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春霞名师工作室是省级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由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1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组成。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这项研究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数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工作室主持人张春霞是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
单元整体教学指不以单篇课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而是把一个教学单元、一册教材,甚至于小学6年的教材看作一个整体,并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应目标,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组合,最终以整组文章为教学内容而实施教学行为的教学模式。因为单元整体教学是把多篇课文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所选择的教学策略与单篇课文教学的策略会有所不同。
一、内容整合策略
“内容整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学要收到实效,必须解决好“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两个问题,而“内容整合”正是在“教什么”已经明确的前提下,确定“用什么教”的问题。
内容整合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第一,整合单元课文。现有各版本教材都是按单元主题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很适合单元整体教学的需要。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整合的基本做法是,教师将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看成一个整体,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对内容进行归并、整理,然后再实施教学。例如,教学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注明年级和册数)时,教师将教学主题确定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学生在充分预习整组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先引导他们交流对《献给老师的花束》《爷爷的芦笛》和《祝你生日快乐》三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的理解,然后引导他们自主领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的方法,最后带领他们进行语言实践。这样教学,缩短了单元教学时间,避免了对单篇文章冗杂的、繁琐的分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第二,整合全册教材。按照教学主题的需要对整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需要教师通读整册教材,对每篇课文的内容、思想、表达方式等了然于心,并且找到文章之间的连接点。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到实验中期、后期才能使用。比如,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多首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古诗中“月亮”的意象知识,教师可以把第一单元的《十五夜望月》和第三单元的《秋思》进行整合,并辅以“诗人眼中的月亮”的主题进行教学。实际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关于月亮的诗词,如《枫桥夜泊》《泊船瓜洲》《赤壁怀古》等。这样整合后,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理解诗句内容,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古诗不同的表现形式,更主要的是能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情感,初步领悟月亮所代表的意象。
第三,整合重点段落。认识自然段、了解特殊的构段方式及其表达效果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强化这一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把教材中构段方式相同的段落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四年级下册的《神奇的机器人》《秦兵马俑》《荷兰风车》三篇文章都含有过渡段。教师可以借助“认识过渡段”这个主题,将三篇课文的过渡段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认识过渡段、了解过渡段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借助过渡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方法领悟策略
把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而弱化甚至于忽视了方法的领悟,是传统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单元整体教学给每个单元安排了“领悟方法”模块,并且根据年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领悟重点,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
第一学段,重词句特色。这个学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通过朗读、换词、仿写等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以二年级上册为例。教材共安排了六个教学单元,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给每个单元确定具体的教学任务。比如,第一单元结合课文特点和“语文乐园”中的训练题,引导学生认识“唱吧,唱吧”“不要紧,不要紧”等反复句式,并体会其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第四单元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刷刷刷”“扑扑扑”等象声词,并借助这些词语想象画面;第六单元结合《湖》《黄山奇石》等课文,通过朗读、仿写等形式,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感受这种修辞手法在突出事物特点方面的作用等。
第二学段,重构段方式。这个学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和表达效果,能够辨析问答式、总分式、因果式等构段方式,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这些构段方式。如,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写人物对话”,教师可以将四年级上册的《军神》《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父爱深深》等课文整合在一起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对话段落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并初步掌握有提示语、没有提示语、把提示语放在句中不同位置等基本写法。
第三学段,重表达方法。这个学段除了继续领悟词句的表达效果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表达形式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我的老师》《傻二哥》《童年的小花狗》三篇文章。这组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表达方法的范本。如,《我的老师》主要是通过叙述七件小事来回忆蔡芸芝老师,作者魏巍在行文过程中边叙述边抒情,把对蔡老师的深深依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傻二哥》的作者新凤霞通过几个方面的细节描写,把傻二哥“傻灵傻灵”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童年的小花狗》的作者肖复兴则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了王大爷的爱心形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法去发现异同,领悟写人的文章既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去刻画、又可以通过几个方面的细节去描写的表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集中地、直观地体会到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表达上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篇课文教学所难以达到的。
三、朗读训练策略
世间万物都是利与弊共生的,单元整体教学也不能例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把几篇课文整合到一起教学,会无形中破坏单篇课文的完整性,弱化对单篇课文情感把握、朗读训练方面的指导。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朗读训练来补救。
工作室主持人张春霞是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
单元整体教学指不以单篇课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而是把一个教学单元、一册教材,甚至于小学6年的教材看作一个整体,并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应目标,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组合,最终以整组文章为教学内容而实施教学行为的教学模式。因为单元整体教学是把多篇课文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所选择的教学策略与单篇课文教学的策略会有所不同。
一、内容整合策略
“内容整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学要收到实效,必须解决好“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两个问题,而“内容整合”正是在“教什么”已经明确的前提下,确定“用什么教”的问题。
内容整合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第一,整合单元课文。现有各版本教材都是按单元主题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很适合单元整体教学的需要。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整合的基本做法是,教师将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看成一个整体,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对内容进行归并、整理,然后再实施教学。例如,教学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注明年级和册数)时,教师将教学主题确定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学生在充分预习整组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先引导他们交流对《献给老师的花束》《爷爷的芦笛》和《祝你生日快乐》三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的理解,然后引导他们自主领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的方法,最后带领他们进行语言实践。这样教学,缩短了单元教学时间,避免了对单篇文章冗杂的、繁琐的分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第二,整合全册教材。按照教学主题的需要对整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需要教师通读整册教材,对每篇课文的内容、思想、表达方式等了然于心,并且找到文章之间的连接点。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到实验中期、后期才能使用。比如,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多首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古诗中“月亮”的意象知识,教师可以把第一单元的《十五夜望月》和第三单元的《秋思》进行整合,并辅以“诗人眼中的月亮”的主题进行教学。实际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关于月亮的诗词,如《枫桥夜泊》《泊船瓜洲》《赤壁怀古》等。这样整合后,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理解诗句内容,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古诗不同的表现形式,更主要的是能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情感,初步领悟月亮所代表的意象。
第三,整合重点段落。认识自然段、了解特殊的构段方式及其表达效果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强化这一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把教材中构段方式相同的段落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四年级下册的《神奇的机器人》《秦兵马俑》《荷兰风车》三篇文章都含有过渡段。教师可以借助“认识过渡段”这个主题,将三篇课文的过渡段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认识过渡段、了解过渡段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借助过渡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方法领悟策略
把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而弱化甚至于忽视了方法的领悟,是传统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单元整体教学给每个单元安排了“领悟方法”模块,并且根据年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领悟重点,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
第一学段,重词句特色。这个学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通过朗读、换词、仿写等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以二年级上册为例。教材共安排了六个教学单元,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给每个单元确定具体的教学任务。比如,第一单元结合课文特点和“语文乐园”中的训练题,引导学生认识“唱吧,唱吧”“不要紧,不要紧”等反复句式,并体会其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第四单元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刷刷刷”“扑扑扑”等象声词,并借助这些词语想象画面;第六单元结合《湖》《黄山奇石》等课文,通过朗读、仿写等形式,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感受这种修辞手法在突出事物特点方面的作用等。
第二学段,重构段方式。这个学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和表达效果,能够辨析问答式、总分式、因果式等构段方式,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这些构段方式。如,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写人物对话”,教师可以将四年级上册的《军神》《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父爱深深》等课文整合在一起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对话段落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并初步掌握有提示语、没有提示语、把提示语放在句中不同位置等基本写法。
第三学段,重表达方法。这个学段除了继续领悟词句的表达效果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表达形式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我的老师》《傻二哥》《童年的小花狗》三篇文章。这组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表达方法的范本。如,《我的老师》主要是通过叙述七件小事来回忆蔡芸芝老师,作者魏巍在行文过程中边叙述边抒情,把对蔡老师的深深依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傻二哥》的作者新凤霞通过几个方面的细节描写,把傻二哥“傻灵傻灵”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童年的小花狗》的作者肖复兴则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了王大爷的爱心形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法去发现异同,领悟写人的文章既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去刻画、又可以通过几个方面的细节去描写的表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集中地、直观地体会到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表达上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篇课文教学所难以达到的。
三、朗读训练策略
世间万物都是利与弊共生的,单元整体教学也不能例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把几篇课文整合到一起教学,会无形中破坏单篇课文的完整性,弱化对单篇课文情感把握、朗读训练方面的指导。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朗读训练来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