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新时期科学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努力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社会思想文化的阵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武装人们的头脑,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大众化"解释为"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辞海》中的"大众化"是指"群众化"。可见,大众指的是人民群众,不局限于特定的文化拥有者、享有者,而是指向创造、接受、传播精神文化的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感化广大人民群众,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激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物质力量。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即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理论的普及、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由深奥思辨到通俗易懂、抽象理性到生动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二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即通过普及、宣传、教育,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指南。这两层含义是前后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两个具体的过程的实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点。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命题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这个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及社会实践紧密相连,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和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宝贵经验,更是应对新时期新要求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非常必要的,但也是任务艰巨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复杂形势和现实问题。
1、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出现弱化倾向。当前,国内外蔓延着一种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今已经不适用了,过时了。这种过时论的错误思想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存在于政界、学界,也存在于社会基层,使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和比例都呈下降趋势。
第二,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对立日益尖锐。大众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既统一又对立,但在把握二者关系时容易产生认识误区,将马克思主义当作高雅文化而与大众文化截然分割开来,造成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误解,加剧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化大众的过程中遭遇心理接受障碍。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生活的相关性减弱。当前,我们许多人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来源并服务于大众的宝贵品质,把它当作束之高阁、抽象晦淫、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精英理论,将人民群众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人为地拉大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2、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阻的原因分析
第一,多元思想观念冲击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在改革开放进一步纵深发展的时代,伴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我国的社会思想文化越趋呈现多元化。部分群众在各种思潮、诱惑面前,失去了辨别真伪是非的能力,盲目信奉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肆意滋长。思想领域中的冲突与困惑,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和真理性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
第二,文化转型时期加剧大众精神生活的复杂性。文化发展和变更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文化转型时期下,中国社会充斥着"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新东方主义"、"解构"、"文化多元"等各种论调,文化领域混杂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舶来文化、现代大众文化等各种形态。这种文化的无序状态使得社会文化生活变得复杂多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大众精神信仰和文化认同的冲突和困惑。
第三,现实利益问题淡化社会个体的理论需求。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利益问题日趋尖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差异突显,不少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为老百姓答疑解惑,更不能给群众带来直接的利益和用处,这使得不少群众逐渐对政治理论失去兴趣,影响了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判断,淡化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需求。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不断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才能得到强有力的巩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之所以能够不断掌握群众,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存,人们思想活动日益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特征,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思想指导地位决不动摇。
第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无穷的创造力,使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才能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取得进步。
第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包括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教育工作等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唯其如此,才能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罗本琦、汪青松、余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
[2]许明、马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
[4]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实现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 7.
作者简介:刘佳(1988-),女,山东潍坊人,研究生,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王海菲(1988-),女,内蒙古赤峰人,研究生,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大众化"解释为"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辞海》中的"大众化"是指"群众化"。可见,大众指的是人民群众,不局限于特定的文化拥有者、享有者,而是指向创造、接受、传播精神文化的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感化广大人民群众,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激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物质力量。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即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理论的普及、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由深奥思辨到通俗易懂、抽象理性到生动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二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即通过普及、宣传、教育,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指南。这两层含义是前后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两个具体的过程的实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点。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命题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这个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及社会实践紧密相连,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和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宝贵经验,更是应对新时期新要求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非常必要的,但也是任务艰巨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复杂形势和现实问题。
1、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出现弱化倾向。当前,国内外蔓延着一种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今已经不适用了,过时了。这种过时论的错误思想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存在于政界、学界,也存在于社会基层,使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和比例都呈下降趋势。
第二,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对立日益尖锐。大众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既统一又对立,但在把握二者关系时容易产生认识误区,将马克思主义当作高雅文化而与大众文化截然分割开来,造成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误解,加剧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化大众的过程中遭遇心理接受障碍。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生活的相关性减弱。当前,我们许多人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来源并服务于大众的宝贵品质,把它当作束之高阁、抽象晦淫、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精英理论,将人民群众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人为地拉大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2、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阻的原因分析
第一,多元思想观念冲击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在改革开放进一步纵深发展的时代,伴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我国的社会思想文化越趋呈现多元化。部分群众在各种思潮、诱惑面前,失去了辨别真伪是非的能力,盲目信奉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肆意滋长。思想领域中的冲突与困惑,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和真理性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
第二,文化转型时期加剧大众精神生活的复杂性。文化发展和变更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文化转型时期下,中国社会充斥着"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新东方主义"、"解构"、"文化多元"等各种论调,文化领域混杂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舶来文化、现代大众文化等各种形态。这种文化的无序状态使得社会文化生活变得复杂多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大众精神信仰和文化认同的冲突和困惑。
第三,现实利益问题淡化社会个体的理论需求。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利益问题日趋尖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差异突显,不少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为老百姓答疑解惑,更不能给群众带来直接的利益和用处,这使得不少群众逐渐对政治理论失去兴趣,影响了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判断,淡化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需求。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不断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才能得到强有力的巩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之所以能够不断掌握群众,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存,人们思想活动日益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特征,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思想指导地位决不动摇。
第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无穷的创造力,使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才能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取得进步。
第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包括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教育工作等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唯其如此,才能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罗本琦、汪青松、余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
[2]许明、马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
[4]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实现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 7.
作者简介:刘佳(1988-),女,山东潍坊人,研究生,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王海菲(1988-),女,内蒙古赤峰人,研究生,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