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的终端应用不断普及并全方位涉及到各个领域,气象领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赤峰市气象局手机客户端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阐述,为各级气象部门手机客户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手机客户端;功能设计;实现
赤峰市气象局手机(APP)客户端的建设,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气象”的摸索实践,此App有效突破传统信息发布方式的瓶颈,大大拓展气象信息服务的传输渠道,提升信息推送效率,对于促进赤峰市民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赤峰天气通”手机客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客户端包含五大模块,首页、监测预报、专家用图、用户反馈以及配置服务模块。模块划分如下图所示,下面就几个核心模块进行分析。
1.1 首页天气预报模块
预报产品模块即产品的首页,其中包括最基本的日期、定位、气象要素数据展示的信息(温度、湿度、能见度、风速、风向、气压、降水信息等),分享(微信、微博、qq)、天气实况及预报,PM2.5生活指数每天早上6点定时推送到APP界面上天气预报文字信息(气温+生活指数),可以通过定位“我在赤峰”和“离开赤峰”的情况,在主页上的显示需要按照定位来获取气象信息。预警信息模块根据赤峰市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息,自动在APP区域显示,并在GIS上实现区域颜色;一周天气预报即展示当前一周的天气预报直接显示最近文件的文字信息;重要天气模块出现重要天气时,主页右上角闪烁提示,搜索时间为10分钟,以文字信息形式主动推送。另外,设置语音播报,“赤峰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标题内容”,间隔30分钟,播2次结束;生活气象模块为市民提供与气象信息有关的贴身服务产品,包括穿衣指数,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森林火险等级等;农历节气模块给出二十四节气及其对应的气象要素指标、天气特征,即时显示农历节气,并给出相应节气的养生提示等;日出日落模块显示当天(次日)日出日落时间,查询某天日出日落时间。
1.2 时实数据模块
数据模块主要包括时实模块、预报模块。时实模块包括天气实况、雷达模块、云图模块、气温、降水色斑图。对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气压、能见度、空气质量、风、气象预警、短时预报、实时展示,以GIS的形式呈现,展示内容包括赤峰和12个旗县区。雷达模块显示赤峰周边雷达信息,以五分钟一次进行动态刷新。云图模块对云图进行动态展示,也是五分钟一次进行动态刷新。预报模块包括预警模块、短时/短期天气预报、中期/长期天气预报、重要天气、天气专报和气候评价模块,直观的将预警信息展示在界面上,附加推送功能,以文字信息进行主动推送,搜索时间为每分钟。有预警信息时,按钮会自动弹出闪烁。同时提供语音播报预警内容,间隔10分钟,并将全市的预警信息显示在gis地图上,如果预警信息解除,地图上的信息也要做响应的更新。短期天气预报展示短期天气预报,直接显示最近文件的文字信息。天气专报模块示包括秋收秋种、夏收夏种、春运服务、防汛服务等信息。气候评价模块即气候评价报告。
1.3 决策服务模块
该模块主要给市领导及气象局领导提供的决策服务,分为市长气象台及领导决策。市长气象台主要是市长向气象局请求天气服务并且一些重要天气信息主动发送给市长,领导决策主要由气象局工作人员发送一些工作信息由领导签字决策,同时有WORD文档在线阅读、图片、文字等上传并实现领导审批签字保留字迹等功能。
2 系統需具备条件
2.1 稳定性与可靠性
考虑到气象涉及灾害性天气、行业气象服务和社会公众与行业预警服务。这要求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并且在系统运行的整个业务流程中,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到实况监测、预报预警分析、产品制作分发,都应该具有严密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故障响应机制,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传输和系统运行维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运行性能稳定,能够满足7×24小时不间断业务运行要求。
2.2 易操作性
便于操作人员的人工干预,系统中有关系统配置、运行参数、规则和策略的修改等,应提供直观、方便的修改界面。系统可按照配置的参数自动运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操作界面要美观大方,系统操作应符合气象部门用户特别是预报员、服务管理人员的操作习惯。
2.3 可维护性
软件一旦投入运行就不能间断,除了要求数据加工处理软件本身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外,还应当拥有离线的维护环境以便在不影响正常业务的情况下进行软件的维护工作。
2.4 可扩展性与普适性
系统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改革创新对系统功能不断完善。所以,要求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支持开放式的空间数据引擎接口和标准,基于该接口标准,能够增加对新的数据格式的支持;应该适用于常见的终端系统和硬件,比如IOS、Android多种移动端设备。
3 结论
手机(APP)客户端是以气象数据为依托进行展示,因此对气象数据的管理至关重要,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其次,则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加工、共享、展示等,因此需要新建后台服务器程序对该过程进行统一化管理。最后,则是客户端前台展示。建成系统要具备稳定性与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条件,方可满足公共、决策用户、以及开发者的需求。
关键词:手机客户端;功能设计;实现
赤峰市气象局手机(APP)客户端的建设,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气象”的摸索实践,此App有效突破传统信息发布方式的瓶颈,大大拓展气象信息服务的传输渠道,提升信息推送效率,对于促进赤峰市民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赤峰天气通”手机客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客户端包含五大模块,首页、监测预报、专家用图、用户反馈以及配置服务模块。模块划分如下图所示,下面就几个核心模块进行分析。
1.1 首页天气预报模块
预报产品模块即产品的首页,其中包括最基本的日期、定位、气象要素数据展示的信息(温度、湿度、能见度、风速、风向、气压、降水信息等),分享(微信、微博、qq)、天气实况及预报,PM2.5生活指数每天早上6点定时推送到APP界面上天气预报文字信息(气温+生活指数),可以通过定位“我在赤峰”和“离开赤峰”的情况,在主页上的显示需要按照定位来获取气象信息。预警信息模块根据赤峰市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息,自动在APP区域显示,并在GIS上实现区域颜色;一周天气预报即展示当前一周的天气预报直接显示最近文件的文字信息;重要天气模块出现重要天气时,主页右上角闪烁提示,搜索时间为10分钟,以文字信息形式主动推送。另外,设置语音播报,“赤峰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标题内容”,间隔30分钟,播2次结束;生活气象模块为市民提供与气象信息有关的贴身服务产品,包括穿衣指数,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森林火险等级等;农历节气模块给出二十四节气及其对应的气象要素指标、天气特征,即时显示农历节气,并给出相应节气的养生提示等;日出日落模块显示当天(次日)日出日落时间,查询某天日出日落时间。
1.2 时实数据模块
数据模块主要包括时实模块、预报模块。时实模块包括天气实况、雷达模块、云图模块、气温、降水色斑图。对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气压、能见度、空气质量、风、气象预警、短时预报、实时展示,以GIS的形式呈现,展示内容包括赤峰和12个旗县区。雷达模块显示赤峰周边雷达信息,以五分钟一次进行动态刷新。云图模块对云图进行动态展示,也是五分钟一次进行动态刷新。预报模块包括预警模块、短时/短期天气预报、中期/长期天气预报、重要天气、天气专报和气候评价模块,直观的将预警信息展示在界面上,附加推送功能,以文字信息进行主动推送,搜索时间为每分钟。有预警信息时,按钮会自动弹出闪烁。同时提供语音播报预警内容,间隔10分钟,并将全市的预警信息显示在gis地图上,如果预警信息解除,地图上的信息也要做响应的更新。短期天气预报展示短期天气预报,直接显示最近文件的文字信息。天气专报模块示包括秋收秋种、夏收夏种、春运服务、防汛服务等信息。气候评价模块即气候评价报告。
1.3 决策服务模块
该模块主要给市领导及气象局领导提供的决策服务,分为市长气象台及领导决策。市长气象台主要是市长向气象局请求天气服务并且一些重要天气信息主动发送给市长,领导决策主要由气象局工作人员发送一些工作信息由领导签字决策,同时有WORD文档在线阅读、图片、文字等上传并实现领导审批签字保留字迹等功能。
2 系統需具备条件
2.1 稳定性与可靠性
考虑到气象涉及灾害性天气、行业气象服务和社会公众与行业预警服务。这要求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并且在系统运行的整个业务流程中,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到实况监测、预报预警分析、产品制作分发,都应该具有严密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故障响应机制,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传输和系统运行维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运行性能稳定,能够满足7×24小时不间断业务运行要求。
2.2 易操作性
便于操作人员的人工干预,系统中有关系统配置、运行参数、规则和策略的修改等,应提供直观、方便的修改界面。系统可按照配置的参数自动运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操作界面要美观大方,系统操作应符合气象部门用户特别是预报员、服务管理人员的操作习惯。
2.3 可维护性
软件一旦投入运行就不能间断,除了要求数据加工处理软件本身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外,还应当拥有离线的维护环境以便在不影响正常业务的情况下进行软件的维护工作。
2.4 可扩展性与普适性
系统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改革创新对系统功能不断完善。所以,要求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支持开放式的空间数据引擎接口和标准,基于该接口标准,能够增加对新的数据格式的支持;应该适用于常见的终端系统和硬件,比如IOS、Android多种移动端设备。
3 结论
手机(APP)客户端是以气象数据为依托进行展示,因此对气象数据的管理至关重要,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其次,则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加工、共享、展示等,因此需要新建后台服务器程序对该过程进行统一化管理。最后,则是客户端前台展示。建成系统要具备稳定性与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条件,方可满足公共、决策用户、以及开发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