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学生秘密又怎样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16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上大学一个多月的学生小荷给我发了一封长长的邮件,琐琐碎碎地报告了她在大学里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信的末尾是这样的:“老师我会不会很嗦啊……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就是不知道从何说起……突然想坦白一件事,其实我高二暑假和小霖一起泡了一个暑假的图书馆,然后高三我就在和小霖谈恋爱……其实高三时候我们就是每天晚上相互鼓励一下,一起奋斗吧,都考到北京是意料之外的……我并不是因为一个人孤苦无依才继续和小霖一起,我觉得他是一个好战友、好同学、好朋友,可以一起朝着某个目标前进的人。”
  我完全懵了,小荷和小霖高三谈恋爱了?这个消息对我这个班主任来说听起来简直是爆炸新闻。8月的一天晚上,他俩一起到家里来看我,我以为就是同学结伴,压根儿没有多想。我为我的迟钝感到后怕——万一他俩因为恋爱耽误了学习,没考上大学,我这个高三班主任,居然完全不知情,岂不失职?岂不内疚?
  令人欣慰的是他俩高考成绩在我们班位居前列,小霖有点超常发挥,也特别好运,被北京一所名校录取;她考上北京一所很好的学校,而且如愿以偿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特别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在高三时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处于持续缓慢上升的态势,至于小荷说的“恋爱”似乎并没有影响他们,更从来没有干扰同学、影响班级,甚至连我也浑然不知。
  时至今日,我简直有点庆幸自己不知道这个秘密。我想假如我知道了,我可能会比较焦虑,时时“盯梢”,常常“谈话”,这些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改变,还是会扰乱他们的情绪心态,我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切一定不会比现在更好。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他们在高三的“恋爱”,当然我不会因为他俩高考的成功就赞成中学生恋爱,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学生恋爱的结果是赔了成绩又折情。有的学生谈起恋爱轰轰烈烈,在教室秀恩爱,令同学们反感,让老师家长担忧。像小霖和小荷这样,发乎情止乎礼,含蓄深沉,不意在炫耀和贪欢,这是不是一种可贵的文明和教养?是不是一种更理性成熟的感情?他们在“恋爱”中学会了兼顾平衡,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似乎也锻炼了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放心、不罢手呢?
  在班级类似的事有很多:打球、打游戏、带手机、听音乐、看闲书、不穿校服……
  我们做班主任,到底应该管多少?我们到底该管多宽?
  若干孩子在一起制造无数秘密。班主任若把所有时间都搭上,恐怕也洞悉不了。
  但做班主任往往都患有信息恐慌症,生怕班级什么事自己不知道,生怕学生背着自己偷偷做什么。在了解学生方面,有的班主任花了不少心思,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掌握了大量信息。我对这样的班主任十分佩服,我承认自己做不到。一是我不够敏感,不善于发现问题;二是我缺乏耐心,难以持之以恒追踪一个问题;三是我容易轻信,比较天真,总想当然认为学生会听从我的苦心教导;四是如果学生不主动陈说,我不太愿意探听他们的隐私。
  有的孩子父母离异,但他(她)本人不愿意说,我就假装不知道。
  有的孩子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但是不愿意向学校申请助学金,我不勉强。
  孩子可以有秘密。如果秘密能给他带来安全感和尊严感,我们应该呵护他的秘密;如果个人秘密没有妨碍他人,我们应该尊重秘密;如果本人不愿主动说出秘密,我们不必揭穿秘密。把事情做对做好远比多做事有价值,有时候过分善意的“教育”比不教育还可怕。
  不了解学生的秘密又怎样?因为不了解,我省去了很多忧心和烦恼;因为“不了解”,他们加倍回馈我理解和信任。尊重培养了尊重,信任激发了自尊,宽容成就了自我教育。老师勇敢,学生才能勇敢;老师给予信任,学生才能释放出潜力。有时候,把问题弄清楚,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问题。
  这样说并不是鼓励不闻不问、不负责任,而是有策略地难得糊涂,有重点地授以标准、原则和方法,有预见有把握地放任生长。一切的前提是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洞悉,对规律的掌控。
  徘徊在管与不管的矛盾之中的时候,很多教育专家的言论给了我丰富的启示。
  黄武雄说: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是该做,那么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想、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李镇西说:孩子处于做梦的年龄,应该让他们做梦,只是对生命的尊重。宁可展示被学生欺骗,也不冤枉学生。
  王君说:真正的师爱,是无条件的尊重,无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信任。
  改变教育,其实是从改变教育者自己开始。《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市一中)
其他文献
班级议事,因为参与者众,为集体知情、集体讨论和集体决策的一种民主化班级管理机制,所以在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面临很多困难。本文结合一组案例,谈谈班级议事的具体组织问题。  一、班级议事的组织架构  班级议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班级议事,通常指的是针对重大班级事项的民主商议与集体表决。而广义的班级议事,则把涉及班级事务的全方位、全员化管理,都纳入这个民主化管理体系。这时的班级议事,其实成为班集体内
期刊
上晚自习,实习老师跟我报告,说班上的李东东(化名)醉酒不省人事。我赶回班上,安排好学生,把李东东送往医务室。随后,我给家长打电话,校医说,李东东也许要去医院做洗胃治疗。  回到教室了解情况,原来,李东东和皮冰的初中同学从香港回来,下午他们一起下馆子,后来两人就开始喝酒,一喝就喝高了。看到我责怪的眼神,皮冰讷讷地说,李东东一直到教室人都好好的,谁知后来会发作得这样厉害。  经过思考,我决定向学校上报
期刊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位教师选择一星期中的某一天作为教室无声日。在这天的课间和中午,学生不允许在教室里讲话,如果需要与同学交流,就跑到教室外面。我正纠结于班级课间过于吵闹的问题,遂琢磨着把无声日纳入班规。  先征求班干部的意见,讨论是否有必要实行。班干部表示支持。周五,班级群议新规。  “五天里选一天?叫我五分钟不讲话还行,一天我做不到。”“是不是上课也不能讲话?这样最好,不用回答问题了。”
期刊
“吴希,跟我到办公室去。”下午放学后,我气鼓鼓地站在讲台上“发号施令”。其实,怪不得我生气,这次考试前,我在课堂上一遍遍地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以及各种类型题的做法,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复制给孩子们。那几天,我的嗓子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疼得咽口水都很困难。所幸,大部分学生考得都还不错,毕竟考察的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大的方面,这点让我颇感欣慰。可是吴希竟然连及格的分数都没有拿到,这简直太让我失望了。看来,
期刊
2014年11月,《班主任之友》高峰论坛盛况空前,下午的话题是《立场的对话——不同语境下的班级管理》。  一看话题,我就想起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边是班主任,一边是校长或德育主任,面对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持有的观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在学校里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各自该有怎样的心态、怎样的选择?只怕三言两语说不清。
期刊
善待学生的“厥词”和“阔论”,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与不解,鼓励学生针对班级管理的措施、方法、效果,大胆发表不同看法,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我鼓励学生吐槽,从林林总总的学生吐槽中寻找班级管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有的放矢地开展班务工作,勤练班务管理“点穴神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接纳学生吐槽,让班务工作更有针对性  我班上的学生建有四个QQ群,四个群都是学生自主
期刊
某天,与孩子们说到“爱”。马上有孩子“刁难”我:“老师,我们和你的儿子,你更爱谁?”我眼不眨,脸不红,心不跳,毫不犹豫地说:“更爱我儿子!”问话的孩子瞬间沉默。看得出,孩子眼睛里热情的光芒暗了下来。我淡淡一笑,说:“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老师是人,是母亲,不是神。不过,我要诚实地告诉你们,只要进了教室,眼里、心里,装的都是你们。此时,儿子被我屏蔽了。因为我知道,彼时,他正装在他老师的
期刊
沙老师的《与家长相处二三事》细细读来,感同身受。班主任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这种类型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紧张孩子的学习是必然的,过度则弊大于利,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家长的动机,做好因势利导,注意沟通的技巧,会化解很多矛盾与不愉快。  沙老师提到“小蕊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在孩子的情商方面,家长从不过问。”沙老师甚至邀请小蕊的家长走进班会做典型发言。我认为沙
期刊
活动理念  授课班级很特殊,是聚集了初三年级各班优秀学生的重组班级。人才济济,学生们的地位、所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会发生变化;新老师的授课方式和风格也需要磨合与适应;作为优秀学生被选拔到新的班级后,与原班同学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减少,有的学生产生了对原班同学、老师的背叛感,为化解这种背叛感产生的焦虑,学生们倾向于受潜意识支配而表现为对目前班级活动和师生的不适应。  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活动设置宣泄负面情
期刊
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学校将进行为期四天的跑操比赛。  因为之前我班在篮球比赛中“晚节不保”,又在拔河比赛中被“秒杀”,学生情绪有点低落,因此为了重振士气,我决定身先士卒。  第一天的比赛非常成功,队形紧凑整齐,口号响亮有力。还有三天呢?如何再接再厉呢?泛泛地说?太虚!一板一眼地说?太没劲!  “同学们,今天的跑操非常棒!大家觉得最应该受表扬的是谁啊?”预料之中,对我的提问学生没太大反应,因为对他们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