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 深读文本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篇铭文
  师:今天我们学习刘禹锡的一篇经典铭文《陋室铭》。(齐读课题)这篇铭文在音韵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运用对偶的修辞,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2:押韵。
  师:哪些字是韵脚?
  生1:“名”“灵”“馨”“青”“丁”
  “经”“形”“亭”。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这篇铭文的两个特点:一是押韵,二是对偶。下面我与大家对读这篇铭文,老师读上句,同学们对下句,感受铭文的音韵美。
  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生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师:同学们预习时遇到一些疑难字词,我们一起来解决。吴益凡同学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惟”不太理解。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她?
  生1:只是。
  师:很好,这里的“惟”是“只是”的意思。哪个成语中的“惟”同样解释为“只”的意思?
  生1:惟命是从。
  师:只要是命令就要服从。曹烨华同学提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上”“入”的词性是什么?
  生1:动词。
  师:青葱的草色        门帘。请填动词。
  生1:映入。
  师:这里的“入”解释成“映入”。“苔痕上阶绿”中的“上”呢?
  师:根据对偶句式特点,推断上句的“上”应该是什么词性?(屏显:运用对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碧绿的苔藓     台阶,青葱的草色          门帘。)
  生1:动词。
  师:如何解释?
  生1:爬上。
  师:施雯同学提出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乱”和“劳”。哪位同学帮助解决?
  生1:乱,扰乱。
  生2:劳,使……劳累。
  师:已学文言文中哪一处用法与之相同?
  生1:《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中的“凄”“寒”。凄,是使……凄凉;寒,是使……寒冷。
  师:不错。我们继续看陈启明等同学提出的 “何陋之有”“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先看“何陋之有”中的“之”,哪位同学来解答?
  生1:“何陋之有”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师:这句话的宾语“何陋”放到了谓语动词“有”的前面。“无丝竹之乱耳”的“之”怎么理解?
  生1: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师:我们有没有学过类似的用法?
  生1:《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
  师:不错。回顾一下,我们刚才通过哪些方法来理解文言词句的?
  生1:联系了成语。
  生2:运用了对偶句式。
  生3:回顾了旧知识。
  师:很会总结。刚才学习文言字词主要运用了“联系成语”“运用对偶”“温故知新”三种方法。
  二、一处居所
  师:理解了文言字词,我们就随着刘禹锡一起走进那一处居所(屏显:一处居所)。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陋室的语言,发挥想象,走进这处居所,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处怎样的居所?
  生:走进这处居所,我看到了青苔、青草。是一处幽静、闲适的居所。(师点头肯定)
  生:我还听到了悠悠的琴声。
  师:悠悠的琴声,多美的词语,让人充满了想象。你觉得这是一处怎样的居所?
  生:优雅、清静。
  师:很好。其他同学继续。
  生:我仿佛听见了作者和许多有学问的人谈笑风生。这是一处具有人文情怀的居所。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同学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这是一处环境优美、幽静闲适、清静幽雅、具有人文情怀的居所。这样的居所令人神往,会有很多人来做客。同学们再读描写陋室的语言,寻找信息依据,判断老师的看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生:我认为这里不是经常有很多人来的。因为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告诉我们苔藓爬上了台阶,可见来这里的人不多。
  生:我也认为不会有很多人来。因为文中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到这处陋室的人一般都是博学的人。
  师:包冯滋同学课前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理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屏显)刚刚走进这处居所的时候,我们从“苔痕上阶绿”中读到了幽静优美,再次咀嚼时,我们又读到这里访客很少。再次咀嚼“草色入帘青”,还能读到什么?
  生:“草色入帘青”说明草很多,很高。从侧面写出这里很少有人来。
  师:有道理。《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人们喜爱牡丹,一是因为牡丹美丽,更重要的是她象征权势、富贵。由此还可以推测,少有人来是因为——
  生:我觉得“草色入帘青”,暗示了作者无权无势的处境。
  师:在文中有没有依据?
  生:“无案牍之劳形”,说明他当时不受朝廷重用或者没有官职了,世俗的人趋炎附势,因此访客少。
  师:所以,这是一处怎样的居所?
  生1:幽静闲适。
  三、一段生活
  师:我们的推断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段生活。请一位同学朗读背景。(屏显,生朗读)
  师:刘禹锡曾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写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给他。诗中前两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齐读这两句诗。
  生(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句中哪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的处境?
其他文献
关于朱自清的《春》,笔者在1978年12月底写过《春的赞歌》(以下简称《赞歌》)的赏析文章,发表于1979年第2期的《语文学习》上。当时写作的原因是这样的: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展开了对《背影》的“讨论”,极左的意见认为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表现小资产阶级人性与情调,作为语文教材不合抗美援朝的时宜,因此在这场以“讨论”为名的批判之后,朱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目,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全部删除,即使
期刊
在众多的教育丛书中,我一眼看中了这本书,因为它有个特别的题目——《苹果与粉笔灰》。本书作者叫做维姬·卡鲁阿纳,是美国著名教育顾问、知名教师、教育演说家、作家……翻开这本书,打动我并让我把这本书捧到手里的,是前言中的一段话:“谨以此书献给你以及与你一样因为教书工作身体疲倦、内心挫折并且困惑着何去何从的老师们,真心希望你们能相互鼓舞着一路前进,最终走出困境,欣然留在这个令人敬仰的舞台。”  “因为教书
期刊
编者按:在上一期“动向”栏目中,我们跟着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走近穿越了爱与死亡的消防员遗孀、背离切尔诺贝利的心理学家、选择留在被废弃土地上的老人……走进了她用“复调写作”呈现的宏大乐章。作者是文学生活的主体,更是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人。这期“动向”握着一份对阿列克谢耶维奇本人的好奇,尝试从作者主体出发,寻找其“复调写作”的秘密。  阿列克谢耶维奇自称是个“倾听者”,她通过采
期刊
眼下,微课的兴起,成为翻转课堂又一重要手段。至少,微课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微课”的“微”,指的是课堂视频的时长较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科学研究表明,人对一段视频的注意力,最有效的也就是5分钟。相较一节45分钟的语文课而言,5分钟确实够短,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微课时必须“精练”,设计必须精致、紧凑,不拖泥带水。笔者认为,微课教案的设计,最重要的是选准微课的“点”。这个“点”一般定位于教学重
期刊
《老人与海》是一篇外国现代小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华师大版语文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也选了这篇小说,单元人文主题是“品位与格调”。  华师大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主要以“人文主题”为单元组织依据。我一直以为,人文主题当然可以作为单元组织依据,但每一个人文主题却不应该仅仅作为确定这个单元编选课文的主题依据,同时还应该是这一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尺度。从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曾多次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其实,教材往往不仅是“例子”,更是“引子”,它能引导学生进入深层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母语教学必须承担的责任。  但实际上,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常常纠结于把教材当“例子”还是当“引子”:作例子,字词章句,体例方法,一
期刊
编者按  写作教学有多重要,众所周知;写作教学多么困难,也是人所共知。  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初中、高中三段的写作教学自足封闭,彼此之间往往重叠交错、缺漏断层、隔膜阻绝。小学、初中、高中的写作教学,如果能从12年母语教育教学的角度、从12年公民基础写作的视角,系统思考、整体观照,则必然是融通协进,螺旋上升。小学、初中、高中写作的融通研究,不妨从打破隔膜、增强交流开始。  本
期刊
本文所谓“比较阅读”,特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有别于文学研究中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真谛在于跨越和打通某种既定的界限,比较文学中的‘文学’也特指文学研究”[1]),主要指比较阅读“内容或形式上有密切联系的两篇或几篇课文”[2],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对比分析,发现共性,甄别不同,以求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一、比较之于阅读教学的意义
期刊
诗歌,是文学中的贵族。诗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一直是本源的、生活的,不管文体如何演变,诗歌始终在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中国乃至世界莫不如此。我常常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一首文辞优美的诗歌被范读出来,学生在尚未理解其思想内涵时,便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无言陶醉。这大约就是一种本能,也是我国几千年诗歌文化底蕴的血脉传承的体现。记得作家廖玉蕙说:“阅读是情商开发的过程。”
期刊
古诗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古诗文的理解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囿于平时古诗文阅读面窄及相关文史知识缺乏等因素,初中学生对古诗文往往提不起阅读兴趣,甚至谈“文言”色变。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况看,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上得分不高,特别是一些边远的乡镇中学更为明显。笔者在临近中考时,在绝大多数学校听到的所谓中考古诗文复习课,几乎都是“试题轰炸”“得分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