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的赞歌》的一些修正与补充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朱自清的《春》,笔者在1978年12月底写过《春的赞歌》(以下简称《赞歌》)的赏析文章,发表于1979年第2期的《语文学习》上。当时写作的原因是这样的: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展开了对《背影》的“讨论”,极左的意见认为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表现小资产阶级人性与情调,作为语文教材不合抗美援朝的时宜,因此在这场以“讨论”为名的批判之后,朱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目,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全部删除,即使像《春》这样思想格调非常健康的经典作品,也遭“拉黑”雪藏。粉碎“四人帮”之后,朱自清的一些作品又重见于中学语文课本。尤其是这篇《春》,过去的研究文章里就没有专门的鉴赏文章,于是笔者在欣喜之余就写下这篇《赞歌》,算是表达我对此作重见天日的欣慰,也是为中学语文老师提供一个教学的参考。我将拙作寄投上海的《语文学习》,这家杂志很快回复我刊用,且不足两月便刊发出来。
  此文发表以来,一直被中学语文老师作为教学的参考,教案、课件、公开课等等都采用笔者“五幅特写画面”等观点,而且陈陈相因。各类教学参考书把《赞歌》附为《春》的主要参考文章之一并直到现在。但时隔30多年,以我今天的见识与理解重读这篇文章,觉得我原先欣赏性的分析尚不够完善与精准,还有以下一些问题必须向读者进行修正与补充。
  第一,关于《春》的出处及其写作契机。
  《赞歌》中关于《春》的写作时间说明得很模糊。它这样表述:“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推断。因为这篇作品一直没有收入朱自清的散文集里,后来也没有收入四卷本的《朱自清文集》。朱先生为什么不把《春》收入他的散文集?《朱自清文集》编者为什么不收入此作?第一个编撰《朱自清先生年谱》的季镇淮对此为何语焉不详?这些都很难作出解释。正因为这些,我当时只能凭《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注释——选自1937年《初中国文读本》,作了一个不甚了然的推断。而现在,则需要进行以下修正性的说明。
  《赞歌》发表三年之后,上海辞书出版社陈杰先生经过一番查考,在1983年第2期《临沂师专学报》上发表了《关于〈春〉的出处》,他一定读过我的文章,才特地将此文撕下寄我。借此机会,我向他道一声迟到的感谢。据陈先生的考据,这篇散文最早发表于1933年7月版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由上海中华书局初版发行。
  《春》为什么最初在初中语文教材上发表?对这个问题陈杰先生在文章中做了一些说明,可以得到大致的了解。根据1933年出版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所提供的信息,这本教材系学生课外的阅读教材,解放前凡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一般称之为《课本》,凡供学生自学、老师课外辅导的教材,一般称之为《读本》。这本教材的主编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教材编辑家朱文叔先生。朱文叔先生是浙江桐乡人。解放前他在中华书局主编或参编了好多套语文教科书。如,1924年的《高小国语课本》,1928年的《新中华高小国语课本》,1933年的《新课程标准国语课本》,1934年的南洋华侨适用《新课程标准小学国语课本》,1935年的《短期小学国语课本》,1936年的《修正课程标准新编小学语文课本》以及1926年的《新课程初中国文读本》,1931年的《新中华国语与国文》等。他在编《初中国文读本》这本教材时,特地约朱自清、叶绍钧、孙福熙、金兆梓作“遵命文学”,分别写了《春》《晨》《夏天的生活》《风雪中的北平》等散文,在目录后附上标记,还说明凡注明标记者“系特约撰述之作品”。这是朱文叔主编语文教材的特殊做法,30、40年代叶圣陶(叶绍钧)编中学语文教材时也有类似临时拉友帮忙的作派。自然,“特约”的作家都是有功底的一些朋友,写出来的“急就章”也是能够为学生做示范的优秀作品。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发表在朱文叔主编的教材上的。由于主编按规矩一律不注明附在文后的写作时间,在1979年的《赞歌》与1983年陈坚的文章发表之前,研究者都无从考据创作《春》的具体时间。直到1996年出版姜建、吴为公两位先生编写的《朱自清年谱》,吴为公先生当时任江苏教育出版社的社长,因主持出版《朱自清全集》的需要,顺利地从朱先生之子朱乔生手里获得了朱自清未发表的日记原件,从而从朱自清本人日记中获得信息,遂在《年谱》中这样记述:“1933年2月21日,作散文《春》,载《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未收集。”其实在朱先生的当天日记里,只有“成《春》一文”四个字的记录。
  第二,关于作者创作的审美心境。
  《春》表达的思想情绪为什么那么欢快、那么愉悦、那么激情?这离不开作者的审美心境。因此,认识与理解朱自清创作此作时的审美心境,无疑对于分析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弄明白作家审美的心理、状态和意趣,往往是把握住一篇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一把钥匙,把握住了才能走进作家的内心精神世界,切中肯綮地作出合乎作品实际的分析评论。否则就会隔靴搔痒,流于肤浅。因此,通过查找资料,把握作家相关的生平事迹、情感经历、感兴契机等等,是解读文学作品铁定的前提,是文学评论与研究铁定的原则。具体到朱自清来说,一般认为他的早期散文总有着“淡淡的哀愁”,不仅早期,我认为其中后期的散文也都有着忧伤悒郁的色调。他自己说过,“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论无话可说》)。叶圣陶说他,“永远的旅人的颜色”(《与佩弦》)。朱光潜也说,“至性深情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深沉的忧郁”(《敬悼朱佩弦先生》)。朱自清自己的话和朋友的评论,都道出他散文创作时的一种悲剧心理定势。这是说他的通常情况。但也有两个阶段例外。一是1922年暑假到1925年赴清华任教之前。朱先生把结发夫人武钟谦从老家扬州接到杭州来,“小家庭这样组织起来了”(《给亡妇》)。这几年朱先生心绪特别好,写下了《白水漈》《绿》等等不露忧伤心境的散文。二是创作《春》前后,即1932年之后的一两年时间,也是朱先生情绪特别好的一个时段,几个方面的因素形成了审美的愉悦心境。第一,他从欧洲游学一年回国,受到教育界、学术界、文学界朋友的热忱欢迎;而且正怀揣考察西方文化的收获,激情满满地创作他的《欧游杂记》。第二,在原配夫人去世之后,又经叶公超介绍与陈竹隐女士认识,在长达一年多的“书信恋”之后,两人携手,终结良缘。第三,归国之后,清华大学反复邀请他复原中文系主任之职(游学欧洲期间此职由他人代理)。这些表明,他在游学、创作、婚姻、事业等等方面诸事皆顺,所以写《春》之时全无挫折或逆境,内心没有什么“忧恐”与烦恼。唯其如此,写作时脑海里翻腾“春”的美好景象,以他审美的愉悦和心无挂碍的自由,尽情抒发盼春、迎春、赞春的诗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等美好鲜活的画面在其笔下淋漓尽现。情涌动于衷,而奔腾流泻于景,最终按在纸上、洋溢于表述的字里行间,故而形成了全文欢乐、明快、活泼、跳跃的格调与风格。所以,《春》是朱自清特殊时段的审美愉悦心境使然。   第三,关于追求“谈话风”的白话语言。
  关于《春》的语言,我在《赞歌》中指出是“朴实、隽永”“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这么说自然没有错,但是不够精准。如果表述为“追求‘谈话风’的白话语言,达到朴实隽永、通俗形象”,这就比较妥贴。其中的关键词是“谈话风”,它恰恰是朱自清语言审美诉求的一个关键词。他主张写文章要“用笔如舌”,“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说话》)。朱先生甚至以“谈话风”写过一篇题为《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的文学评论文章,戏拟原小说白话的口吻,使用完完全全的大白话尝试,后自觉难以为继。可见,他对白话语言的诉求,已经达到特立独行的地步。就在写作《春》的前三个月,朱自清作书评《论白话——读〈南北极〉与〈小彼得〉的感想》,分别评论穆时英和张天翼的小说,他肯定了两位作家使用“北平话”的成功,借此呼吁作家“多采用北平话的句法与成语”进行创作。《春》这篇散文是运用白话语言进行创作的典范之作。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可以感觉作者在运用白话尤其在对北京土语进行艺术提炼方面,已经达到绕指化柔、得心应手的境界。叶圣陶先生指称说:“他的文字……平淡质朴,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佩弦先生》)据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论运用“谈话风”写作的成就,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第一人。故此,中学老师在讲析《春》的语言特点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作品中那种白话的节奏、旋律、韵味,细细体味那种“用笔如舌”的妙趣以及提炼为艺术语言的魅力所在。
  第四,关于结尾的阐释与意义。
  结尾用了像“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三个联喻,对春天进行赞美,是《春》内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赞歌》说:“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应该说,这样认定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只是还不够具体和深入。我进一步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时候,对结尾的三个比喻进行反复的思考,在《赞歌》解释的基础上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经推敲表述如下:第一个比喻,是感受与形容春天有蓬勃的生命力。“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是新生命的诞生,是人生百年的始发,呱呱坠地是娃娃的“成长”向人间与世界的第一声宣告。故而这个比喻形容春天充满生命的诞生之美、新异之美、蓬勃竞放之美;第二个比喻,是感受与形容春天有新颖的美感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走着”的情态,像一朵脱颖初放的花儿,吐露着鲜美的色彩与诱人的清芬,令人顾盼生情,流连忘返,获得美的愉悦和享受。故而这个比喻,强调的是春天催动花事、以色彩和花香创造新颖美感的一种无限魅力;第三个比喻,是感受与形容春天有潜在的创造力。四肢健壮、身如铁铸的小伙子,且“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个形象本身就是健美与力量的写真。故而这个比喻寓意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天,给人以激情、希望、期盼和创造生活的力量,给人以面向未来与人生去创造一切的信念、胆识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春》的结尾与一般写景抒情的散文不同,正是这个结尾使作品成为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经典。其审美价值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具有独创性。把春天的美,以“娃娃”“小姑娘”“青年”作比,新鲜而且奇特,是作者的独创。有人说第一次创造与运用新奇比喻的人是天才。朱自清散文中的许多联想和比喻,往往是“人人意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原创,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他超人的才情禀赋。他想象的思维唯其求异而常见出新,所以他可以捕捉到别人所没有的艺术感觉,赋予审美对象以新颖、深刻的意蕴,《春》结尾的三个比喻就是最典范的说明。第二,这个结尾是作品思想的最后升华。三个比喻分别揭示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新颖的美感力和潜在的创造力,是从这三方面归结春天美的本质。如果用理性思维直接说出春天的本质如何如何,则与全文写景抒情完全不和谐、不搭调。而现在以形象思维的三个比喻予以表达,便极其形象、极其生动又极其含蓄地揭示了春天美的本质,这就是大手笔的妙趣和高明。第三,三个联喻创造了全文抒情的高潮。从抒情方面看,朱自清赞春的充沛诗情从盼春开始,附丽于绘春与迎春的画面而奔涌、跳跃,并以画面的转换形成了明快、欢乐的节奏;到最后的赞春则走向了抒情的高潮。而高潮的创造依赖三个比喻的排比,排比与联喻两种修辞技巧的整合形成了引吭高歌、欲罢不能的气势。可见,这三个创造性的比喻,从结构上看创造了结尾的“奇崛”之美,从思想内容上看也是为全文创造了画龙点睛地揭示春天本质的“奇崛”之美。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这是教师知识储藏的必需。上述修正补充的信息资料,以及我重新解读《春》的一些观点,可以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教学的些许“知识储藏”,同时对爱好朱自清散文的读者也是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一些参考,我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即是如此。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一、唐宋传奇高中校本化教学的几个问题  首先,如何选择文本的问题。古代对唐宋传奇的研究,大抵只限于零星的论述。尤其是对于志怪、传奇的区分问题,历来就很模糊。鲁迅是第一个对唐宋传奇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研究的人。他因有感于明清人汇编古代小说“妄制篇目,改题撰人”的弊病,于是“发意匡正”,继《古小说钩沉》之后编集《唐宋传奇集》,书末附有《稗边小缀》1卷,对各篇的作者和版本作了考证说明。汪辟疆整理的《唐人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回顾这一路成长的风景,一个问题始终萦绕于胸,那就是“怎样教语文”,虽然一直苦苦寻觅,但我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无意间翻开《金刚经》《心经》等佛教经典,经过一番研读之后,对于“怎样教语文”的问题似乎有所感悟。  一、语文是一种智慧,语文教学即传授智慧  要回答好“怎样教语文”这个问题,就必须认识到语文的本质和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我看来,语文的本质就是一种以语文的思
期刊
重读《我的叔叔于勒》,我深深感慨,莫泊桑不愧为“短篇小说巨匠”。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限知叙事视角,这是十九世纪小说家常用的叙事技巧,但被莫泊桑运用得尤其巧妙,在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细读小说,我发现小说中于勒叔叔给菲利普夫妇的来信还有意想不到的叙事功能,而查考数十年来国内对《我的叔叔于勒》的研究,并无人对此关注。因此,本文拟就小说中出现的“信”来粗浅地探讨它的叙事功能
期刊
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经推出即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但随着高考语文改革等原因,目前选修教材的使用出现了瓶颈。为此,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例,分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现状:机械使用,没有选修特色  1.教材使用必修化  虽然说选修教材强调一个“选”字,但是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是要参加高考的,于是“以高考为
期刊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应包含“评价”和“指点”两层意思。  “评价”,重在激励性评价。一些老师持“批改无效论”,他们往往既无眉批,也无总评,一篇作文只有一个等第或分数,一学期作文写下来,有些学生得不到教师一句评点;即使有评语,也是“本文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语言通顺”之类大而化之、无关痛痒的套话、空话,貌似全面、有理,实则空乏、无用。久而久之,学生早已熟悉了这一套,所以,也就一看了之,束之高阁,写作兴
期刊
现代散文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理论失范的状态,这种先天不足导致的散文边界的模糊性决定了其在现当代文学诸种文体中的边缘地位。但90年代以降,“散文”这一文体却似乎突然迎来了它的春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作者队伍愈见壮大,作品数量空前增多,内容手法日趋丰富,“非虚构”“跨文体”“大散文”“新经验”,以及“民间语文”“纪实文学”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充斥着散文的创作领域,与此同时,“散文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期刊
《语文学习》2014年第12期登载了李乃龙先生《哲学与文学双重视角下的〈逍遥游〉解读》一文,其出发点是帮助一线语文教师加深对最难教高中课文之一——《逍遥游》的理解,其解读的视角不乏新意,但有关大鹏象征意蕴的论述则有待商榷。什么才是逍遥?作者认为“大鹏表面上逍遥,实际上并不逍遥,因为它要靠风的托举才能高飞,才能远飞。用庄子的话说,就叫‘有待’,而‘有待’就不逍遥”。对此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撰文以就教
期刊
教材里的每篇文章,作者的构思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备课要如“庖丁解牛”,能够看到文章的作者是怎样进行构思的,从中找出各自的构思特色,然后深入研究教法,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背影》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从文章可以大致看出作者的构思情况。朱自清通过对父亲车站买橘子的中心事件描写,来赞美父爱。显然,最初唤起作者创作激情的正是这种平凡而感人的场景。因此,作者在第6段重点从父亲的外貌、神
期刊
一、我为什么选择科幻小说  我一开始并不是有意识地大规模向学生推荐科幻小说。我刚工作的时候,拼命向学生推荐我认为值得读的书籍,甚至经常硬塞给他们一些书,想要以此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但结果总不理想,这些书不是无人问津,就是被学生定位为“看不懂”。屡次碰壁之后,我才发觉要从学生的阅读趣味出发引导学生的阅读。后来,我开始把自己的书成批地放在班上给学生读;而后我又接手文学社,把它改造成阅览室,向学生开放。
期刊
我们在平时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作文评改这个环节往往是“教师一笔定生死”,这样的评改方式缺乏实效性,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在写作和评改的过程中体验到写作、评改和分享的快乐。长此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便陷入了一种被动的境地。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和互联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家长和网友的多方参与,就一定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期刊