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文化因素的翻译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ongy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翻译将翻译看作文化的接触与交流,有助于传播文化因素。《红楼梦》的翻译在传播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两方面综述对《红楼梦》翻译的研究,探讨研究的异同。
  【关键词】:文化翻译;《红楼梦》;饮食
  一、前言
  随着文化学、文化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翻译理论研究中出现了文化研究的取向,即文化翻译。文化翻译研究把原作和译作分别放到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背景下,而不仅仅局限于原作与译作的直接转换。《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如何将中国特色文化传递给外国读者,是翻译的难点。本文将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比分析不同作者对于《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进行研究的异同。
  二、文化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对于文化与翻译的探讨自古有之,可以说贯穿整个翻译史。我国的翻译史最早追溯到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 翻译的观念方法、风格和标准都在改变、演进。如今翻译界对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问题越来越重视。正如郭建中所说,“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做是语言符号的转换, 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张今先生曾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 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 完好无缺地从一种语言中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翻译就是两种文化的交流。21世纪的翻译研究将聚焦于文化翻译,已成为翻译界的共识。译者在翻译一些作品时, 就要充分考虑到源语中的文化渊源, 并且考虑到这种文化内涵对于译语民族的人来说是否熟悉, 从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三、《红楼梦》及译本简介
  《红楼梦》由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所作,再现了18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的经典作品,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对《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的研究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便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到现在已有十几种语言文字的译本。迄今最完整且被译界广泛推崇的是两个全译本: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及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
  四、杨霍全译本的对比研究
  对全译本的对比研究涉及《红楼梦》中的很多方面。俞祥(2012)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佛教和道教,儒家思想等方面找出大量例证将杨霍的翻译做对比,指出他们翻译的差异及侧重,即杨偏重异化而霍偏重归化。究其原因,杨宪益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霍克斯将愉悦英语读者作为翻译目标,因此,他的翻译更加自由。他过于强调翻译的可读性,将英语读者不容易懂的事物转换成他们熟悉的日常事物,但忽视了一些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的充分转换。袁高(2009)从思维模式,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宗教差别等方面列举详细的例子将杨霍的翻译做对比。邹少先(2008)首先介绍了文化翻译的概念和异化与归化的概念,并简要列举几例阐述异化与归化的区别。他指出异化与归化虽然是翻译中相反的理论,但并不矛盾,可以同时为译者所用。三位作者都介绍了文化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概念,俞祥和袁高分别列举了大量的例证将杨霍的翻译做对比,呈现出异化与归化的区别。邹少先则主要从概念的方向入手,例证相对较少。但他提出异化作为归化的补充的理念则是前两位作者所没有涉及的。
  五、饮食翻译研究
  《红楼梦》中的食品数目达208种,邓岩(2013)采用中国传统饮食分类方法将《红楼梦》中的饮食分为六大类:菜品类;汤羹类;主食小食类;饮品类;干鲜果品类和食器类。菜品类主要包括兽类菜肴、禽类菜肴、水产类菜肴和蔬菜类菜肴;汤羹类主要包括正餐汤羹类和补品汤羹类;饮品类包括酒类和茶类;食器类分为酒器类、碗器类和茶具类。各类食物都列举实例加以详述,解释饮食的由来、制作方法以及饮食功效。同时,通过对饮食词语的列举,彰显了贾府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像刘姥姥这类穷人的寒掺不雅。张新营(2012)将食物类别分为主食、小食、菜品、饮品、补品等几类。在食物的可译性限度方面也进行了阐述,包括完全翻译文化信息、部分翻译文化信息以及误翻译的文化信息。李丹凤(2014)则只对酒做了具体的研究,包括酒名的翻译、酒的别称和翻译对比、酒在不同场合的叫法及翻译对比等,很好的体现了中国酒的文化色彩。三位作者都在饮食方面进行了翻译研究,不同的是邓岩对饮食的分类极其详细,并详述了饮食的来源、制作方法以及功效。张新营也将饮食分类列举,虽然没有邓岩的划分那么清晰,但他在饮食的可译性限度方面做了举例阐述,突出了中国特色饮食的翻译之难。李丹凤的研究集中在酒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读者对《红楼梦》中的酒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今后酒文化的翻译也有指导作用。
  六、结语
  本文研究了多篇从文化翻译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发现这些文章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对比研究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全译本,内容涉及多方面;二是只研究饮食的翻译。在写作方法上,他们大都采用举例和评述的方法,即列举《红楼梦》原文中的例子,将杨霍的翻译作对比,再进行评论,比较他们翻译的特点及侧重,深入全面地探讨影响两个译本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志凌, 论《红楼梦》文化意向的翻译[D],2014.6.
  [2]邓岩,《红楼梦》饮食词语研究[D],2013.7.
  [3]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蹇荣,从英汉互译看文化与翻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3).
  [5]李丹凤.《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及杨霍译文对比[D],2014.6.
  [6]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修订本)[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8]乔曾锐, 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9]孙洪建、孙志杰,以《红楼梦》的翻译为例谈文化翻译的新理念[J],文学教育,2008.
  [10]王小凤, 英汉词语文化与翻译研究[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1]杨志龙, 论《红楼梦》中文化因素的翻译[D],2011.12.
  [12]俞祥,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两个英译文本之比较研究[D],2012.
  [13]邹少先, 文化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手法[J],科技资讯,2008(1).
  [14]张新营, 论霍译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翻译研究[D], 2012.5.
  [15]章艳, 探索文化翻译的奥秘-评刘宓庆著《文化翻译论纲》[J], 中国翻译, 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席勒美学具有强烈的审美现代性内涵,其中多有批判社会、政治层面的现代性之处,因此,考察席勒美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则颇具意义。从《论美书简》到《审美教育书简》,从“现象中的自由”到“完整人”,从建构审美自身到阐述审美之于现实的意义,席勒完成了审美现代性的建立。虽然席勒美学有空想的色彩,但他对西方现代性的美学批判确实切中时弊的。  【关键词】:席勒;美学;《论美书简》;《审美教育书简》  一般认为
期刊
【摘要】:梅珊是《妻妾成群》中一个性格与众不同的女性,她自在而又张狂,蔑视以陈佐千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权威,大胆地反抗男权对女性贞操的压制,因而在封建家庭中她必然是一个受迫害的悲剧人物,而且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封建男权对女性的压制,也有“一夫多妻”制下女性之间的厮杀,更重要的在于梅珊性格中的反抗因素和封建家庭之间的对立。  【关键词】:梅珊;男权;性格  《妻妾成群》是苏童发表于19
期刊
【摘要】:根植于互联网而迅速崛起的网络文学,充盈着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日常日程,实时发表、阅读、分享、评论与投票等便捷特质,不断丰富大众的阅读体验。时下的网络文学或通过纸媒出版、或改编成影视剧热播,以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和传播载体的有效融合,不断增添自身的标签范围。作为研究视野下的网络文学应予以文学化的苛刻界定,刨去因市场经济因素导致的存留短暂的异变,再探究当下的网络文学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国儿童歌曲自产生至丰富多彩经历了近百年历程,从20世纪初期,儿童歌曲伴随着学堂乐歌的产生而诞生,到了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儿童歌曲得到初步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儿童歌曲得以进一步发展,从50、60年代的蓬勃发展,至改革开放后至今,儿童歌曲进入发展的繁荣期。历时一百年左右,儿童歌曲从无到有,从初步发展至进一步成熟,直到今天的繁荣,对我国儿童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期刊
【摘要】: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作为一个时代的呐喊,通过自己独有的话语方式对一切的虚伪、教条和束缚进行反讽与抨击,以示自由的力量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时代三部曲” 就当时的创作背景而言,不仅文风自成一家,同时其整个“时代三部曲”的内容也独具一格,通过转换时空和反讽的叙事手法,冲破教条与束缚。  【关键词】:王小波;“时代三部曲”;自由思想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跪着看他。”而王小波是灰色年代
期刊
【摘要】:《西方翻译简史》记录了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史,介绍了西方翻译理论各个时期的发展;系统地勾画了欧洲和北美翻译事业的历史演变。本文将介绍该书的内容并对本书进行述评。  【关键词】:《西方翻译简史》;理论;实践  一、前言  谭载喜先生的《西方翻译简史》199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一直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和欢迎。该书记载了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追溯到西塞罗的早期翻译并延续至今。
期刊
【摘要】:进入2013年,“慕课热”已经显示出降温的迹象。人们对慕课的抗拒和怀疑恰恰体现了慕课对人际关系、大学教育和社会的革命性影响。虽然如此,慕课只是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自然延伸而已,即对于教育工具化、知识商品化、大学的角色和功能及其开放性的新认识。慕课不大可能彻底取代传统大学,反而会与大学合作,但在此过程中也将改造大学。  【关键词】:慕课;颠覆性革新;工具性学习;知识商品化;开放性崇拜  
期刊
【摘要】:韩寒与村上春树同样是作家,也同样深受青年人所喜爱,他们游离在世界之外,却偏偏引领了文学风潮。本论文试图从时代背景、文学地位、性格特征和写作风格等几个方面解析韩寒与村上春树,以期通过对比的手法,在文学上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给大家呈现出清晰的人物特征。  【关键词】:韩寒;村上春树;文学  一、韩寒与村上春树的介绍  韩寒与村上春树都从边缘少年成长为知识分子,是社会与时代扫描中绕不过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广场文化在文化建设浪潮中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而广场舞作为重要的群众娱乐形式之一在广场文化中占据着甚为关键的位置。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体的广场舞文化凭借其一举多得的特点兴盛于城区各块空地,俨然是充满生机的中国社会缩影。本文从广场舞入手,通过了解其在城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状况,分析其特点及发展中所遇瓶颈,进而提出思路,以尽快突破瓶颈,促进广场舞朝着更健康多元化的方向开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戏剧情境是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戏剧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境况;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在戏剧中,情境是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冲突只是矛盾发展、处理情境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不是唯一形式,也存在“抵触”这种形态。戏剧情境与戏剧冲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抵触;相辅相成  “戏剧情境”与“戏剧冲突”,同作为戏剧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