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善和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由于过分依赖监管部门的保护和约束,对内部控制没有引起重视,粗放经营,导致经营效益下滑,不良资产增加,案件频发。因此,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个既紧迫又现实的课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77-02
一、商业银行财会工作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1.防范风险意识薄弱。中国商业银行大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对内部会计控制能合理保证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还保留态度,更为严重的还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部分管理层漠视规章制度,即部分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没有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带头和表率作用,常常把自身的行为置于控制之外,道德风险相当高。存在形式主义,有的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外部检查而笼统地制定几项制度,表面上看起来很完善,实际根本不按照制度做或不严格落实执行,也不审查控制制度是否真正有效。风险管理还相当落后,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只对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但信贷风险的管理还相当落后,对经营中面临的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根本没有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风险管理还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应付各种风险。
2.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控职责的主要是会计人员。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科学的内控制度,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財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过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诸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
3.内审监督缺位。有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甚至成为一种摆设。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面没有覆盖所有业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得不到执行,审计力量不足等等。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发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缺陷就得不到及时反馈和纠正,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商业银行应根据管理的特点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本身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方式。内部审计机构应接受商业银行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保持较好的相对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商业银行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评价各级管理人员的业绩,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
4.财会数据失真。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杜绝了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商业银行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项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做些辅助性操作。而有些商业银行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人为通过修改程序,篡改、破坏磁盘数据而使会计数据失实。
二、商业银行财会工作的内控路径
1.更新观念,健全管理机制。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治理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共同承担这一责任的理念,树立内部控制不是内控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业务经营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二是设置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为原则,合并缩小非业务性机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部门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2.构建财会工作内控制度。一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支持质量的监督手段。各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预算控制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全面、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限额以上的资金实行集体审批制,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二是授权控制。各商业银行应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商业银行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三是职责分离管理。职责分离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的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四是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是商业银行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按照岗位明确责任、考核责任的一种行为准则。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使单位内部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职权范围工作和责任。商业银行依据岗位责任制度政绩、定奖赏,从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强化商业银行内审工作。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到商业银行运行全过程的完整体系,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商业银行自身来不断加强监督。
4.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准确。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计算机产生的种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成为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商业银行提供会计信息、决策信息和辅助商业银行管理控制的有机整体。当商业银行在系统开发和应用时,应更加强调经济业务发生时,在有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前,检查这些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
5.做好内控的宣传教育工作。内部控制成败如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单位负责人控制的随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因此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显得格外重要。中国一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往往是单位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对此《会计法》有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今后在制定控制有关规定时同样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中国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健康发展。[责任编辑 陈丽敏]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77-02
一、商业银行财会工作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1.防范风险意识薄弱。中国商业银行大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对内部会计控制能合理保证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还保留态度,更为严重的还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部分管理层漠视规章制度,即部分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没有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带头和表率作用,常常把自身的行为置于控制之外,道德风险相当高。存在形式主义,有的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外部检查而笼统地制定几项制度,表面上看起来很完善,实际根本不按照制度做或不严格落实执行,也不审查控制制度是否真正有效。风险管理还相当落后,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只对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但信贷风险的管理还相当落后,对经营中面临的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根本没有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风险管理还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应付各种风险。
2.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控职责的主要是会计人员。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科学的内控制度,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財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过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诸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
3.内审监督缺位。有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甚至成为一种摆设。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面没有覆盖所有业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得不到执行,审计力量不足等等。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发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缺陷就得不到及时反馈和纠正,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商业银行应根据管理的特点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本身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方式。内部审计机构应接受商业银行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保持较好的相对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商业银行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评价各级管理人员的业绩,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
4.财会数据失真。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杜绝了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商业银行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项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做些辅助性操作。而有些商业银行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人为通过修改程序,篡改、破坏磁盘数据而使会计数据失实。
二、商业银行财会工作的内控路径
1.更新观念,健全管理机制。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治理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共同承担这一责任的理念,树立内部控制不是内控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业务经营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二是设置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为原则,合并缩小非业务性机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部门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2.构建财会工作内控制度。一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证内部会计控制支持质量的监督手段。各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预算控制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全面、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限额以上的资金实行集体审批制,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二是授权控制。各商业银行应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商业银行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三是职责分离管理。职责分离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的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四是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是商业银行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按照岗位明确责任、考核责任的一种行为准则。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使单位内部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职权范围工作和责任。商业银行依据岗位责任制度政绩、定奖赏,从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强化商业银行内审工作。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到商业银行运行全过程的完整体系,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商业银行自身来不断加强监督。
4.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准确。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计算机产生的种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成为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商业银行提供会计信息、决策信息和辅助商业银行管理控制的有机整体。当商业银行在系统开发和应用时,应更加强调经济业务发生时,在有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前,检查这些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
5.做好内控的宣传教育工作。内部控制成败如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单位负责人控制的随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因此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显得格外重要。中国一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往往是单位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对此《会计法》有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今后在制定控制有关规定时同样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中国商业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健康发展。[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