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时限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前瞻性比较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抗凝与延长抗凝对于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术前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组。短期抗凝组和延长抗凝组各20例,并辅以常规物理预防措施。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F1+2(F1+2)、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各项凝血标志物分别于术前48 h内及术后第1、7、35天进行检测;所有患者于术前48 h内及术后第7、35天进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明确有无静脉血栓形成。

结果

40例患者超声检查均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术后TAT、F1+2、FIB及D-dimer水平在各检测时间点较术前均有增高。TAT及D-dimer浓度峰值出现在术后第1天,而F1+2及Fib浓度峰值则出现在术后第7天。组间比较,在术后第35天,长期抗凝组的F1+2及TAT水平均低于短期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高凝状态可持续至术后35 d;延长抗凝时限虽不能完全消除高凝状态,但可以减轻术后高凝状态的程度。但基于超声检查,本研究中短期抗凝与延长抗凝对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能得出明确结论。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基于质子泵抑制剂的7 d不含铋剂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7 d和10 d用于幽门螺杆菌(H.pylori)初次根除的效果。方法开放性研究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且从未接受过H.pylori根除治疗的246例H.pylori阳性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年龄18~75岁,其中男110例,女136例。按计算机随机分配为7 d不含铋剂
目的总结成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脾切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6例成人HS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镜检查及红细胞膜蛋白鉴定及切脾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例HS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21~67岁,皆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诉就诊,有贫血、溶血、脾肿大、胆结石四联征。2例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实验室检查显示6例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ImmuKnow免疫细胞功能监测在预测感染危险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LN患者,分为非感染组(74例)及感染组(22例),应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LN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ImmuKnow法测定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并以2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对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择期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下行OP-CABG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对照组(C组,n=30)和糖尿病组(D组,n=30)。比较红细胞回收率、术前及洗涤前后红细胞溶血率和回收血静置0、4、6、12、24 h后的游离血红蛋白和
目的评估钆塞酸二钠(GD-EOB-DTPA) MR肝胆期对肝硬化背景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43例肝硬化患者共45枚肝癌病灶,均行T2WI、DWI、T1WI同反相位、GD-EOB-DTPA动态增强及肝胆期扫描。由2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肝胆期图像两种成像方法独立阅片。比较阅片者诊断肝癌的信心评分、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目的总结肾上腺意外瘤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收集自199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肾上腺意外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日期、意外瘤首诊原因、临床诊断、是否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1 173例患者,其中男629例(53.62%),女544例(46.38%),男∶女=1.16∶1,平均就诊年龄(50.84±12.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