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国省道路面改善工程,对安保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进行了阐述,指出安保工程的设计应以现场设计为主,注意交通事故等资料的收集,实施路段的选定应将公路技术指标与交通事故情况紧密结合分析判定;安保工程处治方案应达到“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的目的,综合采用交通工程等促使加以改善;加强交叉路口的安全措施,合理设置交叉路口标志、让行标志、标线和减速丘等,明确通行优先权,尽可能消除交通冲突点,引导车辆有序通过交叉路口。
【关键词】 路面改善工程;安保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41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1-026-02
Chizhou S103 Toad Mountain to Qingyang segment Safe engineering design analysis
【Abstract】 The article combine road surface improvement engineering in country province and protected th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procedure of engineering to carry on to elaborate, design that points out that Anne protects engineering should with the spot design is lord, the collections of the attention traffic accident etc. data, making selection of implement road segment should be close to combine analysis to judge the index sign of the highway technique and traffic accident circumstance; Anne protects engineering to settle a project and should attain thepurpose of "active leading, outstanding point, appropriate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 of the adoption transportation etc. urges to take in to improve; Strengthen safe measure of crossroad, the reasonable constitution crosses street corner sign, lets to go sign and marks line and deceleration etc. and definitely goes through priority and removes transportation conflict to order possibly and the leading vehicle has a preface to pass to cross a street corner.
【Key words】 Road surface improve engineering; Safe engineering; Design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审时度势,积极申请世行贷款对安徽省路网中分布于宿洲、淮北、蚌埠、滁州、六安、安庆、池州、铜陵、芜湖以及宣城等市境内国、省道部分路段进行路面改善,进一步改善安徽省路网结构,提高干线公路网服务水平,推动城镇一体化进程,促进项目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结合交通部开展的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安徽省公路局在国省道路面改善工程中重点加强了重要路段安保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本文结合池州境内S103蛤蟆岭~青阳段路面改善工程中安保工程的设计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1项目概况
S103蛤蟆岭至青阳段,起于青阳县与铜陵市交界的蛤蟆岭,起点桩号为K144+137.668,途径丁桥、木镇、新河,终于103省道K175+439.406,里程为31.287公里。本项目由两段组成,其中蛤蟆岭~木镇段(K144+137.668~K160+582)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60km/h;木镇~青阳段(K160+582~K175+439.406)采用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13.5~18米,路面宽12~15米,为沥青路面,改建路线最小曲线半径97.295米,最大纵坡6.852%,地形复杂,路侧险要,行车视距不良,近年多处发生伤亡交通事故。
2安保工程实施原则
改善项目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国省道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路段以及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最大程度的减小公路交通事故伤害,降低事故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2.1设计基本原则。
2.1.1“安保工程”设计主要以现场设计为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现场情况。对确定的实施段点进行原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选择工程措施。
2.1.2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注意和周围景观的协调。
2.1.3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根据公路特征、交通特征(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量的时间分布、速度)、事故特征(事故黑点、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等)、路侧地形特征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2.1.4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注意和前后路段的工程措施协调一致。
2.1.5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结合工程地点、材料、人工、机械情况以及后期的养护、维修需求。
2.2设计基本程序。
2.2.1资料收集:收集沿线事故方面的数据、公路线形数据(几何设计要素、视距条件等)、交叉口类型和技术参数、桥隧构造物及路基段的过渡形式、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状况、路面状况(影响道路安全的路面表面特性)、人口居住及其出入情况、交通量及其构成、道路景观、气象资料及其他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信息。特别是曾经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路段,应专门与交警部门联系,收集相关资料。
2.2.2选定工程实施点段:
判定原则:将公路技术指标与交通事故情况紧密结合,针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深入分析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考虑公路路段中本身存在技术隐患,选定纳入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
判定标准:在2km范围内3年发生过1起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或500m范围内3年发生过3起以上死亡事故的路段上,伴随有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和路侧险要路段符合交通部规定的五类判别指标隐患路段都将其纳入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
2.2.3选择处治方案:确定设计方案时,应对实施路段存在的技术隐患和交通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制定设计方案。设计完成后,还应在实施路段现场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和校核。
安保工程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是:“安全、经济、环保、有效”,即“经济上可能、技术上可行、方案上有效”,从实际出发,注重环境保护,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达到“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的目的。
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交通事故是由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不协调而产生的。安全保障的工作应在没有发生事故前进行主动的安全引导;在发生事故后进行被动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保证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主动安全引导。通过(禁止、警告、指示)标志、标线、线形诱导标、轮廓标、主动降速设施的合理运用,提前将相关道路交通信息告知道路使用者,使其安全通过危险路段。
被动安全防护。交通事故并不能完全避免,当发生交通事故后,通过适当的防护措施保证人员与车辆的安全非常关键。防护措施是安全的最后底线,安全护栏、避险车道等是被动防护最有效的措施。
3部分重要路段安保设计
3.1S103线K148+400~K149+450段。
3.1.1现状分析:该路段属于交通事故易发地段,近三年发生5起死亡交通事故。现场调查发现,该路段位于反向小半径曲线连续弯坡路线,平纵线形组合不良,老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约112.98米,最大纵坡为6.186%,坡顶处为短的平曲线与短的竖曲线组合,行车视距不良,车辆过往易发生交通事故。
3.1.2处置方案:由于本路段主要存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良安全隐患,易发生多车或人车事故,可综合采用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予以改善。
3.1.2.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设置以不熟悉本地路况的外地使用者为设计的参考对象,充分考虑方便交通参与者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并综合考虑道路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环境及气候等因素,满足地方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同时避免因警告、禁令和相关提示性标志的频繁使用,而使驾驶员产生麻痹心理。应重视指路标志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提示性标志的设置工作。
①路段两端适当位置设置40公里限速标志,在另一端适当位置设置解除限速标志。②在事故陡坡路段前方设置上陡坡、下陡坡标志,提醒车辆驾驶员减速慢行。③对未设置标志的较重要交叉路口增设交叉路口标志。④保留路段内原有“连续急弯 减速慢行”等标志。
3.1.2.2交通标线。应根据路面宽度、交通量和视距等主要因素划设交通标线,并做到标准规范、线形流畅、衔接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其引导交通流的功能。合理应用中心实线的功能,在易发会车事故的路段,还可同步设置突起路标和中央隔离设施等。
①路面宽度12m以上的双向两车道路面,应施划路面中心线,一般为黄色单虚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凡在不能满足会车视距要求的小半径曲线以及穿越大桥、村镇等路段应根据需要施划黄色单实线,车辆需跨越中心实线向左转弯处应改为黄色虚线。
②路面宽度12m以上的双向两车道路面,应施划车行道边缘线,一般为白色实线,用于区分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需跨越边缘线的交叉路口应改为白色虚线。
3.1.2.3交叉路口。干线交叉路口前方适当位置设置交叉路口标志,支线路口路面硬化处理,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标线和减速丘。重视平交路口的标线设置。根据交叉口的形式和交通流的特点予以合理渠化,明确通行优先权,尽可能消除交通冲突点,引导车辆有序通过交叉路口。
有许多研究证明减速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限速手段,甚至有研究表明事故数和严重度的降低达到50%以上。
3.2S103线K155+800~K156+800段。
3.2.1现状分析:该路段属于交通事故易发地段,近三年发生7起交通事故,死亡3人,伤3人。
现场调查发现,该路段位于丁圩弯道,属于反向小半径曲线连续弯道,老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约175.14米,车速较快,行车视距不良,车辆过往易发生交通事故。
3.2.2处置方案:由于本路段主要存在视距不良、路侧险要安全隐患,易发生多车或人车事故,可综合采用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予以改善。
交通标志:保留路段内原有标志。
交通标线:在坡顶弯道前后适当位置设置减速震荡标线,提示车辆驾驶员减速慢行。
路侧防护:险要路段两侧设置警示桩和波形护拦。
交叉路口:干线交叉路口前方适当位置设置交叉路口标志,支线路口路面硬化处理,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标线。
4结束语
4.1“安保工程”设计主要以现场设计为主,注意沿线资料收集,特别是交通事故相关信息,安保工程实施路段的选定应将公路技术指标与交通事故情况紧密结合,深入分析各方因素,按判别标准选择。
4.2安保工程路段处治方案应达到“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的目的,综合采用交通工程等促使加以改善。
4.3国省道干线交叉路口往往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应合理设置交叉路口标志、让行标志、标线和减速丘等,明确通行优先权,尽可能消除交通冲突点,引导车辆有序通过交叉路口。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王松根.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细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唐琤琤.限速、车速与安全[J].公路交通科技,2005(3):97~100
【关键词】 路面改善工程;安保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41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1-026-02
Chizhou S103 Toad Mountain to Qingyang segment Safe engineering design analysis
【Abstract】 The article combine road surface improvement engineering in country province and protected th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procedure of engineering to carry on to elaborate, design that points out that Anne protects engineering should with the spot design is lord, the collections of the attention traffic accident etc. data, making selection of implement road segment should be close to combine analysis to judge the index sign of the highway technique and traffic accident circumstance; Anne protects engineering to settle a project and should attain thepurpose of "active leading, outstanding point, appropriate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 of the adoption transportation etc. urges to take in to improve; Strengthen safe measure of crossroad, the reasonable constitution crosses street corner sign, lets to go sign and marks line and deceleration etc. and definitely goes through priority and removes transportation conflict to order possibly and the leading vehicle has a preface to pass to cross a street corner.
【Key words】 Road surface improve engineering; Safe engineering; Design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审时度势,积极申请世行贷款对安徽省路网中分布于宿洲、淮北、蚌埠、滁州、六安、安庆、池州、铜陵、芜湖以及宣城等市境内国、省道部分路段进行路面改善,进一步改善安徽省路网结构,提高干线公路网服务水平,推动城镇一体化进程,促进项目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结合交通部开展的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安徽省公路局在国省道路面改善工程中重点加强了重要路段安保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本文结合池州境内S103蛤蟆岭~青阳段路面改善工程中安保工程的设计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1项目概况
S103蛤蟆岭至青阳段,起于青阳县与铜陵市交界的蛤蟆岭,起点桩号为K144+137.668,途径丁桥、木镇、新河,终于103省道K175+439.406,里程为31.287公里。本项目由两段组成,其中蛤蟆岭~木镇段(K144+137.668~K160+582)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60km/h;木镇~青阳段(K160+582~K175+439.406)采用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13.5~18米,路面宽12~15米,为沥青路面,改建路线最小曲线半径97.295米,最大纵坡6.852%,地形复杂,路侧险要,行车视距不良,近年多处发生伤亡交通事故。
2安保工程实施原则
改善项目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国省道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路段以及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最大程度的减小公路交通事故伤害,降低事故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2.1设计基本原则。
2.1.1“安保工程”设计主要以现场设计为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现场情况。对确定的实施段点进行原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选择工程措施。
2.1.2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注意和周围景观的协调。
2.1.3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根据公路特征、交通特征(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量的时间分布、速度)、事故特征(事故黑点、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等)、路侧地形特征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2.1.4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注意和前后路段的工程措施协调一致。
2.1.5设计各种工程措施应结合工程地点、材料、人工、机械情况以及后期的养护、维修需求。
2.2设计基本程序。
2.2.1资料收集:收集沿线事故方面的数据、公路线形数据(几何设计要素、视距条件等)、交叉口类型和技术参数、桥隧构造物及路基段的过渡形式、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状况、路面状况(影响道路安全的路面表面特性)、人口居住及其出入情况、交通量及其构成、道路景观、气象资料及其他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信息。特别是曾经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路段,应专门与交警部门联系,收集相关资料。
2.2.2选定工程实施点段:
判定原则:将公路技术指标与交通事故情况紧密结合,针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深入分析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考虑公路路段中本身存在技术隐患,选定纳入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
判定标准:在2km范围内3年发生过1起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或500m范围内3年发生过3起以上死亡事故的路段上,伴随有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和路侧险要路段符合交通部规定的五类判别指标隐患路段都将其纳入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
2.2.3选择处治方案:确定设计方案时,应对实施路段存在的技术隐患和交通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制定设计方案。设计完成后,还应在实施路段现场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和校核。
安保工程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是:“安全、经济、环保、有效”,即“经济上可能、技术上可行、方案上有效”,从实际出发,注重环境保护,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达到“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的目的。
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交通事故是由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不协调而产生的。安全保障的工作应在没有发生事故前进行主动的安全引导;在发生事故后进行被动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保证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主动安全引导。通过(禁止、警告、指示)标志、标线、线形诱导标、轮廓标、主动降速设施的合理运用,提前将相关道路交通信息告知道路使用者,使其安全通过危险路段。
被动安全防护。交通事故并不能完全避免,当发生交通事故后,通过适当的防护措施保证人员与车辆的安全非常关键。防护措施是安全的最后底线,安全护栏、避险车道等是被动防护最有效的措施。
3部分重要路段安保设计
3.1S103线K148+400~K149+450段。
3.1.1现状分析:该路段属于交通事故易发地段,近三年发生5起死亡交通事故。现场调查发现,该路段位于反向小半径曲线连续弯坡路线,平纵线形组合不良,老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约112.98米,最大纵坡为6.186%,坡顶处为短的平曲线与短的竖曲线组合,行车视距不良,车辆过往易发生交通事故。
3.1.2处置方案:由于本路段主要存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良安全隐患,易发生多车或人车事故,可综合采用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予以改善。
3.1.2.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设置以不熟悉本地路况的外地使用者为设计的参考对象,充分考虑方便交通参与者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并综合考虑道路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环境及气候等因素,满足地方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同时避免因警告、禁令和相关提示性标志的频繁使用,而使驾驶员产生麻痹心理。应重视指路标志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提示性标志的设置工作。
①路段两端适当位置设置40公里限速标志,在另一端适当位置设置解除限速标志。②在事故陡坡路段前方设置上陡坡、下陡坡标志,提醒车辆驾驶员减速慢行。③对未设置标志的较重要交叉路口增设交叉路口标志。④保留路段内原有“连续急弯 减速慢行”等标志。
3.1.2.2交通标线。应根据路面宽度、交通量和视距等主要因素划设交通标线,并做到标准规范、线形流畅、衔接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其引导交通流的功能。合理应用中心实线的功能,在易发会车事故的路段,还可同步设置突起路标和中央隔离设施等。
①路面宽度12m以上的双向两车道路面,应施划路面中心线,一般为黄色单虚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凡在不能满足会车视距要求的小半径曲线以及穿越大桥、村镇等路段应根据需要施划黄色单实线,车辆需跨越中心实线向左转弯处应改为黄色虚线。
②路面宽度12m以上的双向两车道路面,应施划车行道边缘线,一般为白色实线,用于区分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需跨越边缘线的交叉路口应改为白色虚线。
3.1.2.3交叉路口。干线交叉路口前方适当位置设置交叉路口标志,支线路口路面硬化处理,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标线和减速丘。重视平交路口的标线设置。根据交叉口的形式和交通流的特点予以合理渠化,明确通行优先权,尽可能消除交通冲突点,引导车辆有序通过交叉路口。
有许多研究证明减速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限速手段,甚至有研究表明事故数和严重度的降低达到50%以上。
3.2S103线K155+800~K156+800段。
3.2.1现状分析:该路段属于交通事故易发地段,近三年发生7起交通事故,死亡3人,伤3人。
现场调查发现,该路段位于丁圩弯道,属于反向小半径曲线连续弯道,老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约175.14米,车速较快,行车视距不良,车辆过往易发生交通事故。
3.2.2处置方案:由于本路段主要存在视距不良、路侧险要安全隐患,易发生多车或人车事故,可综合采用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予以改善。
交通标志:保留路段内原有标志。
交通标线:在坡顶弯道前后适当位置设置减速震荡标线,提示车辆驾驶员减速慢行。
路侧防护:险要路段两侧设置警示桩和波形护拦。
交叉路口:干线交叉路口前方适当位置设置交叉路口标志,支线路口路面硬化处理,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标线。
4结束语
4.1“安保工程”设计主要以现场设计为主,注意沿线资料收集,特别是交通事故相关信息,安保工程实施路段的选定应将公路技术指标与交通事故情况紧密结合,深入分析各方因素,按判别标准选择。
4.2安保工程路段处治方案应达到“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的目的,综合采用交通工程等促使加以改善。
4.3国省道干线交叉路口往往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应合理设置交叉路口标志、让行标志、标线和减速丘等,明确通行优先权,尽可能消除交通冲突点,引导车辆有序通过交叉路口。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王松根.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细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唐琤琤.限速、车速与安全[J].公路交通科技,2005(3):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