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闲话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里屯当然早已经成了一个象征。它的“酒吧街”的形象其实打开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夜生活的空间,给了中国城市的夜晚一个具有活力的形象,让北京人晚上有地方可去,可以在漫漫的长夜中打发掉那些时光。所以,说起中国的夜生活和酒吧,三里屯是不能绕过的。
  我还记得北京原来其实是一个相当闭塞的城市,它的生活方式也是相当传统的。在中国的“现代性”中,北京历来和上海就是两极。一极是上海,我们看看当年“新感觉派”的穆时英和刘呐鸥的小说,酒吧、咖啡馆和夜总会等等是其赖以存在的背景。大家所熟悉的所谓纸醉金迷的生活,大都市的感官体验等等都有充分的展现。大概在1975年,我还是一个少年,在家里翻出一本茅盾的《子夜》来读,看到那时的上海生活的面貌,觉得异常新奇,也感到了一种神秘的魅力。在一个极度闭塞的社会里,对于那种生活产生出一种幻想也是难免的。但当年的北京生活也有不少作家描写,自然难有这样的情境。
  在我看《子夜》的那个时候,夜生活其实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流氓无赖所为。计划经济将一切都计划好了,晚上自然要好好休息,为了第二天努力工作。而晚上出去不归,在那时的青少年中间有个说法叫做“刷夜”,这当然是一种恶行,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学校里批判的夜晚不回家的“刷夜”究竟是干些什么。那种青少年文化后来很快被社会所遗忘。那时的中国是个生产型的社会,只管生产,把我们大家的消费压到了最低,自然就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
  80年代之后,生活发生变化,但北京夜生活还是谈不到的。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之后街上人就已经很少了,夏天的夜市大概算是一种夜生活。但那时开始,消费渐渐热络,生活中人们开始讲究穿着,开始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舞会大概是夜生活的真正的起源。陈建功在小说里写过,后来被王蒙反复提及的北京大学里的舞会场面是学生在食堂中间跳舞,四周有值班的老工人用电动喇叭高喊:“同学们,注意舞姿。”这种舞会我也曾经躬逢其盛。舞会给人的遐想多多,其中的交流方式也有丰富和暧昧的一面。舞会的兴衰在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中被写成了国运的象征。
  随后酒吧、咖啡馆之类开始出现。其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速溶咖啡开始成为送人的礼品。雀巢和麦氏的声誉就是那个年代打下的。我们经常看到当时人们拿着大大的咖啡礼盒到处送礼的场景。而洋酒也渐渐开始从香港等地传到内地,不是吃饭时间的喝酒,开始成为新的风尚,自然就有了酒吧的需求。
  三里屯的出现就是这样的社会变化的结果。其实这种都市夜晚聊天文化的逐渐兴盛正是一个社会变化的重要标志。三里屯到90年代的极盛时期,正是北京的生活开始脱离过去帝都的刻板滞重,一变而为全球都市的轻盈灵活的标志。三里屯在90年代就是北京夜生活的唯一象征,也是北京活力的几乎唯一的象征。各种晚上睡不着或者不想睡或者想不睡的人在这里游逛,进入一个个酒吧里,谈天喝酒,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北京酒吧和上海不同,有自己的一套和西式文化相区隔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王朔通过他的小说和电影建立起来的那种一点点玩世不恭,一点点机敏和智慧,一点点饱经沧桑的超脱混合的妙语连珠。当年三里屯的文化其实有很深的王朔式的印迹。用来对话的语言是王朔式的,其中最流行的一套文化也是当时最流行的王朔小说带来的。
  王朔最近的《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其实是一部对于自己的生活史的绵长而散乱的回忆,三里屯的生活就在他的回忆里占据着相当关键的位置。仔细看看这本小说里写的泡吧故事,其实你还可以做些考证索引的工作,看看小说里的某某和现实中的某某之间的关系,其中自然有些是大大有名的人物,他们流连在酒吧之中,有梦想、宣泄和焦虑。他们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北京夜生活的某种底色。其实三里屯就是其标志。里面有某种“销魂”的东西让人沉醉。
  随着后海等地的崛起,三里屯渐渐有点衰老,变成了旅行者的观光地,变成了北京夜生活的展示场,而不是真正流连的地方了。一个地方如果不是真正的生活,而是展示某种生活,其实也就难免失魂落魄了。于是,如何还给三里屯它过去的灵魂,让它在北京的天空下继续发光,将是未来的挑战。
  我们该怎么对待三里屯呢?
其他文献
近两年都是众多80后纷纷步入婚姻殿堂的喜庆年份。    可是,当神圣的结婚进行曲结束之后呢?在众目睽睽之下那句响亮的“我愿意”里,不仅仅包括了爱情的甜蜜和浪漫,也包括了生活的琐碎与现实。前不久天涯上的一帖《80后那些看似荒唐的离婚理由》再次引发了众人的关注。确实,有尚未成熟的小夫妻把离婚当成了儿戏,也有自理能力薄弱的小夫妻让自己的父母把各自衣物定期带回清洗,不过这些毕竟只是个例。也许,颇有个性、不
期刊
新天地再现了“修旧如旧”石库门房群的经典,成为上海城市建筑收藏的一种文化,一种不可复制、无法取代的城市文化。这种建筑文化,呈现在艺术创造上,就是另外一种形式,上海创意产业园区8号桥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剪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守白的艺术作品,就是以“上海石库门风情”、“上海童谣”为题材,是石库门回忆收藏的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独特的宝藏,体现了上海特色文化底蕴。    说起石
期刊
男人已经吻过她了……  就是这样,他也只说喜欢,不说爱。  不说,就是不说。  憋死你!  喜欢与爱,是有界线的。  喜欢,可以退到朋友的位置,只是喜欢嘛,没有这样严重吧?  但是,爱,却是另有意义的,是情侣间才说的。  喜欢是欣赏,是把玩,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游戏;而爱,一旦说了出来,就被涂上了责任的标签,女人会当真。  所以,聪明的男人,只说“我喜欢你!”他们不说爱。  偏偏女人要听爱,会钻牛角尖
期刊
生活和网络,距离到底有多远?也许,咫尺天涯。也许,交融难分。  如果你还没有经历过一种叫MSN的生活,那么,只能猜测你已年过半百。MSN,即时通讯工具。许多人的生活已经根本无法与之割裂。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MSN上,很正常。  “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如果中了一千万,我就去买30套房子租给别人,每天都去收一次房租。哇咔咔……充实!”——类似这样的名言,正在MSN上流传,不费吹灰
期刊
很多人都有黑眼圈的问题,但表现出来的颜色和程度各有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往往有青黑色眼圈;长期日晒造成色素沉淀、肌肤过度干燥等则会造成茶黑色眼圈。局部静脉回流循环不好造成的黑眼圈多与睡眠不足、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女性经期,以及鼻部疾病等有关,往往产生紫黑色的黑眼圈。另外某些皮肤疾病或使用化妆品不当也会引起眼睛周围皮肤发炎,造成色素沉淀。    眼睑周围的皮肤,是人体皮肤
期刊
为了吃鱼而放弃做官,可谓奇闻也。西晋时的松江人张翰在洛阳为官,某年,他心绪不安,见秋风萧瑟,顿时勾起他对故乡鲈鱼和莼菜的深切思念,竟不告而别,弃官回乡,命驾而归。为了请客而施展魔术,可谓趣闻也。东汉后期某日,枭雄曹操大宴宾客,宴前曹操致词说:“今日盛会,珍馐略备,所缺唯松江鲈鱼耳。”曹操手下有一名叫左慈的方士正好在座,见主公有憾,挺身而出,施用幻术,大展“空中钓鱼”技法,在许昌魏王宫内,当着曹操的
期刊
今天坐4号线,绕了好多远路,去浦东面试。回来之后研究路线才知道自己愚蠢,明明可以2号线到东方路站换4号线的,可是我在中山公园就换了,白白多坐了十几站。不说也罢,路盲一个。    那是一家财经投资类杂志,具体叫什么我就不说了,反正听着蛮响亮的,可我一进那幢楼就傻眼了:荒无人烟,满目疮痍,你简直想象不到那地方有多么的破。犹豫了一下,我按了边上一部很破的电梯。电梯居然没开,走到二楼,还是空荡荡的,根本就
期刊
有些感觉,开始就是结束。   有一天鹭鸶问我,现实生活中,你相信有安在天这样的男人吗?    她的话让我很泄气,浪漫如她,都不相信有这样的男人,那么活在现实中的我还有什么理由相信有这种男人存在呢?如果女人也会有性幻想的话,那么安在天这样的男人一定是我这一路女人的幻想对象,但必然是一场虚空。他那样的成熟高贵,又那样的智慧内敛,连他对黄依依感情上的拒绝或克制都带有别样的美感。这样的男人,在生活中,不可
期刊
张安朴  生于1947年11月,上海嘉定人。师从哈定、孟光。曾任嘉定县文化馆美术干部。70年代后期调入解放日报社。现为解放日报高级编辑,解放日报摄影美术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招贴画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为邮电部设计发行多套邮票。由于工作需要坚持画速写,并发表于报端。2007年8月21日至8月30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一个拿画笔的报人——张安朴美术作品展》。张安
期刊
日前,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徐汇艺术馆主办的“时间·地点·人物——2008中德当代艺术展”在徐汇艺术馆举行,据了解这次展览是徐汇艺术馆建馆以来首次推出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家与德国艺术界的一次重要接触。展览形式有装置、绘画、摄影、Video等多种形式,参展的艺术家包括曾担任德国杜塞尔多夫艺委会主席的尤丽亚·洛曼和中国1979年“草草社”发起人仇德树,还有德国的克劳斯·谢肯巴赫、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