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会是中小学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之一。然而,怎样确立班会的主题并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活动形式?怎样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怎样做到既尊重学生文化又确保活动的教育性?请看“我们的装扮”这一班会实例以及李家成教授的相关评价。
当我们提倡“把班级还给学生”后,当我们提倡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程、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成长后,不少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教师又走向了另一误区:就是放弃对活动过程的介入、参与和指导。
事实上,教育中的活动,永远具有双边共时性,教师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失的主体之一。无论是在活动的策划阶段,还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及之后的反思重建中,教师都需要、可以并且应该介入其中,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教育的精彩,恰恰体现在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中;教育的力量,也是在教师对具体而复杂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问题及时进行回馈、调整的过程中才得以彰显。
具体到后面的这个案例,我们需要重新面对学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
主题班队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高质量推动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就当前的班级建设来说,改变对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忽视、漠视状态,改变自上而下、上传下达式的活动方式,努力吸收学生的智慧于主题活动之中,使主题班队会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有机构成,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应该是重要的改革走向。
那么,如何确定主题班队会的主题?如何看待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学生与教师角色?这一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
在后面的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活动的主题是对学生真实生活的主动提炼,看到了它来自于学生生活、为了学生生活质量的提升的内在品质,看到了班主任对学生文化的尊重与关注。
于是,当前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成为教育主题的重要来源;学生自己的认知、体验和参与性活动本身,成为主题班队会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改革实验中,围绕着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与家长的沟通问题、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关系问题、与动漫的关系问题、与各类文体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关系问题等,展开过一系列的研究。大量的研究主题,就来自于学生文化;真正的教育价值,就体现在对学生文化的尊重与提升上。
如果说,这一改变,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那么,还有一个需要特别面对的关系,就是学生文化与教育活动的关系,是学生“喜欢”的与教育“需要”的关系。
学生文化作为现实存在,是“自在”的、“合理”的,但同时,它又不等同于“教育”。因为教育活动是根据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成长需要而展开的、以促进学生成长为价值取向的自觉活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对当前学生文化的内涵、价值等准确的理解与判断,看到教师对学生文化发展的自觉关注,对促进学生多方面健康成长的理性追求。
事实上,在该节主题班会的现场,我们看到了学生多样观点的呈现,看到了学生在理性意识、精神状态、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更从这多方面的差异中看到学生成长的巨大空间。
例如,在这一活动中,针对当前中学生的装扮问题,同学们表达了以下不同的见解:
★我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应该自己打扮自己。
★为了表现个性,吸引别人,应知道该穿什么;不想穿不属于自己的衣服;衣服不全是穿给自己的,是给别人看的。
★装扮时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青春期了,不愿意成为丑小鸭。但也要考虑买衣服的钱,父母的工资也是不高的。买衣服、饰物等要量力。
★打扮自己是为了认同自己。
★注意自己而非忽略自己,是给别人看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个性、时尚的装扮可以吸引注意,使自己成为班级的时尚代表。
★吸引别人的眼球,让别人围着你转、被别人吹捧的感觉很好。
可以说,丰富的教育资源,已经在活动中呈现。
面对这一状态,教育工作者能否组织学生展开有效而高质量的互动?能否推动学生在互动中提升思维的品质和认识的水平?能否在清晰、合理的判断和有层次的点评中,与学生一起开发出新的成长空间?能否将教育的需要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问题凸现出来。
从上述学生的发言中,我们看到的是“个性”和“美”这两大主题的凸现,看到的是学生对自己成长的自觉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看到的是部分学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另一部分学生陶醉于个人世界的不同状态之间的差异。
于是,在这一现实成长状态或者文化状态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已经萌生的“自我”意识、“成长”意识?如何推动学生形成更为清晰、合理的“个性”观、审美观,如何在互动中拓展学生的自我世界,形成他们更加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诸多的需要已经涌现而出。
而这,正是教育的“需要”。
当我们走出改革的初期状态后,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内在品质,就需要我们直面这些问题,从而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实现主题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和师生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
【本文为李家成主持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助“生命成长教育的全程研究”的研究成果】
当我们提倡“把班级还给学生”后,当我们提倡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程、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成长后,不少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教师又走向了另一误区:就是放弃对活动过程的介入、参与和指导。
事实上,教育中的活动,永远具有双边共时性,教师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失的主体之一。无论是在活动的策划阶段,还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及之后的反思重建中,教师都需要、可以并且应该介入其中,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教育的精彩,恰恰体现在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中;教育的力量,也是在教师对具体而复杂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问题及时进行回馈、调整的过程中才得以彰显。
具体到后面的这个案例,我们需要重新面对学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
主题班队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高质量推动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就当前的班级建设来说,改变对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忽视、漠视状态,改变自上而下、上传下达式的活动方式,努力吸收学生的智慧于主题活动之中,使主题班队会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有机构成,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应该是重要的改革走向。
那么,如何确定主题班队会的主题?如何看待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学生与教师角色?这一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
在后面的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活动的主题是对学生真实生活的主动提炼,看到了它来自于学生生活、为了学生生活质量的提升的内在品质,看到了班主任对学生文化的尊重与关注。
于是,当前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成为教育主题的重要来源;学生自己的认知、体验和参与性活动本身,成为主题班队会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改革实验中,围绕着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与家长的沟通问题、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关系问题、与动漫的关系问题、与各类文体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关系问题等,展开过一系列的研究。大量的研究主题,就来自于学生文化;真正的教育价值,就体现在对学生文化的尊重与提升上。
如果说,这一改变,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那么,还有一个需要特别面对的关系,就是学生文化与教育活动的关系,是学生“喜欢”的与教育“需要”的关系。
学生文化作为现实存在,是“自在”的、“合理”的,但同时,它又不等同于“教育”。因为教育活动是根据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成长需要而展开的、以促进学生成长为价值取向的自觉活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对当前学生文化的内涵、价值等准确的理解与判断,看到教师对学生文化发展的自觉关注,对促进学生多方面健康成长的理性追求。
事实上,在该节主题班会的现场,我们看到了学生多样观点的呈现,看到了学生在理性意识、精神状态、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更从这多方面的差异中看到学生成长的巨大空间。
例如,在这一活动中,针对当前中学生的装扮问题,同学们表达了以下不同的见解:
★我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应该自己打扮自己。
★为了表现个性,吸引别人,应知道该穿什么;不想穿不属于自己的衣服;衣服不全是穿给自己的,是给别人看的。
★装扮时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青春期了,不愿意成为丑小鸭。但也要考虑买衣服的钱,父母的工资也是不高的。买衣服、饰物等要量力。
★打扮自己是为了认同自己。
★注意自己而非忽略自己,是给别人看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个性、时尚的装扮可以吸引注意,使自己成为班级的时尚代表。
★吸引别人的眼球,让别人围着你转、被别人吹捧的感觉很好。
可以说,丰富的教育资源,已经在活动中呈现。
面对这一状态,教育工作者能否组织学生展开有效而高质量的互动?能否推动学生在互动中提升思维的品质和认识的水平?能否在清晰、合理的判断和有层次的点评中,与学生一起开发出新的成长空间?能否将教育的需要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问题凸现出来。
从上述学生的发言中,我们看到的是“个性”和“美”这两大主题的凸现,看到的是学生对自己成长的自觉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看到的是部分学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另一部分学生陶醉于个人世界的不同状态之间的差异。
于是,在这一现实成长状态或者文化状态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已经萌生的“自我”意识、“成长”意识?如何推动学生形成更为清晰、合理的“个性”观、审美观,如何在互动中拓展学生的自我世界,形成他们更加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诸多的需要已经涌现而出。
而这,正是教育的“需要”。
当我们走出改革的初期状态后,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内在品质,就需要我们直面这些问题,从而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实现主题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和师生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
【本文为李家成主持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助“生命成长教育的全程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