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变与不变的情感时空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r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过十年放牛经历的进城乡下人,笔者读高上兴的《收月光的人》,就像冬天里啜饮一壶老酒,从醇香到沉重,直到最后醉倒在乡村的想象里,叹息在无边无际的怀念里。但醉梦之中,我们仍会情不自禁地追问三个问题——月光是什么?收月光的人又是谁?建构的场域到底在哪里?
  月光是什么?是我们从小在打谷场上触碰过的皎洁光亮吗?是我们离开家乡忘不了的月光下的童谣吗?是,又不全是。由此可见,文章里的月光是一个多义的意象,一个饱含着变与不变的情感时空。“不变”是作为自然的月光、轮回的月光。正如文章开篇的那句——“农历八月,月光长肥了。”八月里长肥的月光,恰是笼罩大地的通透与无瑕。“变”的是作为资源的月光、可以被交易的物象。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月光一旦成为商品,就会逐渐成为一种稀有品,一种被无限放大的利益综合体。
  所以,作者呈现的恰恰是乡村里的一种“变”。那贩卖月光的村民,像极了以绿水青山换取经济利益的人们,他们沉醉于短暂的利益之中,而全然不顾大自然被破坏后的灾难。多一的视角里就有月光卖完后人们的“黑暗”生活,更借收月光的人的嘴说,“多一啊,月光不会再来了”。是啊,当贩卖完“月光”,我们还剩下什么?当我们继续把自己的“白天”和孙子们的“白天”卖光后,把水、风、太阳光都卖掉后,“发电机变成了废铁”,一盏灯都不会再亮了。贩卖的利益由少数人享受,带来的苦果却由同族人共同承担。
  那么,收月光的人又是谁呢?初一看,他是孩提时来村庄里“收破烂”的人,挑着箩筐带着秤,一声吆喝响乡里,他熟悉周边的村村寨寨,给人们带来交易的机会,也给大家带来对柴米油盐的另一种渴望。但仔细一想,乡村里的人们对他其实并不熟悉,就连多一的奶奶都认为他是蟒蛇成精。看到最后,我们才会发现,他其实是个普通人,是一个卖过月光、现在想重新买回月光的人。因此,这个收月光的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甚至说就是曾经走过弯路的我們。
  那么,“不变”恰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与其他村民不同,爷爷对于月光的喜爱,是对逝去的老伴和先人的坚守,也是对村庄世代生活习惯的坚守,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感念和崇敬。那么,小说的主旨在这里就已经明朗,收月光的人其实就是在赎罪。故事的最后,小小的多一坐在门槛上吹笛子,相信离去的收月光的人一定听到了,他若是听到了一定会甩甩空荡荡的月光袋子然后叹气:“说到底,我是吃亏的。”是的,作为失去月光、生活在黑暗里的他来说,他是吃亏的,他的吃亏在于他们这一代的救赎已无济于事,还得要承担子孙后代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乡村是想象的综合体,是变与不变的精神场域,是我们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通读完整个故事,我们似乎感觉到,作者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月光被物象化,可以被收集,可以有质量的好劣之分,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将其保存;在这个世界中,一切的故事都是合理的,又都是虚妄的,背后蕴含的哲理却是深远的。欲望是会不断膨胀的,当我们竭尽全力追寻的时候,其实越可能成为枉然,就像整整一年的月光,最终还是消散于天地之间。那么,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就是需要做到对乡村、对传统、对自然的尊重和坚守。
  编辑/梁宇清



  张春,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出版《中国小小说六十年》《中国电影短片研究》等学术专著,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发表论文40余篇,在《中国青年》《短篇小说》等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
其他文献
1  上周末,和两个高中同学吃饭,不可避免地聊起了中学时候的人和事。  回顾我的中学生涯,有骄傲也有遗憾。那时候,我的人生是纯粹的,无忧无虑,即使错过了什么,笑一笑之后,依然能继续往前奔跑,有冲劲,更有憧憬。  只是成年之后,现实世界向我掀开了其残酷的一面。  很多人问我,大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考研。  虽然我常常不会刻意去解释,但我心里清楚原因:那时候,我妈和我爸在闹离婚。  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对孩
期刊
一  上初一不久,我看黑板上的粉笔字,隐约带着刺儿。用手掌遮挡左眼,只用右眼看,半眯着眼才看得清楚;挡右眼用左眼看,却清晰如常。我没觉得有哪里不对,也没跟爸妈说,直到某天听到大人聊天时说到“字有刺”,随口插了一句:“我有时候看黑板上的字也觉得有刺。”爸妈对视一眼,细问一番,得出结论:我近视了,得去配一副眼镜。  知道有可能是近视眼,我第一反应不是烦恼、难过或担忧,反而是欠揍地暗暗窃喜。班上早有同学
期刊
一  我们总歌颂亲情的伟大,但对我来说,很多时候,亲情只是带着玻璃渣的糖。  我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这让我的身份显得很特殊。几乎从我记事起,所有人都在教育我,父母养育我有多么不容易,我一定要感恩要懂事,要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小孩子是理解不了那么多的,我只觉得,这个特殊的身份给我带来了很多委屈,成了我难以跨越的隔阂。  我有个大我十岁的哥哥,他常常欺负我,是我童年记忆的阴影。我四岁那年,爸妈出去上班,
期刊
直到多年以后,面对书架上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仍然清晰地记得父亲带我和我的两个弟弟去西昌师专图书馆看书的那个遥远而近切的下午。  这事得从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说起,说来话长,但再长也有个头。故乡大中坝夹在两条南北走向的大山中间,一条公路,一条铁路,北通成都,南达昆明。我的父母均为农民,在他们的四个儿子中,我是老大。我爷爷是旧时的读书人,吟诗作对,卜卦择吉,样样精通;还写一手非常隽秀的毛笔字。在
期刊
1  身在娱乐圈,难免会被讽刺或是调侃。只是有些明星喜欢顺水推舟,由此练习自黑和立人设;而有些明星则是独善其身,只做自己。杨紫属于后者。聊起有关自己的话题,她表示:“关于杨紫是锦鲤、旺男主角的话,我听到了并没有很开心。这样的捧杀,其实令我很恐慌。”  “恐慌”?谁能想到这个词是从杨紫的嘴里说出来的?毕竟在外界看来,她的人生一直都顺风顺水,好像没有一点烦恼。她从小就想演戏,想像“小燕子”一样上电视且
期刊
全世界按照经度划成了24个时区,理论上每一个时区的经度跨度是15°,以覆盖360°的地球。但这只是原则上的规定,世界各国的国境线并不是严格按照经线划分的,要求各国各地区严格按照时区制定标准时间也不现实。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准点时区,以伦敦的世界协调时间为基准进行若干个整数小时的增减。比如中国统一采用的东八区时间,就比世界协调时间快8小时;美国东部时间在西五区,就
期刊
看法  它们不是洪水猛兽  文|樊成  杭州一小学,五、六年级女厕的粉色提示牌引发争议。上面写道:“特殊时期需要帮助请到医务室噢!”该校老师表示,校医务室里备有全棉卫生巾、一次性内裤、红糖姜茶、暖宝宝、热水袋等。校方对此也回应称,此举为帮助孩子们接受生理变化。  这样的提示牌以及背后的引导和帮助措施,显然是一种进步,而不是什么出格。  一般情况下,女生在十一二岁就会第一次来月经。这个时候,她们基本
期刊
1.录梦师的诞生  你一定做过梦吧。  沉沉地睡去,堕入无边的黑暗和虚无,然后出现光,出现声音、色彩,就像一个宇宙的诞生那样,梦境出现……  梦,有的冗长,有的短暂;有的连贯,有的细碎;有的惊险,有的香甜……大多数醒后即被遗忘。但刚从梦中醒来,留存的感觉是多么真实!  梦中的声色、光影、气味,梦中的悸动、喜悦、悲伤,都是假的吗? 不,一切都那么真!梦中的笑声,梦后的泪痕,不都是真的吗?但恍惚间,又
期刊
有個朋友说她舍不得吃鸡蛋,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那只下蛋的母鸡是她亲手养大的。小小一颗蛋,刚生出来还热乎乎的,她握在手里左看右看,怎么都不忍心吃。就像很多养宠物的人会把猫狗视为自己的亲人,对她而言,那只鸡就像她自己的孩子。  这种心情我太能体会了,鸡是我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没有之一。外公喜欢养鸡,小时候,我经常听着鸡鸣起床。看着小鸡渐渐羽翼丰满,褪去鲜嫩的黄色,从小小的绒球变成威风凛凛昂首踱步的公鸡
期刊
对于“兰州拉面”或者是“西北拉面”这个餐饮种类,一方面,大众已经非常熟悉,因为这类店子开满全国各地,另一方面,网络又使得各种各样关于兰州拉面的传言与争论不绝于耳。可以说,人们对兰州拉面看似熟悉,实则陌生。 1  对于“兰州拉面”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甘肃士绅陈维精摸索香料调配,然后委托回民师傅进行烹调、改良。的确,在中国历史上,士绅往往会对餐饮业做出很大贡献。他们经常被认为是很多名菜的创始人,例如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