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Rh血型系统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的进行。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88例输血前需备血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用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鉴定。结果 所有患者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5例,总阳性率为1.0%,主要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共3例,占60%。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男女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研究显示不规则抗体大多为Rh血型系统抗体,积极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是输血前检查的重要项目,可以减少输血风险。更能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的进行,非常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75-02
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也称不安全抗体,以IgG类抗体居多,同时也是引起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1]。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有助于血液的选择,防止因输血含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2]。本文对488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为我院收治的488例输血前需备血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其中男性患者258例,女性患者230例,患者年龄为23-90岁,平均年龄为(43.3±2.3)岁。
1.2 试剂 抗人球蛋白试剂、标准试剂红细胞、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珠海贝索生物技术的凝聚胺试剂。
1.3 微柱凝胶法 取微柱凝胶卡按使用说明并做好标记Ⅰ、Ⅱ、Ⅲ;注入50μL0.8%的筛查红细胞于相应的凝胶孔;将检测血浆进行分离,如无纤维蛋白凝块存在,加入相对应孔各25μL;将其置于37℃专用孵育箱中15min,使用专用卡式离心机进行10min离心;结果为阳性:红细胞相互凝集,滞留于凝胶分离柱上方或中间;阴性:筛查红细胞通过凝胶沉降下柱底部。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都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488例患者中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5例,总阳性率为1.0%,主要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共3例,占60%。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男女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不规则抗体的病例中,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3例,有妊娠史的患者1例。488例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见表1。
3 讨 论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由ABO血型鉴定误差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降低,引起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也称不安全抗体,以IgG类抗体居多。临床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使输入的红细胞存活期减少,在37℃反应的同种抗体。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血,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
由于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机率非常低,极易所忽视,但目前临床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TR)、新生儿溶血病(HDN)等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规则抗体。所以抗体筛查是输血前检查不可缺少的项目,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有助于血液的选择,防止因输血含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
本次研究显示不规则抗体大多为Rh血型系统抗体,占到总不规则抗体的60%。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其人群分布频率决定各抗体频率的多少,抗原的免疫原性越大,则各抗体产生的频率越大[4]。如RhD仅次于A、B抗原,Rh血型中D抗原的抗原性强于E抗原的抗原性,因此产生抗-D抗体的几率大于抗-E抗体,目前国家通过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强制实行RhD必检,已基本普及了RhD血型检测,从而大大降低了临床出现抗-D抗体的机率[5]。同时研究表明,抗原阳性与阴性的百分率越接近,产生抗体的机会也越多,如RhE在我国人群中占50%,所以临床上以抗-E抗体最多见,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存在自身抗体的患者,尽量不要进行输血治疗,而是采取其它医疗手段去除产生自身抗体的诱因,以免加重病情。自身溶血导致的贫血危及患者生命必须输血时,也应抑制了患者免疫状态再进行少量红细胞的输注。
综上所述,在输血前应该重视不规则抗体的筛查,积极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是输血前检查的重要项目,可以减少输血风险。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更能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的进行,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海忠.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6(9):453-454.
[2] 曹荣,刘凤华,于洪敏.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02(3):149-151.
[3] 钟月华,罗铁军,黄华华,谭静.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比较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02(8):296-297.
[4] 刘智勇,董玉红,何凤娥.微柱凝胶法在检测孕妇IgG抗体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02(10):149-151.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75-02
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也称不安全抗体,以IgG类抗体居多,同时也是引起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1]。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有助于血液的选择,防止因输血含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2]。本文对488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为我院收治的488例输血前需备血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其中男性患者258例,女性患者230例,患者年龄为23-90岁,平均年龄为(43.3±2.3)岁。
1.2 试剂 抗人球蛋白试剂、标准试剂红细胞、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珠海贝索生物技术的凝聚胺试剂。
1.3 微柱凝胶法 取微柱凝胶卡按使用说明并做好标记Ⅰ、Ⅱ、Ⅲ;注入50μL0.8%的筛查红细胞于相应的凝胶孔;将检测血浆进行分离,如无纤维蛋白凝块存在,加入相对应孔各25μL;将其置于37℃专用孵育箱中15min,使用专用卡式离心机进行10min离心;结果为阳性:红细胞相互凝集,滞留于凝胶分离柱上方或中间;阴性:筛查红细胞通过凝胶沉降下柱底部。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都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488例患者中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5例,总阳性率为1.0%,主要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共3例,占60%。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男女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不规则抗体的病例中,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3例,有妊娠史的患者1例。488例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见表1。
3 讨 论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由ABO血型鉴定误差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降低,引起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系统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也称不安全抗体,以IgG类抗体居多。临床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使输入的红细胞存活期减少,在37℃反应的同种抗体。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红细胞,抗原抗体发生免疫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血,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
由于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机率非常低,极易所忽视,但目前临床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TR)、新生儿溶血病(HDN)等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规则抗体。所以抗体筛查是输血前检查不可缺少的项目,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有助于血液的选择,防止因输血含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
本次研究显示不规则抗体大多为Rh血型系统抗体,占到总不规则抗体的60%。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其人群分布频率决定各抗体频率的多少,抗原的免疫原性越大,则各抗体产生的频率越大[4]。如RhD仅次于A、B抗原,Rh血型中D抗原的抗原性强于E抗原的抗原性,因此产生抗-D抗体的几率大于抗-E抗体,目前国家通过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强制实行RhD必检,已基本普及了RhD血型检测,从而大大降低了临床出现抗-D抗体的机率[5]。同时研究表明,抗原阳性与阴性的百分率越接近,产生抗体的机会也越多,如RhE在我国人群中占50%,所以临床上以抗-E抗体最多见,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存在自身抗体的患者,尽量不要进行输血治疗,而是采取其它医疗手段去除产生自身抗体的诱因,以免加重病情。自身溶血导致的贫血危及患者生命必须输血时,也应抑制了患者免疫状态再进行少量红细胞的输注。
综上所述,在输血前应该重视不规则抗体的筛查,积极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是输血前检查的重要项目,可以减少输血风险。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更能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的进行,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海忠.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6(9):453-454.
[2] 曹荣,刘凤华,于洪敏.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02(3):149-151.
[3] 钟月华,罗铁军,黄华华,谭静.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比较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02(8):296-297.
[4] 刘智勇,董玉红,何凤娥.微柱凝胶法在检测孕妇IgG抗体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02(1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