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行动具备独立性与优先性吗?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旨在区分沟通理性和工具理性,而这一区分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区分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特别是能否证明以言行事行为独立于并且优先于以言取效行为。文章指出,哈贝马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论证并不特别令人信服,在此意义上,哈贝马斯所构筑的沟通行动理论就存在根基不牢的危险。
  关键词:沟通行动;策略行动;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有效性宣称
其他文献
摘要: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很少遵循他在《后分析篇》中阐述的演绎方法,而是通常使用一种无法导致必然性的辩证方法,但永恒的真理需要推断出一定的结论;后一种方法包括提出相反的共同意见,并探索调和它们的方式,以拯救现象。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后分析篇》描述的不是推理而是一种证明,其所勾勒的探究方法不是寻求推断结论而是发现原因,即发现论证三段论的中项。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真理;三段论  众所周
期刊
摘要:“公共阐释论”致力于对阐释学的元理论做出理性的分析,找出阐释行为本身所包含的公共理性本质,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开辟可共享的精神场域,以在面对疏异性文本时给予清晰且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给确当的阐释以合法身份。纵观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文接受史,可以发现公共阐释得以构建的历程和基石,即以公共语境的边界约束为存在前提,以杰出个体的理性洞见为原生动力,以公共理性的审阅修正为选择机制,以研究方法的积淀提升为
期刊
摘要:“客观实在”是唯物论的核心范畴,但是始终受到贝克莱式的唯心主义者的反驳与挑战。由于语言学转向、现象学悬搁、后现代主义、非实在论等思潮的影响,唯物主义在国内外哲学研究中的范式地位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迫使当代唯物主义者重新审视我们关于“客观实在”的理解,根据当下的知识语境对唯物主义进行发展创新并作出有力的辩护。通过对三个维度即实践论(基础存在论)、方法论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设定本体论
期刊
我当了多年职业滑板运动员,这些年里,我的手腕、手指、腿骨、几颗牙都摔断过。我是在11岁时第一次喜欢上的滑板,那时候我们那里有几个孩子组成了一支滑板队。   滑板在童年给了我快乐,但也让妈妈整天担惊受怕。她给我买了头盔和护膝(我从没戴过),看到我身上的傷疤和擦破的肉皮她就吓得要命。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每个父母都会有的忧虑,但是对于我的妈妈来说不仅于此。我的妈妈患有恐惧症,她害怕逛商店、坐汽车、
期刊
几乎每隔几天,张潇就会去街上转转。天桥底下、地下通道、僻静的街角……这些平时少人关注的地方却是他最常去的。有时候他会去看看在那里的流浪者们过得怎么样了,有时候则是看看是不是又来了新的流浪者。  做这些工作的张潇不是城管,也不是民警,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社工。他成立的和风社工事务所的主要工作便是为街头的流浪者提供服务,2015年,他的计划是服务30个。  “街友,你好”  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想关注街头流浪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历了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哲学”的形态演变。这一形态演变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从“客体论”到“主体论”,再到“存在论”和“价值论”转换的内在逻辑。而形态演变和内在逻辑转换,又意味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实现了从照着“宣讲”苏联模式教科书,走向了创造性地“回到”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
期刊
那么,我们为什么想变得“光辉灿烂”呢?   是想让大家都看到自己光鲜亮丽的样子?为什么要给大家看呢?是想让大家觉得“她看起来很幸福”?这又是为什么呢?   “幸福”这种东西,如果没有人认可,那么自己也很难明白。我想,这一定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好像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如果不照镜子,就看不见自己的真实模样一样。   一辈子看不见自己的样貌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活着,只要衣食无忧,身体健康、
期刊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发起过一次问卷調查,问题是“你一生中获得的最佳忠告是什么?”结果,收到了众多回复,下面是其中多位各界人士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他们当中有畅销书作家、著名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和医生等等,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启迪。  发愁是愚蠢的  我们全家人离开原来的居住国后,住在维也纳的一座难民营里,每天面对的都是不安和恐慌。一天,爸爸宣布我们要去维也纳一家剧院欣赏歌剧。我觉得这话很荒唐,我
期刊
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衣俊卿教授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6本书,其中,衣俊卿的《观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提供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框架;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范式解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和图式的一种尝试;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和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批判分支理论的构建;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是
期刊
一对高知父母用了一种看似开明、完美的教育理念,在儿子22岁那年,督促他走上了自立之路,却不料儿子从此人间蒸发、杳无音信。年过60的父母开始漫漫寻子路,并同时在反思,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方式,却令儿子做出离家出走10年、音信全无的绝然行为?他们错在哪里?  开明父亲睿智教子,写信督促儿子离家自立  时光倒回到10年前。  2004年5月,胡权终于得偿所愿, 22岁的儿子胡立伟离开家门,坐着开往北京的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