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山头主义”遏止“塌方式腐败”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ma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塌方式腐败”是近来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后查处出来的腐败现象,即一些地方、一些部門或一些特殊领域,腐败官员“倒下一个牵出一串”,就像是山体、建筑等突然出现整体坍塌陷落的塌方事故一样。比如中纪委查办的山西窝案,山西一个省的落马省部级干部就有7人之多;发改委价格司窝案中,有包括两任司长、副司长、副巡视员等5人被查。垄断国企也是重灾区,十八大召开至2014年底,已有近90名国企高管落马。其中中石油、中移动、深航都有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多名高层领导同时被查处。基层政府是最早被曝发生“塌方式腐败”的地方。广东茂名窝案中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负责人无一幸免,涉案人员包括105个党政部门的24名省管干部、218名县处级干部。湖南衡阳的破坏选举案中,被查实严重失职、渎职、违纪者近500人,其中包括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纪委书记、组织部长等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比较以往被曝点状、偶发、个案发生的腐败现象,这种腐败干部“一挖一大片、一提一大串”的现象的确像极了工程塌方。我们在感慨“塌方式腐败”触目惊心的同时,也需要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塌方式腐败”现象非个案的发生?这些被查处的干部,尤其是党内高官,有很多的确曾经是“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那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滑进腐败的深渊,进而发展为地方或部门的“塌方式腐败”的呢?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两年,新一届中央明显加大党内规制,国家法治的建设力度,不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门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具体改革任务,四中全会《决定》更是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近两年,党内也的确是明显加大了制度法规建设的力度,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即打造权力的制度“笼子”,就可以实现防治“塌方式腐败”的目的了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实事求是的说,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的制度规定已经不少了。仅就近十年看,中央不仅越来越重视党的自身制度建设,而且具体出台了系列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干部选任、管理、处罚方面的规定。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有关选拔干部要透明化和加强监督体制等内容,目的明显是为纠正党内的腐败现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现实中,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就国家权力机关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密集出台了十几个《决定》和《办法》,系统规范了各级各类干部的提名、任用、考核、监督等方面工作的制度,建立了完整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中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工作规则和监督链条。如果加上《党章》《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其他的管理规范性文件就更多了。可以说,现在规制权力不是没有“笼子”。那为什么各地方、各部门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塌方式腐败”呢?这恐怕与没有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有关。试想,打造了老虎笼子,也把老虎装进去了,但是不给“笼子”“上锁”,那样的“笼子”能发挥约束作用吗?同理,防治“塌方式腐败”,必须要增强执行各个防腐反腐文件的力度。
  增强执行力首先需要理顺防腐反腐文件的执行体制,关键是要实现制约权力主体的责权对等。体制机制是执行规章制度的基础性条件,体制决定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的划分,没有科学合理的防腐反腐体制,再好的规章制度都难以实施,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查处的“塌方式腐败”案件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把手”腐败。“一把手”是各级党委的书记,有时也可以称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书记和行政首长。谁来监督“一把手”的问题已经早就提出,并受到中央的重视。针对“一把手”特有的人事权,中央在2002年就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可在地市以下部分干部任命决定中采用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其意图显然是削弱“一把手”的人事权。类似这样的规定在其他文件中还有,但是这些规制成效不太显著。体制方面的问题在于,其一,“一把手”的责权不对等,往往是有权无责,出了问题,被问责的是都行政领导,在用人方面出了问题,不遇到专项查处,基本不会负责。其二,权力的监督者责权不对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责权对等的,但是属于“自体监督”,会受到各种局限。而党章和其他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督主体虽然多,但都只能属于有责无权,结果就是形同虚设。所以,理顺防腐反腐的体制应该以本级纪检监察权力不受“一把手”权力束缚,以及“体外”监督者的监督权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一把手”的去留“命运”为基本思路。
  增强执行力需要规范执行防腐反腐文件的机制,关键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机制是决定各类职权的具体运行方式。机制的科学规范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体制的问题。被查处的“塌方式腐败”的另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权力的“暗箱操作”。主要表现为在人事提名,资金使用、大宗物资购置招投标等方面,“一把手”或极少数高层领导的意见一言九鼎。所以在规范工作机制方面,首先就要用好阳光这个“防腐剂”。应该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公开所有必须公开的信息,尤其是本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敏感事项。其次,所有涉及人身、财务、物资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项都应该有规范的工作程序,只要不涉密,这些工作程序都应该公开。党委在向党代会报告工作时,也应该报告工作程序或报告工作机制的规范问题。
  增强执行力还需要细化执行防腐反腐文件的工作规则,关键是要使公共权力的行使有统一的标准。工作规则是对具体岗位或某类工作人员的素质、行为等作的统一规定。它能够避免出现工作标准的因人而异现象发生,当然也能够避免有意违规现象的发生。任何时候、任何部门的公共权力都是通过具体的工作人员去行使的,而工作人员又都是千人千面的,所以保证公共权力行使的一致性就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它很容易被某些人利用来谋求私利。为促进工作人员行为方式的规范,一方面,各个单位、部门应该有自己工作的规则,保证不论谁来做,工作流程相同、标准一样。另一方面,工作规则也能够使党内和上级所有制度性文件,比如《条例》《决定》或《办法》等,都能够落到实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工作规范应该有检查监督和负激励措施。也就是说,应该同时规定违规违纪的惩处办法和措施。
  增强防腐反腐文件的执行力也要借力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关键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形式上看,电子政务是一种政务工作技术手段的革新,但实质上,充分发展电子政务,将能够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风险。其一,电子政务为政务公开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其二,网上办事在方便行政相对人的同时,杜绝了“暗箱操作”和办“人情事”的可能。其三,电子政务方便公众监督和电子监察。最后,电子信箱还可以为群众提供一条与纪检监察部门沟通的高效、便捷通道。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借用这个观点,党的反腐防腐文件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其权威也在于实施。现在防治“塌方式腐败”,不必寄希望于中央再出台什么新的规定,或要求各地方、部门再创新出什么新的模式。从现在开始,从本单位开始,切实增强对已有防腐反腐文件的执行力度,党风政风就会有明显的好转。
  (作者徐双敏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田柯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杨婷
其他文献
【摘 要】 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对于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就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国家政治生态系统运行基本处于健康状态。在此大环境下,从宏观上讲,湖南省长沙市和岳阳市的党内政治生态基本正常;但从微观上看,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健全基层党组织治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应当培育新理念,构建基层党组织治理理念的转型创新体系;加强监督,健全多元治理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转变作风,
期刊
【摘 要】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小学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了武陵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阐述,旨在为武陵地区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武陵地区  【项目名称】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民族地区体育课程
期刊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of Z communi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body, structure, mechanism,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governance.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ounty government, st
期刊
摘要:新时代,面对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探寻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子,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优化城市治理、增进群众福祉的关键举措。通过分析2019年全国130个城市基层党建创新获奖案例的文本后发现,目前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有如下特点:一是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的总体分布呈现区域和层级差异;二是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以及群众(居民)共同构成了创新的主体与服务对象;三是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下
期刊
【摘 要】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实践的重要基地,作为社会价值理念的传播者以及管理者,应该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去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式,其主要宗旨是确保学生、社会、人民三方满意。文章从分析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出发,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一定的见解,为之后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期刊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模式、方式及效果等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引入价值澄清理论中的典型方法和理念,从教育理念上注重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上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教育者角色的转换,教育内容上注重以生活为中心、强调回归生活世界等三方面,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教学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路径  【基金项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从总体公共政策(general public policy,简称GPP)角度高度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曲折经历,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和历史-比较方法提炼出“变迁中的经济国家”概念范畴,打破国际上社会政策学科由福利国家统领的局面,使各种发展型与非/反发展型国家GPP模式探讨亦成为可能,为深刻理解中国经验提供比以往“问题”与“主义”焦点之分更为完整
期刊
摘要:转型中国的结构和利益分化使民众的意见表达需求急剧上升,但表达制度效力缺失使其吸纳表达的能力有限,民众涌向非制度化表达。通过运用结构功能主義的分析框架对L市学生分流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发现,表达制度效力缺失的形成机制实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在政治过程四个环节的互动机制:统合型表达体制下的意见形成与表达、政策制定中的确认性意见表达、双向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策执行、体制内与外的双轨反馈机制。在这些机制作用之
期刊
摘要:文章以A地区C民航国有企业为个案,利用“双层博弈”的分析框架,分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博弈过程,讨论在双层博弈过程中不同政府部门与国企管理层决策考虑的因素及其对国企人力资源预算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获胜集合”的情况下,“两低于”预算管理机制具有积极作用,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政府对国企监管难的问题;未来,随着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获胜集
期刊
【摘 要】 文章基于领导权变理论和纳什均衡理论的相关原理,通过构建非合作博弈的监察模型,分析制约监督领导权力的动力机制,从而得出创新领导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策略:完善对权力主体的制约与监督制度,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发挥新型媒体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领导权力;监察模型;制约监督机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打造战略支点与区域创新发展”(项目编号:YCLT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