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高音的呼吸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声音经过共鸣腔体加以扩大和变化,从而形成动听的歌声。正常的呼吸,给予产生准确音高所需要的准确的频率,这就有了正常的音量、响亮度和好的音质。可以说没有呼吸的支持,声音就没有生命力,音乐就没有感染力。下面我就男高音呼吸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呼吸的种类
  人类的呼吸有多种,但归纳起来分四种:
  (一)锁骨式呼吸:以上胸部为主,耸肩状,气息浅,有些老年人用此呼吸法。
  (二)胸式呼吸:以胸廓周围的扩大和缩小为主,其气息较锁骨式深。将气息始终吸在胸部,总端着气,是一种不良的呼吸方法,对于歌唱来讲是比较浅的,女性多用此种呼吸法。
  (三)腹式呼吸:以横膈膜运动为主,扩大胸廓上下径而进行,一般重体力男性多用此呼吸法。
  (四)胸腹式呼吸:将气息吸在下胸部及上腹部,用气时,依靠横膈膜扩张的力量,肋骨运动和横膈膜运动联合起来扩大胸廓周围径和上下径,呼吸力量较大较深,控制力强,是歌唱的一种理想的呼吸法。
  前两种呼吸,极易造成紧逼之声,喉头上提,两肩上抬,声音容易发直、刺耳;第三种呼吸,腹部和横膈膜过于紧张,失去控制力,声音容易产生过压,喉头撑大,音色暗淡无光;第四种呼吸,目前来讲,看法基本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自然发展起来的科学的呼吸法,发挥了器官的作用,有明显的呼吸支持面,对扩大音域、统一声音有好处。它要求我们,将嘴和鼻子同时扩大,像闻花一样,把香气吸入胸腔的底层,也就是通过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叶,扩充肺泡,这时肋骨是平扩的,横膈膜是下沉的,但是,不能僵,特别是横膈膜要保持。吸好气后,不要立刻放走,要保持三分钟左右,然后像吹灰一样,通过小腹向内托收,有控制地把气放出。如果不深,就可先把气吐光,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二、如何做好呼和吸
  首先谈谈吸气。吸气的时候五个部位要同时参加工作。
  (一)气管上部(轮状软骨或鼻腔)要缩小,用“I”母音使声韧带并拢,保持紧张状态。
  (二)胸部(胸骨)要向左右扩张。
  (三)背部(肩胛骨)向外扩张。
  (四)腰部(末位肋骨)向外扩张。
  (五)腹部(肚脐以上为上腹,以下为小腹)上腹向前撑开以保护横膈膜;小腹向内收缩。
  五个动作必须在紧张状态下进行,不可松弛。呼气时的动作和吸气时的形态是一样的。再者谈到“气压”的问题:我们在三个茶壶里装满水,下面用火加热,当水沸腾时蒸汽会推动茶壶盖,使壶盖上下抖动。但是我们如果在茶壶内装上一个笛子,笛子就会在蒸汽的作用下响起来。这个原理和我们的发声原理是相同的,这个笛子就是气管后端所发出的声音,我们用“U”母音练习就能体会出来。用上面的气息和下面的气息保持平衡状态,提前一秒左右做准备,再发出声音,这就是正确的呼吸。
  三、如何解决男高音的气息上浮问题
  我自己是一个男高音,有时在演唱的过程中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气息,造成气息上浮,导致声音发死,挤、卡、压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那么,怎样解决男高音气息上浮问题呢?
  在声乐训练时,我们可以采用四步呼吸法:
  (一)以吹蜡烛状,把肺内的气息排尽,胸腔内成负压。
  (二)用鼻子和嘴以闻花状,将气息徐徐吸到肺的底层,肩不能上耸,肋骨横扩,横膈膜下沉,腰部扩张。
  (三)胸部扩张时,气息不能立刻入出,而是心里默数三秒左右,喉部气息在肺部内有一个停留的过程。
  (四)以微笑状,露出齿,气息从牙缝里射出,发出“嗤”的响声,这种感觉是我们唱歌呼气的感觉,当气息即将耗尽时,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唱歌呼气的感觉。
  气息的运用,就像拉小提琴一样,音质、音色、音量全靠右手的工夫,所以说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我们在练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有时候是借助喉外部的肌肉力量发声的,这样做会产生以下三种后果:
  阻止了气息的深入与通畅,使呼吸失去了应有的振动力功能,发出的不再是单纯的由气息震动声带,进而得到共鸣腔扩大后的美妙的声音,而是不同程度地掺杂了非正常肌肉用力后产生的“杂音”。
  因为喉外部肌肉的紧张干扰了声带肌肉的自由振动与喉咙的舒展打开,破坏了共鸣的效果,所以使声的高、低、强、弱变化受到限制的阻碍。
  喉部肌肉的紧张,会损害发声器官的健康。因为咽喉位于呼吸器官的要道,所以这里的紧张会直接破坏肌肉神经反应的灵敏度,使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语音器官不协调不完美地合作。
  由此可见,获得喉咙的松弛与解放是发声训练中的首要任务。
  四、打哈欠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声乐的练习中,贯穿始终的大声打哈欠的练习,确实是一个快速获得喉外肌肉放松,同时获得呼吸支持感的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因为人们在正常的生活呼吸中,无论呼气还是吸气,当气息通过喉咙时,喉部都不会紧张用力。而我们在歌唱的发声时,正需要喉咙保持这种气流吸入或呼出时的自然状态,它与声音传出所需要的松弛和通畅感正好保持一致,尤其是对那些发声时喉咙紧张用力的人来说,这样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要把“h”这一母音所浪费的时间和气息尽量减少,甚至达到只在头脑中想象“h”的音响效果。
  五、在男高音的演唱中,如何体现气息的双向运动感觉
  (一)在声音与气息的相对运动过程中有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人要发出声音,声带就必然受到气力的作用,同时,声带也会给气息一个反作用力。具体表现为:声音越高说明气息对声带的作用力越大,所以,以横膈膜为中心的胸、肋、腹部呼吸肌肉群的保持力越大,中心合力点也就相对越低;反之,以横膈膜为中心的胸、肋、腹部呼吸肌肉群的优质力和中心合力点就相对小一些和高一些。然而,不论歌唱气息保持中心的高位变化或低位变化,都直接取决于人的胸部和腹部的客观生理结构与流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及歌唱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关系。
  (二)在气息保持中心和共鸣焦点的相互联系中有一个反向对应的动力关系:气息的保持中心越低,发声的共鸣位置越高、发声的共鸣位置越低,发音越低。因此,在以咽部为中心的下部气息支点和上部共鸣焦点之间始终都有一个反向对应的动力关系:发音越高,气息对声音的作用力越大;气息支点与共鸣焦点距离越远,发音越低,气息对声音的作用力越小。这就是“气深位置高”的基本原理,也是声音与气息的感觉成反比的内在原因。
  参考文献:
  [1]声乐艺术指导.
  [2]音乐研究.
  [3]贝基声乐理论的深层底蕴.
其他文献
中小学校外社会基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学生量身打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它独特的功能与价值观已凸显,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实践基地这个新生事物,没有专业教师,没有教材,没有固定的办学经验,一切都得创新。尤为重要的是,长期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工作,他们的综合素质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下面我结合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谈谈看法。  一、基地教师综合素质“
新媒体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媒体形态,本文基于医疗健康教育现状和新媒体的特点及优势,对新媒体在我院冬梅护理品牌健康教育
摘 要: 20世纪初,旧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被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统治着。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依然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仍然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人身自由仍然受到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曹禺是个旧社会的反抗者和暴露者,是个悲剧感很强的作家,他给文坛带来繁漪、陈白露、金子三个典型的光辉女性形象。他不仅把妇女问题放置于封建传统中去讨论,更深化了五四时期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从他的作品中的这些悲剧
内镜主要用于临床医学的检查、诊断以及治疗,应用时必须进入到患者的体内,因此每次使用后的内镜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和无菌处理,防止病菌污染而引起的交叉感染.本文介绍
摘 要: 《补墙》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无韵体诗,它运用传统的诗歌技巧及朴实的文字,表达了深邃而复杂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 诗歌《补墙》 弗罗斯特 诗歌技巧  一  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大都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描写当地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每年的二月二十三日是新英格兰一年一度的修墙节(Terminalia),这一天,邻居们都会来到墙边,摆放鲜花、祭品来祭奠边界神
摘 要: 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进行体育文化传播,积极引导优秀的体育文化为和谐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中心。作者明确指出了体育文化传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当前新农村体育文化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并提出了创新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传播的思考。  关键词: 新农村 体育文化传播
目的 分析在儿科住院肺炎患儿施行健康教育护理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效果.方法 从人民医院儿科择取40例肺炎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0例)患儿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道路的交通量连年增加,建设单位应该要重视对于市政道路的设计和路基施工技术.市政道路路面结构需要对路面的强度、路面的厚度以及路基的压实情况进行充
1.意象的概念  意象的英文为:Image,有图像、映像、影像、形象化的意思,大多译为意象。在汉语词典里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美学认为意象是情意与现实物象、景观的结合,是主客观形神兼备的结果,并在审美欣赏与创造中形成的统一体。通俗地说,意象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意象绘画是扬弃客观的具象再现而诱发
土楼是福建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是客家人民生活的居住地,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中将中国文化与自身结合,建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土楼建筑群.它以结构精巧、规模宏伟,排布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