文诗鉴赏力的获取意味着有能力与诗人进行“对话”,有能力对诗人进行情感上的积极回应。因为诗作“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首次把诗与绘画、雕塑统合在一起。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诗如画,画如诗”观念的发展,诗与艺术才普遍地被统一在“美的艺术”名义下,与称之为“理智的艺术”(哲学、历史、讲演术等)一起共享“自由艺术”这一名称。在中国,诗作文本在语言表达层面的审美属性很早就被觉察到了。唐代诗画兼长者王维的诗作被誉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实践典范。
3 英文诗作的人文主义育人作用
16世纪英国诗人兼评论家P.Sidney认为:诗篇的育人功能优于哲学和历史,因为哲学家关注的要么是抽象的,要么是太过于一般的事物,而历史学涉及的是事实上是怎么样的,而并非是应当是如何如何的,而诗人却能良好地发挥这两种功能(刘炳善)。在这一认识方面,古今中西方论诗者多有不谋而合、见解相近者。例如清代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史家只载一时事迹,诗家直显出一时气运。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钱钟书先生对此讲得更为明确:
“……也许史料里把一件事情叙述得比较详细,但是诗歌里经过一番提炼和剪裁,就把它表现得更集中、更具体、更鲜明,产生了又强烈又深永的效果。”
对此,钱先生进一步解释:
“作品在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里产生,在他生活的现实里生根立脚,但是它反映这些情况和表示这个背景的方式可以又各色各样。”
四 结语
在对英文诗的解读和欣赏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做到心无滞碍,方易进入诗作的意趣和境界。这要求读者应尽量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才能更好地进入对于英文诗的审美进程。
像对待其他事物一样,在英文诗习鉴方面的认识也应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单一视角的事物解读将导致片面判断,而片面判断会带来行为上的偏执。勃兰兑斯说: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
就是说,出于实际目的的人,自然关心森林如何带来财富,出于理论探讨的人,为森林的科学研究价值所吸引,而出于文学观察的人(如诗人)则以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深深地沉浸于森林外观的美景之中。显然,商人由此激发财富欲望,而科学家的探索欲被唤起,这两种都是功用/利的,文学家则获得审美体验,这是无功利的。据此而论,对英文诗的鉴赏应该有更为明智的、目光更为长远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Chen Jia(陈嘉),1986,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ume III[M],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 Liu Bingshan (刘炳善),1980,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 Kaife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Henan Teachers University.
[3] Widdowson,H.G.,1999,Practical Stylistic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 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5]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 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7] 徐有志:《英语文体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 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 朱湘军:《诗歌语言的通性:Robert Frost’s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与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语言特色之比较》,《外国语》,1994年第1期。
[10] 郭沫若:《英文诗译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11]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作者简介:马兰萍,女,1961—,河南郑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教学,工作单位: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