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与实施过程的背离现象透析及对策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教学问题中,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的背离现象较为突出。本文就此现象作简要的分析。
  
  一、“背离”的概念
  
  所谓“背离”,就是指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或是过程本身,非但不能促使目标的实现,反而对目标的实现造成负面的影响。这种“背离”让语文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到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影响了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二、背离现象的原因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本身的失当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有更强的目标意识,“有效教学”需要有更清晰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目标本身要求的笼统性,再加上教师的理解错误,致使教师想尽办法要把本学科的精华内容倾囊相授,自己筋疲力尽,也让学生苦不堪言。目标的制订更忽略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在本学科所能分配的时间有限的客观情况,再加上学生的阅历、年龄和学生之间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于是过分理想化的教学目标使教师往往“揠苗助长”。
  考查形式和考查难度的单一,即从高一到高三,都是高考题型和高考难度,也是目标制订失当的表现。这导致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和考查内容的背离;二是脱离了学生能力实际。因此,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高一高二教学之路是必要之举。
  2.教材体系的更改和内容内涵的丰富增加了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难度
  苏教版教材以其独特的体系和深厚的人文内涵,给广大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新的苏教版教材体系中,必修部分课文篇数增多,篇目较新,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2个专题,5个模块。所选课文如《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等。这些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新的难度。
  另外,可读可讲的文章非常多,选修部分分5个系列,共16个模块。所选读的课文如诗歌与散文涉及现代诗歌鉴赏、唐诗宋词鉴赏、现代散文鉴赏等。如果对其没有任何筛选、取舍,可能导致教师自身的备课量巨增,忙于应付,把课文的美感和人文意义冲刷得一干二净,导致教学目标和过程的最本质的“背离”。
  3.高考压力冲击语文教学目标的实施
  目前,高中教育仍以高考为指挥棒,以高考为其教学的最高核心。在此大背景下,学生大多埋首于高考习题中,根本没有时间“呤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感悟自然”。再加上高中各学科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本学科的高考成绩,教师竞相提高习题量,这也是造成目标与实施过程偏离的原因之一。当然,我们也不否定习题训练的作用,它在高中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如果把大量时间花在习题集上,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试想,如果我们语文自身的教学过程都违背了学科自身的规律,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将从何谈起呢?
  
  三、相应对策
  
  1.正确理解基本理念、具体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开发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应用、审美、理性思维等能力;学会整合不同模块的知识,达到应用自如、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习题练习与高中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开放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这五个方面应是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应用呢?如《安妮日记(节选)》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16岁的少女,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生命、死亡、理想等的思考,并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来向学生阐释和平的重要性。这样,就大大地突破了已有的课文局限,实现了教学目标与实施过程的交融。
  2.动静结合,灵活应用
  我们要敢于改革传统的“预先设定”、事先制订学习计划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动态的、随机生成的教学模式。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搜集课堂信息。当然我们也不否定预设教学的优点,只有动与静,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推动教学的进步。
  3.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面对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师有必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教材特点、教学时机等取舍教材或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另外,由于苏教版教材是以专题、模块为体系的,有些知识点如不加以渗透或调整,仍然会造成与教学目标的背离。如在《想北平》和《我心归去》教学中,如只是顾及专题内涵,就显得太单薄。在写作训练上,如果完全按照新课本上的建议执行,也有可能造成文体训练不到位。所以,面对一套好的教材,依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切教学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过敏反应是某些致敏原进入或接触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激烈的免疫反应。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类、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碘剂等容易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过敏
<正> 我国药典至90年版对青霉素钾(钠)的无菌检查仍沿用青霉素酶法,该方法虽专属性强,但在酶的制备、活性标定、保存及得到无菌的青霉素酶等方面都较繁琐。膜分离技术是目前
<正> 应用WHO推荐的K-B法对1988~1990年分离的2350株急性腹泻病原菌做了9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对不同年度的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的敏感率及志贺氏菌属不同菌群敏感率进行了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对本病已有不少描述,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也出现一些错误的解释,如癔病的发生被认为与子宫游走有关,这当然是无根据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以下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病因迄今尚未阐明。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弥漫性甲状
不少教师对语文阅读课的导入相当考究,但对作文教学中的导入似乎不怎么注意,好像作文教学大可不必如此讲究。我认为,且不说作文在考试中占的比重之高,单单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这一点就应该引起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相当的重视了。所以,平时关注和积累一些作文导入方面的内容,课堂上注重作文教学的导入技巧,将有助于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将我平时的一些做法求教于大家。    一、优秀习作导入    学生往往对开
用超声波处理利福霉素产生菌地中海诺卡氏菌所得的菌丝片断比石英砂处理所得菌丝片断的敏感性高。将超声波处理所得的菌丝片断,经UV诱变处理后,菌株分别经L—色氨酸、氯化铯
背景分析:常听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又写作文.太痛苦了!写作文真的这么痛苦吗?思前想后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老师喜欢把自己的模式定位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现,让他缺乏了主
刘勰在《文心雕龙&#183;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我们可以将文学看作是人的情绪情感的表现,其形式就是以诗词散文等等为载体的文学作品。而语文学习
将一阶导数高速脉冲极谱法运用于链霉素及其制剂的定量分析中,链霉素的峰电位为0.01V(Vs Ag/AgCl)。在200~700u/ml范围内,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度为5.6&#2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